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2年第4期目录


名家观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


本期关注

“六三三学制”源流辨析

张斌贤


【教育史专栏】(教育部名栏)

胡适与近代大学国学教育的变革

黄明喜,周郅壹

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新探

王喜旺

  中国近代首部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来龙去脉”: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之考察

于   潇,汪   晨


高等教育

纽带与桎梏:家庭情感支持与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激励路径

       ——基于“大学生心声调查项目”的实证分析

陈   涛,鞠沁汝,李点石

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内容组织、问题审思与未来进路

柳友荣,张嘉懿

度学习为核心的高校智慧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袁金丽,郭志涛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声誉治理: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机制构建

马   君,张玉凤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林克松,杨欣怡


教育治理

南非校园欺凌“防治救”一体化路径探析

苗学杰,刘振芳

回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与支持策略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周驰亮,杨茂庆


课程与教学论

积极课堂提问的策略设计

王亚敏,崔志钰,崔景贵

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改进的基本认识与路径研究

韩维东,刘要悟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闫兰香


国际与比较教育

大学教学职业资格评价的新标准

       ——英国皇家工程院“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探析

庄腾腾,刘宝存

  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提升研究

         ——基于京津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调查

宋   丹,许海元


摘要•关键词

名家观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质量和岗位吸引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之路,但随着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教师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及城乡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也不例外。如何对教师进行培训、城市教育资源如何输送到农村、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都是值得深思和重视的问题。一位好老师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的常识;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把课堂作为育人的主渠道;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以应对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新挑战。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评价应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以增强教师育人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教师培训;好老师;教师评价;立德树人

本期关注

“六三三学制”源流辨析

张斌贤

【摘   要】基于学术史梳理,对“六三三学制”源流进行辨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学界以往有关“六三三学制”源流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六三三学制”探索所针对的或试图解决的问题判断存在偏差;二是曲解了“六三三学制”探索的初始动因;三是对学制探索过程的复杂性缺少明晰的认识;四是夸大了相关学会在学制探索中的作用;五是将“六三三学制”误解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的严格的“学制”。“六三三学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具有巨大的复杂性。美国教育界始于19世纪后期的学制改革探索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非以往所强调的小学学制过长等弊端,而是经历了从高校生源优化到中学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再到高校入学标准修订、公立中学培养目标调整、不同层级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重组等一系列复杂变化。在此过程中,学制方案则从传统的“八四学制”经“六六学制”过渡到“六三三学制”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变体,从而形成多种学制并存的局面,以适应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同需要。学制方案的变化过程不仅是中小学学习年限的改变过程,本质上是不同社会利益冲突、调整和协调的过程,更是美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造和重组过程。对“六三三学制”源流进行辨析,有利于对这个仍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实施的唯一学制本质的思考与理解,从而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学制改革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八四学制”;“六六学制”;“六三三学制”;全国教育协会;学校制度重组;误区;源流辨析

教育史专栏(教育部名栏)

胡适与近代大学国学教育的变革

黄明喜,周郅壹

【摘   要】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其所倡导的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进行国学教育变革,对中国近代大学经学学科转型与发展影响甚大。他别出心裁地提出“国学”新概念,热心为留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并率先垂范,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创编和《红楼梦》的考证来传播自己“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新范式。胡适这些国学研究、国学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再造文明”的思想武器,为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代表的近代大学国学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影响延及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经学教育走向。历史地看,胡适国学教育变革的一系列主张切中旧有学术弊端,推进了中国传统学科的变革,尤其在经学向国学教育转型中影响至深,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关键词】胡适;国学教育变革;中国近代大学

《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新探》

王喜旺

【摘   要】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贡献。在他看来,所谓“从游”,是学生参与到教师在学校的日常实践,与教师进行充满生机的、自在的互动,最终受到教师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的“明明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学生完成“新民”的重任,也不可或缺。要想使“从游”这一过程从理想变为现实,就需要教师自觉承担启智与育德的双重职责、教师自觉讲求品格修养、增加师生在课外的接触机会、学生具备自觉的个人修养意识、学校具备自由的氛围等。

【关键词】梅贻琦;从游;濡染;个人修养;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首部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来龙去脉”: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之考察》

