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分析郑州市地名
摘要:地名是由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不同语言符号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它记录着人们对世界的体察和认知。地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对地理实体认知的思维表征。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来分析郑州市地名,以求从中窥探人们命名地名的理据和心理机制,寻找对地理实体的认知规律,为更深入地研究地名提供借鉴。
关键词:郑州市地名 认知 意象理论 隐喻
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的指称。它是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不同语言符号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它记录着人们对世界的体察和认知。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与语言是互动的,二者具有整体生态性。语言是认知的表征。地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对地理实体认知的思维表征。
一、郑州市地名与认知语言学意象理论
人们在反映、认识同一种客观现象时,对观察的视点、凸显的部分、抽象化的程度、注意的对象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印象——即意象。
Langacker分析意象使用的概念主要有:注意(attention) 、调焦(focal adjustment)、视点、抽象 (abstraction)、基底一侧面、辖域 (scope)、图形(figur)一背景(ground)、射体一地标等等(张敏、1998)。认知意象投射到语言结构上,是语言结构形式的形成动因。地名是人类理解和把握感知到的地理实体情景的语言符号,通过对地名的认知分析可以还原当时的地理风貌,因为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有关,并以此为理据。
一般来说,语言表面上所表达的内容只是事物诸多属性中比较突出的部分,比如河南、河北这两个地名的命名。这两地都地处中原,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河 ”命名的原因在于,水对于农业生产和老百姓的生活意义重大,它是生命之源,是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所以水极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黄河自西向东横穿中原,哺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它自然就成了人们注意的对象。由于交往的需要,人们需要辨别方位,给这两个地理实体命名,这时黄河因备受关注而被凸显,所以产生了河南、河北这两个地名。
郑州地处中原,中原地区以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为主。这决定了中原人对农耕文明的选择。通过对郑州市地名的分析整理,我们发现地名往往与人们居住的地形、地势状况、人文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1.河、沟、涉、水、洼、州、川、池、沱、洪、湾、湖、井等与水有关的事物因被注意而凸显,易用在地名词汇中作通名。我们知道,水是万物之源,水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管仲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水和生物的关系:“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管子》)。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往往居住在河流的沿岸,因此聚落的名称多与水有关,甚至一些城市、村落的名称和河流的名称一致,由此可见,“水”在人们心中的重要程度。比如河郭村是清乾隆年间郭姓建村的,定居杨家小清河湾处,原名河湾郭,简称河郭。老湾咀村,因位于惠济河湾处,原名老河咀,清乾隆年间演称今名。像槐树洼、须水镇、十八里河镇、七里井、大峪沟镇等亦是。
2.岭、峪、山、尖、岗、坡等自然地貌,在郑州市西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形中较常见,但在平原地带则易于因被注意而凸显。如磨王,位于中牟西南,据传,清初王姓于此建村,以村处有高岗,地形如磨,得名磨王庄。同治年间简称今名。沃孙,中牟县城南,清代孙姓居此,东、北、西三面环沙,俗称沙窝,故名窝孙,建国后演称此名。
3.庙、堂、寺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人及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等与人们的宗教信仰、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也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出现在地名的通名中。如祥云寺,明代,张姓傍祥云寺(小韩寺)建村,故名。据清乾隆十九年《中牟县志》载:“小韩寺,在县西南十五里谢庄,唐时有异僧居之,时年大早,祈雨灵应,故改名祥云寺。有残碑记,垂拱二年唐则天时建也。”催庵,清乾隆年间,催姓建村,原名为催家庄,同治年间因村建观音庵,演名催庵。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名都是由于生活交往的需要,使地理实体在人们的关注、愿望、期望之中被注意而凸显,在心智中对其有所体察进而用语言符号来命名的,同时它们也是人们对地理实体的认知的心理表征。
二、郑州市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
(一) 隐喻 (metaphor)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Lakoff&Johnson,1980)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已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的概念,来认知、对待未知的、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即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始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
有些地名的命名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如驴蹄坡,驴曾经是重要的农耕生产工具,人们对它非常熟悉,对驴蹄的形状也印象深刻。人们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对这一地理实体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认识,辨别方位的需要迫使人们对它进行命名,生活经验让人们产生相似性的心理联想,根据驴蹄这一概念来认识、表现地理实体这一概念,故而因村子处在形似驴蹄的坡上而得名。再如西腰,明朝时,丁姓自山西洞县迁至密县摩旗山西部的山腰定居,因名西腰。人们由自身形体概念“腰”出发,认知山坡这一地理实体,因定居半山坡,所以命名在方位上处摩旗山西的山腰,为西腰。磨王、盆王、簸箕掌等的命名亦如此。
(二)转喻 (metonymy)
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强调的是相关性。隐喻的来源域要具体,转喻的来源域要显著。由于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事物最突出、最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所以语言上表现为注重凸显原则。船员在船上最忙的是一双手,所以有了“水手”这一词,同理,这种认知方式在地名的命名中也有体现。郑州市邙山区的胖庄,据说明朝时村中有一老人姓张,身体很胖,在村南官道旁开一个饭铺,过客都叫他胖张,唤村为胖张庄,后改为胖张。用村中一人的形体特征“胖”这一经验认知投射到对村的命名中,凸显了此人“胖”这一形体特征。再如关帝庙、白龙庙、黑沟(多黑色石头)等也是这种认知方式的表征。
三、结语
地名是人类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认知体验的思维表征,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理论和隐喻理论来分析郑州市地名,可以还原当时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事件及人居活动。人们对地理实体的注意焦点不同,就会凸显它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意象——地名。隐喻和转喻的应用使地名更加多姿多彩。同时我们也发现,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它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我们理解事物的一把钥匙。用认知的观点来分析地名,窥探人们命名地名的理据和心理机制,寻找人们对地理实体的认知规律,会为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地名提供借鉴。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2期
作者:孙利君
选稿:郑雨晴
编辑:郑雨晴
校对:方梦瑶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推荐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