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刀口向内的改革不能停

镇长助理 大树乡御史 2023-07-09


之前大树写了一篇不动产统一登记和房地产税关系的文章《房地产税始终在路上》,有些读者朋友表示疑惑,说不动产登记和房地产税有那么大关系吗?是不是在蹭热度?


大树对这些疑惑表示理解,因为商品房网签和备案的全国联网确实比不动产全面统一登记更早完成,也就是房地产税在技术上实现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房地产税是否开征,何时开征考虑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时机问题,以及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这里面既有央地间的博弈也有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那这样看是不是两者关系就不大了呢?


并不是。


这里面的关系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因果,还是一个基本权利、基本制度上的因果,要从我们国家完善现代制度、进行现代化的高度去看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要征房地产税,又或者说要进行房地产交易,最关键的是什么?


其实是产权归属,是你有没有不动产的合法财产权。



如果这个权利归属不明晰,产权不明晰,那么征税则名不正言不顺,换句话说,房子是不是我的都不能给个肯定话,那么凭什么对人征税?


这是一切问题的源头,财产权的确认是因,后续的征税才是果。


数据要,鱼鳞册要,但是权利的登记确认更要,现代的中国不仅仅是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更是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现代的治理,不仅仅要实现国强,更要实现民强民富。


孟子有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两千多年前的话语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辉,并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但是在古代恒产不容易得到保障,关键在于产权其实并不完全属于恒产者。


近代之所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不受封建专制统治的侵害。


所以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不动产登记,要看什么呢?


从技术上看,是标准化所有不动产登记的入口、系统、证照等等,同时也把数据库更换成新标准。


但更要看不动产登记的核心内容——不动产权利归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房产税、遗产税也很重要,但它的确不是这次登记的直接目的,也更不是根本目的,可以说做这一切会加速这些税的征收,但也只是附带作用。


国家要做的事更大,目标更宏伟,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要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要现代国家治理,当然首先是要把人当成人看,本质上是通过治理如何更好地保障人的权益以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权这么重要的权利自然是应有之义。


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法律理论上个人物权财产保护的开端。首先得立法,让大家认可物权,再是实施落地,个人财产登记是财产权被实质保护,是立法之后的《物权法》对个人财产的实质认可。



这在立法和实施上就实现了一脉相承,说到做到,才能让“有恒产者”和“追求恒产者”更有信心。


过去有太多损伤信心的事发生了。

比如很多普通老百姓掏空家底终于买上一套房,结果因为施工单位验收有问题,房本一直办不下来,让毕生心血的权属迟迟不能归于自己;又比如,城中村的一些人利用法规漏洞和信息差大肆建楼,成为“地主”。

两相对比,有些人的钱干干净净,最终却无法保障“恒产”;有些人来钱不正,却坐享富贵。不动产登记就是要化解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问题不去解决,伤的就是人心。

还有像房地产税,也必须是先确认产权,然后再去摸家底,哪些人不动产最多,才好对他们针对性收税而非误伤普通人,这样做既认可保障了他人的资产又能合理地制订政策。


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那前提自然是产权明晰。在市场交易中的只有东西是你的,那么你才能拿去交易获得收益,所以一方面必须保证这个东西是你的,一方面还得保证你所交易来的东西也是合法合规的。


产权不明晰最容易滋生腐败,拿着来源不明的资产自然容易贱卖,容易损公肥私,产生了多少私吞国有资产的悲剧。


这里大树再做一个简单预测,因为不动产的概念内涵十分广,包含山林、湖泊、草地等自然资源,也包括除城市房屋外的农村宅基地,所以这次登记确认很可能是为以后资产证券化做准备,也为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做准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无论是治国还是用兵,都得堂堂正正,师出有名,根子立正了,才能在人心的归属上利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章推荐


■  房地产税始终在路上

■  我们不止要向美元开炮

■  惊涛骇浪的2023,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