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讲的是一个天大的真相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2023-07-09

今天是影评,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影评。

首先给结论,3个小时的动画片值得看,即便不是带孩子,大人去看也值得。我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的。

这部动画片应该在最近几年的国产动画里能挤进前三,另外两部是《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

当然,各自成功的点不一样,我认为这部影片最成功的是内容。

我们先不剧透内容,先说电影本身。

这部电影很明显,与长安有关,自然与西安有关。按照受益原则,西安作为长安这个IP的最大继承者,对这种题材是喜闻乐见的。

所以我们第一个话题就是西安与长安。

西安这座城市如果目标只是定位西部五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天然就是,几乎永远都会是。

但很明显,西安这座城市是有野心的,我们不说梦回大唐,重塑长安那么遥远,至少,西安对于文化中心这个位置是心心念念的。

我想,站在西安的角度,它最希望的格局是三分,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西安是文化中心。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上海是经济中心,北京一个城市把政治文化中心都占全了。

你去游览西安,会发现很多与大秦,大汉,大唐有关的元素,很明显,这三个朝代就是我们最辉煌的时刻,比明清还牛。

那时候的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中心合一,而且是世界级的,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中心合一。

有过这样辉煌的历史,西安这座城市在近代以后,始终放不下文化中心的位置,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有一件事是明摆着的。

那就是文化是依附于政治经济的,你去看全世界的文化中心,几乎清一色首都。

这个道理很简单,文化人他要干嘛,他想要出人头地,所以文化人是在追逐政治中心的,而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就成了文化中心。

我们聊过西部,那次是从经济层面。

很多人提出了西部的很多问题,其实有句话怎么说呢,北方城市,自宋代以后,你脱离政治谈经济是不合适的。

南方的粮食,财帛,人才,通过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奔赴北方,这实际上就是政治反过来对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才子与富人,天然有着向权力靠拢的心思。

如果西安是都城,那么很多你今天批判它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换句话说,北方大城市就是要这样,你被立了都,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西安如果是都,那么北京就和民国时的北平一样了。

你想想看民国时天津的房价比北平贵,上海的房价也比北平贵,因为北平当时不是都了。

所以反过来看西安,我们看得懂这个城市的野望。但是,不是政治中心,想要单独争取一个文化中心,是不现实的。

何况西安这个前朝的都,也太前了。

前朝的都,民国时的都是南京,清朝的都还是北京,前朝的前朝的前朝,要前好多次,才到西安。

慈禧当年执意立光绪,不乐意做太皇太后,一定要做太后,一样的道理,人走茶就凉,何况人走了好几轮。

那西安就成了一碗凉茶。

电影的用意解读完,我们回到影片内容本身,内容非常丰富,精彩,且深刻。

电影讲的故事就是根据历史的记载,通过高适与李白两个人,串联了起来。

当时两个人还都是少年,第一次相遇。彼此约定都要像大鹏一样实现人生理想,一展抱负。

电影的重点是高适。

高适,渤海郡王的孙子,名门之后,但是他父亲只做了一个小官,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没钱了。

这个阶段的高适,还没有意识到人走茶凉的道理,一心想着去长安拜谒祖父的故交,但没人理他了。

其实今天也是一样的,那天我专门分析过,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是当下的利益关联起来的,而不是指望什么亲戚关系。换言之,如果你有随时与人发生利益关联的能力,远大于什么所谓的混圈子。圈子不是靠混的,圈子是一种利益交换。

当然,还是有人愿意帮助高适的,给了他一个在玉真公主宴会上表演枪法的机会。

但怎么说呢,玉真公主不需要你这种勇武。

这个节点的高适,对社会的理解还是流于表面的,他就像一个第一次长漂失败的青年,认为自己漂不出头,是因为能力不足,于是回家读书习武去了。

他这会儿还很难理解,大家嘴里说的看重的那些能力,和别人真的阶段性时刻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高适在家里读书习武很多年,期间有过从军的经历,见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有再次踏往长安之路,发现一线城市还是容不下他这个十八线的人才。无论是青年时代亦或者中年时代。

