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原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因某张图片三个敏感字没有涂干净,收到相关方面的信息,要求我涂掉“某某市”三个字。遵嘱,我把敏感词删掉,改一个题目,原文重发。
“双减”背景下,有关部门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要全面加强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类教育。而加强的唯一手段,就是统测(不,是监测!监测!)!这不,一边高喊“双减”,某省某地又惊现艺术类课程全面监测的文件。
美其名曰“监测”,实际,就是统测。一字之差,“内涵”相同。这些人,语文学得可真好!用学校最擅长的死记硬背法,要求四年级学生在课内外突击强化,下面的这些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看着都头疼:
(省去N张类似的复习卷子;图片引自“乐爸生活家”)。
除了背诵大量的资料外,再配合模拟考试:
写到这里,我已经按捺不住怒火!用这样的题型来考艺术,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憎恶艺术,远离艺术!
艺术,是用来享受的,用来熏陶学生的,不是用来如此折磨人的。一旦熏陶人的艺术,如此被考,对师生来说,就是被烤!
艺术,成为了巫术!
一边冠冕堂皇地高喊“双减”,一边变本加厉地压榨学生。这就是某些人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某些人的惯用伎俩!
教育部三令五申,“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言下之意,学校以外的任何组织,都不得统一组织任何形式的"“测验、测试、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统考统测或变相的统考统测。
据说,沿海某经济发达省份,还在搞五年级全面质量监测。这些年级的老师、学生、家长,已经苦不堪言。老师们不止一次向我吐槽,问我这是为什么?要知道,考试是根指挥棒,指到哪里,一线教师跟到哪里。过去,只有语数英科,老师们每到期末就会围绕语数英科转。而现在,体育、艺术、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都要全面统测。如此一来,孩子们能“双减”吗?面对这种以机械理解为主要题型的监测,老师们也只能用最传统的办法来应试——背诵+默写。
听写听写听写默写默写默写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分析出卷套路仿真模拟练习订正订正订正做得昏天黑地头昏眼花敢怒不敢言君不见老师们白天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口干舌燥唾沫横飞晚上带回一叠叠卷子埋头批阅摇头叹息分析错题连打哈欠倦意袭来还有半刀卷子没有批完想到明天还有一堆表格强撑着批完最后一张卷子眼珠熬成兔子眼袋肿如熊猫……最可悲的是,考试结束,一线教师和学生,见不到自己的卷子!最终,不管怎样神神秘秘,不管怎样吊吊诡诡,哪个学校排名第一,哪些老师排名第几,慢慢地,都被大家摸得一清二楚。
照样,会有隆重的质量分析:某校质量名列前茅热烈庆祝,某校质量直线上升可喜可贺,某些学校尚需迎头赶上知耻后勇。至于,学生的来源如何,学习的起点如何,一概不在这样的排名分析之中……考试的目的,最后成为了一堆神秘的分数和极其精确的排名!是的,把分数搞出来,把名次搞出来,不痒不痛地给些建议,不咸不淡地提些希望。真正最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的命题本身,却研究乏力、管理乏力!命题者的命题理念与技术乃至偏好,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学动向。遇到高水平的命题,一线师生幸甚至哉;遇到低质量的命题,一线师生苦不堪言。听写听写听写默写默写默写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分析出卷套路仿真模拟练习订正订正订正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口干舌燥唾沫横飞晚上带回一叠叠卷子埋头批阅摇头叹息分析错题连打哈欠倦意袭来还有半刀卷子没有批完想到明天还有一堆表格强撑着批完最后一张卷子眼珠熬成兔子眼袋肿如熊猫听写听写听写默写默写默写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分析出卷套路仿真模拟练习订正订正订正……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是:明明领导信誓旦旦地说,教学质量绝不会简单地和绩效工资挂钩。但是,发奖金的时候却对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老师以特别的教学奖励以示激励先进……中办、国办、教育部不知发了几百个减负文件。几乎每一道减负令都有“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学生和教师排名”。然而,又有几个教育局、学校真正在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与文件?!有关部门,执行上级“双减”文件,从来是雷厉风行的。但是,他们往往是执行“双标”的。要求老师百分之一百执行,而自己呢?选择性执行!我不相信,政府部门如果像抓禁止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一样禁止考试排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还有敢有谁敢视文件如儿戏?!这些发起考试的人,嘴巴从来说得很好听: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区分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我们的统测(包括所谓的“质量监测”“质量调研”),往往把考试当成高高举起的鞭子,一鞭一鞭地抽向牛和马,让牛和马感到疼痛,撒腿往前。说难听点,这种以激发羞耻心和恐惧感为目的的质量监测,跟过去奴隶主管理奴隶,有何区别?!这样的恐吓,牛和马,只能不知疲倦地跑在一条叫分数的不归路上。于是乎,“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成为了血淋淋的口号。于是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说没了,就没了(而且,还不让对外说,能遮掩就遮掩)。而这些流血流汗获得的分数,常常是以恐惧学习和牺牲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分数,常常和真正的素养无关。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莱茵河治污与学科质量管理》(点击前面蓝色标题可阅读)。此文核心观点,不是反对考试。而是提出了“制定学科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监测体系”“建设课程生态系统”“追寻绿色教育质量”四条对策。感兴趣的,可点击蓝色标题阅读。本文无意影射任何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也是无奈的,更无意抹黑在质量监测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欢迎各地将好的经验与做法,投稿给zuqingshuo@163.com。希望更多人一起研究考试,用科学合理的考试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更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希望真正领会中yang“双减”精神,还孩子以童年,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