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照市村落地名景观分析

张文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地名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以日照市具有详细来源信息的村落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数理统计和GIS等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地名与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村落地名的区域景观特征。研究发现:地名的分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要素关系密切。日照市自然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五莲县中西部为主核心、莒县东北部为次核心向东港区和岚山区沿海一带扩散,与日照市地势形态空间特征相吻合;人文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莒县南部为主核心,五莲县中东部为次核心,莒县北部和岚山区北部相对集中的格局,反映了日照市人文历史演化由西向东、由陆地向临海扩展的空间特征。总体上,村落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五莲县中南部、莒县中西部为主核心,东港区和岚山区交界地区为次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体现了区域自然要素空间态势与人文演化的复合空间形态特征。


关键词:地名景观;GIS;村落;日照市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指示着地表特定的空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名景观是某历史阶段被人类命名,占据一定地域范围并显示出相同的文化或自然特征的地理风貌区片,包括其名称及名称所涉及的文化或自然资源。因此,地名是一定地域特定人地关系的写照,地名景观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则反映了区域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特征。


地名与地名景观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科领域早就受到关注。1926年法国人文地理学家A·多扎的《地名起源和发展》中提出用文化地理学的方法来探讨地名的年代层序;前苏联地理学家 B·A·茹奇克维奇所著的《普通地名学》中对地名学和地名景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孙冬虎等从区域地名群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特定地域地名命名背景等方面对地名景观进行了探讨;华林甫从中国古籍文化、中国地名史等角度对地名学及地名景观进行了相关研究。近20年来,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GIS技术等定量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地名与地名景观研究。史蒂芬·杰特(StephenC.Jett)将地名作为语言要素,对美国亚利桑那州纳瓦霍锡安峡谷和青利大峡谷地区的地名演化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卡尔·英奇·桑德雷德(KarlIngeSandred) 研究了英文地名替代、演变的影响要素在变化着的社区内的改变状况;格雷姆·吉尔(GraemeGill)将地名看作可操纵的符号,探讨了莫斯科的地名革新。王彬等选取广东省64个典型地名的通名,运用EOF模型和GIS技术对地名进行研究,科学解释了广东省地名通名的空间分布规律;李亚娟等运用GIS技术对中国169个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位置进行数字化分析,探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陈晨以北京市地名作为离散点,基于GIS中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北京市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1987年,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六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24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上,地名正式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是历史命运的容器,蕴藏着说不完的故事和道不尽的乡愁,包含着人们对地理实体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地名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记录和见证,也是世界文明史的记录和见证。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保护不够,轻易乱改地名,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一些地方在地名命名时盲目贪大、媚洋、求怪,导致“大、洋、怪、重”等地名乱象大量滋生,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伤害。据民政部统计,近30年来,仅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就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地名被废弃。因此,研究地名景观、保护地名文化,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以日照市村落地名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文献查阅、数理统计等地理学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分析地名与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名景观的类型特征和空间特征,以期丰富地名景观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经验,对日照市地名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km,东西宽约90km,海岸线长100km(包括海岛线),总面积5358.7km²。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日照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古老的日照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日照先民早在旧石器早期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其“文化链”一直绵延不断, 拥有丰厚的龙山文化遗存,近百万平方米的两城镇遗址、段家河遗址,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尧王城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日照被海内外专家誉为“考古圣地”。


本研究以日照市域范围内具有详细来源信息的行政村级村落地名为研究对象,分布于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和莒县两区两县范围内。



1.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数据统计和GIS技术等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查阅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收集村落地名、地名来源等数据,其中没有详细地名来源信息的地名不予统计。根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编制的1999年《山东省地名志( 第一卷) 》(行政区划.居民地卷) 、《五莲县地名文化探索》等地方文史资料,以及日照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2014年-2018年) 初步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行政村280个。


其次,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上述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处理,研究地名景观特征。



2



日照市村落地名的分类及景观特征


2.1 村落地名分析体系


对地名进行分类首先需要研究地名的命名理据。地名命名理据即地名的命名来由,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地域的命名是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直接相关的,反映当地的地理方位、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特征或姓氏、历史人物等人文要素风貌。


根据日照市村落地名、地名来源所反映的与自然和人文因素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自然类地名、 人文类地名和组合类地名三大类;自然类地名进一步分为地形、水文、方位和资源四类;人文类地名分为姓氏、建筑和意愿三类;组合类地名分为水文与方位组合类、姓氏与地形组合类、姓氏与水文组合类和姓氏与方位组合类四类,见表1。




