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手记丨“丝绸之路”展览在科技馆新的“打开方式”——谈“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

赵洋 博展联盟 2023-10-07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展览将主题聚焦于丝绸之路上的科技交流与传播,并将内容延伸至当代,反映古代科技交流对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策展团队结合历史记载,通过设置生动的故事线,设计互动为主、文物为辅以及东西对照、古今呼应的展品组,以实现对“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的传播。具有丝路风情的展览空间也带给观众更好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近年来,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成为博物馆策展的热点,并呈现出题材多样、维度多元的特点。作为国家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除肩负科普职责外,同样承担着宣传国家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任。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中国科技馆策展团队开始策划“一带一路”主题科普展览。与博物馆相比,科技馆缺少文物藏品做支撑,要想讲好“丝绸之路” 的故事,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寻找有别于博物馆同类型展览的主题、叙事和展示方式。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策划、设计和制作,中国科技馆大型原创主题展览“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于2020年初向公众开放。本文将梳理该展览的策展思路,谈谈具有科技馆特色的“丝绸之路”展览的新的“打开方式”。
一、主题提炼:新的视角阐释丝路精神
要想做出与博物馆具有差异化的丝绸之路展览,首先在主题上要有所创新。2017年,策划团队对国内外相关题材的展览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现有的丝绸之路展览基本都是以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艺术交流为展示内容,以文物为展示核心,以静态陈列为主要展示手段。反映中外科技交流的互动性展览几乎空白。由此,我们将展览主题聚焦在丝绸之路的科技交流与传播上,并围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做了大量前期研究。
丝绸之路上交流的不仅是商品,科学、技术与技艺、文化、艺术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上互学互鉴的主要内容。以史为鉴,以史明今。一个好的展览应搭建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观众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从而增强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有鉴于此,我们将展览定位于“一带一路”科普展览,以区别于传统的“丝绸之路”历史展览,除展示古代科技沿丝绸之路的交流与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之外,还将展览内容延伸至当代,反映古代科技交流对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展现当代科学技术在“一带一路”上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唤起参观者的历史情感,激发人们对丝路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明确展览定位与传播目标后,策展团队最终确定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定为展览主题,从科技、文化、历史三个维度诠释古代丝绸之路和今日“一带一路”在科技交流、文化传播、文明交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叙事脉络:“故事线”结构与角色代入
