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市长,你会买热搜吗?
提到热搜,很多人都了解,比如小鲜肉们的微博打榜,还有体制内很熟悉的信息稿件宣传任务。小镇都曾收到过好几次的拉票链接。
所谓热搜,说白了就是获得跟实际不一样的更高的关注,这么做的核心,自然是有利可图。
那么一个城市要不要买热搜呢?
这事儿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酒香还怕巷子深,更不要说竞争极为剧烈的城市之间。
今天咱们先不聊各种传统评奖,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等。这些都已经很常规了,大家也已经习惯了,对城市发展作用也没那么大,更多是有利于晋升。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玩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机遇。
有的城市,跟官方、半官方性质的媒体矩阵合作,使用自媒体宣传的路子,精心打磨科技、创投、有魄力的城市形象,吸引各大资本投资,大大提高了城市引资效率。
还有的城市,另辟蹊径,抓住“几线城市”没有任何官方定义的空缺,自己做一个榜单,比如提出“新一线城市”等等,年年排名。全国有太多感觉一线压力太大、希望把握新一线发展机会的人,很多便会把这个榜单当作选择发展城市的重要参考。
更多的城市选择借势推广,比如年年举办一个盛大的活动,又比如跟一些热门节目联合。
广西南宁市自1999年起年年举办的“民歌节”,已然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堪称“城市营销”的先驱。
近几年网红城市成为热门,一些专业规划人才成为各大城市的座上宾,实景演出也成为诸多城市的标配。
不仅仅是城市,有的公司也发现了排名的巨大诱惑,搞了很多排名,有的是优等生排名,有的是差生排名。每当要公布新排名的时候,一些上榜城市的政府更是格外紧张,甚至要派专人去这些企业“反向公关”。
排名,不仅仅是生意,更能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只要达到效果,就算现在名不副实,以后慢慢的就成真了,唯一比较吃亏的,可能就是不擅长这套玩法的。
上面说的是主流的热搜。还有些新玩法让很多城市还有行业、公司特别头疼,那就是自媒体的曝光。
传统媒体相关监管审核体系相对健全,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出了不合时宜的报道,找主管单位就是。
但是自媒体就不一样了,人人都能写,人人都能传播,其“敢说”程度更远超传统媒体,影响力很容易爆发。所以也就有了很多事儿,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篇稿子就传播到很高层级去了。
比如前几个月,就有某个自媒体写的一篇有关某行业的不实报道,莫名其妙的被某部部长看到了,还做了批示,把上上下下折腾的不轻。下面人也不好直接跟领导说这就是不实报道,终归有问题要改、没问题要做好预防。
对此,一些经常被“黑”,或是形象向来不佳的城市,往往深受其害,小事常常就能变大事,这个就不展开了。
热搜一定是有效果的,但是能不能达到预期,如何防止出现问题,甚至带来负面的影响,这里面有太多的学问。
比如一座城市,靠“网红”的名声把人吸引来了。可能不能把人留住,而不是让人抱着巨大的期望来、失望而去,又是另一回事了。
上面举的几条路,成功的城市终归不多,有不少城市钱砸了不少,却看不到收获;还有的热搜出去了,名声却砸了,有太多的风险。
成为了网红城市的重庆,城市形象和旅游收入都收获满满
比如怎么预防一些突发事件对整个城市名声的打击?
比如某个导游、某个天价饭店又或者某个景区宰客的个案,即会对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产生巨大负面打击。
流量为王,确能倒逼城市治理进步。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得防止一些有心的攻击。
热搜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有成果。但是不做,这个城市恐怕也就没法破局。
如果诸位是市长,会不会给自己的城市买热搜?又准备怎么做?
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