2.2 不同类型村落地名的景观特征


将所研究的280个地名进行逐一查证,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其中,自然类地名107个,人文类地名139个,组合类地名34个。具体的统计分类情况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研究对象中人文类地名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9.64%,说明在区域地名形成发展过程中,人文要素影响力度相对较强。所研究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38.22%,体现了自然要素在村庄命名中的基础性作用。组合类地名占所研究村庄的12.14%,其显示了村庄命名的多元性、复杂性特征。


 2.2.1 自然类地名 


(1)地形与地名。日照市地处鲁东丘陵区,境内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07个自然类地名中,有42个地名与地形相关,占自然类地名比例最大,达到39.25%。这充分反映了当地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体的复杂多样地形条件对村落命名的直接影响。由表1可知,日照地形地名通用字主要有岭、峰、山、顶、台、沟、石等。例如: “平台”因村北有岭且岭顶平坦而得名平台;“青山顶”因村有山脊又高于村东的小青山而得名青山顶。


(2)方位与地名。中国自古就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河以东谓之左,山河以西谓之右”、“高为上,低为下”等表示方位的原则。方位地名的产生多源于村庄与道路、河流等地理事物接近,以其作为参照物,把方位词与这些实体组合形成地名,既指明了村子的相对位置,又增强了方位感;还有根据两地的相对位置命名的地名,并且由于村庄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当之前的地名满足不了其需求的时候,也常会在原有的地名上添加方位词语,更准确地描述村子的特征。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07个自然类地名中,有24个地名与方位相关,占自然类地名的22.43%,在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以方位命名,方便记忆和辨识村庄间的相对位置。由表1可知,方位地名通用字主要有上、下、前、后、东、西、南、北等。例如: “南店”明初郭氏迁此安庄之南经营客店,故名南店;“西村”在修水库时大庄部分居民迁此,因处当地牛家村西侧,故而取名西村。


(3)资源与地名。日照市自然资源丰富,村落的命名也有一部分与资源相关,这里主要指土壤资源、动植物资源、海洋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07个自然类地名中,有22个地名与资源相关,占自然类地名的20.56%,其映射出局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由表1可知,资源地名通用字主要有林、果、金、茶、茅、桑、菜、榆等。例如: “桑园”宋代建村,因多桑树得名桑园;“大茅庄”清末建村,以村处多茅草而取名大茅庄。


(4)水文与地名。河流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人类早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往往是在临水的地方。日照市境内有付疃河、两城河、绣针河、巨峰河、龙王河等8条河流,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显著,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浅, 水系多树枝状,自西向东注入黄海。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07个自然类地名中,有19个地名与水文相关,占自然类地名的17.76%,体现了当地河流众多,村民傍水而居的生活特点。由表1可知,水文地名通用字主要有海、河、峪、泉、湖等。例如: “东海峪”因地处海边而名东海峪;“潮河”明初于潮白河北岸立村,以河得名。


 2.2.2人文类地名 


(1)姓氏与地名。以姓氏命名是最常见的命名方式,其姓氏多指建村人的姓氏,有时也指当地望族的姓氏。以姓氏命名,透露出中国古代宗法社会背景下的家族情况、移民情况、价值观念、民间风俗等诸多文化信息。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39个人文类地名中,有95个地名与姓氏相关,占人文类地名的68.35%,反映了氏族宗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比较显著。由表1可知,姓氏地名通用字主要有张、王、安、李、高、杜、杨等。例如:“安庄”明初安姓建村,故名安庄;“高家村”明朝洪武年间高姓住此建村,故名高家村。


(2)建筑与地名。建筑是一定地区文化特色和时代背景的体现。为纪念建筑物存在的意义或方便记忆地理位置,按照聚落附近的建筑物来给村落取名的命名方式十分常见。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 139个人文类地名中,有28个地名与建筑相关,占人文类地名的20.1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建筑文化历史与特色。由表1可知,建筑地名通用字主要有楼、台、坛、阁、院、墩、亭、碑、塔、庙、寺、坊等。例如:“院上”因在昆山北麓古寺院一侧建村而得名院上;“高阁庄”因在大街南北两头各建了一座阁楼而取名高阁庄。


(3)意愿与地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追求安定、祥和、自由的生活都是人们不变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对村落命名时,不免会把自己的意愿加入其中,便常常可见以吉祥词语、嘉言雅语而入名的地名,这些地名寄托了人们对安乐幸福生活的真心祈求。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139个人文类地名中,有16个地名与意愿相关,占人文类地名的11.51%,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由表1可知,意愿地名通用字(词)主要有长安、天宝、凤凰、吉祥、翰林、圣旨、仁、安、旺、兴等。例如:“大长安坡”取太平吉祥之意故名大长安坡;“安东卫”明洪武十七年置安东卫,以安东方之意,故名安东卫。


