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关于在线教学的作用及其发挥的几点思考

李晓明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0-09-30

观 点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在线教学 网课 教学改革 学习革命



作者简介


 李晓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摘要


由新冠肺炎疫情意外带来的一场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不仅支撑了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学期的运转,其鼓舞人心的效果也引发了人们一些新的思考与憧憬。本文在指出这也是一场观念改变的实践基础上,针对在线教学的进一步作用及其发挥,提出了将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作为思想解放与教学实践改革的抓手。



1


这一场大规模网课实践的一个副产品

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过去四五个月,在2020 春季学期有课的大学教师大概都参与了在线教学实践中,即所谓“上网课”。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涉及1000 多所高校,100 多万门课程,100 多万位教师, 1000 多万名学生。


几个月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有了实实在在的在线教学经验。不同的人可能满意程度不一样,但体会(包括窍门、困惑、欣喜、感受,等等)都是可以讲一大篇的。高校教师如果今后继续开网课,至少不会像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心里没底,肯定会做得更好。我想多数老师会同意这种认识,一种相当积极乐观的认识。于是无意之中,我们都感觉会做在线教学了——有真刀真枪的一学期实践作证。所谓“真刀真枪”,就是学生要获得常规学分的课程,按教育部的说法,得到的学习要实质等效,而不是以往谈在线教学实践,往往只是特别安排的试验性课程。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次疫情让全国高校不得不开展在线教学,而是常规情况下学校号召教师开展以在线教学为特色的教改,估计很多教师不愿意干,给项目经费也不一定干。其实以往学校为稳妥起见,也不会让老师们大面积开展在线教学。但这次疫情下,什么也不用说, 高校和教师一起全力以赴开展在线教学。


这一学期不得已而为之的在线教学实践, 从教和学的两个方面来评估,效果到底怎么样?具体到不同的课,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体验有差异(甚至较大差异)在所难免。例如,我上了两门课,现在都结束了,都完成了考试和阅卷, 学生成绩也出来了。自我评估一下,我花的时间要比平时多一些,学生学到的要比常规更多一些,更丰富一些。从反馈看,他们也是满意的。当然,我也了解到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出于各种原因,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学校,在课堂上教学。


从全国整体情况看,这一学期线上教学总的来说是平稳有效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没有大的困难。方方面面基本都是一个肯定的态度。还有一条也很重要,那就是基本没有额外的花费。学校和老师们都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样,从管理部门层面看,投入产出相当地高。毕竟,作为教育基本元素的教学活动没有因疫情而中断。对此,值得我们倍感欣慰。


这一轮大规模、长时段、实战意义的在线教学实践用事实完成了一个观念的转变,那就是“在线教学也行”!以往讲起要在常规的教学计划执行中采用或部分采用在线教学,潜意识中认为质量会有问题,因而不能接受的人不在少数。经过这一轮实践,应该是减轻了许多人的顾虑。不是说这一次的质量都很好了,而是总的看来也行。毕竟,校园课堂教学也有质量问题。


过去几十年来,一旦有支持大规模远程通信的新技术出现,总有一批人希望推动在其上开展教学活动,而另一批人也会承认新技术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例如规模效益),但同时认为不可能达到传统方式的教学质量,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于是从教育事业的宏观层面看,就发展出一些另类的成分,比如40年前的电视大学,20年前的网络学院,就是具体的结果。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生态演化中成长起来的一部分,这些不同种类的教育实体,发挥了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强化了基于新技术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意识,进而强化了新技术应用和传统教学实践之间的“二元化”对立。新技术出现之时,尽管热心的鼓吹者们会想办法做出各种应用示范,但只不过是个案示范而已,从来就没有机会在所谓“正规教育”中成规模地采用,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们不得已而为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大概念下,学校和老师们各显神通,十八般武艺一起上,上百万门课同时进行,没想到几个月下来,看起来还真行。如果说转变观念,就是消除对在线教学的“歧视”,这一场全国范围的实践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个作用。转变观念的另一点就是破除新技术的采用与传统教学实践的“二元论”。它们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校园内的教学中也可以有线上成分,以远程教学为主的课程中也可以用到校园教学常用的方法(例如点名发言,学生分组做项目等)。


