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一件小事看周总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李子旸 李子旸 2022-08-10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在近现代诸多历史人物中,说到办事能力,周总理很可能是最强的——没有之一。其心思之缜密,考虑问题之周到,经验之丰富,反应之迅捷,都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水平。吾辈凡人,只能惊为天人叹为观止。

 

虽然如此,百密终有一疏,就算是周总理,也有大意疏忽捅娄子的时候。今天就说一件周总理捅娄子的事情。

 

熊向晖是个传奇人物,在情报和外交两个领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他是周恩来一手安排和培养的,打入胡宗南身边担任机要秘书,长期潜伏,在解放战争中向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延安保卫战之所以取得胜利,熊向晖提供的胡宗南部的情报,起了关键作用。

 

熊向晖的回忆录《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讲述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其中他在周恩来领导下做情报工作的部分,尤为传奇和精彩。

 

先讲一个周恩来心思缜密的故事。

 


熊向晖在清华大学上学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事只有周恩来、董必武等极少数领导人知道。抗战中,熊加入了胡宗南的部队。实际上,这是周恩来安排的“闲棋冷子”。当时根本不可能知道胡宗南后来会进攻延安,所以也不可能知道熊向晖是否能发挥作用。但情报工作就是要这样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最初的几年间,熊一直潜伏在胡宗南部队中,因为表现出色,还得到胡的赏识,被提拔到胡身边担任机要秘书。在这期间,熊和党组织很少联系,和周恩来更是连面都没见过。

 

西安事变以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党之间有了正式接触。但熊的真实身份依旧高度保密。在西安,胡宗南要宴请周恩来,派秘书熊向晖去接周恩来。高度机密的上下级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熊向晖坐车去八路军办事处接周恩来赴宴。这是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见面时,周恩来并不认识他,问他的姓名。熊说了以后,周恩来紧握了一下他的手——可知二人心里这一瞬间的波涛汹涌。然后,二人就出门准备上汽车。忽然,周恩来停住脚步,说有点事要回去一下。片刻以后,周恩来又出来,二人上汽车赴宴。

 

车上有胡宗南的司机,周、熊当然不能说什么。在酒宴上,周恩来提出,要向胡宗南赠送一批延安出版的书报杂志。胡宗南欣然同意。酒宴后,熊向晖送周恩来返回八路军办事处。

 

在行车途中,周恩来对熊向晖说——故意让司机听到,他要给胡宗南送一批书报,到了八路军办事处以后,要让人整理一下,需要一点儿时间,请熊秘书等一下。

 

就这样,到了八路军办事处,熊向晖顺理成章地跟着周恩来进去,并在里面逗留了十几分钟——等着工作人员整理书报。就在这十几分钟里,熊向晖向周恩来详细介绍了胡宗南及其部队的种种情况。

 

之前二人出发时,周恩来临时回去一下,就是为了让工作人员事先把书报整理好捆扎好。这样一来,熊向晖在办事处停留十几分钟,就有了合理的原因。

 

周恩来在西安的所有活动,包括应邀参加胡宗南的酒宴,都被军统特务严密监视。前前后后的经过,都有人详细记录,写成报告。

 

酒宴后不久,军统特务把报告交给胡宗南,报告上详细记录了周恩来的这次赴宴的前前后后:几点几分出来,几点几分回去,同行是谁,带着什么东西等等。其中提到,熊向晖最后离开时,拿着几大捆书报,应该是共党的宣传品云云。胡宗南看到报告后哈哈大笑,说周恩来在西安的一举一动,都在他掌握之中……

 

没有事先计划,在见到熊向晖的一瞬间,周恩来就考虑到一大堆事情,并迅速做出安排,给二人接下来的秘密会面创造出充分的条件。这种快如闪电的头脑,缜密细致的安排,你除了惊叹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可能,还是那句话,百密终有一疏。周恩来也会大意疏忽捅娄子。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关系迅速恶化。中央已经觉察到胡宗南部要进攻延安,急于了解详细情况,所以,周恩来要求和熊向晖在南京见面详谈。党组织会派人到熊在南京的家里,把他带到和周恩来会面的地方。

 

熊向晖来到会面地点后,过了一会儿,周恩来赶到。进来后却皱着眉头说:他出了事故,捅了娄子。原来,周恩来前一天刚从延安赶到南京,坐的是美国调停团马歇尔的专机。在途中,因为太过劳累睡着了。这一睡,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就掉了出来。下飞机时匆匆忙忙,也没想到。过后周恩来才发现小本子落在飞机上。

 

要命的是,那小本子上记了熊向晖在南京的家庭地址,为了备忘,在旁边还写了个“熊”字。按照保密规定,这种信息只能记在脑子里,绝不能写下来。现在不但写了,小本子还落在美国人手里!

