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要多久,我们才能打破封锁?

镇长本人 大树乡长 2021-07-03


这个世界,还敢对中国说封锁二字的,有且只有美国了。


美国总统换来换去,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主线越来越清晰了:战略上的遏制与反推、高科技上的封锁、经济上的高压、外交孤立和意识形态颠覆,突出的表现就是跟中国有选择地脱钩。


上面这段话,足够精炼了,这几年碰到中美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往这段话上想大体差不多了,不用反复的讲了。

这里面小镇唯独看重的是围绕高科技的封锁与反封锁,这也是决定中国战略态势的根本。


疫情以来,中国获得了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在战略态势、外交关系乃至经济、意识形态上,中国都拥有了更大优势。


疫情基本结束后,中美在力量对比上将前所未有的靠近,而这种靠近是短暂爆发、还是新起点的迫近乃至超越,根本在于高科技的突破。


这也是中央最关注的。这个领域有太多可讲的,今天借着温晓君的对外表态谈一谈芯片的突破。


前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公开表态:国产28纳米芯片、14纳米芯片将分别在今明年底量产。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虽然现在国际顶尖水平是7纳米甚至是5纳米乃至更高,但是从实际应用中,14纳米已经足够了,即使是对功耗要求最高的手机,也其实基本能用了。


但是小镇必须坦率的讲,明年底中国芯片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


在芯片领域,量产标准并不太高,一般晶圆厂达到500pcs就可以说量产了,即使对我们现在来说勉强也能达到。这里面关键是良品率、去美国化程度,更不要说完成建厂、设备调试,从而形成持续、稳定的供货量。


但也不用气馁,中国现在的局面已经前所未有的光明。这背后,有太多的天时与努力。


芯片领域,最大的难点是制造,而在制造上,中国面对一个高山——台积电。


台积电比国内芯片长期领先2-3代以上,这个代差就意味着当台积电主流芯片生产设备已经完成折旧、生产成本无限接近原材料价格时,中国才刚刚实现量产。


台积电和宁波籍创始人张忠谋(1931- )


中国芯片缺乏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卖不出去,形不成完整闭环,就难以持续投入研发,也很难招到能够帮助中国突破的顶尖人才。虽然这几年每年有芯片大基金近2000亿的资金投入,仍然需要很长时间。


可美国的封锁创造了天赐良机。大量外国企业面临接受美国制裁还是放弃中国市场的抉择。


用美国的东西就做不了中国的生意,怎么选?不做生意还是换了美国货?


最终的结果是,美国的封锁逼着很多非美国产业链企业选择了替换美国货,客观上为国产替代创造了条件;更有很多芯片产业链外企的华人员工,看到了国产爆发的巨大人生际遇,纷纷选择回国赌一把财富自由。

在这些顶尖人才的支持下,中国的芯片制造获得了爆发式发展。毕竟全球集成电路市场40%在中国,国产化率仅仅只有15%,还有85%甚至更多的填补空间,国产芯片想不起飞都难。


美国人想得很美,以为搞了封锁,把上游一卡,产业链就能回到美国。但是现实恰恰相反,产业链不仅没有离开中国,反而上游的技术还有人才都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把上游发展起来了。


中国芯片的爆发式发展,让中央领导都很吃惊。


在美国刚刚要挥舞科技封锁大棒的时候,有国家领导人问相关人士:中国最需要的国产化14纳米芯片多久能搞出来?当时的答复是:10年。


听到这个答复后,中央没有气馁,而是指示不计成本加快研发。仅仅到2020年,新的评估就变成了2年,也就是温晓君说的明年底。


靠外人永远站不起来的,靠台积电也不行。


本来南京政府为了打造核心产业,跟台积电说好了引入7纳米先进芯片制造业,所以才特批给台积电一千多亩地以及一系列堪称白送的优惠政策。


结果美国人一施压,台湾当局要求给大陆的顶尖工艺要下降1-2代,于是原定的7纳米硬生生变成了扩产28纳米,甚至就连28纳米也各种限制,这不仅没能帮助中国芯片升级产业,反而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本土制造环节的发展节奏。


但是好在,我们是真的有国运的。


在中国芯片行业在28纳米上全面扩线扩产,即将开始大规模卖货的时候,一些芯片先进制造商正在进行28纳米落后产能的淘汰,恰恰是老设备停产、新设备要上的关键时期。


一场疫情导致中国以外芯片制造升级严重放慢,已经停了的28纳米芯片恢复产能几乎不可能,全球芯片紧缺。


等到两三年疫情过去后,中国28纳米产线全面铺开、部分14纳米产线开始生产,除了韩国、台湾,就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地区)的事了。


更加巧合的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相关的数字化产业所需要的芯片,恰恰是中国即将全面国产化的28纳米。


更或许,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一切巧合的背后都是顺理成章的必然。


毕竟早在1989年,一位长者就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一代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卡我们的脖子。”


除此之外,他还精准的预计了“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0.014微米)”。


这是他在十六年前撰写的内容


随后的几十年,在531工程之后,中国相继实施了908工程、909工程,在中央财政最困难的时候仍然留下了上海华虹,时任总理朱镕基曾经对负责开办华虹的胡启立说:“这是国务院动用财政赤字给你办企业,你可要还给我呀!”


到了21世纪,虽然一直有各种滥竽充数的杂音,但我们一直坚决支持中国芯的开发、直至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在2018年后空前加强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


从1977年到现在整整44年,为了实现芯片的国产化、彻底摆脱国外威胁,仅仅财政投入就达到了上万亿,吃的亏、走的歪路可以写满一座图书馆。


但是一切终将过去。14纳米芯片国产化,彻底打破美国芯片封锁的日子纵然不是明年底,也不会晚于2025年,到了那时,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而在未来的几年,围绕中国的破局之路,也将诞生巨大的个人发展机遇。


与国同休戚,莫过于此。


其他文章推荐


■  如果你是市长,你会买热搜吗?

■  他为何能被称为权威人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