于   潇,汪   晨

【摘   要】我国近代第一部官方编制通行全国的《幼稚园课程标准》颁行于1932年,其影响深远。该标准的起草、讨论与颁行,呈现了课程标准从无到有的运转逻辑,归结出在编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审慎作出决定,坚守正确立场,充分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组织与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与相对稳定,紧密结合国情,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批判地借鉴国外经验,注重全国统一与地方弹性相结合,关注官方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完善拟定草案、审议、公布与实施等诸多环节的工作,这些经验对于当前编修学前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有较大启示。

【关键词】中国近代;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教育决策

高等教育

《纽带与桎梏:家庭情感支持与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激励路径——基于“大学生心声调查项目”的实证分析》

陈   涛,鞠沁汝,李点石

【摘   要】第一代大学生是指父母双方均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当前中国高校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群体占比70%以上,这一群体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教育公平。但这一群体在教育机会和职业发展方面相较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具有一定“劣势”;同时其通过突破层层选拔而使自身具有的独立性、抗逆力和环境的适应性也成为其“优势”。这一“劣势”与“优势”的二元性特征使其家庭文化与个体发展研究意义凸显,这一群体目前已成为高教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基于“大学生心声调查项目”的数据,可以发现家庭情感支持对于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深刻的影响,是“纽带”也是“桎梏”。研究发现:家庭情感支持、第一代大学生身份及学习支出能够显著影响学习投入;第一代大学生身份能缓解家庭情感支持对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学习支出对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情感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此,为加强家庭情感支持保护性的“纽带”作用,消解其风险性的“桎梏”束缚,有必要建立以“家”为核心的三重互动,即在家校互动上建立家校联络与帮扶机制;在家社互动上落实补贴政策、情感指导和优化审批;在亲子互动上鼓励第一代大学生做到“亲情反哺”。

【关键词】第一代大学生;家庭情感支持;学习投入;三重互动;激励路径;纽带与桎梏

《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内容组织、问题审思与未来进路》

柳友荣,张嘉懿

【摘   要】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知识体系应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建构,包含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本质的教育、劳动学科知识以及融合专业知识的劳动教育三个方面。为建设高质量本科劳动教育教材,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通过比较、分析现行的20种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发现当前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在教材质量、教材定位、主体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未来劳动教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加强教材设计的逻辑性,强化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升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增强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性等。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材建设;劳动素养

《深度学习为核心的高校智慧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袁金丽,郭志涛

【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紧密融合的智慧教育已受到高校普遍重视。“翻转课堂”的推进使课程教学在资源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有了显著成效,但当前高校的智慧教学相对于智慧教育的核心内涵存在较大差距,面临如何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人才的核心素养等深层问题。教育领域深度学习因其能力框架与智慧教育的能力框架高度吻合,是“信息技术”与“智慧教育”的重要桥梁,是解决高校智慧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高级认知。因此,教师需要树立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观,做好智慧教育顶层设计,切实推动高校智慧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关键词】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翻转课堂;核心素养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声誉治理: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机制构建》

马   君,张玉凤

【摘   要】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需求与重视和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抵触与排斥存在矛盾冲突,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职业教育社会形象和声誉与其社会价值不相称。推进职业教育声誉治理是解决矛盾冲突、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一环。可塑性、信任和品牌是职业教育声誉治理的基础、关键和外在表征。声誉治理的微观价值是增加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中观价值是激发和提高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宏观价值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底线价值是使职业教育获得不可复制的持续性竞争优势。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构建基于信任与激励、质量监督与评价、协同治理、“三” +“五”声誉治理的机制,助推职业教育增强软实力和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和吸引力,从而重塑职业教育新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职业教育;声誉治理;理论内涵;价值意蕴;机制构建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林克松,杨欣怡

【摘   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时代命题,赋予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定位。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传导关系,其必将深刻嵌套于共同富裕的全局视野之下。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使命的混合式转向、培养对象的普惠式覆盖、培养模式的共同式融入、培养场域的公共式转换,构成了与共同富裕系统的耦合,从而明确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为推进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建设,需要重叠共识,明确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使命定位;提质培优,厘清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对象诉求;多方协同,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模式;扎根生长,建树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场域生态。

