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海外研究15 | 韩书瑞著《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

转载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3-04

编者按

中译本的内容简介转载自【中华文史网】。若要查看原文,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前往阅读。


说明:图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特此致谢!                                            


出版信息

书名:《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上、下)

丛书: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作者:韩书瑞(Susan Naquin)

译者:孔祥文

审校:孙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第1版

ISBN:978-7-300-23827-2   

 

 

作者简介

韩书瑞(Susan Naqui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任、历史系教授。在清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她的著作《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千禧年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等在学术界均有着广泛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韩书瑞教授从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清代民间宗教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乾隆朝王伦清水教和嘉庆朝京畿八卦教起义两部著作。此后她将注意力转到清代北京民间宗教活动上,2000年推出这部篇幅宏大、内容详尽的以清代北京宗教寺庙和民间日常宗教活动为主题的著作。在作者眼中,民间宗教活动是清代平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平民生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理想场所。在本书中,韩书瑞强调民间宗教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充当了国家正统理念以外的民间信仰的源泉。除去思想功能,寺庙的经济功能也不能忽视,以寺庙为中心的集市庙会和进香活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商品往来。寺庙也是平民的日常交际的场所,方便了男女交往、社会上层和下层人群的沟通以及跨行业社会往来。从明清至民国,北京民间宗教活动的兴衰和寺庙的存废也是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窗口。从总体角度上看,国家实力逐渐强大,国家推行的世俗化运动最终削弱了寺庙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寺庙充当了超乎于国家控制的一个民间场域。韩书瑞的这部著作,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以清代民间宗教为题的著作。由于作者引用文献资料广泛,这部书也成了了解清代平民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Susan Naquin,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书评

  • 巫仁恕:《评韩书瑞(Susan Naquin)教授〈北京:寺庙与城市生活〉》,《明代研究通讯》第六期(2003年12月),第121-128页。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