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露 刘修岩│ 产业空间共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刊发于《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10月



作者简介:

陈露,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刘修岩,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

内容提要:跨产业的空间共聚带来重要的正外部性。以静态技术进步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共聚形成的产业空间网络对企业生产率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测度了城市群尺度下产业空间共聚水平,并结合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共聚在“向共聚”和“被共聚”两个方向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与效应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在两个方向上均显著受到产业共聚带来的正向外部性影响,且“向共聚”效应强度显著高于“被共聚”,产业间在不同方向上的共聚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

关键词:产业共聚  全要素生产率  共聚方向性  异质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编号:18AJL010)。


一、引  言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作为产业经济学的经典话题,其发轫于Marshall(1890)提出的三大驱动力,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个分支的研究。新增长理论中的正外部性(Romer,1986;Lucas,1988)和Marshall产业外部性三大源泉被认为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升的主要解释,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邻近通过共享、匹配、学习等机制促进产业整体和内部企业生产率水平提升,一系列实证证据也表明在中国产业集聚或者集群式发展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内部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长发展水平(范剑勇,2006;曹正旭等,2020)。

  产业集聚侧重讨论单个行业或者总体行业在空间上集中所带来的外部性效应,另外一类重要的产业空间分布形态——产业共聚则主要讨论跨产业间的经济溢出效应。与产业集聚不同,产业共聚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Holmes(1999)最早探讨了产业空间共同集聚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其通过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衡量产业间共同集聚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越紧密,该区域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多。范剑勇和石灵云(2009)用四位数行业所在的二位数部门内部其他四位数行业总体规模作为产业共聚水平,研究表明,无论是动态角度还是静态角度,产业间共聚水平在总体上促进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范剑勇等(2014)使用多样化指数衡量县级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发现多样化经济没有显著提升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便多样化经济促进了前沿技术进步,但没有促进地方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贺灿飞和肖晓俊(2012)使用Ellison等(2010)在EG集聚指数基础上延伸出的EG共聚指数研究了产业共聚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产业共聚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当然在研究中,作者也提出了这一结论可能与EG共聚指数特性有关。这几支文献的主要问题仍然集中在产业共聚的指标准确度上,二位数部门内部的四位数产业规模指标是最为粗糙的衡量指标,同一二位数行业内部的产业其空间的关联性和投入产出关联性不一定很强。多样化经济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产业的丰富度,但是其前提是多样化产业间地理靠近且发生了马歇尔溢出或者雅各布溢出。EG共聚指数的问题则更为明显,一方面是该指数存在显著的可更改的地理单元(MAUP)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全国层面测度的指标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单纯考虑产业的溢出特征,而忽略了区域差异化特征对产业生产率提升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产业共聚强调的是跨产业的空间互动,身处行业中的企业能够从产业共聚的过程中获得多大溢出效应。本文将从一个前沿、新颖的理论框架模型出发,为产业间空间溢出对微观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从微观层面考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受到产业空间网络复杂性的交互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其区域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效应差异。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一个跨产业溢出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下产业共聚指数研究产业间空间共聚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对地区异质性、产业技术水平异质性开展讨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本文以Hanlon和Miscio(2017)提出的产业间溢出水平对微观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该模型的特点是将产业内集聚溢出和产业间共聚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纳入同一个框架下进行讨论,这为开展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理论基础。假定经济体内有许多地区(标记为c={1,2,3,…,C}),这些地区中存在许多产业(标记为j={1,2,3,…,J}),每个产业只生产1种最终商品,标号为j。

  消费者个体不存在异质性,最终商品的消费量为Dt,相应的价格水平为Pt,通过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可以将上述变量表示为:



三、实证策略设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略)

五、进一步讨论

  (略)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考察了产业共聚形成的产业空间网络带来的生产率绩效提升效应。通过一个理论框架对生产率技术提升的来源和影响机制做了模型分析,并为实证检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微观企业数据,测度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随后考察“向共聚”和“被共聚”两个方向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产业共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在两个方向上均显著受到产业共聚带来的正向外部性的影响,同时“向共聚”效应显著高于“被共聚”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并排除了内生性影响。同时本文还从地区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两个角度讨论了企业生产率绩效提升的差异性,产业空间共聚的两个方向上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向共聚”水平影响效应上“东弱中西强”,“被共聚”水平影响效应上“东中强西弱”。“向共聚”方向上,高技术与中技术、低技术产业间共聚网络对产业内企业的生产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被共聚”方向上,中技术和低技术产业的影响效应均显著低于高技术产业影响效应。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

  (1)当前中国开展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手段是建立不同层级的工业园区,从本文研究结论看基于地理临近的产业共聚能够显著提升微观企业的生产率绩效,这种通过地理临近的产业规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科学规划工业园区的做法能够加速隐性知识传播、降低产业间交易成本,进而促进区域生产率、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综合能力的增长。不过,在实际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地方政府会面临“招商难、留不住”的现实困境,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可以充分考虑产业间共聚的方向性带来的差异性影响来解决这一难题。既然产业间具有方向性的“主动共聚”和“被动共聚”存在显著的生产率提升差异,在产业规划中以具有被其他产业共聚的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科学规划,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主动空间共聚的发生。同时,政府应当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考虑企业与本地营商环境的集群化特征的契合性,充分被引进企业与本地现有产业间的关联性,为企业和本地产业长期可持续高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地理单元,不同区域的城市群处于不同的成长周期,发展模式与生产要素禀赋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发现了处于东中西部的城市群内部产业共聚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各地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向其他产业共聚能够带来较强的“学校效应”,因此该地区的城市群应当以引进具有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产业,带动向其地理临近的关联产业的生产率革新,拉动地区整体的生产效率水平。而东部地区的被共聚的产业能够显著受到向其地理临近的产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因此应当进一步巩固当前产业空间网络中的支柱产业,同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两个维度开展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体区域内部的产业高质量发展。

(3)从技术异质性的角度来看,不管哪种产业都能通过向其他产业地理临近的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在被其他产业共聚的过程中,高技术产业能够更为充分地汲取其他产业的技术溢出实现自身的生产效率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各个城市群产业政策规划与制定者应当进一步树立打造具有技术关联的产业集群综合体的招商引资理念,打破“零和博弈”,促进区域产业体系创新能力的综合提高,通过合理、科学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促进企业间的地理临近,通过规划高科技工业园区与创新孵化园等手段建立企业之间的空间联系是提升企业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侯祥鹏

  为适应微信阅读,内容有所删减,原文见《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梁鹏│注册制改革有助于提升IPO定价效率吗——基于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朱金鹤  孙红雪│数字经济是否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

新刊上线│《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第10期目录

王伟杰│“外嵌型悬浮”:新时代资本下乡的空间张力及优化策略研究

《现代经济探讨》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


END

现代经济探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