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演进角度下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

翁毅 朱竑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3个演化阶段“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城市演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历史时期至今,计有消失地名109个,新增地名78个和保留地名30个,消失比率约为50%;反映商业经济业态、方言特色和居住环境的定名方式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的“城市化”地名,这亦是滨江地域文化的流失。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别以保留地名与内河体系为增长“极核”和“扩展轴”,两者的叠加效应致使其重心向东迁移。现今地名加快的更新过程折射出城市演进和扩展速度超过建国时期和历史时期。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和不透水面增加是导致城区热岛效应及夏季高温、水体污染和内涝洪灾频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城市演进;城市管理;福州台江区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符号,也是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因而其产生和演化与城市的发展空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朱竑分别以海南的开疆文化和改革开放后的广州荔湾区为例,论证了开疆文化传播的空间扩散及其历史影响和城市发展轨迹在地名上的印证关系。地名文化景观是区域文化、区域精神和区域特征的重要载体,其区域空间分异可通过GIS技术生动地全面演绎;亦可通过地名景观文化积淀的挖掘,促进区域坊巷旅游文化的开发。可见,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嬗变不仅是研究地域文化传播、传承及文化演进的重要载体,而且在记载城市独特区域历史、标注城市变化步伐和体现城市变化趋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名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涉水”地名是以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为中心进行命名,在中国31个省市区名称中,有13个省因“水”而得名,如浙江、黑龙江和青海等;亦有按位于自然水体的方位进行命名,如省名河北、河南等,县、市名济南市、渭南县和淮北市等;还有以源于水的“坑、源、湾、潭、洲、滩、泉、井、湖、塘”等为通名定名的。历史时期的“涉水”地名更多表达的是一个片区或地段的概念,现今时期的“涉水”地名因土地利用性质和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片、线形态进一步地细化、分化和“点化”,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及房地产等地名中,“涉水”定名的情形屡见不鲜。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江城市的中心城区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水系和地貌等自然要素的变更,甚至消失。因此,从“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变化,特别是探究城市中历史地段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对城区地名管理和保护有着直接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透过“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梳理和分析,从地名的继承、出现、空间转移和时代演进等特征中挖掘出反映丰富、复杂的城市变化信息,一方面可印证、阐释城市变化中的诸多现象;另一方面希望能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滨江城市的城市规划、合理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及“涉水”地名的形成背景




1.1 研究区域概况


福州自古有“水都”、“中国温泉之都”之称,并享有“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现今福州仍保留着21座古代桥梁(约占福建省现今保留桥梁总量的40%),“处处桥接路通”可为昔日“水上城市”提供重要的历史见证。水脉是福州重要的地脉、城脉,现代福州的城市格局在陆进水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福州台江区亦因“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而得名。它位于福建省第一大河闽江下游入海处,地势低平,港汊、河浦、水网纵横交错,属于典型的城市感潮河网区。同时台江区地处福州平原中部偏东,闽江沿岸发育着大面积的河漫滩、江心洲和河口平原丘陵地貌,为中心城区扩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2 “涉水”地名的形成


