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梵华说印度(38):印度的耆那教

梵华居士 中印梵华 2021-06-23

印度是一个盛产宗教的国家,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诞生过不计其数的宗教。然而,绝大部分宗教都是昙花一现;也有一些宗教在流传了一段时间后,或湮灭,或融入主流宗教中,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在历史中留下或明或暗的轨迹。只有极其少数的幸运儿,才能在暗礁密布的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流传至今。印度的[qí]那教Jainism),就是这寥寥无几的幸运儿之一。

(耆那教同佛教一样历史悠久)

 

  耆那教的源起  

耆那教和佛教一样,都诞生在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列国时代。耆那教的创教人是尼乾子(Nigantha Nataputta),也被称为“大雄”(梵语:Mahāvīra,“伟大的胜利者”之意),也有人称其为筏驮摩那(梵语:Vardhamāna,意为“繁荣”)。

印度历史的模糊不清(参见:梵华说印度(16):印度历史为啥老断篇?使得大雄的生卒年月和佛教的释迦摩尼一样众说纷纭,难以考订。按照耆那教的说法,大雄生于公元前599年,卒于公元前527年,与佛祖释迦摩尼(约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耆那教创始人大雄)

耆那教自称的历史中,大雄并不是第一代耆那教教主/导师(Tirthankara,精神导师之意)。在大雄之前,有23代祖师,而尼乾子是第24代传人,也是耆那教的集大成者和实际上的创教者。

大雄的家世和创教和佛祖释迦摩尼颇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出身在贵族王室,生活富裕奢华。两人都属于刹帝利种姓,都是先结婚生子,释迦摩尼有一个儿子,而大雄有一个女儿。两人此后都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家庭,释迦摩尼于29岁离开王宫,而大雄于30岁时抛家舍业,开始外出修行。修行之初,两人都曾行苦修之法。此后,释迦摩尼于35岁在菩提伽耶(Bodhigaya)的菩提树下悟道,之后创立了佛教;而大雄于42岁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Jarmbhika)瑞久巴鲁卡河(Rijubaluka River)边的一棵娑罗树下悟道,成为了耆那Jina),之后创立了耆那教。

 

  耆那教的教义  

耆那是梵文Jina的音译,意为“精神上超凡脱俗、获得精神解脱的伟大导师”,这是通过严格的自我禁欲苦修从而征服物质与精神欲望的胜利者。耆那在梵语中也常常用“Tirthamkara”表示,代表着“引导帮助他人胜利渡过人生河流从而涅槃重生轮回人生的精神导师。”

由于耆那教和佛教诞生于同一时代,因此互有借鉴。耆那一词在佛教中也有出现,意为“”,用于对佛的尊称。佛本行集经一曰:“尔时如来,住于佛行,无复烦恼,故名耆那”。此外,佛经中有时也音译为“规那”、“嗜那”;或是意译为“云胜”,也就是“终极胜利者”之意,这同耆那教中的意思是一致的。

(耆那教24代祖师像雕塑)

同一般的宗教不一样,耆那教没有神,耆那教庙宇中供奉的是包括大雄在内的24位耆那祖师,用于信徒们对他们的纪念。既然没有神,那么耆那教的世界观就同印度教神创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耆那教认为宇宙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世界是由灵魂(Jiva)和非灵魂(Ajiva)构成的,非灵魂包括实体化的物质(Pudgala)和抽象化的物质,如时间、空间、规律等。而比较有意思的是耆那教认为构成物质有最小的基本单位(Paramanu),这些基本单位的不同结构使得物质呈现丰富多彩的不同种类,这同现代原子和分子科学有不少相似之处,这充分说明处在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明的早期的印度哲学家超凡的抽象思维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列国时代反对婆罗门教种姓制度而涌现的沙门思想之一,耆那教同佛教一样反对种姓制度,倡导人人平等,反对宿命论,不歧视妇女,因此有一定的积极性,得到了不同种姓阶层人民的拥护。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King Ashoka)除了信仰佛教外,也对耆那教礼敬有佳。

耆那教最为重要的教义莫过于严格反对杀生,即“非暴力(Ahimsa)”,这是每一个耆那教的僧侣和信徒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誓言,也是耆那教标志的核心内容。

(耆那教的标志,耆那之手)

由于严格反对杀生,耆那教僧侣都会标配拂尘,随身携带,坐下时候要扫扫坐的地方,防止踩死地上的昆虫。耆那教信徒一般也不会从事屠夫、皮匠、甚至农业等工作,更不会参加军队,主要以商人贸易或者财务会计工作为主,耆那信徒也都是素食主义者。

(拂尘是耆那教僧侣的标配)

 

  耆那教的修行  

耆那教修行的目标是克服肉体的欲望和本能,从而达到精神的解脱,实现涅槃轮回之终极目标,因此需要通过苦行来减弱身体的欲望。

为了帮助达到这一终极目标,耆那教信徒常常通过瑜伽(Yoga)的方式进行修行,并秉持三宝(Ratnatraya)即:

  • 正智(Samyagjnana):认识真理
  • 正信(Samyagdarshana):坚持真理
  • 正行(Samyakcharitra):实践真理

坚持精神自律,包括:

  • 非暴力(Ahimsa)

  • 不贪财(Aparigraha)

  • 不仇恨(Anekantwad)

  • 行苦修(Asceticism)

而耆那教僧侣及其弟子需要更加恪守“伟大誓言”或称为“五戒”(Mahavratas),即:

  • 不杀生(Ahimsa)

  • 不撒谎(Satya)

  • 不偷盗(Achaurya)

  • 不奸淫(Brahmacharya)

  • 不贪财(Aparigraha)

有这样,僧侣才有可能通过苦修而成为耆那,而普通的信徒在今生是无法成为耆那的,只有来世成为僧侣才行
耆那教大雄在修行过程中,逐步放弃了对物质的追求,以致于自己最后遮羞的衣物都放弃了,因此大雄此后一直都是裸体进行传教的。大雄的雕像不论是立像还是坐像,都是裸体的样子,而且耆那教认为,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具备全裸的资格。因此,耆那教圣人的雕塑基本上也都是全裸的,这是耆那教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印度卡纳塔卡邦Gomateshwara耆那教神庙中耆那教圣人雕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雕像)

不过,完全裸体的样子的确有点太过于特立独行,大雄本人裸体修行中,也曾遭到世人的嘲笑,甚至侮辱和伤害,这种精神的极限挑战是极少数人才能忍受的。或许是对是否应该裸体修行的不同看法,耆那教于公元前分裂为白袍派(Shvetambara)天衣派(Digambara)

白袍派改良了仪轨,僧侣和信徒可以穿着白色的长袍,但是会在口部挂一个白色的布帘(Mukhavastrika),用于防止吸入小虫子。白袍派的神庙允许妇女进入,参加宗教活动。

(身着白衣,手持拂尘,口挂布帘的耆那教白袍派教女教徒)

天衣派则延续了原始耆那教的裸体修行特征,因此天衣派的神庙是不允许女性进入的,里面的僧侣都是全裸修行的。我在印度工作生活期间,还在德里街头遇到过耆那教天衣派的僧侣,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也因此才知道了印度的耆那教。

(德里街头碰到的耆那教天衣派教徒)

(印度地方议会演讲的耆那教天衣派教徒)


 今日印度的耆那教 

耆那教的“非暴力”(Ahimsa)思想对印度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柱上的阿育王法轮(Ashoka Chakra),即是佛教的重要标志,也是耆那教的“非暴力”核心思想的体现,甚至被用在现代印度国旗上。近代圣雄甘地所倡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思想核心的根源也来自于耆那教,甘地本人也的确将大雄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独立做出了一定贡献)

耆那教的神庙虽然远不如印度教神庙遍地开花,但是在印度南北也都有分布,最为出名的是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乌代普尔(Udaipur)附近Ranakpur的耆那教神庙。该神庙中有1444只精美雕刻的石柱,没有两根柱子是一模一样的,是建筑中的大师之作,值得到此一游。

(印度拉贾斯坦邦Ranakpur耆那教神庙)

印度卡纳塔卡邦迈索尔以北90公里处有个Shravanabelagola镇,此处Gommateshwara耆那教神庙供奉着世界上最大的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巴霍巴利(Bahubali)雕像,这里是耆那教重要的Mahamasthakabhisheka节日宗教仪式举行的场所,该节日每12年才能举办一次,时间一般是在二月。

(耆那教Mahamasthakabhisheka节日,宗教仪式上给巴霍巴利耆那教圣人石像浇灌1008桶牛奶、蔗糖水、藏红花水、檀香等不同颜色的染料)

巴霍巴利是被印度各派崇敬的英雄人物,耆那教认为巴霍巴利的父亲是耆那教第一代教主/导师Rishabhanatha,地位尊崇。电影《巴霍巴利王》(Bahubali)中的男主角巴霍巴利王和Gommateshwara耆那教神庙供奉的巴霍巴利雕像指的是同一个角色,当然电影的剧情经过了艺术改编,和耆那教的巴霍巴利王的故事相差甚远。

(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中巴霍巴利王形象)

虽然耆那教历史悠久,古代印度也有一些王权支持耆那教,但是相比印度教和佛教,耆那教可能受其特立独行的修行方式以及禁欲主义的限制,始终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一直是非常小众的宗教。直到今天,印度耆那教的信徒不超过300万人,在印度13亿多的人口中的比例微乎其微,甚至还远不如很晚才创立的锡克教的人口。不过,耆那教徒比较团结,诚信可靠,多从事商业贸易和财经工作,因此耆那教徒基本属于印度社会的富裕阶层,有不小的社会影响力。


梵华
2020年6月4日

 🔗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