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分歧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有一位熟人,相识多年,但一直是熟人,不是朋友。实际上,他好像根本就没有朋友,独来独往的。他有一个习惯:从不欠别人的人情。比如,你送他一些土特产或小礼物等等,他会在第一时间(往往是当时或当天)就拿出个大致等价的东西回赠你。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个好习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快速回赠”是很别扭很无礼的做法,甚至是一种冒犯。有人送你礼物,是表达善意,想要和你建立或深化友谊,成为朋友。“快速回赠”则意味着你对此没兴趣,所以才“一把一结清”,互不相欠,日后也就不必继续来往了。这可不是什么善意或者礼貌。长此以往,当然没朋友。

那么,“礼尚往来”又是怎么回事呢?礼尚往来,确实要求人们有来有往,不能只收不送,吝啬小气。但礼尚往来的有来有往,可不是“快速回赠”,而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形式回报别人的善意或礼物。这其中的关键是投入情感和关心对方。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就有了友谊,成了朋友。

这种心理普遍存在,我一说大家就能理解,但大家一般不注意其中的深意。这个深意就是:对交往和交易,人们是做出明确区分的。交往带来友谊,交易只是为了获利。交往带有感情色彩,交易则可以完全没有感情,甚至要刻意排斥感情。“商人重利轻离别”嘛。

也正因此,虽然经济学家一再指出,交易只要是自由的,必定能增进各方利益,但人们对交易还是有强烈而顽固的不信任和怀疑。事实上,在日常会话中,“交易”往往带有贬义,比如“我从不拿原则做交易”“这是不可交易的”。面对交易,人们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对方算计而吃亏。专门依靠交易获利的人——商人,更是让人难以信任。商人和商业,在人类各文明中普遍形象不佳,原因就在于此。



自由交易必定增进交易各方的利益,这是经济学家的行业共识和基础信念之一。因此,在经济学家想象的人类历史中,交易不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典型表现在经济学家提出的“货币起源论”上。

货币显然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的产物,那么,货币是怎么从无到有出现的呢?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物物交换的产物。

货币源于物物交换的理论,第一个完整的表述者是奥地利学派的宗师门格尔。门格尔的代表作《国民经济学原理》第八章“货币的理论”,系统讲述了货币是怎样从物物交换中产生出来的。

大致来说是这样:最初没有货币,人们的交易只能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物物交换当然很不方便,因为双方的需要正好相合的概率很低,交易很难达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交易时就拐个弯儿,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那些更有“销售力”的东西——他估计这个东西更受其他人欢迎,然后他再用这个东西去换他想要的东西。

比如,农夫手里有小麦,渔夫手里有鱼。他们两人没法交易,因为农夫需要的是农具,渔夫需要的是渔网。他们二人在市场中转来转去,发现贝壳大家都喜欢都想要,于是,农夫用小麦去换贝壳,渔夫也用鱼去换贝壳,然后农夫用贝壳去换农具,渔夫用贝壳去换渔网。他们都用自己手里的东西换到了想要的东西,购销两旺,市场繁荣。

上述叙述是个高度简化的模型。在现实中,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销售力”强的东西——也就是大家在交易中更愿意接受的东西,就像水里的油那样逐渐浮上来,成为市场交易的媒介,最终成为货币。黄金白银因为其独特的性质:比重大、稳定性高、易于分割等等,是“强销售力”物品,因此成为最广泛、最常见的货币形式。

门格尔的货币起源论,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沿袭至今,并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大家的普遍观念。这个理论有两个要点:第一,交易先于货币,先有物物交换,后有货币;第二,货币的产生,是分散且自发的市场行为,无需有强制力存在。



看起来,门格尔的货币起源论很正确,完全符合逻辑。可是,这种货币起源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仅仅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没有任何历史证据。门格尔等经济学家,在头脑中推理想象货币如此起源,他们并没有提供任何真实的证据。

有意思的是,人类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以及对现实中尚存的原始社会的研究,发现,历史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经济学家想象的那个货币产生过程。真实的历史和经济学家的想象,大相径庭。

首要的一个区别就是:真实的历史中,根本就不存在物物交换这种事!