古代福州城市政治和行政中心一直稳定在北部的鼓楼区,城市商业经济中心则沿着城市中轴不断向南移动,明清时期南移至台江一带,形成“城”与“市”分离的格局。台江区因闽江下游冲积泥沙堆积而成的沙洲围垦利用而得以形成,并向东、南扩展。例如,五代时期闽王开垦瀛洲,伴随形成了竹排埕、排尾等地名。宋朝台江区东部逐步形成鸭姆洲、鳌峰洲、老(佬)药洲等沙洲,合称为瀛洲,并发展成为现今的瀛洲路、鳌峰小区、老药洲街等“涉水”地名。明清时期台江区南部的苍(仓)霞洲、义(外)洲、帮洲、后洲、三县洲等沙洲出露,渐成天然的“道头”。区内纵横交错的河流成为“北货(米和木材等)南运”的重要渠道,亦形成上杭(航)路、下杭(航)路和台江汛等重要的“涉水”地名。随着运货集散的码头形成,沿岸的商店和民居增多,街市已俨然形成。据记载,1469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设福州,并指定台江的南台新港为对外贸易港;1498年督舶邓太监在水部门附近的河口尾(现今位于台江区)组织人工开凿河道直通闽江,以便利琉球贡船的往来。由此可见,明代的台江区已是河流纵横、江河连接、潮水贯通、商贾繁盛的要地。换而言之,台江区形成开发的历史也是“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手工业和商业是台江区的主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区内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如福建省机器厂、市木材加工厂、市油墨厂、市香料厂、市味精厂、福新显像管厂、福日电视机公司等地名文化景观已被新的所取代。特别是近年来,台江区全力打造商贸旅游和滨江房地产,进而涌现出一批如“闽江世纪广场”等典型的“城市化”“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因此,唐宋以来台江区形成的地名文化景观,是福州滨江城区扩展及河网水系演化的重要缩影。其中“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将城区变化信息和规律浓缩于反映城市变化的地名上,通过新旧地名的解读,可以洞悉城市兴衰和更新的信息。




二、研究方法




自1949年设区以来,台江区行政区划分别于1950年、1968年以及1996年发生较大变动,本研究将1996年划定的行政区划范围作为基本研究范围,以唐宋至民国期间的历史地图作为地名景观演变研究的基准年,探讨1﹕5000的福州历史时期(唐宋和民国)、建国时期(1950年和1975年)和现今时期(1998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地图变化,辅以2009年福州市影像地图集(1﹕2500)及1981年、2001年TM遥感影像作为中心城区“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和内河水系演化的重要参照。分别对各时期的地图进行几何校正、坐标配准,并经矢量化处理,提取各时期“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及当前城区内河水系分布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图像处理软件是ENVI4.7和Arc/info9.3。




三、“涉水”地名文化景观演化




将《福州地名志》和《台江志》中民国以前带有“涉水”信息的地名进行初步统计,“涉水”地名约占全部地名的60%~80%。历史上福州台江区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常常以洲、洋、浦、屿、津、湾、泽、埕、汛、滨、港、河、湘、桥、井、潮等字来命名,与广州等地的“涉水”地名所带有的涌、坭、埔、步、漖、滘、沥、凼、口、塘、榃、基等字有较明显的区别。这反映出历史上的闽中(福州)文化,特别是滨江湿地文化有着与广府文化迥异的区域特征。而现今福州台江地名中“涉水”地名文化景观,随着昔日“河流纵横,处处桥接路通”景象的消失,衰减明显。从历史时期至今,计有消失地名109个,新增地名78个,保留地名30个,消失比率约为50%。据此,通过描述保留、增加和变化的“涉水”地名信息,对比分析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特点及格局,以反映城市化过程中滨江城区水环境的变化规律,探究城市水环境管理和整治的新思路,为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江城区的应急和应对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3.1 涉水地名文化信息分析


3.1.1  保留地名的信息分析


台江区因临闽江和南台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昔日纵横的河流,在台江区沿河附近形成多个沙洲,而沙洲的形成又成为福州商业中心不断向南拓展的重要载体。纵观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3个时期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表1),福州继承并沿用至今的“涉水”地名景观约有30个,其中宋朝以来开发利用沙洲达到9个,在宋朝和明朝分别形成了两个开发高潮,这与史志上所记载台江商业发达的社会风貌相一致。但现今这些地名所指范围大多已缩小,只有“三县洲”仍然保留着原来“三县共有”的含义。沙洲上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与居住、贸易、餐饮等行业相关的7条街道,如洋中里、上杭(航)路、下杭(航)路、茶亭街、中亭街等颇具历史色彩的地名文化景观,而现今这些“涉水”地名所指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目前内河水系仅有7条,历史上“桥通路接”的景象随着滨河湿地的消失,仅以零星的河名或桥名反映当时的点滴信息。“涉水”地点名如排尾、水部、洋头口、新港、浦东、斗池等因台江的内河水系开发、治理和管理等过程得以产生和保留,但此类地名文化景观数量非常有限,几乎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殆尽。


