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知道,职称是我的软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师打怪指南 Author 指南哥

这是教师打怪指南的第126篇原创


国人见面,往往问一句,“吃了没?”青年教师见面,往往问一句,“升了没?”
如果还没升,那么肯定要彼此解释和安慰一番。
问的人说,“你都搞了好几年了,咋还没升?还差啥?”
答的人说,“还差个课题,报了好几年都没中”,或者“条件都够了,名额太少,同行太卷”,再或者,“条件都够了,院里不推荐啊!”
一问一答之间,青年教师的彷徨被无奈地暴露了,学术生涯的青葱岁月被无谓地耗费了。焦虑的不是学问做得好不好,而是要达到哪些条件,才能搞定职称。
一句话,他们都知道,职称是我的软肋。

01
科层体制下的职称困境

职称是一件很诡异、很有意思的事情。
诡异的是,除了先古逸士,每个人都生活在科层体制之下,或多或少要以来这套体制谋求生存。朝堂有朝堂的科层,江湖有江湖的科层。
你是官至几品,从衣服上就可以看出来,不是皇亲国戚,不能穿黄马褂。
你是学至几品,从职称上就可以看出来,不是教授博导,到哪都要矮一头。
虽然有高校平台、学科院系、个人头衔等的种种差异,但职称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你不信,就先去查一下报销标准,或者去申报一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比如,人家是985的副教授,你是四非院校的正教授,那么你就可以报销火车一等座,他就只能报销二等座;你的一场讲座费是2000,他的就只能是1500。
当然,如果这位副教授还有其他头衔,什么国字号人才帽子,那么报销标准和讲座费就可以对标正教授。
你看看,啥是科层,一目了然。什么样的级别,可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更不要说在一个学校之内,教授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对副教授和讲师构成碾压姿态。
这不仅在于,任何校内校外资源的分配,都会先从教授开始,之后才轮到副教授和讲师,比如科研经费拨付,比如普涨工资的额度。
更有甚至,在三级科层中,讲师或助理教授还只是一个临时工,只能算作短期同事或临时同事,只有拿到长聘,才能升级为正式同事。否则,你今天看到这个办公室空了,明天看到那个办公室空了,都是讲师这类临时工被解聘了。
你如果相信,有的高校直接给讲师事业编,不搞非升即走,那么可以看看本号之前的文章,“多所大学将推行“不升也能留”,你敢去应聘吗?”。
在僧越多粥越少的时代里,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02
高校科层:无法逃避的罗网

关于讲师或助理教授升副教授,要通过招惹是非的非升即走,本号已经写过不少文章,可以参考,“在讨论非升即走时,饶毅教授到底错在哪里?”;“复旦青年教师持刀杀害学院书记,真的是非升即走的错?”;“不升只走,高校专职科研岗开始走入穷途末路”;“清华大学50岁副教授被辞退,这场悲剧是怎样诞生的?”;“清华大学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来谈谈副教授升正教授中的各种现象。
自从“儿子是他的软肋”这句话流行开来,赤裸裸的行政权力就刺破了遮遮掩掩的温柔面纱,暴露出自己的青面獠牙。
相比之下,“职称是他的软肋”,则显示了行政和学术权力在高校运行中的逻辑。虽然你可以用以自嘲,但摆脱不了这套科层和科层中的逻辑。
即使你有高才,堪比柳三变,但仍然要考科举中进士入科层,否则奉旨填词,只能落得个“青楼薄幸名”。
无论是利出一孔,还是把最大的蛋糕切给自己,科层总是代表着绝大部分利益及其利益的分配模式。即使你是先古逸士,独蹈高洁,最后还是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否则首阳山就是你的唯一归宿。
在“开心颜”和“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我想象中,绝大部分人也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只不过这里的权贵现在变成了更加隐蔽的科层体制。
而高校中的科层,首先是校部机关与各个学院,之后是行政与教师,再之后是教授与副教授、讲师,各有不同的权力支配模式和运行逻辑。
这张无法逃避的罗网,是已经入行和将要入行的青年学者所要面对和思考的。

