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3——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刘邦有一首“代表作”《大风歌》,其中有这么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以前以为这只是泛泛而论的感慨,后来细读历史,才知道那是刘邦在表达内心沉重的忧虑。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冬天,刘邦亲率大军,平定造反的淮南王英布。仗打胜了,刘邦班师回朝,路过老家沛县,就住了下来。
刘邦把故乡老友们召集来一起喝酒。老乡见老乡,大家开怀畅饮。刘邦喝得大醉,带着沛县一大帮小伙子高唱,唱的就是《大风歌》。唱歌时,刘邦既高兴又激动,热泪盈眶,“泣数行下”。
本来是个亲亲热热的场面,刘邦这个皇帝,为什么要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么不吉利的词呢?难道说汉朝的四方很不安定?
确实不安定。刘邦这次出来,不就是平定英布叛乱么。那么大年纪了,还得亲自带兵打仗,怎不悲从心中来。而且,正因为年纪大了,刘邦痛感,看来他这辈子都没办法彻底解决“守四方”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果然,转过年来,公元前195年,也就是汉高祖十三年,刘邦就去世了。汉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难题,还要很多年后才得到解决。
不仅汉朝有这个难题,“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贯穿中国历史各朝各代的一大政治难题,并且,是那种左右为难的永恒难题。
周朝是第一个回合。
西周之前的夏商,肯定也有这些问题,但这两朝的史料太少,说不清楚。从周朝开始,历史记载比较丰富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从周威烈王开始写起的。
周人推翻殷商,建立周朝以后,马上就面临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问题。周人的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简单说就是,把周王家里的兄弟子侄——主要是姓姬的和姓姜的——派到四面八方去镇守。
说起来大家都是实在亲戚,分派四方,应该是最放心最稳妥的。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只要时间足够长,实在亲戚也靠不住。
周朝那时候,通讯、道路交通等等技术,几乎没有。把兄弟派到远方,以后也就很难见面了。第一代第二代,大家可能还彼此记得,再往后,就和陌生人差不多了。再往后,互相争夺厮杀,也下得去手。
秦国和赵国,其实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两支,早期关系还很密切,但这并不妨碍后来秦将白起坑杀几十万赵军。
到了东周,这些周王实在亲戚的后代,已经彻底翻脸,自相残杀起来,闹得天下大乱,流血漂橹。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野之战杀人盈野。周天子成了摆设,周王室名存实亡,最后被秦统一天下时顺手给灭了。周王最初的制度设计——王室子弟守四方,结局是失败。
秦统一天下以后,同样面临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难题。当时,大部分人主张按照周朝的老办法办,把秦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四方,重建诸侯国体制。李斯坚决反对。
李斯的理由就是,周朝那个分封制明显是反面教训啊。我们怎能重蹈覆辙呢?宗室子弟靠不住,时间长了就会互相厮杀。应该由中央直接委派任命官员,官员不世袭,对中央负责,这就是郡县制。
听了李斯的话,秦始皇拍板决定:天下战乱这么多年,人人受苦,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现在好不容易平定了天下,如果再立诸侯,就是重启战端。哪里还能天下太平。李斯说得对(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也就是说,秦朝吸取了周朝的历史教训,不再分封诸侯,而是用非世袭的公务员取而代之。秦统一和帝国时期,带兵打仗的都是皇族以外的职业军官——蒙恬白起王翦章邯李信任嚣等等。其实秦始皇的儿子不少,据说有一二十个,但除了太子扶苏要“受锻炼”,和蒙恬一起外出打仗以外,其他皇子都被集中留在咸阳,严格管理起来。
后来,秦二世胡亥阴谋篡位,上台以后大开杀戒,把在咸阳的二十多个兄弟姐妹都给杀了。这些皇族毫无反抗之力,可见平时管制之严。
这是历史的第二回合了。
秦的郡县制,避免了封建制的难题——诸侯互相残杀,但却造成了新问题:中央势孤力单,一旦有事,无人帮忙。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等人很快打到关中。周朝时,虽然烽火戏诸侯是闹剧,但能闹起来,说明此前有“诸侯见到烽火,就要赶紧来援救中央”的制度。秦朝没有分封诸侯,自然也就没人来救。各地的官吏,挣的是工资,谁发工资就给谁干,无所谓,并不为秦帝国拼命到底。秦朝就这样被人一击致命了。
周朝依靠子弟诸侯,靠不住。秦朝依靠公务员,也靠不住。怎么办?到哪里去找可以相信的人?