有人可能已经拍案而起了。胡说八道!现实中物物交换的例子,比比皆是。二战后的德国,美国香烟一度成为事实上的货币,那不就是物物交换么。

这种所谓物物交换的例子,确实很多,但所有这些物物交换,共同点是那里早已有货币经济了。人们对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易耳熟能详。由于某种原因,货币短缺,人们退而采用物物交换。

这种物物交换,其实是对货币为核心的市场交易的一种模拟。而人类学家所说的“不存在物物交换”,是说在货币产生以前,在没人知道货币为核心的市场交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不会有物物交换。

原因就在于本文开头所说的,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对交易的不信任和怀疑。交易被认为是一种很危险、很容易被骗的事情。对交易,文明早期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前货币时期的物物交换,只是经济学家想象的产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人类学家观察原始部落发现,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的协作互助,表现为交往和礼物。甲的某物品,乙很需要或者很喜欢,甲就会把这个物品作为礼物送给乙。乙因此欠了甲一个人情。甲很确信,乙会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回报他,或者在甲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部落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靠的是交往和礼物,而不是一把一结清的物物交换。

这种心理实际上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朋友如果对你的某个物品表达强烈的喜爱,一般来说,符合礼仪的做法是:“既然你那么喜欢,就拿去吧。甭跟我客气,咱哥儿们有交情。”这种时候,如果把这东西报价卖给朋友,是很失礼的。可能只有“重利轻离别”的商人之间会如此行事。

朋友之间,应该避免类似“快速回赠”的做法,心理根源也在于此。持续性的互赠礼物,保持来往,而不是一把一结清,这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发展友谊的办法。一把一结清的,是无意发展友谊的交易。在朋友之间用交易法则,很不礼貌。

人类学家还发现,原始社会中的“物物交换”,也不是完全没有。某些东西,本部落没有——比如盐,只能找其他部落去交换。但这种物物交换,和后世人想象的平和简单的市场交易,完全是两码事。

这种部落间的“物物交换”,更像是一种宗教仪式。两个部落携带对方需要的东西,约定时间地点,严肃紧张地会面。见面之后,双方会做出跳舞、比武、大声呼喊等复杂的仪式,然后才郑重其事地交换物品。这里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很强大,我们很厉害。你们不要耍花样骗我们。如果我们被骗了吃亏了,后果很严重!

看,人们对交往和交易的明确划分,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交往是在自己人之间,交易只适用于陌生人。交往不但能得到礼物,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互助关系,促进友谊;交易则没有感情色彩,纯粹就是为了得到某东西,而且,交易很容易上当吃亏,要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可以说,在原始人看来,交易和掠夺没有多大区别,毕竟,掠夺也得受累出力、承担风险,也可以说是一种“交易”。

现有的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献中,也没有找到经济学家描述的物物交换促成货币起源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有很大分歧。



如果人类学家的观察和研究是正确的,那么,经济学家的货币起源论就站不住脚了。

首先,在交往和互赠礼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本不需要货币。实际上,人类学家继续观察发现,不仅在原始社会,在晚近得多的社会甚至当代社会中,这种熟人之间、社区内部的协作、互助,也基本不需要货币充当媒介。简单的记账就能解决问题。信用比货币,古老得多,普遍得多。

电影《阿Q正传》中有个场景。阿Q被枪决以后,镇上小酒馆的老板叹息说,阿Q还欠他一些酒钱没有还呐。一边说,老板一边擦去木牌上阿Q欠账的记录——这笔欠账只能计入小酒馆的坏账了。

这个场景表现出了当时市场交易的真实情况。那时候,大量日常交易都通过记账来完成,并不需要货币。要知道,阿Q这样的底层劳苦民众,很少见到和使用现钱——有的穷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元宝或现大洋。好在他们的生活圈子很窄。在这个有限的、都是熟人的小圈子里,使用货币反倒会“增加交易费用”。记账,日后用实物或者劳务偿还,就够了。阿Q这一辈子,大概就是这么过来的。

也就是说,在经济水平很低的熟人社会里,货币其实没多大用处。这种社会自发演化多长时间,也不见得就能演化出货币来。

其次,部落之间那种郑重其事、宗教性的“物物交换”,更是很难演化出货币。这种物物交换,双方都知道自己有什么和对方需要什么,需要防备的,只是别被对方骗了。这时候,直接交换东西,被骗的可能性才最小。增加货币这个中间环节,无异于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既然如此,货币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货币产生的过程,到底是自发分散的,还是由于某种强制和集中?

这个问题,下篇文章继续说吧。


贾根良等:《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美国会被国债压垮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从朝鲜战争看我军是怎么打仗的
邸平里之战——朝鲜战争最重要的转折点(2-2)
邸平里之战——朝鲜战争最重要的转折点(2-1)
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4)
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3)
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2)
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1)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受的内伤
国成功扶贫的秘诀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