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首发 |《世界历史评论》2021年夏季号:历史中的知识与解释

世界历史评论 世界历史评论 2021-09-08

目录

专论/Articles

评论/Reviews


文章摘要合集


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葛兆光


摘要:这是一份讲义,主要讲述的是亚洲(或东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史。虽然在中国学界,以亚洲(东亚)为单元的历史研究并没有成为显学,但19 世纪以来,欧洲的东方学以及日本的东洋学,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先后形成了一种超越传统中国,视野扩大到亚洲(或东亚)的研究风气,并且曾经在20 世纪影响了中国学界。这篇讲义就是对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亚洲史研究及其背后的学术、文化与政治背景的分析。

关键词:欧洲东方学  日本东洋学  亚洲史  东亚史  学术史

美国建国者的“知识政治学”

李剑鸣

摘要:美国建国者身处“理性主义”高涨的时代,深信知识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不仅使美国政体区别于欧洲的专制统治,而且对于共和国的命运有着至为关键的意义。他们致力于为政治辩论、公共决策和公民生活构建智性基础,不仅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善于调动和运用多种知识资源,而且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张发展公共教育,以培育有知识、有信息的公民,推动美国的共和实验走向成功。他们关于知识的公共属性和政治功用的认识,不仅与“启蒙”时代的思想风气若合符节,而且提升了“启蒙”的意义。

关键词:美国建国者  知识和权力  共和主义  国会图书馆  知识的传播

以理性的名义:行为科学与冷战前期美国的知识生产

张杨

摘要:二战后行为科学异军突起成为美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极大改变了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范式和学科布局。行为科学的理性/ 科学取向,一方面是为寻求社会科学在国家体系和科学谱系中的合法性身份,另一方面受到其时冷战国家安全需求的驱动。战后美国双重资助体制的确立,是行为科学得以加速发展的原因。与一般认为学术研究受到资金左右的假设不同,本文认为行为科学家是内在于双重资助体制中的,是冷战行为科学重大工程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然而, 行为科学的“ 硬科学” 取向, 其与国家安全机构过于密切的合作,其突破学术伦理的诸种人类和社会实验,最终导致行为科学走向“衰落”。

关键词:行为科学  冷战  知识生产  理性

试论当代德国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之争”

孟钟捷


摘要:1945 年2 月13—15 日,英美空军对德国城市德累斯顿进行了四轮空袭,造成2.5 万人死亡,史称“德累斯顿大轰炸”。随后,有关此事的争论不断。除了死亡人数外,从历史认识的角度来看,“德累斯顿大轰炸之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在认识主体资格上,亲历者、德国历届政府与各种各样的历史书写者展开了竞争;第二,在确定当代认识价值上,报复说、战斗说、平衡说与教训说形成了对峙;第三,在认识方式的选择上,符号化、仪式化、博物馆化与纪念日化成为常见的类型。这些争议与当代德国社会的国家身份、地区差异、代际更迭及价值取向都存在着密切关联,进而对二战记忆的“真实性”构成了挑战。事实上,二战作为国际事件,应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担当认识主体,进行公共阐释;从复仇心理向共存意识的转化,应该是建构二战记忆“真实性”的根基所在;复合、理性、辩证的历史逻辑才是二战记忆的“真实性”保障。

关键词:德累斯顿大轰炸  二战记忆  历史认识  真实性

“空”就一定是Nothingness ?

——耶稣会士对佛教的态度与文化交流的限制

吴莉苇


摘要: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对“空无”的简短讨论表明了他对佛教从此不相往来的态度,正为配合此时已开始萌生的合儒排佛策略。那么,利玛窦排佛策略的具体取舍—避谈核心概念“空无”而以戒杀与轮回为批驳重心—是如何形成的?这需要追溯利玛窦佛教知识的早期来源,这些知识实际来自先于中国而开辟的日本传教区。同时,在利玛窦策略大体平稳运行的17 世纪,在华耶稣会士也曾有两次似乎拾起了佛教,但这终究是在日耶稣会士的影响使然。总体而言,利玛窦把对佛教的批驳重心放在所谓“权教”的那些东西上,并被后继者们恪守,与在日耶稣会士着重批评佛教的“实教”截然相反,这生动展示出耶稣会士因应国情和文化差异而调整传教策略与生存策略的坚韧性与灵活度。不过,历史回溯不能只着眼于策略的实际效力,早期跨文化活动者的观念局限性也必须要正视。观念局限导致人们即使对一种观念或概念有充分理解,也会因其与自己的观念不符而悍然排斥,从而一次次上演思想之流遇而不汇的历史剧码。今人的反思中应当包括借助历史认知来拓展自身头脑与心灵的内容。