【关键词】职业教育;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

教育治理

《南非校园欺凌“防治救”一体化路径探析》

苗学杰,刘振芳

【摘   要】面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南非政府从预防、干预、救助等方面多管齐下展开治理。注重制度立基,建构多圈层欺凌防治法律体系,并出台学校安全指导框架,奠定了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的制度基础。重视预防先行,通过压实学校监管责任、提升师生反欺凌意识、评估诊断欺凌风险、强化学校社区联接、拓宽线上求助渠道等途径,建立了多维协同的预防体系。推行治救同步,通过实行保密检举制度、规范干预救助流程、提高欺凌处罚威慑、抚平受凌者身心创伤、矫治欺凌者偏态行为等,实现了干预和救助并行,探索出了“防治救”一体化治理路径,欺凌率持续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南非;校园欺凌;“防治救”一体化;预防;干预

《回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与支持策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周驰亮,杨茂庆

【摘   要】基于社会转型发展、差别化落户政策、异地中高考政策和农民工返乡潮等社会背景,回流儿童群体逐渐增加,他们在城乡迁移中经历了环境场域和文化价值的多重变迁,面临着社会适应的发展困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个体深受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外部环境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呈嵌套式排列,形成了从最接近个体互动到最外围影响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厘析回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观照回流儿童各层次系统之间交互影响、持续循环的运行机理,从政策、社会、学校、家庭四个维度构建支持系统,能够有力促进回流儿童生态环境系统的协作和融合,提升回流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回流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支持策略;生态系统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积极课堂提问的策略设计》

王亚敏,崔志钰,崔景贵

【摘   要】积极提问就是课堂教学中提出正面的、促进发展的问题。积极提问的显性特征主要包括进阶的问题群设计、基于情境域的提问、多样的提问主体、积极的课堂沉默等。在现实的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从提问内容看,缺乏系统的问题设计;从提问方式看,缺乏系列的情境铺陈;从问题生成看,欠缺多元的主体承接;从理答反馈看,缺乏必要的课堂沉默。施行积极的课堂提问需要将基于问题的设计转向基于问题群的设计,将基于知识的提问转向基于情境域的提问,将依赖教师的提问转向多元主体提问,将追求显性的问答效果转向积极沉默后的深度表达。

【关键词】积极课堂提问;情境域;问题群;积极沉默;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改进的基本认识与路径研究》

韩维东,刘要悟

【摘   要】人的成长乃是通过持续的意义建构而逐渐实现精神丰盈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学校可以借助学科的育人功能引领与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形式主义的存在、体验感悟的缺乏与教师的机械灌输严重削弱了阅读教学的价值育人功能。要使阅读教学还原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交往建构说、身体现象学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重构寓言故事、小组讨论电影拍摄、引导学生组间辩论、设计问题引导集体思考等路径启发学生深悟文本的价值,引领学生进行深度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价值判断的困惑,激励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的人。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价值观教育;身体现象学;深度学习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闫兰香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推行新文科教育既是发展趋势,也是现实需要。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主要表现为统计学与相关学科、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及校地之间合作培养人才的互补融合。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统计人才的培养,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交叉融合;统计人才;人文素养

国际与比较教育

大学教学职业资格评价的新标准——英国皇家工程院“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探析

庄腾腾,刘宝存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及提升教学质量,英国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牵头制订了“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The Career Framework for University Teaching)并于 2018 年 4 月正式发布,以加强英国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此框架为英国高校教师构建了四级职业发展路径,即“有效教师”“技能型及学院派教师”“校内教学领袖”或“学术型教师”以及“国家/全球范围内的教学领袖”,并对每一级教师应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相比于英国先前的既有教学框架,“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紧扣度更高,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价值认可也更为直接明显。英国“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对我国高校分类评价背景下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学教学职业生涯框架

《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提升研究——基于京津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调查》

宋   丹,许海元

【摘   要】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是外国留学生在认识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具有积极情感与态度的精神品质。以京津冀地区高校的663名来华留学生为样本,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整体较好,但不同来华留学生群体的中国情怀表现存在差异。尽管中国政府和高校为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是办学规模效应较低、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入学审核与考核缺失、对中国认知与理解不深、社会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了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的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来华留学评估机制、强化认同中国教育、加强来华留学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从而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京津冀高校

THE  END


往期推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3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2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1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6期目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5期目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4期目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3期目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2期目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1期目录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fenglin@hebtu.edu.cn

       教师与教师教育:huyanhua11@163.com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huosujun08@163.com

       教育理论及其他:jiaoyub@hebtu.edu.cn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赵忻启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胡燕华、霍素君、冯琳、李阳、寇文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站

网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