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塔克拉玛干之名的起源与语义

姚大力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塔克拉玛干之名的起源与语义 


姚大力



       自河西走廊向西,著名的丝绸之路绿洲道沿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和北缘一分为二。夹在这两条道路之间的,就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部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如果把从“世界旱极”罗布泊沙漠的东南一直延伸到敦煌的库姆塔格沙漠也算在里面,那么塔克拉玛干沙漠展延将近三十六万平方公里,占塔里木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属于流动沙丘,它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区。


图:

塔克拉玛干

大沙漠


    这片沙漠在维吾尔语里称为,使用拉丁化字母可转写为Teklīmākān Qūmlūqī,一般把它汉译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关于这个地名的意思,真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


       最新修订过的“百度百科”引用 1987 年的一篇文章说,该名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山下面的大荒漠”。覆按原文,作者其实把它释读为“淹没在沙漠‘底下的住所’”。原作者的说法, 已失于穿凿过求;“百度”编者复以师心增损其意,则冀其不为揣摩影响之谈,斯亦难矣!



      民间曾有过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谓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译言“进得出不得”。这个“大众辞源学”式的解释已被钱伯泉发表于 2005 年的论文所否定。他提出该词当源于“胡杨之地”。维吾尔语称胡杨为(tūghrāq)。把同一语言之中读音与正字法完全不同的两个语词硬说成是同一个字,似很难令人赞同。


         在国外,俄国学者 E·捷尼舍夫早在 1961 年就提出,塔克拉玛干译言被遗弃、荒废之地。该词前一部分源于阿拉伯语词 tark,译言放弃。它以 tak 的形式被借入维吾尔语,加上维吾尔语的后缀-lik,变为 takli。至于其后一部分 makan 系源于波斯语或阿拉伯语词 makān(译言地方、居地),乃是所有人都一致的认识。俄罗斯学者 E·M·波思贝洛夫在《世界地名志:地名词彚录》(1998)一书中采用的,大体就是这一看法。

       杰出的瑞典突厥学家 G·雅林在刊载于《突厥系诸语言》杂志第一卷第二分册(1997)的论文中,回顾了有关该地名的各种辞源学阐释的历史。他评论捷尼舍夫的见解说,源词里的 tark 在借入语里变为 tak,这可用源词中长元音 a(实际上词中的元音是 a,而非长元音ā)之后的-r 在借入语中颇易脱落来解释,但其后缀-lik 发生尾辅音-k 的脱落(-lik>-li),则在这里仍无法获得满意的解释。雅林还枚举了早期西方学者对该地名的一些解释,如“许多散落陶片的地方(Magnus Bachlund)、“流沙向前移动的处所”(斯文·赫定)等。但他觉得它们都有欠允当。



 


     按照雅林本人的意见,这个地名原应作 taqlar-makan,其前半源于波斯语(词中的,是波斯文字母 tā/tayn,而不是 ta),译言拱门、有拱门的建筑,穹顶或拱形建筑,再加上复数后缀-lar。后缀的尾辅音在借词中脱落,遂变为 taqlamakan,译言有拱形建筑的原野。雅林的拟构从词法构造角度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除实心佛塔的外观稍似“穹顶”外,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土墙遗址, 实在很难看得出什么拱门或穹顶建筑。此外,纵然其中遗址再多,以此为特征来标示这么大一片空旷的荒野,仍不免夸张之嫌。他的意见可备一说,但显然还不足以被当作定论来接受。根据雅林的看法,这个地名的形成非常晚,至今还不到两百年时间。可是,为什么一个新创制不久的地名,会在使用它的人群中很快变得既不知其所从来,亦不知其意若何?与这样的解释相比,或不如认为,那是一个从更久远的年代中被保存下来,惟其语意已被丢失的历史地名。







      日文维基百科又有别一种说法。据云该地名由维吾尔语 takli(译言死亡)与 makān 两合而成, 意思是“死亡之地”、“永远不存在生命之地”。条文未言明这样说的根据在哪里,致使读者百般猜测而未得其解。按“死亡”一词通常用 olmek(动词)或 olüm(名词)来表达。该条所引 takli,或即源于阿拉伯语 tark、并由“离弃”转义为“死亡”的维语外借词?另外,属于突厥语系(此依突厥诸语不宜归入“阿尔泰语系”之见而言,故以“语系”名之)的语言里还有 nesli tükenmek(nesli 译言种属、后裔)一词,其意若曰“[族类]日渐消亡”(to die out);该词组后一个词中的-n若被置换为-l(tükenmek﹥tükelmek),则其读音亦与塔克拉玛干十分相近。谓塔克拉玛干译言死亡之地,或因其音颇与 tükelmek/tükenmek 相似乃耳?无论如何,用它来释读塔克拉玛干的语义, 仍多强勉之憾。






