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沉默的教室》

文艺批评 2022-03-18

斜目



而视



《 沉默的教室 》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导演: 拉斯·克劳梅
编剧: 迪特里希·加斯特卡 / 拉斯·克劳梅
主演: 乔纳斯·达斯勒 / 汤姆·格兰门兹 / 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 / 罗夫·凯尼斯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2018-03-01(德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无声革命(港/台) / 沉默革命 / 静默革命 / The Silent Revolution
IMDb: tt6576556



影片预告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753p4iuyk  



影片简介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导演简介



拉斯·克劳梅 Lars Kraume


拉斯·克劳梅是德国电影导演,编剧和制片人。1973年生于意大利基耶里,在德国法兰克福长大。2007 年,克劳梅的影片《早安,格罗思先生》荣获德国电视奖最佳导演和格里美奖。2015 年,他的长片《国家反抗者弗里茨· 鲍尔》收获了众多奖项,其中包括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摄影奖和德国电影奖六项桂冠,该片也在2016年第四届德国电影节中与中国观众见面,自1996年以来,他执导了《审判》、《沉默的教室》、《犯罪现场》等35部电影。



精彩影评



壹 | 豆瓣·恃南林以司


自由基石的隐蔽反思:荒谬共着深谋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电影,很多人认为它工整地叙述了一部西方视角的反社反共求自由的坎坷历程,一如多少年来那样在传统电影语境中将西方视为彻彻底底希望的化身而把红色阵营的此时此刻比作当下炼狱,但同时奇怪的是,我们也不乏能从电影中多个主要人物口中听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和信赖,即使被出卖,被告知父辈的真相以至人生崩溃,被专权欺凌护佑不了自己的学生,这份信赖单薄到身处极端情境犹似自保的借口,却在整个电影的氛围里,与主题似乎略微相悖的观点最终都并没有给予相应传统上的讽刺效果,而在它与传统无异的结局里,导演把自己的小心思插在了斡旋之地——他确实对那个时代那些制度中一部份被忽略的美丽心存怀念。有很多人说这电影立场完全偏西方,这是不公的。从电台对足球队长的诈死煽动到库尔特的主席老爸一句一句详解匈牙利事变中其他残酷细节可知,主创方并没有按照经验——理论的完全偏袒。而事实上西德或西方形象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代替表现希望的象征符号。本片真正临摹的恐怖,不是一种意识形态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全景式的权力控制技术,一种递进威胁的专政之能。法西斯这种类反派,一直长存在那个世代东西德乃至东西方对官方之敌的宣传里,所以以至于本片在不那么严苛的生活环境中无意渲染两大主义的优劣与否,而以东德为例点出了专制之恶。


是专制而不是主义。



感同身受的异国观众如我们,尽可以在相似的官方话语,雷同的境外反动分子外号,熟悉的调查分化手段,钢铁般的女探员和她私下的卑鄙上找到历史的影子,瑞泽尔说过,当年如果马克思有余力能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官僚体系做一设想和研究,他可能更青睐资本主义,毕竟社会科学的发展早已经证明,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变迁与官僚体系或者说治理组织的合理化是完全两个方面,穷极社资两姓百年间各类极权政府,由一两处卡里斯马统治上升到一整个科层结构的专政化,系统在自我演变,阵营和利弊权衡的价值体系也渐趋分崩离析。



让我真正感慨想到的是,导演在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既没有片面歌颂西方电台的客观真实,又没有一昧从各个方面全景展现东德的窒息环境,在压迫的间隙下,东德的大众坚持着自我关怀,仍有许多不断产生的新美好和坚守的旧人。


本片核心情节,则采选的是由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而层层递进牵动的政治恐怖,自老师到校长,督导到教育部科员,最后到部长。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依旧要锱铢必较,穷凶极恶地在找到责任人的同时还要瓦解学生彼此间的团结,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叛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基于一人的传染而团结更多人的威胁,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自然明白只有另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统才能有对抗的资格,而消解这个资格的必要,不是基于所谓人性之恶,而是一个组织,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普遍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填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大家因而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90327/



