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去国际组织?一年前,我们有了IO&IPP
深 度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IO&IPP 国际组织 教育改革
周六的清晨,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有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提着早餐奔向国关楼的教室。铃声响起,然而老师既没有教授国际关系理论,也没有谈及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回荡在教室里的,是汉语与法语交杂的声音。
这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项目(IO&IPP)的法语授课现场。成立于2018年的这个新专业,学生不仅要修炼好英语,还需要选修第二外语,尤其是法语和西班牙语等联合国工作语言。为此,国际关系学院专门外聘法语教师,每周三和周六集中开设小班教学。语言,是通向国际组织的第一步。
2018年第一届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学生
世界期望,北大选择
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联合国为例, 2019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会费分摊比例由之前的7.92%升至12.01%,超越日本成为联合国会费第二大出资国。然而,在联合国的日常活动中中国人的声音仍不够响亮。
按照会费缴纳比例和人口分布情况,中国在联合国秘书处的理想员额幅度是164至222人,但2018年仅为81人,属于员额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本质上说,国际职员数字的背后,反映的是国家治理水平,彰显的是城市对外交往活力,表明的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迫在眉睫。
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比例变化(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北京大学成为履行这项使命的不二之选。国际关系学院作为北大最具国际化范儿的学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联合国”。比如在“国际组织与国际法”课堂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学生们往往会以模拟联合国的形式学习国际组织的知识,共同讨论国际问题,既有知识的碰撞,又有视角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必然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环境与国际化的视野。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课堂上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内外兼修,三性合一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仅需要优越的培养环境,还需要完善科学的培养方式。在开设这一专业之前,相关教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将世界知名大学的经验与中国高校的自身特点有机结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系主任张海滨教授用“三性合一”来形容这一专业培养特点。
“三性合一”首先是国际性。这一专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的相关问题,因此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国际发展政策、国际危机管控、国际能源政策、国际环境政策、国际贸易与金融政策、国际人权政策等带有鲜明“国际性”特色的课程就成为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的基础课程。
国际关系学院在这些领域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能同时提供中英文专业课程。另外,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专业不仅招中国学生,也招外国留学生,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这是该项目国际性的另一层含义。该项目国际性的第三层含义是,进入这个项目的学生还有去欧美多所世界名校交换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其次是交叉性。国际组织种类繁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广泛领域,客观上要求国际公务员具备交叉、复合型学科背景。因此,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选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相关课程,还要学习历史、法学甚至物理和医学的通识课程;不仅如此,工学院和信息科学学院的一些基础课程也登上了这一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学科交叉不仅带来知识的融会贯通,也为学生今后获得国际公务员职位并顺利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是应用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项目旨在培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而非学术为导向的专业。因此,应用性和实操性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国关学院为此邀请许多有丰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官员和专家为学生讲授国际公务员实务课程。 比如,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教授登上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高端系列讲座的讲台,为大家讲授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邀请联合国官员苗家铭博士为同学们举办系列讲座,现场讲授国际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该项目还为学生们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名家讲座”课程,讲授者均为有丰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国际组织高官。当然,最集中体现该项目应用性的还不是这些实用性课程,而是为学生们提供3-6个月在海外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并提供基本的财政支持这两大举措。这两项政策将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在国际组织中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技能要求,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最后获得在国际组织工作的机会奠定坚实基础。这两项举措的优惠力度之大世界罕见。
郝平校长首讲“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高端系列讲座”
与此同时,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在教学中还强调内外兼修、全面发展。这一专业的同学不仅要选修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的相关课程,还要选修中国公共政策的相关课程,并且在国内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中国人只有了解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在国际组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是国关学院的重要使命。
苗家铭博士在讲授国际公务员实务课程
家国兼顾,博采众长
2019年,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即将迎来第二届学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期待在国际组织中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那么,投身于国际组织事业,需要什么样的素养呢?张海滨教授将这些基本条件总结为“四个二”:
两种情怀,即关心中国的情怀和关注天下的胸怀。把人生寄寓在广阔的家国天下,不仅可以大大丰富人生视野和人生体验,也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出新的活力和色彩。
两门语言,中国学生除中文外需至少掌握联合国的另外两门工作语言——英语、法语等。很多进入这个项目的学生,在英语授课环境里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而第二外语的掌握,也打开了认识不同文明的窗口。
两种文化,即既要了解中国文化,也要懂得外国文化。这是在国际组织这种典型的多元文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
两种技能,包括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后者包括日常工作的能力和项目研究的能力以及在多元文化中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以上“四个二”是基本条件。当然,如果还能同时拥有两个专业背景,那对于在国际组织工作就更理想了。这个专业之所以采取了转专业的方式招生,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在“四个二”的基础上,能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安全、经济、贸易、环境、能源、公共卫生、国际发展、国际人口等领域跨国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绩效评估、权力转移及政策扩散,探讨国际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其中所发挥的影响及影响途径,正是学生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接受严格训练的核心内容。
全球化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需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人才储备是重中之重。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教授强调,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除了本科生培养之外,还设立了硕士和博士项目,以系统和立体的方式多层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搭建学生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具备国际组织人才所需的理念、眼界和专业知识及技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于国际关系和多边外交的实践中。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编辑 | 殷金琦 李政融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