丝绸之路上的科技交流所涵盖的时间与空间的范畴都极为宽泛,覆盖的知识点纷繁复杂,涉及到天文、数学、医学、造纸、印刷、造船、航海、道路、桥梁、水利、丝绸、陶瓷、玻璃、农作物……如何将这些百科全书似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毫无疑问,“故事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所谓“故事线”即为展览主题的展开方式,它是叙述展览内容发展的线索或脉络,能够串起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一条好的“故事线”可以带领观众走入展览预设的“情节”之中,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使得展览主题和内容更加易于获得理解。因而,“讲什么样的故事”是策展团队在确定展览主题之后所思考的首要问题。丝绸之路是由无数的“人” 开辟并利用的。众多名垂青史的丝路人物,他们的行动和故事可以作为展览的天然故事线,而与名人有关的故事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在编制故事线的过程中,很多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人物都曾走进我们的视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丝绸之路的命名者李希霍芬……但最终我们将目光锁定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既是因为马可·波罗的世界声誉和《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也是因为马可·波罗从欧洲出发经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游历中国之后,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家乡的游历故事可以串联起展览主要内容。此外,马可·波罗来华的元代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以马可·波罗的行程为故事线,也给展览划分出比较明确的时间界限(以与马可·波罗生活年代相接近的11—15世纪期间的中外科技交流为主要展示内容)。定下“讲什么故事”之后,便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讲故事”。为此策展团队检索了以马可·波罗为主题的相关展览,如伦敦恰特(Chaat)展览馆的“马可·波罗日记展”、加拿大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Pointe-à-Callière)的“马可·波罗——奇妙旅程”等展览,发现它们基本都是以马可·波罗的旅行故事为内容,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这促使策展团队寻找新的叙述方式,期望让参观者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的方式走进展览。在这里,马可·波罗只是众多丝绸之路先驱者与开拓者的代表,而观众则“化身”古代丝路旅行家和商人,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重走”丝绸之路,并“穿越”至现代,感受“一带一路”倡议下形成的新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
图1 展览参观动线图
基于以上思路,将展览命名为“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并依据“故事线”将展览划分为六个主题单元。(图1)第一单元“对异域的想象”:通过展示身处丝绸之路两端的东西方文明对异域的想象,促使观众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与作用。引入“马可·波罗”这一古代丝路商旅形象,让观众了解马可·波罗的生平故事和旅行路线,为进入到展览设定的故事情节之中作准备。第二单元“带什么商品去中国”:介绍丝绸之路上向东方传播的物质、技术、文化。观众以古代丝路商旅的身份,流连于欧洲和西亚集市,了解当地特有商品及其加工工艺、使用方法等。此展区主要展示西域水果、西域宝石、玻璃、西域药材、西域香料等内容,并穿插介绍古代丝路贸易中用到的数学与度量衡。第三单元“驿站与驿道”:讲述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在此展区,观众可以“踏入”丝路上发达的驿道和桥梁,“使用”驿站设施,在感受高效快捷的元代邮驿系统的同时,认识古代丝路商旅在旅途中的基础装备与生活情况,包括马具与驼具等出行工具、行进过程中的道路桥梁设施、生存必备的水源食物、驿站中使用的家具乐器等物品,进一步了解它们蕴含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丝路上的传播与演变。第四单元“漫游古代中国”:展示丝绸之路上中国传向西方的物质、技术、文化。在此单元,观众“进入”古代中国腹地,徜徉在“前店后厂”式的绸缎铺、陶瓷坊、南纸店、印刷坊,了解丝绸、陶瓷、纸与印刷术的科技原理、工艺流程、传播过程和国际影响。第五单元“ 海上历险”:讲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海、造船等相关知识。在这个展区,观众从古代泉州港“出发”,“乘上”海船,使用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水手的导航技术、航海技术,跨越南海和印度洋。从中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海船船型、建造方法、船属具工作原理、各种导航方式以及测时、测深、测距、测速等测量方法。本单元的华彩乐章是展区结尾处的“郑和下西洋船队”沙盘模型,观众通过气势恢宏的船队感受到古代中国拥抱世界的胸怀。第六单元“ 世界在变”:展现古代丝绸之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愿景。在这里,观众从古代穿越回现代,以当代“马可· 波罗”的身份踏上新的丝路旅程,见证古老智慧在新兴科技的加持下如何绽放新活力;超越国界的科学领域合作如何增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高铁、大飞机、通讯卫星、北斗导航等各种创新成果如何为文明之间架设起互联互通的桥梁。参观者由此感受到丝路精神的生生不息和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勃勃生机。
