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混合性是指一个地名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成分的地名,一般叫做混合语地名,或称合壁式地名。混合语地名产生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不同民族共同居住于一地,一个民族已经对某地进行了命名,另一个民族由于语言差别较大,就将原来的命名作为一个专名,然后加上本民族的通名,从而形成混合语地名;二是某个或某些民族虽然迁徙或被同化了,但其民族语言作为底层形式被后来民族继续使用。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后来者不知原来地名的意义,就在原来地名上加上本民族语地名,从而形成混合语地名,如我国福建、广东许多地方现在还保留了大量壮侗语与汉语混合地名,就是由于这种缘故形成的;三是某些民族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带来了本民族语地名,但同时又接受了当地主流民族语的通名,从而形成混合语地名。混合语地名是民族杂居和民族迁徙、同化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语系、语支的混合语地名的重叠层次来了解一个民族迁徙的过程、民族迁徙的先后顺序和被同化民族的历史痕迹。
西双版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区,当地民间盛传远在傣族迁徙来之前,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就在此蕃衍生息。傣族迁来之后,经过与土著或先来的民族之间的斗争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傣族为主体,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存的局面,混合语地名也为这种记载提供了证据。据我们对西双版纳地名进行统计分析,西双版纳混合语地名主要有傣语哈尼语混合地名、傣语布朗语混合地名,傣语拉祜语混合地名、布朗语哈尼语混合地名、布朗语拉祜语混合地名、傣语基诺语混合地名以及新近出现的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混合地名,其中傣语与其他民族混合语地名数量最多。由于这些民族语言语系或语族差别较大,在构成地名时专名和通名语序存在差异,因此他们的结合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傣语和布朗语结合较为紧密,两者由于在语序上相同,所以既有布朗语+傣语地名,也有傣语+布朗语地名,而且傣语与布朗语由于相互影响较大,许多地名是傣语还是布朗语有时比较难判断。傣语与其他汉藏语混合地名因为语序的差异,一般傣语地名在前,然后在其后面添加其他民族语混合地名,大多是以音译的方式,即将傣语地名整体作为一个专名,再加上其他民族语通名,从而形成了“傣语通名+傣语专名+其他民族语通名”这种复杂的地名构成模式。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傣语与基诺语混合地名,由于长期受傣族的统治,过去基诺语地名都是通名采用傣语地名,而专名使用基诺语地名,这样就形成了“傣语通名+基诺语专名”混合地名形式。建国后基诺族恢复使用本民族语言作为通名,实现基诺语地名单一语种化,但在语序上仍然为基诺语“通名+专名”的模式。
混合地名是民族相互杂居和接触、交往以及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通过对混合语地名的构成方式、结合的紧密程度、相互借用和相互影响可以了解历史上不同民族的交往和分布情况,同时通过研究不同语系、语支的混合语地名还可以了解历史上这个地区的民族关系。
混合语地名毫无疑问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西双版纳本就是一个多语种的地名区,再加上各种语言混合语地名,给地名的调查、语种分析、地名考证以及地名的命名理据的探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