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巨头卖菜为什么惹众怒?

李子旸 李子旸 2021-01-2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我觉得互联网卖菜不是个好生意,但也没想到,这事激起了那么大的社会反弹。不仅舆论一片反对之声,而且政府很快直接出手,决策层明言: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矛头所指,清晰明确。

 

互联网电商已经进军了很多领域,有成功的有不太成功的,也有批评之声,但整体上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中国政府对各种网络创新也很宽容。为什么这次互联网卖菜却犯了众怒呢?

 

首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两三年一系列互联网“创新”的失败。先是“互联网金融创新”PtoP的大面积爆雷,一直延续到今年,终于以全面取缔PtoP告终。然后是小黄车挪用用户押金无法偿还,最近则是蛋壳公寓资金断裂,众多房东租客陷入困境。

 

这些“互联网创新”的接连失败,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风险,都是闹剧式的失败,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社会情绪对“互联网创新”的好感大大减少。在这个时间点上,又传出互联网要开始卖菜,并且手法还是大肆补贴低价倾销占领市场那一套,人们难免要心生反感了。

 

那么,舆论的这种反感情绪,政府的出手干预,对不对呢?

 

这个事呢,要从两个层面去分析。

 


第一个层面,在纯经济的角度来看,社会舆论对互联网卖菜的担忧和反对,很多都没必要。

 

说低价倾销会挤垮夫妻卖菜店,造成底层劳动者大批失业云云。这未免有些夸张了。卖菜这门生意,没什么门槛,买个电动三轮车,不怕吃苦受累,就能干起来。很多地方对菜贩甚至都免税。

 

所以,即使电商平台通过低价倾销挤垮了夫妻卖菜店,只要平台恢复正常价格,不再有低价优势,这些夫妻卖菜店不难卷土重来。如果平台一直低价倾销呢?那好啊,消费者就可以买到便宜菜了。

 

当然,现实中可能有些个例,一旦被挤垮,就回不来了。但这肯定只是个例。只要卖菜这个行业低门槛的特性没变,就不用担心那些勤奋的人不能卷土重来。

 

至于说垄断之后电商平台大肆提价云云,更是异想天开。如果他们真这么干,只会让夫妻卖菜店卷土重来的速度更快,或者生意更好。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基层零售市场,中国商贩的反应速度和刻苦耐劳程度,都是世界一流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商机的。

 

而且,“菜篮子”作为民心工程的一部分,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如果有人敢在“菜篮子”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待他的,就不是商业失败了,而是锒铛入狱。

 

所以,从纯经济的层面来说,对互联网卖菜,不必大惊小怪。他们有钱就让他们砸钱去呗。大家好好地来一番“薅羊毛”就好了。政府干预呢,似乎也没有必要。

 

但这只是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如果从更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互联网创新”接连的闹剧式失败,让这种“创新”的套路渐渐大白于天下。

 

互联网世界有个信仰:只要有了大流量,有了巨量营业额和用户,早晚会找到赢利之道甚至暴利之道。

 

所以,套路的第一步就是不惜代价地砸钱,把流量做大,把营业额和用户数弄得多多的。哪怕因此赔再多钱,也无所谓。

 

套路的第二步很关键。

 

如果说初期“流量大早晚就会有暴利”还是个信仰的话,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具体的路线图,那就是金融化。不管原来是干什么的,不管是卖书的,卖电脑的,卖服装百货的,租房的,找工作的,在线培训的,等等,等等,只要有了流量,都尽量金融化,都奔“影子银行”那方向走。走成了,暴利就有了。

 

这个套路现在已经很成形,操作很熟练了。有了流量有了营业额用户以后,要么是各种形式的预付费,要么就是分期付款做放债人。招术倒也不太多,就那么几下子,总之都是来钱快的金融性质的业务。

 

这个套路被大家看穿以后,互联网电商再来卖菜,就难免大家有异议,就难免政府要事先预防了。

 

确实,互联网卖菜很难挤垮夫妻卖菜店,就算挤垮了,人家也可以随时卷土重来。互联网电商不可能在卖菜这种生意上有什么垄断。但是,他们能凭借资本市场得来的充裕资金,把“菜篮子”市场搅合得乱七八糟鸡飞狗跳。

 

重点在于,他们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新商业模式。如果没有补贴,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他们和现有的摊贩、夫妻菜店、连锁超市都不会有多大差异,多半只会质次价高。仅凭卖菜,他们赚不到钱。

 

赚不到钱的生意,还要去做,那一定是别有用心了。互联网电商卖菜,在一番低价倾销发展用户以后,必然还会走到金融化的老路上去——老狗学不会新把戏。

 

所以,即使夫妻卖菜店、连锁超市都还在,互联网卖菜没有垄断,他们也必定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又一次掀起“金融化”的闹剧。就算大多数人不会上当,但以中国人口之众多,只要有一小部分人上当,就够热闹了。

 

别忘了其中的那个关键点:就算电商平台是亏损的,从头到尾都没有利润,其实际控制人却会赚得盘满钵满。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从这个层面分析,就能看出,社会舆论对互联网卖菜的反感,政府及时出手的干预,都很有必要。

 


如果放任互联网电商在“菜篮子”市场再把他们那个套路操作一番,唯一的结果就是一地鸡毛乱七八糟。一帮贪小便宜的人被骗了钱,怨声载道;政府手忙脚乱地收拾残局。而且,至关重要的“菜篮子”市场,经过这一番折腾,就算不被彻底搞砸,会不会有什么恶劣后果,谁敢拍胸脯打保票呢?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你对科技创新也太苛刻了吧?对新生事物怎么就不能宽容一些呢?

 

不是我不宽容,实在是“互联网创新”的套路太成熟了。相关的人才和行业经验都很丰富,那些经营者很难“不忘初心”啊。

 

当然,我也欢迎创业者们用事实来反驳我。比如,用某些高科技手段或者企业家精神,在“菜篮子”市场发现全新的商业模式,能又便宜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他们真能不靠补贴不靠低价倾销做到这一点,那是大好事。

 

在他们能做到这种真正的“创新”以前,还是不要折腾全社会陪着他们交学费吧,尤其是在“菜篮子”这样事关民生的重要领域。

 

再说,都是老江湖,何必用这种小招术呢?你到底是咋想的,你是交学费试错学习还是从一开始就奔着学费去的,谁还看不出来么?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

国家发展的两种动力

误人子弟的“企业家精神”

输在了起跑线上的拉美

真正的工业革命只有过一次

RCEP的三重历史意义

用中国朝代兴衰的镜子照照特总统

国家为什么要保护银行的垄断

院士扶贫怎么也那么难?

重新认识烟草行业

不应削足适履地看中国历史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