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熊益亮:为什么很多人难以相信中医?
熊益亮学习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已经15年了。他坦诚地告诉记者,在刚刚接触中医时,也有很多困惑、不解。因为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学体系截然不同,加上少数不靠谱“神医”的不良表现,中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被冠以“伪科学”之名,这让初学中医的他难免有些抵触。但是随着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了解,熊益亮了解到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只有对中国传统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气”“道”以及中国古代经典学说如儒家、道家、禅宗等学说充分了解,才能客观看待中医。
熊益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医药文献、文化教学与科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
熊益亮认为单纯用现代科学去评价中医是不合适的,中医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每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病情也在不断变化。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制宜”“辩证施治”,若不是中医实实在在地有疗效,很难流传几千年还依然为人们所用。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很难相信中医,争辩也无济于事。“我从一个会为了中医是否科学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少年成长为一位面对争论微微一笑的老师” ,熊益亮说他很感谢自己的导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林楠教授,“导师是我走入中医医史文献和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引路人”。两人共同完成的《听历史讲中医》一书对中国历史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文献进行整理,力图展现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和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听历史讲中医》熊益亮 林楠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59.00元
对话
熊益亮& 好书探
Q: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中医科普、中医调理、药方、药材的书很多,但是介绍中医历史的书不是很多,为什么会想到编写《听历史讲中医》这样一部介绍中医演化发展、中医理念以及重要人物的中医历史书?这本书与同类书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编写这本书您觉得困难在哪里?成就感又在哪里?
熊益亮:“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历史,历代都有编撰史书的传统。医学关乎生命,关乎民生,是社会最基本问题之一。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离不开医药。因此,我们发现历代史著中保存了大量的医学史料。我和林楠老师都是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工作,所以比较容易关注到这一点,于是就有了试图以史著中的医学史料为线,串联历代中医药发展历程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包括了医事制度、中医教育、大医传记以及医书目录。
以往关于中医历史的书大多以通史、专科史、地方史、疾病史等视角来撰写,学术性较强,因而读者主要以医学生、医学从业者为主。《听历史讲中医》这本书则以历代史官的视角,将他们眼中的中医呈现出来、讲述出来,适合所有想要了解中医的读者。史著中的医学史料较为零散,因此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还需阅读大量其他材料,才能更好地按朝代将中医发展呈现出来。同时,史料取舍也是编写过程中较为困难的地方,其实史著中除了我们在书中重点呈现的四大部分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医药文献没有呈现,如临床疾病、药物功效、民族医学等。至于成就感,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者的认可。除了业内同行专家的认可,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就是一次无意间在哔哩哔哩网看到一个up主,用这本书当作礼物送给粉丝。所以我觉得得到认可,能够让更多的人提高对中医的认识,是我最期盼的。
Q:前些年因为一些医学科普读物写作水平鱼龙混杂,导致很多读者认为中医 “不科学”,有些“神乎其神”,您多年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典籍,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熊益亮:关于中医科学性的问题,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和论述,我仅从科普和文化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从科普来说,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中医学理论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何解释好、诠释好中医,本身的难度很大,而科普往往又要求能够通俗易懂,所以存在一些问题被过度简化,从而导致“神乎其神”的错觉。从文化来说,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构建,是基于中国传统思维基础,必然与传统文化存在密切关联。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那如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难题,从而导致有的人钻了空子,将中医玄学化、神秘化,这对于中医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医的专业性与民众的中医认知存在差距导致的,也说明了提高大众中医药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杰出代表,是少数在现代社会仍然被广泛运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学科。从理论到实践,中医药学无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所以学习中医药,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易、儒、释、道、史学、天文、历法等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学得更好、更扎实,提高领悟能力。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负责给大一新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目的也就是帮助学生提升传统文化修养、培养传统文化思维,以便更好地学习中医学。中国历史典籍是了解我们古代文化发展的载体,收录了大量的医学史料,所以将这些史料整理、归纳,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中医药的发展。是大医传记,为我们记录了古代名医的成医之路及其思想、贡献,是凝练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的重要材料,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听历史讲中医》不仅对医家进行介绍,还专门附录了他们传记原文的原因。
Q:这本书的书名是“听历史,讲中医”,很生动,为什么用这个“听”字?为什么不是“读”或者“看”?
熊益亮:关于书名,我做了很久的挣扎,可以说是数易名字。最早我们定的书名是《史学与中医学》,后来又有《史著中的中医药》《基于史著的中医文献整理》等,我们都不太满意。一次偶然,看到央视的节目《跟着唐诗去旅行》,突然就有了灵感,我们创作这本书不也正是希望读者能够追寻历史去了解中医吗?于是静下心来,仿佛听到历代史学家们在和我们讲述着一代一代的中医药故事,才有了《听历史讲中医》这个书名。“听”较于“读”和“看”来说,我觉得更加惬意、放松,希望大家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很轻松的状态,就像是一首儿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样。
Q: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太医署“这个名称,中国最早的太医署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太医署的设立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看到书中记录了不同朝代太医署医者的收入,感觉很有意思,与其他朝廷官吏相比,太医署医者的收入是一个什么水平,能详细说说吗?