这个阶段的高适已经40多岁了,他爷爷比他年轻的时候,都已经被追封渤海郡王了,而自己还是白身。

后来一直到45岁,才被睢阳太守举荐应试,做了个从九品的小吏。

苦闷的高适再次投军,做了名将哥舒翰幕府里的掌书记,相当于秘书。

这一点对今天的年轻人很有启示,我常说一句话,三千里外觅封侯。

为什么?因为供需。三千里外的供需和大唐的一线城市长安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地方博士供应极大,那么只有优秀的博士才能考进街道办,只有名校博士才能当中学老师。

不那么优秀,不那么名校的,只能送外卖。

不是你的能力只能送外卖,而是供需问题,供应量太大,而需求不足。

哥舒翰那个地方因为远在边关,就像今天的非洲,愿意去的人实在太少,所以你去了就有可能给当地一把手当个秘书。

这就是机会。

当然,真正的机会还在后面,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被临时安排去和安禄山野战,一代名将迫于一道道命令,无奈打开了潼关大门,结果他自己被俘虏,潼关失守,进而长安失守。

乱军之中,第一时间跑回来报信通知玄宗潼关已失的高适,迎来了人生重大机遇,因为他给玄宗赢得了弃守长安,逃亡四川的宝贵时间,从而被升为正五品,很快又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讨伐造反的永王。

你仔细看这段,会发现很有趣。

还记得我反复讲的那句话么?

容易做的事,凭什么轮到你做?

我们想想看,高适为什么到50岁之前怎么都混不出头?

因为他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何谓选择。

一件事如果谁都能做成,凭什么要让你做?

一个位置如果谁都能胜任,凭什么要留给你?

高适年轻的时候和今天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脑子里是普鲁士教育那套东西。

所谓我是不是按照标准最优秀的?所谓派给他是不是对的,不派给我,是不是不对的?

这些都是些大道理,真正现实的世界里,就是我说的那句话。

你要想清楚,利益并不是按照你想象的那些大道理去分配的。

谁都能做的,绝对不会给你做。

我从工程师到架构师,是因为那家公司在当时,在半年内,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移植复杂操作系统的人。

半年内,我就是张屠户。换句话说,你当然可以不给我机会,不破格用我,但是,你自己受不受得了等半年?

我从架构师,到副总,就是因为后来那家公司,在一年内,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人能够拿出产品演示系统的人。

一年内,我就是张屠户。换句话说,你当然可以不给我机会,不破格用我,但是,你自己受不受得了等一年?

如果资本不允许等半年,等一年,那这就是我谈判的筹码。

同样,你现在回顾多年前我与教我的华尔街的那位前交易员的对话,就会发现,真理在我不在他。

他反对高频,有他的道理,可是所有道理加一起,都大不过我那句话。

容易做的事,凭什么轮到你?

假如他的办法真有效,他何必去给人打工?还在08年危机的时候被华尔街开掉了?

我不是说他不专业,他不对,我只是说,听他的没用。

没用恰恰是因为他专业。

专业赚份高薪是可能的,逆袭是没可能的。

他越是指出我做的事情不可能做到,越是指出千难万险,越是证明我是对的。

因为容易做的事情就轮不到你做了。只有一件事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让老天帮我把所有筹码比我大的竞争对手天然屏蔽掉。

我才有可能逆袭。

你再优秀,不需要用你的时候就是不会用你,你读书习武到五十岁也不会用你。

除非不得不用你,除非在这件事上没有竞争对手了。你才会迎来出头之日。

这就叫容易做的事,凭什么轮到你做。

你好好品这句话,我那天讲的是婚姻,是教育,是财产,是事业,是选择算法,是赌博之术么?

不,我讲的是一个天大的真相。无非你能不能想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