03
高校科层,捏职称为教师的软肋

不是每个人都有蛋蛋,但每个人都有软肋。
软肋这个东西,被捏住了并不会致命,就像牛鼻子上的套环,绳子在别人手上,可松可紧,让你总是摆脱不掉,而不得不服从指挥。
高校中除了财权就是人事权,而人事权除了选任行政领导,就是怎么搞职称晋升。
对于没有行政想法的普通老师来说,职称就成了他唯一的软肋。而有行政想法,也要先解决这个软肋,或者当了行政领导,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随即就可以解决这个软肋。
即使是纯粹的行政人员,除了当科长处长,他们也可以搞“副教授”、“教授”或“研究员”,仍然是妥妥的软肋。
既然如此,行政科层和学术科层就会紧紧抓住这个软肋,让所有人员都围绕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总目标而努力。
在学校行政层面上,如何核定职称的总指标,有学校层级、编制数量、经费多寡、学生多少等各种制约因素,而如何分配年度晋升指标,则有学校对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通盘考量,虽然这种考量并不一定公平且具有远见。
从公平且具有远见的学科布局上讲,栽新、扶强和救弱显然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学校资源的有限就决定了,主事者们必须做出决断,确定轻重缓急,哪些学科要大力扶持,哪些学科只要维持不死。
比如,学校要成立新的学院,布局新的学科,那么编制指标和职称指标就会首先向之倾斜;而对于已经有发展基础且综合效益不明显的学科,则收紧编制指标和职称指标,也就是不给进人名额,少给晋升名额。
一年让你引进两个人,一年让你晋升一个教授,不会让你饿死,但想发展想壮大想腾飞,你还是认清形势,早早地洗洗睡吧!



04
职称:讲师和副教授的软肋

如果说,学校在分配年度职称晋升指标时是冷静算计的残酷,那么学院在评审推荐这个而淘汰那个时是温情脉脉的残酷。
既然职称是所有讲师和副教授的软肋,那么学院在具体评审推荐时,也要考虑各种平衡因素。
学术成果是一方面,甚至只是入门的门槛,而任职年限、学科需要、关系亲疏、故意惩戒、私心保护等等才是更大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大佬的子弟肯定优先得到照顾,比如这个学科或学院就是我创立的,我想照顾谁都是应当的,你们谁敢反对;
任职年限长的老人适当得到照顾,人家兢兢业业教书几十年,科研差一点有什么关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学科需要的人火线得到照顾,人家科研极强,最适合填进各种教育评估表,学校学院都指望着这些数据呢;
说了照顾,再说压制。主要会考虑,如果没有前三个要素,就要对青年教师和刺头教师进行适当压制。
晋升名额少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不能让青年人上职称太快太顺利,免得他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能力超群,而以后轻视学院的培养,轻视老教授的颜面,轻视领导的权威;
而对于刺头老师,那更要利用评审推荐中的投票规则进行事先排除,免得他上了职称之后更无所忌惮。这样经过两三轮的折腾,他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就会收敛脾性,对领导和老教授们更尊重一些。
学院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群体所维持的这种学术科层,自然有利有弊,但对于讲师、副教授来说,显然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残酷,亦或是现实必须残酷,但又试图覆盖上一层温情脉脉,以让彼此可以心知肚明,最终维持着谈笑有鸿儒、相敬亦如宾的学院生态。

在职称评审上,你是否经历过诸般的焦虑,是否遭遇过某些不公平?欢迎后台留言交流!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汇丰调查:超七成受访内地中型企业预计明年业务有望增长

  2. 别人苦恼防疫,浙江已经出去抢钱了

  3. “第一次冲击”即将到来,一份指南教你轻松面对

  4. 疫情防控“新10条”刷屏:终于,考验开始了…

  5. 股市各层分析与模式内交易失效的本质

  6. 2022年11.11购物节营销洞察报告

  7. 高层有三个原则,你懂哪一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