三、展品设计:互动为主、文物为辅与东西对照、古今呼应
展览框架搭建完成后,展览策划进入到实质性的展品设计阶段。对于博物馆来说,只需要围绕各个展区的传播目标和展览内容遴选适合的文物、标本便可基本完成这一阶段。而对于科技馆的展览设计者来说,这个阶段更具考验性——很多展品需要“无中生有”,设计者需要将展览大纲中涉及的知识点——提取出来,想方设法构思成一件件展品。在此次展览的设计过程中,策展团队根据展览主题内容及其集科技、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征,制定了“互动为主、文物为辅”与“东西对照、古今呼应”两条设计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展品和展品组设计,观众得以全方位地了解丝绸之路上传播的“物”与“事”。(一)互动为主、文物为辅
作为科技馆举办的“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策展团队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展示优势,将不可触摸的文物改造为可操作的展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复原或再现文献或古籍中记载的科技发明和工艺流程,使观众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体验古人的智慧;同时配合少量文物作为辅助展示,将其置于使用场景之中,作为故事叙述中物证的角色出现,以文物的真实性来阐释设计者意图传达的观念。例如在“带什么商品去中国”展区的“玻璃” 单元,设计者精心设计了“如何制作玻璃”这一互动展项。展项为观众营造了古代威尼斯玻璃作坊的场景,让观众扮演制作玻璃的匠人,参与到制作玻璃的多媒体互动游戏中。为了增强体验感和趣味性,特意将展品的交互设备设计成一根用于吹制玻璃的吹杆。观众转动吹杆启动游戏,根据屏幕提示,先选择添加原材料,再选择不同的着色剂进行调色,最后选择不同的器型进行成品吹制。在一系列的游戏过程中,观众轻松获取了制作玻璃的原料配比、温度、时间、吹制工艺等相关知识。同时在这个单元里,还配合展出了战国、汉代及宋代的中国玻璃器文物,这些蜻蜓眼、琉璃壁、琉璃饰品的展示不仅让观众欣赏到古代玻璃器的精美,还回答了“中国古代有玻璃吗”的提问。这种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将展览内容的“物”与“事”很好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地完成了展项所要传达的多重信息。又如“漫游古代中国”展区的“陶瓷”单元,重点展示了“制瓷工艺流程”“青花瓷纹饰演变”两件互动展项和一组“南海Ⅰ号”出水瓷器。“制瓷工艺流程”借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拉洋片”,巧妙地为观众讲述一件精美的瓷器是怎样制作而成的。拉洋片的图片依据清代瓷器艺术大师唐英编绘的《陶冶图》绘制而成,这种特殊方式使古画脱离了呆板的图文版形式,勾起观者浓厚的观赏兴趣;"青花瓷纹饰演变" 则以一件互动投影盘作为展示媒介,观众转动盘子,盘上的投影会变换出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青花瓷纹饰,从中可以看出青花瓷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影响,这种展览形式也令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青花瓷作为中外交流的纽带与象征的意义。而“南海Ⅰ号”出水瓷器则具象地展示了瓷器在东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其中一件“青白釉印花双系罐”,其形制与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收藏的“马可·波罗罐”极为相近(该瓷罐因相传由马可·波罗带到威尼斯而得名)。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马可·波罗的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民国陇海铁路铁轨、京张高铁铁轨、中国参与黑洞成像研究的计算机设备等近现代科技文物,这些科技文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科技原理,凝结着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是进行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二)东西对照、古今呼应

