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建筑大师用一生去远离传统的北欧风格,但最终意识到人不可背离自己!

ZaomeDesign 2020-03-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时尚芭莎艺术 Author 贾雨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时尚芭莎艺术(ID:bazaarartchina)

 海德马克博物馆,挪威,1969年 ©Helene Binet

提起挪威,我们总会想到它绵延破碎的海岸线、温和的阳光和广袤的森林。1997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斯维勒·费恩便成长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阳光和雨水如何与混凝土和睦相处?公共建筑怎样融入自然?或许,这位挪威建筑师会给出答案。


从现代主义到忠于自己


2009年2月23日,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在奥斯陆逝世。而就在一年前,84岁的费恩见证了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件作品,费恩赋予了这座百年建筑新的生命,而他却最终归于北欧漫长的冬夜。


建筑师斯维勒·费恩


1946年,刚刚来到奥斯陆建筑学院读书的费恩一定想不到,40年后他将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并见证着下一代建筑师的成长。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正是现代主义掌握话语权的时候,在建筑界,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在前引路,革新已经发生并深刻地影响着后继者。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展馆,意大利,1962年 ©son Lindman


有才华的年轻人与变革的时代总是互相成就,费恩毫不隐藏自己的野心。1952年,他的老师阿尔内·克尔斯莫(Arne Korsmo)建立“奥斯陆进步建筑师小组”,费恩作为主要成员与其他年轻建筑师一起开始推广现代建筑。


摩洛哥传统建筑


“摩洛哥之旅真正塑造了费恩对于空间与时间关系的理解。”诺德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dberg-Shulz)这样写道,“他在摩洛哥的民间建筑中发现的那种非时间性和匿名性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发觉建筑的本质便是忽略时间。”


摩洛哥传统民间建筑


费恩在异乡的传统建筑中找到了灵感,

他将目光投向了建筑所呈现的共性,

而非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前行。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挪威馆,比利时,1958年


1958年对于费恩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凭借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中的挪威展馆崭露头角。34岁的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学生,但这个年龄对于建筑师来说依然足够年轻。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展馆,意大利,1962年 ©son Lindman


1962年,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落成,费恩此前在与其他几位北欧建筑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这时,费恩的建筑风格遵循着一个相同的脉络,你可以轻易地从这两座建筑中找到相似点:平整而透光的屋顶、混凝土材质的运用以及落地玻璃的设置。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展馆,意大利,1962年


但这些都是表面。“你通过皮肤、耳朵和眼睛与外界的物质交谈。对话并没有停留在表面: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热量通过触摸交换......聆听白雪覆盖的森林,它讲述的是关于沉默的语言。”费恩的文字深刻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执迷”,这种执迷便是他建筑中的灵魂。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展馆,意大利,1962年


北欧馆的屋顶由两层纤细的混凝土梁柱搭建,阳光与雨水可以随时从屋顶进入,三棵位于馆内的树木向上打破屋顶结构,建筑本身与环境相互介入。


斯维勒·费恩绘制的展馆平面示意图


他偏爱混凝土这种质朴的材质,粗糙的表面与开阔的空间对望,精心设置的阳光洒在灰色的表面,光芒即刻被消减。



从历史走向自然


海德马克博物馆,挪威,1969年


几年以后,海德马克博物馆建成,高耸的玻璃墙笼罩在遗址之上。费恩无意新建一座雄伟的建筑,他将所有的努力投入到保护遗址之中,新结构丝毫没有打扰到原建筑,费恩甚至连阳光都不舍得拿走。


海德马克博物馆,挪威,1969年


游客在博物馆内仿佛是进行了一段时光之旅,原教堂遗址被一种由玻璃和钢铁框架所打造的“哈马尔穹顶”所保护。费恩脱离了纯现代主义建筑的桎梏,转向了独创的、更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海德马克博物馆,挪威,1969年


这种完全尊重环境的建筑理念让费恩收获了不少认可。1989年,他启动了一个新项目,为挪威打造一座冰川博物馆。博物馆通体灰色,犹如一段冰川裂隙夹在菲亚尔兰的两座大山底部,建筑本身并不打扰环境,其所在位置又非常切合逻辑。


挪威冰川博物馆,挪威,1989-1991年 ©Bremuseum


在这栋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摩洛哥建筑对于费恩的影响,古朴的建筑形式与挪威本土元素的应用:北欧的光线、灰色的石岩、苍翠的森林......费恩调用了一切他热爱的元素对这座公共建筑进行诠释。


挪威冰川博物馆,挪威,1989-1991年 ©Bremuseum


这座博物馆建成后,长期致力于向公众传播普及关于冰川和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费恩展现了自己对于公共建筑的热忱,尤其是本身承载了一定意义的建筑。他对新与旧平等视之,从历史中汲取灵感的同时,将自己对于时间的理解融入了其中。


1997年,斯维勒·费恩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1997年,斯维勒·费恩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那时的他已经在教育界享誉盛名,除了曾在奥斯陆建筑学院担任教授与校长,他还在芬兰、英国和美国讲学,将自己的“自然哲学”传播到世界各地。


Ivar Aasen 中心,挪威,2000年 

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挪威,2003-2008年


2003年,费恩投入到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项目中——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毫不意外,这依然是一个改造项目。


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挪威,2003-2008年


于1830年完工的挪威中央银行旧址是一座典型的帝国式建筑,费恩接到的任务不仅仅是建造一座博物馆,同时还要对这栋历史建筑完成翻新。费恩对于翻新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他力求保留这座古老建筑的原始特点并剔除一切不伦不类的当代元素。


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挪威,2003-2008年 ©Ivan Brodey


主楼的外观被还原成了原始的样子,改造重点放在了内部展厅,费恩试图构建一个内敛的环境,但他依然为日光、天空的景色和周围的环境留足了空间。混凝土墙面再次出现,不仅在视觉上拓展了广度,也给予了展览一个完全平和的氛围。


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挪威,2003-2008年


费恩的一生从未真正离开他所热爱的事业,直至最后一刻。年轻时的他曾受存在主义影响,试图寻找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一个“可以存在的空间”。哲学对费恩的影响不可估量,而建筑则是他解答自己、接纳自己的方式。


正如他在1999年接受采访时所说:“我用一生去远离传统的北欧风格,但我最终意识到人不可背离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下方小程序

在线购买造么工作室原创好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隈研吾个展空降北京,大/小展:走进隈研吾的世界


Frida Escobedo | 正在崛起的女性建筑力量


赫尔佐格&德·梅隆,这对建筑界的奥斯卡获得者到底有多厉害?


丹下健三,日本现代建筑第一人



吉冈德仁,每天不是在割玻璃造美景,就是在搭建彩虹的路上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



刘家琨:如果不真喜欢,最好不要坚持


里卡多·波菲,50年前设计的12栋住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