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病毒共存”的争论要避免情绪化

刘远举 中产财经生活 2021-10-14

击蓝字,关注我们



刘远举

LIUYUANJU


FT中文网、腾讯大家、南方周末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澎湃等媒体

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

作品见于中外媒体

以深度的分析、冷静的理性

客观的态度去发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德尔塔毒株来势汹汹,在三周内迅速蔓延至17个省市,以为已经安度新冠疫情的中国人再次直面病毒,争议随之而起。

7月31日,张文宏称这次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并提到“我们曾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加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除了张文宏,感染科医生、原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也发表过类似观点。不过,很多人却反对这个观点,甚至将之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由此,在网上爆发出激烈的争论。


网友的逻辑很简单:我们可以清零,为什么要选择共存?这个反问就像“有肉丸子,为何要去吃野菜?”但显然,清零与共存,不是在眼前的肉丸子与野菜间选择,其背后有着诸多艰难的权衡。

一、当下与将来

首先,何为“与病毒共存”,其实并无清晰定义。但显然,并不是如今的发现一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大规模封城,大规模核酸、最终扑灭。但也不是毫无防备,坐等医疗挤兑、坐视死亡率高企。所谓与病毒共存,是指假设未来没有压制住,更大程度的扩散开了之后,确诊、隔离、治疗、流调等工作仍然要进行,但在医疗不出现挤兑的情况下,不停顿大部分经济生活,甚至连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餐饮、娱乐行业,也保持运营。

所以,张文宏所说的“与病毒共存”,并不是对当下状况的建议,不是说要撤掉现在的核酸检查、隔离、健康监测等措施,直接跳到“与病毒共存”的状态,而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状态,提出的展望式建议。

正因为“与病毒共存”是展望式的,所以会造成当下选择与未来选择的矛盾。

中国社会的舆论,并不能很好的展现不同群体以及他们短期与长期的利益,从而提升公共讨论的理性程度。对一个餐饮店老板来说,假设几个月后的强力清零政策,很可能意味着他会破产。但他现在上微博,也会不假思索的说:“为什么不清零,崇洋媚外”——虽然当他真的面对强力清零政策后,他的想法会改变。

二、安全与生活

“与病毒共存”,并不是一个好的提法。

对某件事物的不同角度描述,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看法。被问到“要不要与病毒共存?”这个问题,没人会回答要。因为这个提问没有涉及成本、没有提及代价,那么自然没人愿意去承担风险。直接选最好的就可以了,只要肉丸子,当然不选野菜。

所以,这个提问的方法本身就错了,换个更具体的问法,人们答案或许就不一样了。

比如,某一线城市,全市每天确诊300,其中200无症状,80轻症,15重症,5人死亡的情况下,要不要全市都再回到2020年春节后那样的足不出户的生活,并且由于德尔塔毒株传播更强,可能这种封城生活要维持更长时间。

面对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说,不要。还是用疫苗、追踪、隔离少数、核酸检查、行程码,尽量维持正常生活——哪怕这段时间,每天的确诊都在300-500人。

这就是“与病毒共存”。所以,如何提问本身就会强烈的影响结果。

保卫日常生活,是所有人的愿望。实际上,对“共存”强烈批评的人,要的也是日常生活。只不过,他们只看到眼前的,而没去想,眼前的这一切,是否真的能长期维持。

三、阶层偏差

每个人面对同样的政策,收益风险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有稳定退休金,不怎么出门,每天可以在自家院子锻炼的老人,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但对封城的经济后果基本无感,自然会赞同强力的清零政策。

中产、白领,特别是背靠大公司、国企、事业单位的上中产,有收入刚性,停止上班一两个月,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想着可以在家摸鱼了,所以自然赞同更强力的封禁。

但还另一些人。对一个在热恋中的年轻人来说,他喜欢玩,他觉得自己可以承受1%的感染率,也就是万分之一的重症率,去换取日常生活。

大量的小微民企,资金链紧绷,至于一些人,更是手停口停,他们对经济停顿更为敏感。对一个贷款开餐馆的30岁的年轻人来说,他打了疫苗,重症可能性小,情愿承担一年内10%的感染概率,千分之一的重症概率,去面对不封闭餐饮业堂食与外面的政策。



不要觉得这些人不理性,恰好相反,他们的选择才是人类真实的理性。

人都会觉得自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这从来都是幻觉,比如抽烟、喝酒、超速、开车带孩子的时候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骑电瓶车、买低配的车。

2018年杭州全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1200余起,造成250人死亡。杭州总人口1000万。2009、2010年两年间,上海电动车事故死亡人数600多人,伤10万人。但没有任何人说不要电瓶车。


当然,病毒会传传染、车祸不会,但病毒的传染仍然是概率问题、程度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相同的。所以一定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具体的应对不同程度的疫情风险,采取程度对应的措施。

但是,疫情政策的受益与受损群体的声音大小并不一样。虽然社交媒体众声喧嚣,但地域、阶层的系统性遮蔽是存在的。很多地域、阶层的声音很微弱,就像河南农村洪涝的重建才刚刚开始,但随着郑州恢复,农村、遇难者家属都消失在舆论之中。同样的,对经济停顿有更大承受能力的中产,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更大。

