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影展 | 影展/观影笔记⑫:章梦奇 · 戴旭
母亲影展
观影笔记⑫:章梦奇 · 戴旭
Ø章梦奇:影展笔记
Ø戴旭:千面一人\千景一愿
影展笔记
母亲影展进入第5周的活动,怎么说呢,心情已经从激动兴奋转为一种更复杂的感受。从第一周的“家庭战场”单元引发出群内关于孝道伦理与艺术创作底线的讨论,到第二周的“咫尺之间”看到年轻一代的男性创作者面对家庭问题时的窄视与迂回,接着到第三周“记忆记忆”中三位作者试图将针尖指向时代的麦芒,再是第四周“女性凝视”中出现了更多层面的关乎于人与人之间温度、感知与越界的尝试……似乎引出了无数根线头,杂乱地缠绕在这个被中国人奉圣为唯一够得找的信仰——“家庭”这两个沉甸甸的大字之上。很难轻松滑过或写出什么,这是我在今年影展开始之前都始料未及的。
“妈妈拍片工作坊”出来的三位母亲作品仿佛成为一种通道:年轻人视图透过看五花肉阿姨的孤独与自得其乐来阅读自己的母亲;也看见雅子阿姨在试图以“有用”药物与“无用”文艺来平衡人生,在松林的映后谈上,隔了一代的观众被她爽朗的笑声捕获,似乎将自己与母亲无法沟通的困顿假借在一场映后谈中获得答案。到底这种回响会发出越来越大或是相反,但已经超越了“工作坊”和“妈妈拍片”这两个基础的意义。至于五花肉的内心是否有强烈的碰撞和震动,我其实不太相信她语言能说出来的代表了全部,可能更多无法说出来的东西,会慢慢发酵吧。但是读到戴旭写他自己的妈妈,真是,犀利!
上周日小昂和我一起“挖坑”把女性凝视作为一个题目来做了一场番外谈。谈完我也没有觉得心理落定的感觉,只是又扯出了一根线头。很开心看到王凯在邮件组里接着谈这个坑,提供了另一种坦诚的来自“坑”另一端的视角。我想小昂和我的紧张和准备是有了一些效果。
我们俩谈了两次,第一次信心满满觉得这个话题,怎么谈怎么好!第二天就是巨大的挫败感上身。原因是哈比对女性凝视的三连问和吴老师问我对“女性凝视”基本立足点,发现一个都回答不清楚。所以我们俩商量先给这个话题画一个小格子,我们在这个格子中一点点谈,看看是否能找到一条通出去的路。这个格子就是“女性凝视作为一种真实影像的创作方法”。
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不去假装科普那些还没有把握的世界荧幕史中那些关于性别和凝视的理论,而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原因是,我们俩都是作者,都是女性,我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有从观看到凝视的转向和经验。这样果然从心态上就轻松多了,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讲起还是更踏实。
小昂从自己的创作开始谈,提出纪录片作为一种不那么历史悠久的电影媒介,从一开始到现在都被一种客观的、宏大的、理性的、社会的角度占据。而她自己也经历了把村子的土地作为一种话题,先入为主地理论套用转向为无法客观、非常冲动、带着重重疑惑的个体视角。我们认为这种转向代表着一种凝视背后的动机转向,是一个创作者至关重要的自我察觉。
我则从本届“母亲影展”中已经放映过的几部影片来举例说明,这种关乎细微感受、流动关系、打碎重组、凝视与自视的过程。将凝视作为一种重构意义的创作方式,它区别于以往所有已经既定的结构和传统,是一个待辨识、待整理的新东西。如果将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放置在整个纪录片生产和传播领域来看,“母亲影展”就是一种女性凝视的过程,它关乎于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日常、关系、情感。当然我们现在能做到的还是在这个小格子里,先“看见”。
千面一人\千景一愿
在《松林的全家福》里,一个人在面对自我创作的镜像过程中会发现什么?是借一个个家庭成员来描画自己人生某一阶段的画像,而顺着这个想法去想象的话,“全家福”反倒看来是局限的,或许“松林群像2023”这样的标题才能够涵盖住阿姨自己来铺陈开来的人生。
对这部片子的喜欢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完全能理解在我能都静下心来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中,绘画是最能够找到自我认同的,我在绘画里面是类似冯一帆所说的那种暴力存在,我会无所顾忌,我会在绘画中找到某种极致、释放、沉浸等等复杂的东西,所以我每次看别人画画的过程,尤其是笔触落下的瞬间,我就总会有心流从对方的笔尖流淌到我心间的感觉,这是在某种语言之外的交流,凭借着图像传达出来对另一个的认知,当然在一些炫技的画法中也会有某种假嗨被带起来。
“我、女儿、儿子、老公”这四幅画的绘画过程是挺难的一件事,一边说话和一边绘画,这是完全不同时空和维度的事情,这不像是一般的教学绘画。说和画之间松林阿姨有某种平衡点,在叙述中潜入回忆之海打捞原本沉没的某幅面相。
面对一个具体的人,松林阿姨直接坦诚的讲到的是某个时候面对被画者的自己,面对一个景致的时候,松林阿姨描摹出的是某种可望不可及但不强求的心情。
全家福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意向,也是松林阿姨愿意去做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松林阿姨愿意的话,不妨画出更多的人,你的妈妈、爸爸、小学时候的玩伴、工作时候的玩伴……在这些人里面看见过去的自己如何抵达现在。有点类似泡泡青妈妈从过去的场景中去观望现在的城市,意旨某种不言而喻的变化。
在全家福的愿景中,或许这样的一间房间不会出现,但是借着这幅画,松林阿姨面对子女有的那个要放下却觉得放不下的东西,现在可以拿出来讨论和对话了。松林阿姨深爱着这个家,但是我能听到的所谓换一种方式的爱,可能就是有关走出那种把自己绑住的爱里面,家里面,往自己的世界,往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走走。(画了两个小孩都让他们自己玩,并没有要再担重任的意思,我猜)
其实我觉得讲那么多的东西都是没用的,松林阿姨你已经找到了你自己在影像表达中独一无二的语言,我非常期待你能够继续做下去,无论是画画、画墙、刻葫芦、自己和爱人生活……这是你的艺术,如果你还有想要记住和想要想起、亦或许是想要遗忘的,你都可以画下来。画多少人都是李松林的某一瞬,再众多的面相都是看见你自己。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全文编辑:章梦奇
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