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代国人对西藏地理的考察与记载

孙冬虎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清代对西藏地理的考察与记载,是掌握边疆状况、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初步分析了清代国人测绘西藏地图、探索进藏交通路线、考察西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过程、学术成就及其社会背景,讨论了记载西藏地理考察成果的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史料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西藏;地理考察;地图测绘



一、

引言




地理考察与研究,是认识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基础工作。在边疆地区,更是了解疆域状况、维护领土完整、实施行政管理的必要条件。与祖国内地相比,西藏由于地处边陲、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路途遥远、语言不同、风俗迥异,长期被视为地理考察的畏途,甚至被涂上了某种神秘的色彩。清代是我国历史上进行西藏地图测绘、野外地理考察和文献记载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将对上述三方面的学术实践过程、主要成就及其相关背景进行初步分析。



二、

西藏地图测绘的进展




康熙年间全国范围的经纬度测量,是中国测绘史上的重大事件。虽然传教士并没有亲自到西藏开展这项工作,但这一时期在多次派兵进藏的同时,也测绘了一些地图。据翁文濒先生考证,康熙四十八年(1709)曾派人进藏测图,“在藏二年回京,于1711年将图交雷孝思神父审阅,图中并未定有经纬位置,雷氏以为与内地各图不易连接,认为无用。帝乃再派曾在钦天监学习数学、测量之喇嘛二人,自西宁至拉萨,复自拉萨至恒河之源”。1711年所绘的地图,大约是最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西藏地图,尽管它并不精确。对于派喇嘛进藏测绘一事,《大清一统志》记载:“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遣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绘画西海、西藏舆图,测量地形。以此处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皆由此起云”。但是,由于策妄阿喇布坦叛乱,他们二人至冈底斯山而返,来不及测量、订正经纬度,所绘地图虽经亲测,但也不乏取之于传闻的材料。因此,传教士在其后编制西藏地图时,既利用了二人实测、采访的资料,又以当时业已测定的西宁、打箭炉、丽江三处为起点,根据它们与拉萨的距离,将拉萨定位于西经26度、北纬29度6分。所编成的西藏地图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被绘入铜版的《皇舆全览图》中,从而填补了西藏在全国舆图中的空缺。

清初西藏地图测绘的不足,正如翁文濒所说:“康熙所用测图喇嘛,虽曾略受训练,但因阻于战乱,亦仅亲勘西宁、拉萨、恒河一段,其余亦得之藏寺旧闻,加以编制。可见康熙时代西藏地图,殊不及内地及满蒙之详密。而于藏地西部,尤未详勘,故多错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的发现、定名及其载入地图中。林超先生的研究证明,1717年入藏勘测的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和胜住,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发现者。由于他们的工作,1719年的铜版《皇舆全览图》最早在地图上正确地标志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满文名称,1721年的木版图上又出现了其汉文译名,这是地理发现史与测绘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英属印度测量局1852年测量珠峰高度、1855年以该局前任局长英国人George Everest之名命名此峰为Mt.Everest,则是远在我国测绘珠峰135至138年之后的事情了。



康熙时代的测绘事业在乾隆年间得到了延续,但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在推广应用科学知识和培养人才方面固步自封,当时已渐显停滞之势。“其工作已渐中国工作化,重于考据而忽于测量,过于铺张而实逊精密。其后私家著述,有《西藏图识》、《西招图略》、《卫藏图识》、《西藏图考》等,皆有图。然皆不著经纬,不甚明比例,但略记山川地名而已”。清中期以后,地图制作水平大为衰退,往往在《皇舆全览图》或《乾隆内府舆图》基础上增删摹绘。坊间常用的“计里画方”法,较之经纬度绘图法已是倒退,甚至还有以山水画形式绘制的,连比例尺也不很重视了。乾嘉之际的驻藏大臣松筠(1754-1835),嘉庆三年(1798)撰《西招图略》,附图15幅,已是既无经纬度也无计里画方,同时没有比例尺,与山水画无异,且地图的方向是上南下北,异于常例。即使如此,到光绪十二年(1886)黄沛翘撰《西藏图考》时,鉴于"内府《西藏全图》外间未见临本,惟松文清公《图略》与盛氏绳祖《图识》刊行于蜀”,选摹了松筠附图中的12幅,因为“自来西藏专图无有逾于此者”。卷一的《西藏全图》,是他的朋友临摹节取同治年间刊行的《皇朝中外一统舆图》即《大清一统舆图》而成,仿原图采用计里画方与经纬度并用的方法。黄沛翘称:“生平所见藏图,未有以方里计者,此殆其权舆耳”。权舆,意为草木的萌芽状态。他认为这幅地图“计里开方,发前所未备”。对其评价如此之高,恰恰表明了当时西藏地图数量缺乏且以山水画形式居多的状况。



据邓衍林先生记载,清代关于西藏的地理图籍,除上述几种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20余种,如《西藏全图》、《西藏地方图》、《三藏分界图》、《四川西藏等处图》、《前后藏图》、《三藏卡伦图》、《前藏地图》、《西藏番族图》、《雅鲁藏布江图》、《西藏帕克里附近道里图》、《西宁至达赖喇嘛地方图》、《藏南及所属哲孟雄布鲁克巴部落地方形势图说》、《西藏至塔儿寺图》各1幅,这些地图与《班禅额尔德尼入觐西藏至塔尔寺路程图》2幅,均不注绘者姓氏,有的甚至不注比例尺。有绘者可查的,有嵇志文《全藏全图》1册、湖北官书局《西藏全图》1幅、萧绍荣'《卫藏全图》1幅、瞿继昌《西藏全境道里图》11幅、安成《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1长卷,以及法国窦脱勒依《西藏全图》1幅附《西藏印度通道图》的译本等。不论其精确程度如何,都显示着人们对西藏地理的认识在逐渐开阔。