       经历上面这番未尽人意的求索,人们不知不觉又回转到王国维、黄文弼当年所论“《唐书》谓之图伦碛、今谓之塔哈尔马干,皆睹货逻碛之讹变(王国维《西胡考·下》)的勘同理路之上。斯坦因曾声称,无论在语言学或历史证据的意义上,塔克拉玛干之名都不可能源于吐火罗。他甚至强调,对有判断力的学者们来说,这根本不需要再加以任何证明。但我没有看见他详细论证过, 为什么“有判断力”的人必有与他一样的想法。《弥勒会见记》回鹘文译本的题记表明,十一世纪的回鹘语中还有“吐火罗”这个词。该名在后期回鹘语或葛逻禄语里以“塔克拉”的变形被保留在某些特殊名词中(雅林断言,这个古名按现代维吾尔语正字法写作 T 藜 klī,是受了北疆现代维吾尔语方言影响的结果。它在塔里木盆地的发音原为 Takla),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尽管在留存至今的各种前现代突厥语系文献里,我们还没有找到过它。牛汝辰《新疆地名的积淀与穿越》(2017)一书认为,“‘塔克拉’与‘吐火罗’为同名异译”。两相比照,二者之间仅有末音节易-ra为-la 的微异。在对于塔克拉玛干词义的诸多释读中,这是目前看来最简捷合理、站得住脚的解释。所以塔克拉玛干应即维吾尔语“吐火罗人之地”的意思。


      H·W·贝利早已揭出,吐火罗之名源自东伊朗语 tugara(又写作 tukhara),译言大山。它被大月氏人用来指称天山以南东部塔里木盆地上各个被征服的绿洲地区及其人群。“吐火罗人”并不是那里土著居民的自称,而是由月氏人所赋予的一种他称。阿姆河两岸的古地名吐火罗斯坦Tukharistan,玄奘称之为“覩货逻国故地”),也是按同样的道理由西迁中亚的月氏人带到那里去的。从吐火罗斯坦到塔克拉玛干,不过是把名词组合的后一部分从-stan(译言……人据有的地方)改为-makān(其语义已见前述,Tukhari-stan>Taklimakān)而已。



         虽说 makān 存在于当代突厥系的许多语言里,惟其被先后借入突厥诸语的时代似不会太早。维吾尔的祖先人群用 makān 来置换-stan,一定发生在他们由佛教改信从西面传来的伊斯兰教,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伊朗语及阿拉伯语词汇随伊斯兰教的传播而涌入葛逻禄语或回鹘语的过程中。检索目前所能见到的属于突厥语系的各种古代书面语文献,十三世纪之前似乎还没有见到借自波斯语的 makān 一词出现于其中。据此或可推断,今日维吾尔语里的塔克拉玛干这个地名,应该出现于十四世纪之后。从塔里木盆地东半部的“覩货逻故国”(玄奘语)到囊括塔里木盆地内全部沙碛在内的塔克拉玛干,这两个专名虽说是“同名异译”,但同源的后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范围,不仅已经大幅度地向西伸展,而且从原先主要着眼于由绿洲贯通的盆地周缘,转移到盆地中央渺无人迹的沙海。


       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审音勘同”技术,是由被乾嘉汉学推向极致的古汉语音韵学与欧美历史比较语言学两相结合的产物。使用这项技术来从事否证,即用以说明 A 不能与 B 相等同,比用它来证实两者之间的某种同一性,亦即说明 A 就是 B、或者 A﹥B,常常要有效得多。因为人类语音受限制于其天然条件,往往存在带有纯粹或然性的“同音”现象。两个语词音同,绝不等于它们必定就同义或同源,那是需要兼用其他证据的支持才能慎重推定的。另外,在分析比较一组特定词汇的语音时,对辅音的考察,往往比对元音的考察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辅音所决定的一个音节的开启及闭合特征,在该语词从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会比较稳定地保持下来。而元音的变化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



       七十五年前,罗常培写过一篇题为“音韵学不是绝学”的文章。可是他的这篇文章好像是白写了。审音勘同至今被学历史的人当作“绝学”,视若畏途。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难,并不需要“精通”所涉及的多门民族或域外语言,才能把它作为一种技术来使用。其实只要有一定的古汉语音韵学常识,懂一点相关语文的正字法规则、构词及词形转换特征,有一点基本词汇的积累,再以过去那些学术大师的相关著述作为范例,就可以在学着做起来的过程中,把这门技术掌握得越来越纯熟。


往期精彩

中国古代的地名研究

谈地名和自然地名

2019年10月地名资讯汇编(中)


文章作者姚大力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9年10月11日第W06版

选稿:常宏宇

转化编辑:林丽婕

终校:程亮

审订:何涵

0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