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看穿人性之恶,又鼓励人们永不放弃

维罗阳光 2023-11-30


康德经典名言15句




1,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3,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4,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5,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6,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7,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8,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9,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10,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12,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3,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

14,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15,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邓晓芒评点当代八大文化名人

北京青年报




鲁迅:体会出左联那些人的那种霸道


沉默的毒,足以导致民族的衰亡


中国知识分子不管当时显得多么激进、革命、坚强、独立,骨子里都有软肋。要把这个东西分析出来,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很少能反思到这个层面,唯独一个例外是鲁迅。

那些人在狂热的时候,鲁迅冷静地看出来这些革命者一旦掌了权,我们都没法活了。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人,像储安平。

鲁迅体会出左联那些人的那种霸道,那种唯我独“左”,那种意识形态的僵化,觉得那是很可怕的,没有人性、没有人情味。

胡风他们也不是无辜的。尤其像舒芜这些人,当时都各人自保,也耍了不少阴谋,他们跟王实味可能还不一样,王实味是太傻,书呆子一个。

胡风他们还是有政治头脑的,就是懂政治。但是没有周扬那样懂,还是太书生气。

胡风想玩点政治,哪玩得过那些政客呢?


钱钟书:才华横溢,自己也陶醉其中

他用相机,定格了中国脊梁


钱锺书学问了得,他什么都知道。他有些闪光的分析,我是非常赞同的。有些亮点他也说得很精彩,但总体框架是不对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等于我们都是人,都是从原始社会过来的,都是地球上的人类,都有语言,都会使用工具,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怎么样来解释我们这么不同?要用一个普遍的原则来解释西方人、中国人为什么从同样的起点出发,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才能说清楚。

当然可以拉扯很多中国人的说法跟西方人的说法,德国人的说法、法国人的说法,放在一起一比,好像很相像,但是不能到此为止,要能在相像中间看出骨子里的不同。

他这方面有些功夫做得好,但是很多是做得不够的。他才华横溢,自己大概也陶醉其中:我什么都知道。


王朔:他是沉痛的,我非常看好他


王朔,一个试图改变中国人神经的作家


我力图从一种文化转型的眼光,来透视这些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品,他们写这些作品背后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是怎么样的。

本世纪的文学又有一些变化,我接触不多,感觉已经不完全是寻根,本世纪的文学基本散了,有点像后现代,什么东西都没有,完全凭感觉。

90年代有理念,每个作家都想要表达什么东西。现在的作家没有要想表达什么东西,就凭一种才气。

特别是网络文学出现以后,基本上就是凭一种临时爆发出来的才情、敏感、调侃,没有一点正经,满不在乎。

王朔也满不在乎,但王朔是沉痛的,我对王朔非常看好。人家说他痞子文学,他表现出来确实什么都不在乎,但是后面有东西。他也能写很纯情的文学。90年代以后,他已经写完了。但他偶尔发表出来对中国当代的看法,非常深刻,他是看透了。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搞怪

作家是社会的良心,但他们所剩无多



我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生存境界》里写了莫言的《丰乳肥臀》,我觉得写得很好,后来我给他寄了这本书。


莫言回信说:你对我的评论非常击中要害,你猜中了我的玄机。包括心理分析,他为什么要写那个东西?他就是那样想的。他说:我最近又有一本更好的,我寄给你。然后他把小说《酒国》寄过来。

他自己觉得《酒国》比《丰乳肥臀》要好,我看了以后很失望。

我觉得碎片化,没有一个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在一个空的理念之下,完全是魔幻加才气。当然作家都有一定的才气,完全凭着丰富的联想、搞怪、魔幻。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搞怪,讲一些闻所未闻的东西来吸引眼球,这就没意思了。


贾平凹:后来也是搞怪

点击阅读:沈从文为何伟大?


贾平凹后来也没有什么东西了,他也是搞怪。

他本来有本土的底子,商州那一带的民风、民气很熟悉,但是完全这样按原本讲,他又不甘心。他要在里面穿插一些魔幻,穿插一些传说、故事,有点像《白鹿原》的那种奇异的东西。

当然中国也有志怪传统,鲁迅当年也很欣赏的。他们现在就搞这些东西,但这要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人都有好奇心: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冥冥之中还是有一些什么东西在起一种作用?我觉得没多大意思。

中国现在处在赤裸裸的、触目惊心的社会状态,你搞这个还不如老老实实反映现实好一点。或者你就另开一条路,总要有路,现在没路了,就是一点才气,才气完了就完了。我也评了贾平凹的《废都》,就是他的对风土民情的了解、体验,那是没话说的。但是他经常掺杂知识分子的那种梦幻,甚至是性幻想。《废都》完全是性幻想,有点看三级片、成人片的感觉。