▲表1


3.1.2    新增地名的信息分析


从历史时期到建国时期,增加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仅有排尾路、台江路、达道路、东滨路、瀛洲路、鳌峰路、江滨路、江一至江十路、玉环路等18条街道和沙合、岭汀、沙堤、沙合、瀛滨、新洲和瀛江7个地名。此时增加的地名是在历史时期的地名文化景观基础上衍生分化而成,如以“排尾”的地点名发展成为排尾路,依托“瀛洲”的沙洲名又分化为瀛洲路、瀛滨、瀛江等。台江路、江滨路、江一至江十路、玉环路、东滨路等“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形成了建国时期濒临闽江区域的路网体系,它是此时南部台江区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国时期的排尾路、台江路、瀛洲路、鳌峰路、江滨路和玉环路等道路得到迅速拓宽和延伸,此时地名文化景观的继承、衍生、分化及转移等现象频繁发生,如以鳌峰路为核心形成的新地名有鳌峰支路、鳌兴路、亚兴路、鳌港路、鳌光路、曙光路等。江滨路、东滨路向东、西延伸而连成一体,并变更为滨江中大道、滨江西大道和台江步行街等,构成新的环闽江路网。排尾路、台江路及玉环路的现今范围也都比原来有所扩大,这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福州滨江区域“东扩”和“南进”的速度远远超过建国时期的扩展速度。同时地名的更新过程也加快,建国时期增加的沙合等7个“涉水”地名,已被不“涉水”的如南禅新村等房地产名或建筑名所取代。此时台江区的学校、医院、房地产业和商业等建设正处于百业待兴的时期,新增地名约占全部新增地名的90%,涌现出大量具新时代意义的地名文化景观。其中亦有依据原有的“涉水”地名来定名的,如闽江公园、鳌峰洲小学、亚峰小学、台江医院、台江影院和元洪锦江等。

同时历史时期继承沿用至今的地名文化景观中,因城市空间的扩展,由地点名扩展为街名,继而发展为一系列地名的现象较为普遍(见表1),如“亭”发展为“茶亭”、“茶亭河”、“茶亭街”,进一步分化形成茶亭小学、茶亭公园、茶亭步行街、君临盛世茶亭等,与此类似的还有“中亭”、“洋中”和“上浦”等。由此,道路扩展带来城市空间向外拓展,道路扩展又导致滨江城区大面积的湿地退缩,进而导致新的“涉水”地名景观已不能反映其原有的定名规律。


3.1.3    消失地名的信息分析


现今福州台江区消失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有百余个,与此同时其复杂多样的定名方式也随之消失。其定名方式可按所指区域范围分为街、巷(弄)、里、宅、铺和桥等;亦有按其所处的方位来定名,如口、嘴、头、前、后等;还有其本身已包含地名范围的大小,如墘、涧、浦、洋、池、河等。考虑到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台江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明显变化,按行政区划归并“涉水”地名文化景观较直观可行。由表2可以看出,从历史时期到建国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和滨江城区湿地及河流的消失,“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共减少77个,原以铺、巷、街等与区域商业经济业态相一致的地名文化景观消失甚快,如锦江铺、龙津巷和洋头街等。同时带有方言特色的“涉水”地点名亦明显减少,如以“墘”来定命的地名有池墘头、东河墘、西河墘、江墘下、利发河墘等。反映居住环境的“涉水”地点名如莲池、莲宅、荷宅、柳宅等也被湮没在城区扩展的过程当中,桥名和里名也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减少。而建国时期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发展至今,“涉水”的街道名和地点名景观占消失比率的78%,这侧面反映出此时的城区扩展给城市面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历史时期至今,地点名、街名、铺名、巷名和桥名等在109个消失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中减少得较为剧烈,这与滨江城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和道路扩展、延伸和连接迅速等扩展特征相一致。