1.东西对照

丝绸之路精神中的“互学互鉴”,体现在丝路沿线各地人民在创新实践中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等方面。历史上,不同地域的人们为解决相似的科技问题,发明了相近的处理手段,并通过丝绸之路交流沟通,促进了彼此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为形象展现丝绸之路在促进古代各地区科技交流、文化传播、文明交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策展团队在展示典型的丝路科技成果和物质文化方面,都采用了东西对照的展示手法,以期通过直观对比,使观众领悟到丝绸之路作为“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功能。

例如“漫游古代中国”展区的“中外水利机械”由两组沙盘微缩场景组成,沙盘中分别陈列了中国和欧洲的多组水利机械微缩模型,利用机电设备带动模型自动运转,以便观众对比中外水利机械在外形、构造与工作原理上的异同。中外水力机械模型在功能上一一对应(如提水工具、水流驱动机械、水力加工工坊等),展示了为了实现相似的功能,东西方设计的差异化和异曲同工之处。虽然有些水利机械的原发明地和传播路径已不可考,但观众可以通过观察这个展项,思考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区在具体科技领域中的交流与借鉴(图2)。

图2 “中外水利机械”展项
图3 “中外天文学交流”展项
“世界在变”展区的“中外天文学交流”展项(图3),通过微缩模型对比、局部剖视的展示手法,展示了马拉盖天文台的墙象限仪和河南登封观星台的外形与结构。二者功能相似,都是日影测量设备,将二者进行对比,可以直观说明古代天文学家为提高测量精度做出的努力。辅以图文版上的原理解说和历史背景介绍,观众可以了解到西域天文仪器“巨型化”的设计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天文学家。借此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沿丝绸之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这为下一个展项“黑洞成像”中体现的当代国际天文学合作做了具有历史纵深的铺垫。

2.古今呼应

“做一天马可·波罗”展览的一个重要传播目标是使观众理解、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为此,不仅要展示丝绸之路在古代文明交流与互学互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要展示当代“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特别是要建立起古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的有机联系。策展团队主要从古代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和古代科技的现代表达这两个角度入手,通过展览语言和专门设计的展品帮助观众建立古今关联。(1)古代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面对一个陌生题材的展览,观众往往难以找到知识的锚点,会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如果以观众熟悉的内容引入,则容易引发共鸣。为提升传播效果,展览选取一系列古今日常生活中均存在的事物,将其展品化,以呈现沿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与物质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关联。“衣食住行”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事物,其中“食”的普及性和话题参与度更高。“这些水果产自哪里”“认识西域药材”“你认识这些香料吗?”“丝路客商装备”“丝路沿途美食”等展品均以“食”为引子,使观众直观了解到丝路交流对现代饮食、医药的影响。以“ 丝路沿途美食” 为例,展品主体为多媒体互动游戏,观众以“点菜”的方式选出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可以吃到哪些菜肴,借此了解各种农作物及其栽培技术在不同时代传入中原的史实。在多媒体游戏之外,展墙上还呈现了饺子、包子等中国传统美食向外的传播路径。通过这组展品,观众可以体会中外交流对于饮食文化和农业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2)古代科技的现代表达古代科技的现代表达,主要体现在展览第六单元“世界在变”中。这个单元重点展示沿丝绸之路传播交流的古代科技及丝路精神对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在此,展览以“闪回”的方式,不断重温前面展区出现过的古代科技成果,并呈现其在当代的最新形态,在唤起观众观展记忆的同时,表现丝绸之路跨越时空的深远影响。以“ 从织机到二进制”展品组为例,其接续“古代科技的新生”中玻璃、医药、陶瓷等内容, 展示了蚕丝人造血管、蚕丝骨钉等古代纺织技术的现代形态。之后,以流光溢彩的挑空丝带串联古今,在视觉上引导观众把视线从中国古代提花机延伸到贾卡织机互动装置。同时,以一段视频介绍了古代花本技术如何经丝绸之路传播至欧洲,被改进为二进制存取装置。最后,“信息科技的进化”大型体感互动墙带领观众重温从结绳记事、雕版印刷到5G、区块链的信息科技发展史,体悟交流、互鉴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形式设计:情境化设计打造具有丝路风情的展览空间

