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战,重新塑造了中国的国民气质

李子旸 李子旸 2021-01-24

点击上方[李子旸]关注→点击右上角[...]→选择[在看]


 

  

历史有一个让人深感无奈之处,那就是当时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很难流传下来。后人通过史料理解历史,即使史料足够丰富,往往也只能浮于表面,并且禁不住加上自己的穿凿附会。如果古人地下有知,看到今日被描述出来的历史,大概率会哑然失笑甚至哭笑不得。

 

抗日战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之一。

 

在今天国家富强的背景下回望抗日战争,很多人或者把抗日想象得太简单太轻松,或者把当时中国的政府和军队想象得太笨拙太低能。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结果是,看不到当时国家和民众在艰苦抗战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气质。而正是因为有这种独特的气质,现代中国才涅槃而生。

 

这种独特的“抗战气质”,我非常希望能有文艺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可惜,至今还没看到。

 

 

晚清民国以来,中国国力的衰弱,往往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不仅国家的经济、工业水平很低,更重要的,现代国家所必需的国民意识,中国极度匮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外国军队入侵中国时,广大民众基本袖手旁观,认为这是皇上家的事情,和自己无关。

 

民国建立以后,虽然国家有了框架,但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内忧外患不断。国民则仍然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严厉批判,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不可谓不深刻。

 

但是,怎么办呢?批判毕竟不能代替建设。怎么让几万万中国人凝聚起来,像同一个国家的国民那样结成整体呢?

 

当时的人们,对此基本是绝望的。汪精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汪精卫在历史上的定位就是卖国贼。但如果你因此认为汪精卫一直就是个阴险小人,那也冤枉了他。参加革命时,汪精卫是个热血青年。掌权后,汪精卫对国家也尽心尽力。

 

1931年918事变。几个月后转过年来,1932年128事变。1月29日,国家危难关头,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这时的汪精卫,是坚决主张抗日的。对不抵抗放弃东北的张学良,汪发电报严词斥责。

 

可是,虽然汪精卫身居要职,却并不掌握兵权。张学良根本就不拿他当回事。不但回电辩解,反而继续向政府索要经费。汪精卫大怒,要求蒋介石制裁张学良。蒋只是和稀泥。汪精卫气得撂了挑子,辞职去欧洲了。

 

正是在和张学良这样的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汪精卫渐渐感到绝望,感到中国的军队不但武力不如日本,斗志更是一塌糊涂,状同匪类。汪觉得,依靠这样腐败不堪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和日本人作战。这是汪精卫后来失去抵抗意志,甘心投敌的主要原因。

 

军队如此不堪。民众是否支持政府抗战呢?

 

1933年汪精卫从欧洲返回中国,到1935年他遇刺险些丧命再次出国。这期间,汪精卫主要负责外交工作,1933年,他主持和日本签订《塘沽协定》。在这几年中,汪精卫感到的,只是越来越浓的绝望感和无力感。对于类似《塘沽协定》这样的外交事件,国内几乎无人关心。民众依然是散沙一片。总之,汪精卫看到的,就是晚清民国以来一以贯之的民众涣散和军队腐败。

 

但是,实际上,进入193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和国民的气质,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汪作为国家级的政治领导人,没有及时地捕捉和感觉到这种急剧变化。这是汪最大的失误和失败。相比之下,蒋介石在这方面就要高明很多。

 

 

对1930年代以来中国人气质的急剧变化,我还没看到有深入的介绍和分析,所以,其中的过程并不清晰,但明白无误的事实是,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相比1933年《塘沽协定》时,相比1932年128事变时,相比1931年918事变时,以及相比之前的整个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国家情感、爱国精神变得空前的强烈和饱满。

 

有意思的是,现在回头去看,日本人应该是感受到了这一点。由此他们意识到,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他们不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侵犯中国,以后,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国民国家观念、爱国精神的高涨,日本将永远不再有机会进犯大陆。

 

蒋介石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和国民的变化,所以,虽然由于国家实力还很弱小,他很希望能避免对日开战,希望能多争取几年和平建设的时间,但当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蒋介石知道,和平已经不可能了。