关键词:耶稣会士  佛教  文化交流

“最后离开的第一批”:富布莱特学者雷德斐尔德的中国之旅

陈希


摘要:1948 至1949 年度来华访问的第一批富布赖特学者是中美两国文化关系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亲身经历了中国政局与中美关系最动荡的时刻,也见证了许多知识精英与普通民众在这场巨大历史转折中的心态和表现。本文依据档案考察并详细叙述了其中一位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罗伯特 · 雷德斐尔德的访华之行,以期为我们观察20 世纪中叶革命形势下的中国社会和中美关系变化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关键词:富布莱特项目  中美文化交流  1949 年中国革命  社会科学史

“后见”的阐释伦理:伊恩 · 布鲁玛的历史书写及其文化政治

柏奕旻


摘要:后现代理论影响史学研究之后,历史如何叙述?伊恩 · 布鲁玛的历史书写在当代西方公共知识界具有代表性,蕴涵着鲜明的方法论意义。布鲁玛的“书写”状态关联着基于历史感的“后见”视角,这一视角通常给人们一种不佳印象,主要表现为四种常见型态:(1)选择性记忆;(2)胜利者立场;(3) 历史神话化;(4)独白式研究。布鲁玛在反思的基础上,展现出与它们相关而又殊异的别种理解可能,即“后见”是史学研究的根本视角,但关键在于如何形塑有益的“后见”。他的历史书写受到后现代主义与阐释学的理论启发,尊重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多元差异的述,并主张通过反复阐释,力求达致历史的“真相”,同时避免陷入相对主义。布鲁玛的“后见”观具有批判的、对话的伦理性质,赋予了历史研究新的文化政治动能。

关键词:“后见”   书写  伦理  阐释  后现代主义

18 世纪法国《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知识的分类及其新的组织方式

张茜茹


摘要: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里勾勒出一个既承前启后又极富特色的人类知识系统。通过比较分析这一知识系统与钱伯斯、培根的知识系统,本文试图说明《百科全书》更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组织知识的方式、认识知识的方式。自此之后,知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最重要的力量。

关键词:18 世纪  启蒙运动 《百科全书》 狄德罗  达朗贝尔

养生丧死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

王珞


摘要: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不仅仅是学术共同体,也是为师生提供贫病救济、丧葬礼仪和亡灵追荐服务的宗教性慈善组织。12 世纪末、13 世纪初大学的出现,经常被描述为中世纪思想教育从“蒙昧”到“理性”、从服务于宗教到职业化过程中的一大转折点。但思想史内在的发展逻辑不能完全解释大学制度的出现。本文从一则12 世纪末的拉丁文对话作品展开,讨论中世纪大学起源的社会因素。事实上,大学承继了传统宗教社团的部分社会功能,通过集体性丧葬礼仪等宗教服务为成员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塑造群体认同。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  修道院  丧葬礼仪

马尔科姆 · X 晚年的海外游历、国际主义及影响

于展


摘要:马尔科姆 · X 人生最后一年几乎都在海外游历。1964 年3 月与黑人穆斯林决裂后,马尔科姆开始了中东朝圣和非洲之行,其视野得以拓宽,思想发生重大改变。他回国后仿效非洲统一组织,建立了非裔美国人统一组织,号召所有非洲裔的美国人,无论其宗教信仰如何,都努力团结起来。此后,他又先后飞往非洲、英国和法国等地,呼吁把美国黑人的斗争国际化。马尔科姆国际主义的基础是正统伊斯兰教,核心是泛非主义。其斗争方式一是寻求中东和非洲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把美国黑人的问题带到联合国;二是把美国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提高到人权的水平;三是争取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其泛非主义最终演变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思想。这种国际化策略,深刻影响了后来黑人民权运动的激进化倾向,虽然遭到美国政府的压制,仍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马尔科姆 · X  国际主义  泛非主义  激进化  黑人权力


编辑:周淼淼


往期文章:

新刊首发 |《世界历史评论》2021年春季号:中世纪的情感与真实

新刊首发 |《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冬季号:当代史学编撰

新刊首发|《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秋季号: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意识

新刊首发|《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夏季号·脱亚入欧与日本的知识转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