 2.2.3组合类地名 


(1)姓氏与地形组合类地名。将姓氏与地形组合起来给村落命名便产生了姓氏与地形相组合的地名,此类地名既纪念了建村人的姓氏,又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34个组合类地名中,有16个地名属于姓氏地形组合类地名,占组合类地名的47.06%,综合体现了地形要素与社区氏族、家族对村庄命名的复合影响。由表1可知,姓氏地形组合地名通用字主要有彭、孙+岭、坪等。例如: “彭家岭”由彭氏最初建村。


(2)姓氏与方位组合类地名。将姓氏与方位词组合起来给村落命名便产生了姓氏与方位相组合的地名, 此类地名一般是建村人为了方便记忆自身村落与当地已存在的村庄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是表示与各种地理实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使用的命名方式。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34个组合类地名中,有8个地名属于姓氏方位组合类地名,占组合类地名的23.53%.由表1可知,姓氏方位组合地名通用字主要有宋、杨+后、西、东等。例如:“宋家路西”明末宋氏因建村大路之西而取名宋家路西。


(3)水文与方位组合类地名。将河流、湖泊等水文实体与方位词相组合便产生了水文与方位相组合的地名,此类地名不仅可以表明水文实体与村落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增强了方向感。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34个组合类地名中,有7个地名属于水文方位组合类地名,占组合类地名的20.59%。由表1可知,水文方位组合地名通用字主要有河+西、北、东等。例如: “西山河”东靠四姑山,山水汇成小河流经村中,故名山河,清乾隆年间立村,因在山河之西取名西山河。


(4)姓氏与水文组合类地名。将姓氏与水文实体组合起来为村落命名便产生了姓氏与水文相组合的地名,此类地名不仅体现了建村人或村落中名门望族的地位,更表明了当时的水文实体对村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由表2可知,在统计的34个组合类地名中,有3个地名属于姓氏水文组合类地名,占组合类地名的8.82%。由表1可知,姓氏水文组合地名通用字主要有唐+河、王+海。例如:“王家海屋”由康熙年间王姓建村,因居海边搭屋捕鱼,故名王家海屋。



3


日照市村落地名景观空间特征


3.1 基本原理与研究过程


利用上述分类结果,以日照市现行行政区划图作为底图,村庄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空间点数据,运用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KDE)的空间平滑法(SpatialSmoothing),得到日照市各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图,进而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日照市村落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具体方法步骤是:将所研究的280个村庄作为离散点,通过 GoodyGIS 提取各村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并导入 ArcGIS 中,利用 GIS 中基于核密度估计( KDE) 的空间平滑法( Spatial Smoothing) ,得到日照市各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图。


核密度方程的几何意义为: 密度分布在每个 xi点中心处最高,向外不断降低,当距离中心达到一定阈值范围(窗口的边缘)处密度为0,见图1。网格中心处的核密度为窗口范围内的密度和:



3.2日照市村落地名景观核密度总体空间特征


 3.2.1自然类地名景观空间特征分析 


依山傍水、避风向阳是我国古村落选址的重要原则。选择地形类地名和水文类地名研究其景观空间特征。以地形类地名、水文类地名的地理坐标为点数据分别做出核密度分布图 (图2) 。



由图2可知,日照市地形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一核一带格局,主核心位于五莲县中南部、莒县交界地区,沿西北-东南向东港、岚山带状延展。日照市山地丘陵为主体的地形特征使地形成为影响区域村 庄命名的最主要自然要素,组合日照市山地大势示意图( 图3) 可以看出,地形类地名多集中分布于市域中部地势较高的西北-东南向的山地丘陵区域,如红泥崖、鸡山沟、竖旗山、青山顶等村庄。地形类地名延展地带走 向与区域地势整体向东南方向倾斜的方向大致一致。



水文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格局,三个主核心分别位于莒县西北部、五莲县东南部、东港区和岚山区东部。水文类地名景观的影响因素分为河流和海洋两类。沭河是日照市域内最大的河流,由莒县西北部入境纵流于泰沂山脉、长城岭脉和雪山山脉之间,境内干流长83.29k㎡。因此,在其流经的地域,形成全市水文类村落地名最集中的核心。如果从日照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的形态特征来看,其河流大多呈放射状由中部地区四方分流,与河流相关的村落地名相对集中分布于中部较高的山地丘陵区外侧,即地形类地名的外围,如坝上、寨里河、潮河、高泽等。从海洋要素出发,东港区和岚山区依托东南部辽阔的海岸线,使得水文类地名集聚,如东海峪、涛雒等。


分析自然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图4) 可以看出,自然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主次核排列格局,即以五莲县中西部为主核心,莒县东北部为次核心并向东港区和岚山区沿海一带扩散。自然类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格局的反映。