 

在庐山讲话中,蒋介石明确表示: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有人可能以为蒋介石这是在唱高调。其实,当时,认为蒋是在唱高调的人,更多。周佛海等人就组织了“低调俱乐部”。低调俱乐部的成员包括周佛海、顾祝同、朱绍良、梅思平、陶希圣、罗君强、胡适、陈布雷、陈立夫、张君劢等高官大员,汪精卫当然是低调俱乐部的精神领袖。这些人对中日战争非常悲观,认为“战必大败”。对蒋介石带领下全国迅速高涨的抗日热情不以为然,认为是在唱高调。

 

其实,蒋介石当时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说的话更重要。那些话的大意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可能对日妥协了。中国民众已经不接受了。如果我今天对日妥协,我明天就会下台。

 

作为政治领导人,这就是蒋介石的高明之处。对国家的弱小和力量不足,对日本军队的强悍和野心,蒋介石当然心知肚明,但他同样对中国国民的觉醒和国家意识的高涨,有充分的认识。这或许和他之前在西安的经历有关,但不管原因是什么,蒋介石意识到了国家和国民气质的变化。

 

随后爆发了惨烈的淞沪会战。很多人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分析淞沪会战。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度,那就是,当日军在华北发动侵略步步深入时,国民政府没有把抵抗局限在华北,而是主动在淞沪对日军发起攻击,这表明,中国已经是一个整体。不会再有《塘沽协定》之类的地方性外交了,从此,中国将以一个国家的整体形式和日本血战到底。

 

政府的这种坚决态度带动了民众。民众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精神本已高涨,加之政府的抵抗决心,曾经一盘散沙、涣散软弱的中国人,转而变成了顽强的战士和热烈的爱国民众。

 

这个转变过程,最迷人,也是最让人困惑之处就在于,鲁迅先生笔下那些麻木、愚昧的国民,是怎么在短短十几年间气质发生如此转折性变化的?这期间中国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更让人慨叹和赞叹之处在于,不畏牺牲、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和民众,其表现并不像后世某些文艺作品表现的那样咋咋呼呼、大喊大叫、感情丰富。他们依然保持着以往的木讷和淡定,或者说是麻木。比如图片中这个孩子一样的士兵。他似乎在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不是身绑手榴弹即将赴死。

 

他们并不自诩是在做伟大壮烈之事,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各种具体琐碎之事,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分明是最勇敢、最无畏、最有牺牲精神的壮举。面对有着压倒优势的日本军队,他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敢死队员,都绝少幸存的可能。到底是什么心理在支撑他们如此无畏呢?

 

平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壮烈,这就是中国人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表现出来“抗战气质”。

 

实际上,中国现代国家,就是在抗战中成形的。没有什么比并肩作战、共赴国难更能把人们锻造成一个坚强整体了。

 

遗憾的是,大量表现抗战的文艺作品,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抗战气质”。他们表现出来的抗战,太有文艺范、太刻意、太轻松或者太笨拙了。一言以蔽之,不严肃。抗战当时当事人的感受和表现,没有被后人感知和理解。

 

我总觉得,这种“抗战气质”正包含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文明密码。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的水的特质,看似柔弱不争的水,实际上却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中国文明也正因此源远流长连绵不断。

 

抗战已经胜利多年。如果今天我们仍然从党派之争或某些军事角度对抗战争论不休,那其实是没有理解抗战的精神核心和历史意义。时间距离已经足够长,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像司马迁说的那样“通古今之变”,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找到内在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找到和认知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

 

从这个角度来说,抗战永不结束。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跨国公司是世界的,还是国家的?

世界需要新的互联网秩序

没想到,美国也有被“和平演变”的一天。

全球化正在逆转吗?

历史悠久的代价是什么?

黯然退场的李登辉,破碎的台湾光环

美国经济的诊断书

美国盛世的终结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新冠战役是一场刺激了整个西方的新甲午战争

中国在防疫中展现的超强国家能力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