李泽厚:以前就是他一个窗口

李泽厚丨我崇尚鲁迅,可惜他被庸人捧坏了


(1980年代出现了思想争论的热潮,)李泽厚他们争论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这些问题,我们都插不上嘴。但是我觉得很荒唐,原先我们被所谓的黑格尔压得透不过气了,就觉得康德的不可知论好像还开放一些。其实他们都是大哲学家,德国人从来没有人说:我们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反正读哲学系,这些都是经典。

李泽厚在80年代影响很大。他的书都是经典,是案头书。《批判哲学的批判》讲康德哲学,哲学系学生都要看的。中文系的和搞美学的都必看《美的历程》。我对《批判哲学的批判》也有很多批判,但是也承认:虽然有一点意识形态,但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难得的。李泽厚的文风影响了一大批人。

现在大家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了,以前就是他一个窗口,后来大家都能自己获取信息了,所以他的作用就不太明显了。再加上他的起点还没有完全脱开那个时代给他打下的烙印。当然后来他也想改,年纪大了,恐怕还受一些局限。

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美学都出来了,把他撇在一边,也不跟他争。


杨小凯: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过他

点击阅读: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


杨小凯以前醉心于数量经济学。他数学学得很好,在牢里跟一些数学家、科学家关在一起,又跟他们学英语,英语也不错。他的眼光就要比我们开放得多了,美国的现代经济学家他都熟悉。

我跟他讨论过一次,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到底过时了没有,他认为是完全过时了,在凯恩斯以后就过时了。我觉得好像还不能那么说。因为隔了行,他学经济,我搞哲学,有时对不上话,但目标是共通的,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各方面都补起来。

后来邹至庄教授来武汉,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经济学教授推荐了杨小凯。邹至庄非常欣赏他,就把他搞到普林斯顿去读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过杨小凯,可惜他早走了,不然的话完全有可能得奖。”


易中天:想一起去厦大,我没去,他去了

野夫丨性情男人易中天


我父亲有一个老同事在厦门大学当教授,想调我过去当助手。我也对厦门大学的海边风景充满向往,易中天知道我想去厦大,也起了心,说:我们俩一起去。

刘道玉校长得知消息后,亲自到我家里做工作:厦门大学哪能跟武汉大学相比啊。结果,我和易中天都没走成。

到了1990年代,易中天的夫人不适应武汉的气候,决心转去厦门大学,而那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已不是刘道玉了。


中国作家不老实,用写作博出位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对当下比较活跃的作家,我后来就比较失望了。当下他们都没有一条路可走,都是各显神通,异军突起的是网络文学。我一般不看网络文学,但有一次看了一篇,觉得写得非常不错,还是现实主义的路。

中国这么一个时代,不搞现实主义,搞什么呢?搞其他的都是装饰,没用。当然现实主义也有不同层次,有外在现实,也有心灵的现实。

这个时代变化非常快,各种冲突,观念的冲突,内心冲突,人际关系的冲突,家庭解体,能写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人们都对这些瞧不起,觉得写这些东西太掉格,非要搞些高深莫测的。中国作家不老实,写作不是一种不吐不快的东西,而是为了搏出位的一种手段,这就搞不出东西来。



康德的道德哲学看穿人性之恶
又鼓励人们永不放弃

邓晓芒



如果说,哲学是思想的正根,那么可以说康德是哲学的正根。

读书人书架上,少不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在书中,康德回答了三大类问题,而它们共同指向的是一个终极关怀——人的问题:

第一,人能够知道什么?
第二,人应该做什么?
第三,人可以期望什么?

这就是康德的伟大之处。他不同于以往搞思辨、技术的哲学家,玩一种复杂的智力游戏。

康德不是!他站在了更高的维度,哲学不仅是进行思辨,更重要的是通过哲学追问生活,他把哲学当成了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个境界就不一般了。

这就是为什么康德在哲学界的地位,无人可以超过。可以说,“没有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不在本书得到解答或找到解答的钥匙”。

叔本华称:《纯粹理性批判》是“德语文献中最重要的著作”,不懂康德就不能算成熟。

黑格尔说:要想成为一个哲学家,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康德学者。

安倍能成说:康德哲学就像一个蓄水池,所有前面的哲学都流向康德,所有后面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为此,维罗阳光携手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康德三大批判最经典版本,邓晓芒老师译本,典藏版 ↓↓↓






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这是最好的死亡处方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