▲表2


3.2 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演化特点与过程


3.2.1  保留地名是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增长的“极核”为把握整体的演化规律及特点,以历史时期保留至今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作为影响中心,取500m、1000m和1500m作为影响半径,了解继承保留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对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关系。图1反映出历史时期保留至今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高度地集中于8个沙洲(见表1),除东部的鳌峰(洲)及西部的上浦路和斗池。


▲图1


而新地名的增加则以这8个沙洲和鳌峰(洲)为增长核心,环绕在内河体系1200m的范围内形成增长集中带。其中87%的“涉水”楼盘处于距保留“涉水”地名文化景观1500m的影响范围内,尤以苍霞洲、瀛洲和排尾的密集程度最大,导致这些区域建筑密度过大,容积率偏高。然而区域人工建筑使局域的下垫面由透水面变为不透水面,将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徐涵秋在研究不透水面与城市热环境的相关关系时,也指出福州市南部的苍霞、排尾等为城市高温热点区域,不透水面是引发城市热岛的最重要因子。


3.2.2  内河体系是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增长的“扩展轴”以距内河体系约600m和1200m的一、二线江景范围作为现今“涉水”地名景观空间分异的分布载体,分别按600m和1200m的影响范围进行统计:600m范围内的现今地名约占地名总量的81%,1200m范围内则升至97%。现今“涉水”地名景观高度集中于内河水系1200m的范围附近。换而言之,距闽江及内河约1km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绝大部分的新增人工建筑(图2)。


▲图2


以8个沙洲及鳌峰洲作为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增长极”,并在环闽江路网形成的推动作用下,内河体系成为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增长的“扩展轴”。同时由于高额利润的驱动,房地产商纷纷利用江景或河景构建“涉水”房地产,致使滨江中大道上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格外瞩目。然而福州城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环绕在滨江路上高建筑密度、高容积率的“涉水”楼盘堵住了本可穿越城区的江风。一线江景的不合理规划和利用,使之成为福州城区夏季高温的第二个主要影响因素。


3.2.3  时空分异过程  以沙洲为“极核”和内河水系为“扩展轴”的叠加效应,导致“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发生重心规律性地迁移。历史时期、现今时期及新增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重心逐渐向东,由洋中向君临闽江,再向鳌峰大桥推进(图3)。


▲图3


尽管“涉水”地名文化景观跃迁的速度并不快,但此时台江区建成区形状已变得十分狭长,导致城市紧凑度明显降低,城市形状趋于松散、狭长。城区紧凑程度的降低会给城区规划和城区形态管理带来诸多新问题,如增加城区东西方向、甚至整个交通体系的压力,也会对城市环境和社会安全管理造成潜在风险等。同时以损失湿地、植被和江面等透水面作为代价的城市“东扩南进”过程,引发湿地减少、植被退缩、江面变窄、水体污染和内涝洪灾频发等各种负面环境效应,亦对城市内河体系和城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四、结论




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对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继承、出现、空间转移及演进等特征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继承沿用至今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约30个,但所指的“涉水”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大多已不存在。反映商业经济业态、方言特色和居住环境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被“城市化”的地名所取代,复杂多样的定名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随之消失,这亦是地域文化的流失。新“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由历史地名文化景观衍生分化而成,但已不能反映原有定名规律。


(2)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增长以保留地名为“极核”,在8个沙洲和鳌峰洲形成两个增长集中带。“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增加的不均衡性导致滨江区域可用土地减少,并抬升沿江区域房价,而城河区域的环境演化对滨江城市的亲水宜居环境、洪涝排水、城市景观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以沙洲为“极核”和内河水系为“扩展轴”形成的叠加效应,致使重心向东迁移。道路的延伸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站,滨江道路体系的扩展带来了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城市空间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建筑物所取代,成为引发城区热岛效应及夏季高温、水体污染和内涝洪灾频发的重要因素。同时福州曾为“桥接路通”的滨江城市,湿地是其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水上城市”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和文化特色应给予积极保护。







来源:《热带地理》2012年第2期

作者:翁毅  朱竑

编辑:郭娟

校对:周辰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推荐

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兰州市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蔚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江西研究专栏 | 环鄱阳湖地区滨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出路——以永修吴城为例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