在一个以故事线为结构的展览中,展览空间的叙事性几乎与展览内容的叙事性同等重要。为配合故事线的展开,展览在形式设计上重点采用了情境化的设计风格,在装饰性展墙、模型、道具、背景图文等多种要素的相互配合下,根据不同单元的主题内容,营造不同场景,构成一个充满丝路风情的特色展览空间,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跟随马可·波罗的足迹,穿越时空,畅游丝绸之路。在序厅入口处,设置了一幅长8米、高3.5米的大型立体形象墙。画面中的圣马可大教堂和“刚朵拉”,以及在刚朵拉小船上伫立的马可·波罗人物形象,让参观者一进门便快速进入到故事的开端——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城,并提示众人即将由这里踏上前往中国的丝路旅程。在“带什么商品去中国”展区,用蓬布、活动展架和油画背景搭建出一个个集市摊位,创设出犹如“大巴扎”一般的西域集市,观众流连于水果、宝石、玻璃、香料、药材的摊位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角色转换,进入到展览设定的情境之中。来到“驿道与驿站”展区,入口处的大型“唐三彩”骆驼雕塑与背景墙上连绵不断的沙丘图绘,提示人们此时已经踏上了陆上丝绸之路。展区中特意设计了一个写意版的丝路驿站,驿站中心设一组仿古桌凳,既是驿站的道具,又巧妙地嵌入了“丝路沿途美食”多媒体游戏,观众在这里“小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镶嵌于餐桌台面上的电脑触摸屏,参与互动游戏,了解相关知识。穿过一道仿古牌坊,进入“漫游古代中国”展区。此时,观众仿佛游走在一个江南古镇中,“前店后厂”式的绸缎铺、陶瓷坊、南纸店、印刷坊把零散的展览内容统合到一个街巷场景之中,有效地引导着人们的参观。此后的“海上历险”展区入口,通过古船模型与海景画面、货箱道具的组合营造出古代泉州海港的场景,昭告着海上丝绸之路旅程的开启……在这里,整个展览的空间形式成为展览信息承载体的组成部分,完美地配合展览内容的叙事,移步换景和丰富的视觉元素不断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观展的兴致和心理期待,将参观展览变为激动人心的体验和探索。为满足巡展需求,上述展览造景均采用了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无论是西域集市还是江南街景,又或是仿古牌坊,均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型材和大幅面的喷绘写真弹力布制作,便于布撤展的拆装和运输。通过上述设计,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408 米长的展线上,70件(套)展品星罗棋布,做到了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叙事性的展览空间在不断激发观众参观兴趣的同时,也避免了“博物馆疲劳”的发生。五、结语:古代科技题材展览的新尝试

作为古代科技题材的科普展览,“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展在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形式设计上都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由于展览涵盖的学科领域众多,策展团队先后邀请45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展览策划与设计。一些专家还亲自起草、修改了展品设计书。专家的深度参与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科技馆策展团队的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学术成果普及化、展品化方面。通过策展团队与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展览搭建了从专家到公众、从学术到普及的桥梁。

科技馆的古代科技题材展览不是以文物展示为目的,重点突出的应该是古代科技成果的科学原理及其时代意义,挖掘古代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当代价值,实现科学精神的“价值引领”。为便于现代观众理解,对于那些古人在实践摸索中产生的发明和发现,还要用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给予其合理的解释。所以在科技馆办古代科技展览,应该更多地突出科技馆自身的展示特点,大胆打破陈列式的展览模式,以一种更为直观和生动的现代展示手段来深入挖掘展品的科技内涵与科技史内涵。

同时,展览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心灵按摩”,而非直白说教。丝绸之路的精神要义在于交流互鉴,因此要突破有些古代科技展览片面强调本国科技成就的局限,做到既强调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客观呈现异域文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呼吁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否定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族群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形形色色的本土化构成了多样化的局面。作为保护与展示人类知识与成就的场所,科技馆理应承担起展示与传播本土化知识,架设本土化与全球化沟通桥梁的重任。

 为阅读方便,注释从略,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赵洋/中国科学技术馆

   本文刊载于《策展研究》2022年第1期


-END-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丨高文思 雪晓楠
审核丨耿   坤

先锋视角丨从景观到方法:我的“中国展法”先锋视角丨如何通过展览文本消除博物馆疲劳理论前沿丨策展与叙事——兼谈“平天下”策展思路的转换
策展研究丨吴诗中:守初心方能行更远策展研究丨高万娥:好的展览必须先感动自己策展研究丨叶蓉:建设更接地气的博物馆
策展研究丨杨玲:以专业水准赋能博物馆建设
《策展研究》2022年第1期新鲜出炉热门回顾

国家文物局:截止2021年底,我国中小博物馆最新数据

设计的力量——博物馆展陈设计公开课正式启动!

看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展览了大家心中的水乡梦

张振华:展陈设计形式和内容的融合者

王伟彬:尝试从不浅尝辄止,每一位设计师都有属于他们的关键词

博物馆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沈业成:关于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欢迎转发,点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