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导演: 罗伯特·怀斯
编剧: 乔治·胡达勒克 / 霍华德·林赛 / 拉塞尔·克劳斯 / 恩斯特·莱赫曼 / 玛丽亚·冯·特拉普
主演: 朱莉·安德鲁斯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埃琳诺·帕克 / 理查德·海顿 / 佩吉·伍德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歌舞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65-03-02(美国)
片长: 174分钟
又名: 仙乐飘飘处处闻(港) / 真善美(台) / 一个叛逆修女的故事




精彩片段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0361ff5q9e  

插曲《雪绒花》



剧情简介


玛利亚(朱丽·安德鲁斯 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对孩子严格管教。他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上校与玛利亚之间发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纳粹占领的奥地利,上校并不想为纳粹办事,一家人准备逃跑……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莉亚·冯·崔普的真人真事:玛莉亚·冯·崔普生于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的侬柏格修道院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护。之后玛莉亚与爵士两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生有两女一男。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莉亚带领七个孩子组成乐团进行职业演唱,即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致力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



角色介绍


 

玛丽亚

演员:朱丽·安德鲁斯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冯·特拉普

演员: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男爵夫人

演员:埃琳诺·帕克

冯·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带回来时孩子们很不喜欢她。她看到玛丽亚与上校十分亲近,便劝玛丽亚回修道院。但后来玛丽亚回来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与上校的婚约。


 

阿比斯院长

演员:佩吉·伍德

萨尔茨堡修道院院长,她觉得玛丽亚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她决定让玛丽亚去冯・特拉普上校家做看护,也借此让玛利亚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当玛丽亚向她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诉玛利亚要有骨气与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后来帮助玛丽亚一家逃离生天。



获奖情况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  (1966)


最佳影片:罗伯特·怀斯

最佳导演:罗伯特·怀斯

最佳女主角(提名):朱莉·安德鲁斯

最佳女配角(提名):佩吉·伍德

彩色片最佳摄影(提名):泰德·D·麦科德

最佳剪辑:威廉·雷诺兹

最佳音响:弗雷德·海因斯 / 詹姆斯·科尔科兰

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提名):鲍里斯·莱文 / 沃尔特·M·斯科特 / 鲁比·R·莱维特

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提名):多罗西·吉金斯

最佳改编配乐:厄文·科斯塔尔



精彩影评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依然需要看《音乐之声》

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在过去这个周末,因好莱坞著名演员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的逝世,《音乐之声》在社交媒体上被不断提及。很多人称赞它是「真正的经典」,当之无愧的「好莱坞电影启蒙」。 这样的说法并非单纯依靠时光滤镜,因为在1966年,《音乐之声》风光无限,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改编等颇具含金量的奖项。


除了它的主题立意和剧作,存在不少显而易见的优点之外,其对光影和空间的完美运用,和不可磨灭的音乐地位,也值得影迷们思考。 比如片中玛利亚曾试图逃避自己对上校的感情,回到修道院理清思绪,当时阴影遮蔽的室内玻璃窗透射出半菱形的光亮,玛利亚则靠近窗边歌唱,这种光影的对比正好象征着感情的压抑与释放;到故事后期,剪影式的表白相吻充满意境,只在人物轮廓上用光,空旷的空间里虽有暗影,但中心的明亮依然带给人愉悦。


片中的音乐曲目《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已经载入教材,至今脍炙人口,成为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想史上经典的歌舞片,《雨中曲》《瑟堡的雨伞》等固然经典,但是基本只奉献了一首名曲目,《音乐之声》仅用30分钟就演绎了足以同竞三甲的作品,足见伟大。 


作为好莱坞比较正统的歌舞片,《音乐之声》暗含着对「纯形式快感」的强调,它需要用大量的美好音乐去娱乐和打动观众,但是主题中对自由的向往,又让它在叙事中与人物和故事结合,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之声》之所以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就是好莱坞歌舞片没落前力挽狂澜的最佳例证。 


(https://mp.weixin.qq.com/s/dKF9YMW2rCqXF559kusqvg)



教堂的圆顶上飘过一朵云

豆瓣·已注销用户

正如修道院长所说,修道院的墙壁不是用来逃避问题的,她必须学会面对,学会按照她自己的命运生活下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在镜头所正对的方向始终可以看见晦暗的灯光下耶稣受难图若隐若现,而修道院长却通体散发出一种白色的光芒,在她安详地对玛丽亚讲述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一种暗示,修道院长在这时成为耶稣布道的替代者,向一个普通人满怀爱意地布授生命的要义。