如此空前的大规模、长时段的线上教学实践,一直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二三月份刚开始的时候,媒体上讲“翻车”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就少了。到现在一学期的课程都结束了,我们听到许多兴奋的声音——有的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有的来自研究教育和教育技术的专家学者,还有的来自我们这些有切身体会的实践者。集中起来就是一句话,那就是“线上教学看来还真行”。当然有的要比这种说法更加积极和乐观,还会强调线上教学相比课堂教学实际上还有一些优势。




2


后疫情期人们对线上教学的作用充满期待与憧憬


这样一个结果,让我们又开始了憧憬。那就是严重疫情过后,线上教学是否应该?如何能够在校园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更大范围来看,那就是在线教学如何能够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有关领导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例如高教司吴岩司长就指出“我们再也不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要“从新鲜感,到新常态”,等等。对线上教学在常规高等教育中的普遍运用充满期待。我认为,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大致上可以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来进行。


所谓观念,就是如何辨析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或校园教学)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在线教学?在线教学当然不等同于直播或录播讲课视频,在线教学也不等同于过去7年来兴起的慕课,尽管它们都可能是在线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形式。在线教学是实现某些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其特征是教师和学生物理上不在同一个地点,采用某种远程通信方式做信息交换。


所谓制度,在这里指的是某些硬性的规定和不成文的惯例,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当我们谈到教学模式的改革,有观念,有憧憬,如果不落实到制度和管理的改革上,基本上最后就会沦为空谈。例如这次线上教学,一些学校都要求“按课表进行”。我认为这背后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与一门课相关的师生每周做一次同步是有必要的。不过其中同时要求一定要讲满课表规定的时间,还有督导来监督是否如此,我认为就值得商榷了。一方面人们说网络教学不是简单把传统教学搬到网上,另一方面又要求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做法一样,这也算是用旧框框来束缚新方式吧。


这一次,我认为教育部是相当开明的。教育部2月4日发布的文件《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只要求“实质等效”,鼓励“根据校情学情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等等。后来,高教司吴岩司长又特别强调“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每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我想除了要缓解网络压力外,也是鼓励大家创新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法,可以百花齐放。


以上主要讨论了实践改变人们对在线教学的看法(或歧视),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期待与憧憬。怎么落到实处呢?


在后疫情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如何让在线教学的形式在校园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这是许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首先,我认为这个问题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是“如何改进教学”,二是“如何支撑教学”;或者说一是“自觉的追求”,二是“规定与遵守”。细致体会一下,它们是不同的。例如过去几年里,一些学校的教师积极尝试混合式教学,那是想改进教学,是自觉的追求;而过去几个月我们用网课来完成教学任务,那是支撑教学,是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没想到效果还可以。


什么叫“规定与遵守”?想象下学期开学,还有些疫情,于是有防控要求,但不能总是让学生在家,要到校学习。课怎么上?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就需要制订一些规则,例如原本是48课时的课,是不是师生只实际见面24课时或者16课时,从而将风险降低50%到70%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的。


这一点,今年的全国两会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参加了其中的全国政协会议。首先,几千人是需要聚在一起的,那是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重要信号,但又绝对不能因此而引出新的疫情问题。于是除了戴口罩之类的要求,人员全部闭环式管理外,我体会到至少还有3点具体的设计措施,以减少风险。第一是整个会期从10天半减到6天半,压缩了1/3。第二是每次大规模人群聚集的会议时间一定不超过1个半小时,以往可能是2个半小时,大概也是减少了1/3。第三是部分采用视频会议。在全国政协会议这边,每年都有两次大会发言安排,都是要去人民大会堂的,今年也是两次,但一次去人民大会堂,另一次则在驻地看视频直播,在全国政协会议主会场的人则较少。作为亲历者,这让我很有感触。这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也有聚在一起的必要,但要改变旧有模式。在这样一种新的安排下,我看没有人会认为大会开得降低水准了,还说以后可以都这样,真正的实质等效。