四、政策逻辑

现在不是春节,“强封禁政策”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和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2020年时,春节前媒体开始报道疫情,中国人在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春节,之后休假延长到大年十五。某种程度上,继续保持较大的封禁程度,是一种顺应大势的,对现状改变最小,实时挑战最小的选择——是对已经停顿的车,延迟踩油门、然后轻踩油门。

但在未来几个月,假设德尔塔毒株再次散播开了之后,实行强力的清零政策,就是对正在运行的经济的一个紧急刹车。这带来的加速度改变,或者说冲击感、挑战性、责任,与2020年春节后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人虽然纪律性更强,更服从,但人性都是相通的,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中国人对疫情的恐惧的阈值提高了,管理难度也会上升。

一家KTV关闭三个月,收入停了,但房租、工资的轮子不会停,资金链断掉后,这家KTV在疫情之后,也不可能立马复活。整个经济也是如此。

而且,春节封城时,很多人都在老家,几个月后再次封城,所有外地人都不能离开。工作没了,县城的房子也断供了,但房租还要交,10个农民工住在8平方的小房子里,小区封闭了,一天一家只能出去两次。除了农民工,还有打工者、大学生都聚集在城市中,失业、无课可上,封闭在狭小空间。这些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挑战。


五、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性是,巨大的挑战会迫使政策渐进式的走向“共存”。

中国本土是可以清零,但长期闭锁、独善其身,仍然会面临不断的外来输入,中国不但有巨大的外贸,还有漫长的边境线。这就意味着反复的、长时间的清零状态,付出巨大的、不成比例的经济代价。

与此同时,人类对新冠病毒更多的认识,给了政策更大的容忍空间。随着疫苗的出现,治疗方案的改善,重症率、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那么政策的空间就会更大。实际上在春节之后,复产复工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中国的防疫抗疫政策从来都不是不顾一切的清零。


还有另一种可能。

应该看到的是,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仍然在流感的10倍,而且,不具有季节性全年都可爆发。那么另一种可能是,正如上面所述,当民众在各种因素下,情绪化的要求清零,而强力清零的挑战与责任又如此之大时,防疫政策会被下放到各个层级,逐层加码。

各个地区并不会为大的经济目标负责,但爆发的责任却是更实际的、迫在眉睫的,那么必然采取更激进的大规模核酸、大区域封禁,甚至全城封禁的清零方式。形成示范效应之后,会被其他地区效仿。

六、情绪遮蔽了理性的公共讨论

行为至此,不难发现,是否与病毒共存,其实不是一个科学话题,精确的说,它是基于科学的数据、预测,然后,充分讨论,权衡各方利益的公共议题。更简单的说,是“怎么选,为什么要这么选?”

制定政策的基础是病毒的传染力、致病性、致死性;疫苗的种类、方式。这些属于医学。此外还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属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范围。最后,是政策的收益与成本,如何分担,这是一个公共议题。所以采取哪种政策,是多方面因素,多学科结论,最后通过公共选择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些公共选择会体现在各个方面。

它会在人们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比如,高风险是像上海那样精确到街道,以最大程度维持正常的经济、生活,还是像有些地方,只要行程码带星号,也就是所经过的城市有高风险区,就拒不接待。这些都涉及到了长期中,我们付出何等的经济代价,不便程度,去实现何种程度的防疫目标。



共存原则,还会导向更宽松的官员防疫处罚。

“与病毒共存”,还包括批准更高效的疫苗等一系列政策。长期共存,疫苗十来个百分点的差别,就会被放大,变得更加重要。某种程度上,许多专家谈到清零的时候,他们更想说的,或明或暗的暗示的,正是这类问题。

遗憾的是,情绪遮蔽了这些关键性的讨论。

从这个角度,“与病毒共存”与其说是一系列政策的纲领性源头,不如说依靠各方面、各层级的思路,政策的改变,才能撑开空间。只有把问题想清楚,说透了,才能明白要不要选,为什么要选。然后,才能做好准备,在长期上做出最好的选择。


毋庸讳言,中国民间舆论前一段对欧美的嘲笑,影响到了后续民间态度。在民间舆论场,“是否与病毒共存”成了一个,既不需要科学,也不考虑各方利益的态度议题、情绪议题。于是,情绪性的攻击,替代了本该有的,真正基于科学的,权衡各方利益的公共讨论。

对所有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最糟糕的局面。


全文阅读已完毕 感谢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欢迎长按关注
  理性、专业、温和的中产观念!




从韩国看中国最严减负政策的未来声讨衡水模式背后的阶层话语权碾压 | 刘远举
什么样的房子能装下三孩?
上海中考新政:帮助那个有天赋但没钱买学区房的孩子
再过20年,你要感谢延迟退休从“革命化的春节”到“原年人”不必拯救县域中学
伦理是多变的 :从《老人与女人》到富人吃奶中国是最应该放开代孕的国家对丁真的态度,是“做题家”与“知识分子”的分野线
以为骑手困在系统里?其实是舆论困在误导里!外卖的“慵懒”没有价值?我来回答项飙的三个问题  | 刘远举
不敢想象!53年前,中国挺过了比非典、新冠更残酷的疫情后浪真相:其实,90后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难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