 

这可真是重大事故。这娄子捅得,可真不小。

 

如果马歇尔把这个小本子交给国民党,他们当然知道熊向晖在南京的家庭住址,再看到这个“熊”字,立刻就会知道熊向晖是共产党的卧底,而且是周恩来直接领导的高级卧底。这可真是一条大鱼啊。

 

周恩来继续对熊向晖说,后来,美国人已经专门派人把小本子还给了他,但美国人肯定拍了照,记下了小本子里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马歇尔是否会把这个情报告诉国民党。

 

周恩来接着说,这次事故全是他的责任。他已经向中央打电报做了检讨,请求处分。按说,熊向晖这时已经暴露,应该立刻转移到解放区。但毛主席说过,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顶几个师。一下子放弃这几个师,他下不了这个决心。

 

熊向晖听了当即表示,他不怕牺牲。从入党那一天起,他就已经下定决心为党牺牲。周恩来庄重地说: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准备随时牺牲,但党组织不应该让党员平白牺牲。

 

接着,周恩来说,他和董必武已经反复商量过此事,仔细分析了马歇尔可能做什么。即使要告知国民党方面,马歇尔也不会直接告诉国民党特务机关,那样做,马歇尔会觉得“掉价”。马歇尔只会直接找蒋介石,但那样一来,就不会很快。他约见蒋介石,需要时间。

 

另一种可能是,马歇尔为了维持他“调停人”的姿态,不向国民党报告。这种可能性很大,但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同时也考虑到第二种可能性,要留有后路。

 

根据这个分析,周恩来做出部署。熊向晖立刻去上海,在上海某地秘密住下来。在此期间,党组织密切注意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动向。周分析说,如果蒋介石得知此事,必定会下令中统军统动手抓人。而根据以往的规律,中统军统因为急于立功,不会放长线耐心等待,而会在半个月内就完成此事。

 

因此,熊向晖要做的是,在上海秘密住下,不要出门,等待半个月左右。如果南京熊家附近有异常情况,党组织会通知他,并把他秘密转移到苏北解放区——沿途相关的人员已经做好接送准备。如果南京熊家没有异常情况,半个月后,应该就没问题了。

 

按照周恩来的部署,熊随后赶往上海,并秘密住下来。半个月后,接到党组织通知,未见异常。看来马歇尔并没有将此事告知蒋介石。这个事故总算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有趣的是,熊向晖此次来南京,本来是要准备赴美留学的。这是胡宗南给他手下几名爱将安排的——熊向晖是其中之一。小本子事件顺利过去以后,熊向晖继续准备赴美留学,没想到胡宗南改了主意,不让熊向晖去美国留学了,要他留下来在他身边继续工作,因为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了。

 

胡宗南怎么也没想到,他就此在自己身边留下了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将让他进攻延安的作战一败涂地。

 

 

疏忽大意犯错误惹祸捅娄子,可能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经历过。如果周恩来都曾经捅过篓子的话,我想你我这些凡人也就不必太自责了。其实,此事的重点在于,我们要学习周恩来是如何处理紧急事故的。

 

首先,不隐瞒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丢失小本子这事,只有周恩来自己知道。如果他隐瞒不说,别人很难知道。但周恩来发现了以后,立刻向组织汇报,并主动承担了所有责任。实际上,这是熊向晖得知此事以后最感震惊之处。周恩来的勇于承担责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所谓“勇于承担责任”,并不只是拍着胸脯说说大话,或者空洞地表表态,而是立刻全力以赴地想方设法减小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用事后的百倍千倍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

 

事发后,周恩来首先和董必武认真仔细地商量研究,对可能的动向做出全面分析,并制定出详细预案。得到小本子,马歇尔可能怎么办?哪一种可能性大?每一种可能性,要怎样应对?

 

随后,就是做出相应部署,提出解决方案。可能暴露的熊向晖,立刻转移到上海,南京这边,党组织密切关注国民党的动向。同时,安排好熊向晖撤退到苏北解放区的相关事务,做好各种准备。

 

最后,就是执行既定的部署。包括安排人监视南京熊宅附近的动向,把熊的家人妥善地保护起来,在上海帮助熊向晖找到可靠的藏身之地,并确保熊向晖在此期间的安全。

 

可以想象,那半个多月,周恩来一定非常忙碌和紧张。调动各种资源,做出各种安排,收集各种信息情报,随时做出调整和反应。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这才是真正的“勇于承担责任”。

 

周恩来这次疏忽大意捅娄子,虽然无疑是个错误,但丝毫也无损于他极其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办事能力,实际上,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他在这方面超人一般的高水平和强大的能力。

 

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也没有完全按照预想进行的事情。疏忽大意、意外情况、临事生变、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很常见。在很多时候,强有力的纠错补救,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建国大业的细节

古人怎么对付“躺平”

怎样才能读懂《百年孤独》

为革命正名,理解中国人

原子弹确实有用

中国复兴道路上的三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强项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平静的世界被打碎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对社科理论的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