3


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

——学习革命在观念和实践上的一个抓手


谈到“如何改进教学”相对于“如何支撑教学”,“自觉的追求”相对于“规定与遵守”,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根本的抓手是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它将包括教师的工作评价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两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了类似于“一门课等于16次课,等于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师生在一起3小时”的观念。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一张课表,隐含着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要发生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重心也就是在那48小时上,完成了那48小时的工作心里也就坦然了。48小时之外(包括为它们做准备)当然还有些事情,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也不一定有太多时间投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认为这是在目前“上一门课”含义下的基本心态。学生方面呢,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于“去教室上课”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上一代人旷课是一个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这一代人完全不逃课的很稀有。


因此,无论是“用线上教学支撑教学”还是“用线上教学改进教学”,都离不开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这其中,既有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的探索,也有教学管理实践方面的考量。


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就要从反思“上课”这种活动的意义开始。然后看什么样的活动安排能够最好地适应对这种意义的追求。而这些安排,与具体课程的内容性质有关,还与可动用的资源条件有关。这种思路其实也不新鲜,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些课,需要安排一部分讲课学时,一部分实验学时,才能最好达成教学目标一样。融合线上教学,让教学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考量维度。而这个维度上的视野,可是无比的丰富。


什么叫“上了一门课”?直接的利益相关方是老师和学生,其中主要的一方当然应该是学生。上了一门课,简单来说,对学生应该意味着学到一定深度和宽度的知识,教师则是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向导和帮手。关心什么叫“上了一门课”的,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那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他们要考虑资源的配置(例如安排教室、派遣助教)和效果的评估等。


所谓重新定义什么叫“上了一门课”,在今天的语境下,就是要考虑当下学生的特点和线上教学的优势,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投入的总时间、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等),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同时当然也要能够实施必要的教学管理。我想这也可以看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体现吧。


抽象地讨论这个问题会很难,好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实践体验,其中甘苦得失,每个人都有体会。我自己从2013年以来一直做的混合式教学,基本模式为“慕课+课堂”。这个学期的两门课,从技术手段看,一门本科生课程采用“慕课+微信+邮件+问卷+视频会议”的形式,一门研究生课程则是“微信+邮件+问卷+视频会议”的形式,研究生课程少了“慕课”,于是增加了一个每周学习指南发放的环节。这些课程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我感觉总体效果和以前传统做法没太大差别。如果说有些差别的话,教师方面可能是更加关注学生(本质上就是时间和精力关注重心的迁移),学生方面则可能是要求自觉性更强,积极努力的同学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总体来看,让我感觉教书是一个更加让人愉悦的事情。


例如,通常我们会让学生分组做作业或项目,认识到这种安排的意义是多层面的,于是在期末考试题中会出这样的一道题:“本课程中,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若干作业。请对你组其他成员在合作中的表现,按照A/B/C/D给予评价。如果你对某成员的评价是D,需给出简要说明。虽然你对队友的评价不会影响你的成绩,但希望你能给出公正的评价。如果你不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则缺省认为你的评价是B。”大多数同学当然就是简单给个A/B/C/D,但其中有的学生会认真思考并具体谈及队友在合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这会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看到对他而言,实现了学生分组做项目的更高层次的意义。


再例如,对于在线开卷考试,我认为至少对我这门课而言,与其采用什么技术手段做监考,不如让学生承诺“我保证如下答题是我独立完成的,在答题过程中既没有咨询他人也没有为他人提供咨询(签名)”。


这些做法,原则上都不是只能在线上教学或者混合式教学中采用的,但处于探索期的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了重新思考教学,思考什么叫“上了一门课”的机会。


总之,这一次的线上教学实践,让大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有了巨大的群众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让在线教学从“支撑教学”变为“改进教学”,让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三方面的积极性都能汇聚在一个高端均衡点上,我们的教育真有可能变得更好,我们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也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7期



作者 | 李晓明

编辑 | 孙咏洁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