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论坛:四大院长公话罕见病诊疗工作如何进展 | 会场一

  //  


9月2日-4日,由蔻德罕见病中心(CORD)主办,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支持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大会现场,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临床医学、医药企业、基金会等不同领域的近两百位专家,以及病友组织代表、患者及家属、社会爱心人士、媒体代表共计超过800人出席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以“初心如一,一路同行”为主题,综合探讨健康中国下的罕见病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探究中国罕见病事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推进筛查、诊疗、医保,医药联动的整体发展。

院长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罕见病诊疗工作如何进展


本届大会设立三个分会场,9月4日,共计6个主题论坛。分会场1上午第一场研讨主题为院长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罕见病诊疗工作如何进展

段涛 上海春田医管创始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原院长、瑞鸥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上海春田医管创始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原院长、瑞鸥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段涛主持了本论坛。

郭应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

郭应强院长分享了华西医院罕见病中心在推进罕见病学科发展、创新攻关前言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罕见病国际合作等方面所获得的成效。他表示罕见病现状存在困难和困境,国内外具有不同的优势。目前中国国家多部委支持罕见病诊疗与保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但在疫情、后疫情时代以及后中美关系、国际时局变动时代,存在不同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顾志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顾志冬院长表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先行区,以先进医疗发出中国健康声音,不断更新升级政策,汇集多方力量,实现“大病不出岛”的目标。瑞金医院将牢记嘱托,坚守初心,履行公立医院责任与担当,规划博鳌研究型医院建设,输入优质医疗资源,帮助海南乃至全国人民。瑞金海南医院目前已经实现医疗全流程的贯通,实现一体化、同质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推进中心平台建设,打造生态健康管理模式,确定执行方案。他们将推动博鳌的乐城先行区实现中国的医疗技术与国际同步,同时也将继续发扬瑞金医院广博慈爱,特别是愿意坦诚合作的心态,更快更好的推进跟各方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罕见病的治疗与国际的同步。



魏文斌(线上) 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魏文斌院长通过案例分享罕见致盲眼病诊疗的现状。他指出,罕见病对医疗的需求大且负担重,对及罕见病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他针对中国罕见病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增强流行病学调查,提高罕见病认知及诊疗水平,改进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构建中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宣传。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近视力丧失位于疾病负担较重眼病首位,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括了罕见致盲眼病,眼病领域期待得到社会更多关注,合作开发治疗罕见致盲眼病药物。

讨论环节

……

问题:疫情对全球从业者受到很大的影响,患者求医路径留在国内,对国内医院是挑战和机遇,从各自角度,针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郭应强:国际交流合作减少,患者留在国内,对我们是机遇和挑战。在国内健康战略背景下,华西医院通过罕见病地图进行人文关怀,相互了解罕见病医生和患者在哪里;通过医疗机构与国外密切对接,网络形式对治疗方案共同诊治和讨论,通过国际协同合作,提高医疗机构水平提高,药物研发和器械的探索。华西医院罕见病中心合作,针对每个医院特点向全国推广,为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推动药物和器械的上市,为患者提供治疗。

问题:罕见病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建立协作网络,我们需要把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不了的关于罕见病的问题,站在医院的角度整合资源,让患者看得到,大家有什么建议?

顾志冬:罕见病与国际同步的思路共同探讨,疫情下对罕见病就医模式的改变,全国都将探索乐城就医模式,使中国患者就医不出国。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在乐城,疫情下乐城瑞金海南医院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充分协调和沟通,医疗机构一体化的运作对患者和专家团队进行管控,满足特殊群体,大病不出国,将来也可以推广。罕见病发展趋势随着诊疗认识宣传社会关注度提高,发病率越来越低,诊疗技术的可及性越来越多;国富民强,常态存在,罕见病治疗需求大幅升高;自媒体社会关注度提升,社会救治终将形成系统;以后关注罕见病,需要商业保险,慈善基金、医保、企业阶梯的合作会越来越多,需要医学专家团队更多的关注,才能够让上述得到落地。
魏文斌:罕见病在全社会得到关注,罕见眼病特别是致盲眼病关注高,需求越来越迫切,1.罕见致盲眼病,相当多是遗传,全社会推早筛查早发现;2.全体医学包括眼科自身对罕见致盲眼病的关注,病情变化和自然病程了解不够,提高关注,为患者提供交流关注平台,为后续研究和救助非常有必要;3.医学和企业家合作,罕见致盲眼病的治疗得到快速的发展;4.公益基金会合作密切增加,关注度、研究及成果应用都会加速。
现场观众提问:大家对常规的部门沟通渠道之外,能否跟罕见病患者组织建立一个常规敞开的交流沟通平台?
郭应强:华西医院做了很多探索,华西罕见病中心是实体机构,罕见病地图对患者和医生提供并收集信息,可以对平台提出需求,定期研判患者的需求,像医院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制定诊疗方案。
顾志冬:有病例通过患者组织找到我们,我们掌握了患者的困境以及就医过程中的需求,有利于我们今后如何服务好特殊的群体,如何了解他们的需求方面有非常大的信息提升功能,以后我们医院也一定会关注好各个特殊的罕见病群体,以及特殊群体的诉求。


更多精彩瞬间请扫码查看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罕见病信息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