 3.2.2人文类地名景观空间特征分析 


分析人文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图5)可以看出,人文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格局,以莒县南部为核心,五莲县中东部为次核心,莒县北部和岚山区北 部相对集中。日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日照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保留下许多历 史文化遗存。据统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日照地区考证的龙山文化遗址有一百余处,遗址大部分属于“莒县南部群”、“莒县北部群”、“东港区东北部群”和“岚山区北部群”四个聚落群。龙山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以“莒县南部群”最为集中,其次是“东港区东北部群”,“莒县北部群”、“岚山区北部群”再次之。其空间分布反映了日照在历史文化演化过程由西向东,由内地向沿海逐步展开的空间态势。而人文类地名的空间景观特征与龙山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布高度吻合,说明了社会因素对村落地名的影响之深远。



 3.2.3组合类地名景观空间特征分析 


分析组合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图6) 可以看出,组合类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一核一带的格局,即以莒县中南部为核心,五莲县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小核心连接成带向东港区和岚山区扩散。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与姓氏等人文因素相组合的地名景观,反映了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村落地名空间景观格局受人文要素、自然要素的复合作用。如果说莒县西南部核心主要受历史人文作用的影响的话,由五莲中西部向东港区、岚山区的密集地带则反映了在区域地势水文格局控制下村落地名分布由山地丘陵向滨海平原逐渐扩散的态势。



 3.2.4日照市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特征 


分析日照市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图7) 可以看出,日照市地名景观核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三核格局,即以五莲县中南部、莒县中西部为主核心,东港区和岚山区交界地区为次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日照市地名景观空间分布格局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空间不均衡的综合体现。


莒县县域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沭河北入南出纵贯全境,莒县盆地及沿河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地下水储量丰富。县城位于中西部的莒县平原,是区域历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此,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复合作用形成了以莒县中西部为核心的村落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五莲县地处鲁东低山丘陵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衔接地带,境内有30座海拔500m以上的山峰,群山连绵,中部低山隆起,南北两向倾斜,河流呈放射状四方分流,是潮河、付疃河、沭河等区域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山前平地、岭间平地、潮河河谷平原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地形、水文、历史文化等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五莲县中南部村落地名景观空间分布核心。


明代,为抗击倭寇日照沿海建卫设所,安东卫与石臼所逐渐开始与外地的海上贸易活动;清康熙年间,日照即有岚山、荻水、石臼、涛雒、栈子、夹仓、龙王口等七个自然口岸;到清末,这些自然口岸逐渐变为当时区域性物资集散地和较为繁荣的商港;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口发展和村落聚集提供的便利,使东港区与岚山区交界地区的东南沿海一带成为村落地名景观空间集聚的次核心。



4


结 语



研究表明,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地名景观的空间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域差异。


首先,自然类地名体现了村庄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特征,地形是影响区域村庄命名的最主要自然要素,山地丘陵为主体的地形特征在日照村落命名上得到了充分反映;人文类地名是区域人文要素的重要体现,蕴含了日照市区域历史文化特征,姓氏类村庄占绝对优势,反映了在区域发展中姓氏宗群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上 的显著地位;自然和人文组合类地名是自然条件与人文要素复合影响的结果,组合类地名中,以地形与姓氏组合地名为主,体现了地形条件与姓氏宗群的复合影响。


其次,自然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五莲县中西部为主核心,莒县东北部为次核心并向东港区和岚 山区沿海一带扩散,与五莲县和莒县多丘陵山地、境内多河流、东港区和岚山区沿海一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相 吻合;人文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形成了以莒县北部、中南部,五莲县中部和岚山区北部为较明显核心的集中区,反映了当地人文历史地域的演化特征;总体上,村落地名景观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莒县和五莲县,并向东港区和岚山区扩散,体现了区域自然要素空间态势与人文演化的复合空间形态特征。


根据日照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初步统计,与第一次地名普查比较,截止到2011年,全市约有198个自然地名已经消失。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地域特色的村落地名如邵家洼、大花崖东沟、凤凰台等已经消失。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村落地名的保护,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地名,仅仅是日照市村落地名的一部分,大量的村落地名由于缺乏深入的考证,不能够明确其地名来源信息。有必要组合地名普查,组织相关专业力量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充分发掘村落地名的丰富内涵。地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该站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认识和推进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于乡村地名保护、发掘和研究等相关工作的认识。



END

来源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

作者 | 张文 王慧 吴军 辛本伟

选稿 | 常宏宇

编辑 | 林丽婕

校对 | 黄舒馨

责任编辑 | 郝志坚


中国地名歌曲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

古地名词的辞书释义

荆楚方言区地名的地理属性和文化内涵

陆逊与宜昌地名传说

茂名市地名的自然特征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