我想,这才是一个普通人接受宗教或者信仰的最终原因。用它去解释世界,并且依傍它而生活,把信仰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目的,并且布散它,直到用信仰孕育的精神感化另一个生命。这种生活无疑是美好的。


因此《the sound of music》作为电影有史以来对爱的最好诠释,用宗教之美与善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用一系列因真而美,由美而善的故事,完成了对信仰的完整表达。像后来的好莱坞经典结局一样,善良的人最终迎来了艰难的奇迹。这是美好的结局,是有所信仰带来的最终幸福。导演在安排这个结局的时候,一定是怀着悲悯之心看着这些善良的人们,不忍让他们的善良受到伤害,才让奇迹出场。然而我宁愿相信美好的结局,是它让生活充满意义,并且正因为信仰的支持,才使奇迹的出现有了它的可能。


因而正如我开头的比喻,我对待信仰正如履行一桩宗教一样虔诚。人得有所信仰,像克里斯朵夫一样借此生存借此冲刺,借此履行生命的责任,不卑不亢地仰望信仰,借此生活;却又绝不匍匐,像玛丽亚一样面对生活的真相,有所希冀有所向往,接受生命享用生命,因信仰的存在而敬畏生命,传播爱意,在艰难的时刻记得等待奇迹的曙光。


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既不卑微,又充满慈悲。

《the sound of music》里我印象很深的是这样一句话,当主关上门时,他会打开一扇窗。When Lord closes the door, somewhere he opens the window.同样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修女们接近天堂的合唱。她们的声音蒙着一层由于爱与被爱而显得干净圣洁的光芒。


这让我想起信仰。有纯粹的完整的信仰的人有多么幸福,正像教堂的圆顶上飘过的一朵云。风动它行,风静它停,安安静静地履行作为一朵云应尽的义务,并且快乐地生活着,俯视着世界;离教堂的圆顶不太近,也不太远,可以时常听得见钟声,时常听得见修女教士们通往天堂的唱诗和祷告,也时常可以飘走,享用自由。这多么幸福。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3265656/)



再看影史上经典音乐片《音乐之声》

那个女同学 公众号“当时时空站”

作为一部音乐歌舞片,该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这部影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它告诉我们人类永远需要善良、爱心、智慧、热情、尊严、尊重、爱国和坦诚相见等。


 这部影片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其音乐的奇妙。电影《音乐之声》保留了音乐故事片时的音乐特色,保持民族风味,并尽量与故事情节相匹配。影片有时用歌舞演唱来代替部分对白,用歌舞来代替影片中的人物动作,并且用音乐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甚至推动剧情发展等。正是对音乐的成功运用,丰富和增强了这部影片的表现力,也使得这部影片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具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


这部影片的音乐具有通俗性和艺术性,音乐感情真挚朴实,音乐简洁流畅,里面的插曲既悦耳动听又简单上口。例如玛利亚教孩子们初学音乐时的歌曲《哆唻咪》。这首歌曲是由“1 2 3 4 5 6 7 ”等最简单自然音阶的骨干音构成,与词的结合几乎是一字一音。乐曲非常简单,也很容易上口,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几乎都能够现场跟着哼唱。它与电影中流动的画面相结合,为人们展开了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图卷。 


此外,该影片中的插曲《雪绒花》堪称是电影插曲中的经典,它在整部电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影片中多次出现插曲《雪绒花》,用以表达人物的特殊情感,如孩子们为男爵夫人演唱,上校轻哼着这首歌曲,伴随着动听的吉他声娓娓道来。情景不仅细腻的刻画出上校善良的内心世界,更衬托出此刻安静祥和的家庭气氛。音乐节上全体观众高亢嘹亮地合唱《雪绒花》,则表达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感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通过插曲《雪绒花》和电影情结的互动,将人物情感、特征融于音乐的表现中。


除了总体上的影片独特效果,还有很多片段、场景上的成功之处。在电影开始部分,作者运用了一段管弦乐来配合描绘阿尔卑斯山的画面,场面由凄厉风声中的冰山雪地自然过渡到色彩各异、草木葱郁、秀丽辽阔的温暖地带,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与恢宏壮丽的交响乐效果融为一体,音乐和画面表现、节奏相一致,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剧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和平而美丽的奥地利。


影片开头,当女主人公玛利亚出场后,随即演唱了一段无限深情的“音乐之声”,乐曲气息宽广,饱含深情,歌曲中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玛利亚的内心世界。这是音乐和剧情结合的成功之处。“音乐之声”出现在片头,结合影片中的画面——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以及明媚的阳光,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既赞美了风景如画的奥地利,又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https://mp.weixin.qq.com/s/4BZJDr0qf3pzdichpWqagA)



或许你想看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