贰 | 豆瓣·影子


最好的信仰,与主义无关


凭借历史写就的文化基因,反极权主题的政治片得以超越国界,成为了能唤起人类最大程度共鸣的一类电影作品。“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世界上鲜有未曾遭受强权压迫的角落,身在物我难分的暧昧里,冷静的思辨也难免被镀上一抹桃红色的春光。如果这会影响到观众对影片建立在严肃思考基础上的考评,那这现象本身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照。


反观电影,用真实历史做背景的也好,纯属虚构的也罢,大多数以宣扬某种政治观念(而不仅仅满足于“政治正确”)为存在意义的作品的确会自带具有煽动性的英雄主义色彩,纳粹出品的《意志的胜利》是这样,反纳粹的后来者照样如此。不可否认,反极权影片宣扬了善的普世价值者,而究竟什么是“善”,不同的影片又从不同层面或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其中有一些无疑会比同类型影片更加接近本质。


匈牙利,人们在反抗苏联占领军


德国影片《沉默的教室》(2018)讲述了一个发生在50年代冷战初期、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通过展现一个高中毕业班一次小小的心血来潮所引发的一连串后果,以揭示刚刚脱离法西斯极权统治的东德,是如何迅速滑向另一个阴影之下的。事情源于学生们通过西方电台听闻匈牙利十月事件遭到苏军武装干预,造成大批平民起义者流血,于是决定在课堂上为死难者默哀2分钟。这次发声对社会而言微不足道,也并未直接改写历史进程,然而当事学生却为此遭到了从学校到教育局直至国家教育部一次比一次严厉的审查,最终全体被打上“反革命”的标签开除出校,在这个国家里再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围绕着一个“小”事件的逐步升级,影片非常细腻地表现出了权力的层层叠加,如同一只手在慢慢扼紧观众的喉咙,让我们和片中主人公感到同样的窒息。


随着情节的推进,当纪念体育明星这一辩解被彻底无视时,当审讯者一次又一次公然要求学生出卖同伴时,当青年们的父母亲人遭到国家威胁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权力一方面在所及之处无有匹敌且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是内化的,通过对所有人施加有罪推定消灭任何反对的意识。在它的控制范围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福柯所表述的全景监狱中接受制度性的规训,最终被塑造成权力体系中的某个位置的零件。



在这个发出抗议的班级中,有不只一个学生表明自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但显然,这与他们同情匈牙利的民族运动和受害平民无关,也与东德官方对他们采取的态度无关。在此,影片显现出了高明之处。它无意比较意识形态的高下,而是在更根本的层面上试图推演权力使人异化的运作方式。对于无论何种性质的政治实体,这一来自历史的经验都不啻为一个警告——不只因为恶果会让人民与国家成为对立面,更因为它将引发人类对自由、善良、忠诚等等精神的背叛。


正是从人性角度出发,影片给了学生中的“反派”埃里克一个“守护父亲在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的动机,并且最终让他在富有象征意味的教堂场景中实现了自我救赎。在深层叙事上,影片说人性非恶,那些尚未被权力体制征召的人拥有敢于向强权说“不”的自由灵魂。由此,影片中的青年成为了具有隐喻义的一种身份,而他们的父亲以被规训者的面目示人,沉默的,却在最后时刻的暗示孩子离开的母亲则代表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面对历史的一个至暗时刻,“长大成人”的母题被这样叙述。影片开始于一辆从氤氲雾气中缓缓驶向观众的列车,结束于阳光映上逃亡青年的脸庞,它通篇和叙事同样规整的镜头语言分明在说,往昔纵不可追,来日尚可期。


片尾出现的人物原型合影


片尾对原型事件的补充说明止于大多数逃亡学生在西德通过了毕业考试,未言及其他。就事论事使影片成功避免了坠入具体历史问题的漩涡,大而化之的寓言性概述却也让它趋向简单化和理想化。虽然不应该求全责备,但高而不深,确是《沉默的教室》的最大遗憾。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81448/



或许你想看



  


本期编辑 | Chestnut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