熊益亮:“太医署”是宫廷医疗机构的名称,根据现有资料来看,我国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了“小疾臣”的记录,说明商朝已经有医官存在,可以推测当时或已有宫廷医疗机构。《周礼•天官•冢宰》则明确记载了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从规模来看肯定建立了宫廷医政组织,此后,历代都有宫廷医疗机构的记载。根据《南史·王悦之传》可知,最早在南朝宋时期已经在门下省设置太医署,并以侍中领之,而“太医署”的被隋唐沿用,并在唐时发扬光大,大大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唐太医署还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比欧洲最早的意大利萨勒诺医学院(846年)早了两百多年。宋代宫廷医疗机构主要由翰林医官院掌管医政和医疗,由太医局管理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此外还设有尚药局、尚食局、御药院、和剂局、惠民局和收买药材所等,医学机构的细化,说明了宋代对医学的重视。金、元、明、清四代的主要宫廷医疗机构改称“太医院”,也是大家比较熟知的。
医官的收入即俸禄主要是由官阶所决定的,因此不同医者的收入需要对照其品级来确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太医院医官的品级是历代最高的,元大德五年(1301年),太医院负责人院史的品秩升为正二品,为历史之最。除了俸禄之外,医官的收入来源还有赏赐,这就得靠医官自身的水平了。古人言“伴君如伴虎”,何况御医负责的还是皇家贵胄的生命健康,其中的难处可想而知。另外宫廷也像是个围城,即使官位再高,也会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就拿孙思邈来说,他先后拒绝了周宣帝、唐太宗、唐高宗等的征召,宁愿在外做个自由自在的医生,也不愿为了“名利”将自己锁在宫廷之内。又如葛洪拒绝了晋元帝、晋成帝赏赐的高官厚禄,而一心致力于药物、炼丹等的研究,写成了《肘后备急方》等书。
Q:书中介绍了21位医学大家,除了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医,还收录郭玉、皇甫谧、葛洪、傅山等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在写作上力求严谨的同时,也注意记录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了解这些人物,对普及中医药文化起到什么作用?您在书中多次提到“大医精诚”这个概念,究竟什么是“大医”,在您的心目中“大医”的标准是什么?
熊益亮:这21位医学大家,其实都是我们中医界响当当的人物,正史都有列传记载,只是他们的事迹没有像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那样被广泛传播。在我看来,中医药文化就是在一代一代中医人的所思、所为中不断沉淀形成的,所以医家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是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核心,所以我认为“大医”就是中医药文化的代言人。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这个行业,了解中国历来名医辈出,了解中医人的精神价值。“大医精诚”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中医人必背的篇章,被称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简单来说,“精”就是医术精湛,“诚”就是品德高尚,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中医世家、师带徒的传承中“医德”也是传承的重要内容或者是考核基础。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行,就不能把医术传给他。在我看来,今天的“大医”依然离不开这两个标准,“精”和“诚”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Q:看到书中用很大篇幅辑录历代医书的目录,但是很多古代医书已佚失了,辑录这些书目的用意是什么?
熊益亮:医书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资源,大家所熟知的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我们在编撰《听历史讲中医》时,发现正史、政书类史著中有专门的《艺文志》或者《经籍志》,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医学书目。虽然很多医书已经佚失,但是这些书目依然能直接反映古代灿烂的医学成果,展现中医在古代的繁荣景象,因此为了全面呈现古代的医学成就,才用了很大篇幅来辑录历代医书的目录。且部分书目中带有“提要”,也是学术研究和了解医书内容的重要资料。将书目从这些大部头的史著中辑录出来,也可以为学者在做书目研究、医家研究、医籍辑佚研究时省去翻检的不便,具有工具书的价值。
Q:2022年3月,国家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近日又发布《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将发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纳入其中。《听历史讲中医》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正逢其时。您觉得,未来中医科普读物是否会出现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您认为怎样的中医科普读物才能让读者信服、更加受到读者欢迎?
熊益亮: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大力支持,出台了系列文件,这也说明国家、社会对于中医药越来越认可,尤其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以往中医药科普读物主要以“养生类”为主,也导致了不少乱象。随着人们中医药文化修养的提高,对于中医药科普的需求也更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医科普读物走向多元化。不仅是中医养生、疾病养护、药膳本草、医药故事,也有中医理论、医学经典、中医历史类的科普读物。在我看来,中医科普不能只是教大家一个方法,一种药物,一个病症,更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提升。毕竟中医本身强调“因人制宜”,就像林楠老师说的“人不会按照书本去生病”,每个人的体质也存在差异。只有中医知识素养提升了,民众在遇到中医问题时,才能具有辨别能力,也不会被神乎其神的“神医”所欺骗了。中医科普读物不仅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也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重要理念的传播。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初审:孟祥辉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海明威,那被击碎的哥特人的头颅真美!
第三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出炉
排版|孟祥辉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