看到秦朝的前车之鉴,刘邦总结的历史教训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是得靠自家人。
所以,刘邦一坐上皇位,就把楚汉战争中不得不封的那些异姓王逐一清除,换上姓刘的自家人。淮南王英布就是因此造反的。为此,刘邦的晚年很忙碌,到处平定叛乱,心力交瘁,这才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
为了确保老刘家人的地位,刘邦还和大家定了“白马之盟”,约定:非刘不封王,无功不封侯。有人违反,天下共诛之。看,王只能让刘家人来当。其他人功劳再大,顶天也只能封侯,不能封王。
汉朝等于是又回到了周朝靠自家亲戚“守四方”的办法。可是李斯早就有言在先,事关政权,自家人也靠不住。老刘家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实际上,汉文帝汉景帝都意识到了“自家人也靠不住”这个问题,所以都有“削藩”的动作。汉文帝动作小,汉景帝动作就比较大了。
动作一大,就激出了“七国之乱”。虽然大家都姓刘,是实在亲戚,但该造反还是要造反。实在亲戚,照样你死我活。
平定了“七国之乱”以后,汉朝也就彻底放弃了周朝的老法子,改秦制了。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汉朝的皇帝,对自家姓刘的那些人,也高度警惕了。
不用姓刘的,用谁呢?用外戚,也就是皇帝奶奶家、妈妈家、老婆家的人。外戚的好处是不会夺取皇位,而且,只要换了皇后,就可以借机换外戚,外戚的权力,不容易世袭。汉武帝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出身。在汉朝的政治史上,外戚的作用特别大。
到此为止,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难题,周、秦、汉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三个解决方案,各有优缺点,但哪个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接下来该曹魏登场了。曹魏虽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但也差不多了。那么,曹魏怎么解决“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问题呢?
曹操继承了汉朝的传统,严格防备宗室,不仅继承,还更进一步更加严格。曹魏政权对皇族的管理非常苛刻,基本上就是软禁,除了继位登基的那个“幸运儿”以外,其他皇子的生活,状若囚徒。
大才子曹植本来也有希望继承皇位,但最终输给了他哥哥曹丕。输了以后,就被列为严控的监管对象,只能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实在太憋闷太难受,以至于曹植写出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连环画中的曹植做《七步诗》
前面周秦汉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分封诸侯,好处是有事有人帮忙,坏处是时间长了这些人自己就成为捣乱分子。不分封诸侯,严管宗室子弟,好处是不会有诸侯内乱,但坏处就是有事没人帮忙。
曹魏政权选择了后一种方案,他们能避免“有事没人帮忙”这个弊端么?
避免不了。曹魏正是亡于权臣司马氏。表面上看是司马懿父子太厉害,但同样重要的原因在于,曹家在外边没人。曹植们都被严控起来无兵无权。假如曹家在各地分封了一批带兵的亲王,司马懿怎么可能在京城搞个政变就夺权呢?
司马氏也看到了曹魏的这个“历史教训”,加之建立了晋朝的司马炎有个傻儿子司马衷,所以,司马炎就在各地封了一大批“司马”,用意就是让叔叔大爷们帮着白痴皇帝晋惠帝稳定江山。
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晋朝中央,倒是没出现曹魏的司马懿那样的野心家,可是白痴皇帝上台以后,各地的“司马”王爷们却互相打起来了——八王之乱。晋朝上演了一部小型的春秋战国。然后,北方匈奴人趁机南下,西晋灭亡了。
晋朝的办法,类似于分封制。这必然造成强枝弱干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就会乱到不可收拾。果然,永嘉之乱以后,衣冠南渡,南北对峙,出现了南北朝。天下大乱,这一乱,就乱了三四百年。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难题的解决,到这时候,彻底失败。中原板荡,蛮族横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直到隋唐的建立,天下才算重归统一。历经劫难,中华民族总算延续了下来没断根。那么,隋唐,以及后来的宋元明清,“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难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下篇文章接着说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