三、

西藏交通路线的探索与记载




西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气候寒冷的自然特点,决定了进藏路线和藏区交通线的极端重要性。对于从内地进藏从事行政管理或执行军事任务的人员来说,尤其是这样。因此,探索和记载西藏的交通站程,几乎是所有关于西藏地理的文献中必备的内容。例如,焦应旂《藏程纪略》,记康熙五十三年至六十年(1714-1721)自西宁入藏的路线及沿途所见地理风物。光绪年间,江苏清河县人王锡祺(1885-1913)辑刻《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汇集了清代中外600余位作者的1436种地理文献。该丛书正编第三帙、再补编第三帙与西藏有关的约35篇(包括编辑者自同一书中析出的不同篇章),其中近20篇记载了进藏道路或藏区之内的交通线,代表了这方面的基本状况,兹择要予以说明。在不同文献中,同一藏语地名的汉字译法、同一地名古今所指的位置并不完全一致。为简洁起见,这里遵从原文的写法,只在某些地名之后括注现在的地名。

杜昌丁《藏行纪程》,是他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十二月从昆明出发,沿怒江两岸护送其戴罪立功的上司进藏的记录。入藏后在今左贡、八宿、洛隆3县境内,经必兔(碧土)一札乙滚一崩达一瓦河(瓦合)一落龙宗,次年七月十一日始由此独自折回。这是清代较早记录从云南入藏途径的文献。雍正四年(1726),王我师参与藏炉分界事务,所撰《藏炉总记》,记载了从四川、青海、云南入藏的三条路线:“自康熙五十八年安设塘站,以炉始,总计里塘、巴塘、乍丫、昌都、洛隆宗、说板多、拉里,前抵西藏,此官兵仓储地共计八十七站。从炉右出,自霍尔之甘孜、叠尔格(德格)德格至纳夺,抵昌都,尽属草地;再由恩达至类五齐,亦大道也;过江达桥,由铜顶至墨竹工卡合路进藏。至如西宁进藏之路,由青海至琐里麻、白燕哈利,左折八郎嗟、玉树过河,由毕利当阿以至宁城南成,可至察木多。若由白燕哈利过拉布其图河、木鲁乌苏河,尽属黑帐房草地,至党木热贡、八个塔、羊八景抵藏。再考松潘,自黄胜关出口,由郭罗克、阿树、杂竹卡至竹浪过河,亦会琐里麻,与西宁路同。云南进藏者,由塔城过溜通江,由大小雪山直至察木多。至于后藏之辽阔,由札什伦布通阿里、白布、布鲁克巴,即与生番喇丹接准喝界。再过初布寺、刚吉拉,愈荒渺矣”。



王我师的上述记载,奠定了关于进藏道路的文献基础。后来的进藏者所述,大致只是局部更加详细些。比如,王世睿叙述雍正十年(1732)由打箭炉(康定)至拉萨见闻的《进藏纪程》,林俊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自德庆返回打箭炉行程的《由藏归程记》,徐瀛关于道光四年(1824)自成都至拉里、次年自拉里至拉萨经历的《西征日记》与《晋藏小录》,姚莹记录道光二十五年(1845)自成都往乍丫、察木多处理两呼图克图相争之事的《康輶纪行》,都属于这一类。身为驻藏大臣的松筠,由于职责所在,多次巡行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两岸地区,其《西招图略》、《卫藏通志》等文献,所记西藏交通线更为丰富。至于没有进藏经历的学者,他们关于西藏交通的叙述与考证,显然要依赖他人的资料。例如,乾隆年间盛绳祖辑录《入藏程站》,记录了自成都入藏的站名、里程;姚鼐.《前后藏考》,简记入藏的南北两条通道。道光时期,魏源《抚绥西藏记》提到了三条入藏之路,并在其《西藏后记》中予以详述。到光绪十二年(1886)黄沛翘编撰《西藏图考》时,广泛吸收前人的游记、方志资料,在卷二的《续审隘篇》叙写西藏险要、《内地程站附考》记载沿成都一打箭炉一江卡一线进藏的程站,卷三《西藏程站考》记江卡一察木多—拉里一拉萨一札什伦布一胁囑尔一聂拉木一线7226里、69站的详细情况,卷四《诸路程站附考》,记打箭炉一察木多,察木多一类伍齐一墨竹工卡,挞鲁一札什伦布,札什伦布一聂拉木,札什伦布一咱党一拉萨,松潘黄胜关一古尔分索罗木,羊八井一喝尔藏骨岔,以及拉萨分别至西宁、腾格那尔口、玉树、纳克产、奔卡立马尔、生根物角、布鲁克巴的交通线,共计14条。《西藏图考》对西藏境内及其与周围地区的通道、程站言之惟恐不周,是《卫藏通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文献。



四、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考察与描述




清代关于西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比较集中地包含在地方志、游记等类型的文献中。依据前朝资料和本朝见闻编纂的西藏地方志,除《大清一统志》卷547《西藏》外,据吴丰培先生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著录,从雍正年间李凤采纂《藏纪概》,到宣统三年(1911)许光世、蔡晋成纂《西藏新志》计17种。以“志”或“识”名篇的,有乾隆《西藏志》、《卫藏图识》,嘉庆《卫藏通志》,道光《拉萨厅志》,宣统《西藏新志》、《巴塘盐井乡土志》共6种,其余数种有“记”、“纪述”、“见闻录”、“纪闻”、“图说”、“图考”、“遗闻”等名目。虽然这并不影响它们的地方志内容,但也表明其数量较少、体例略嫌混杂的状况。体例比较完备的地方志,以《卫藏通志》为例,16卷名目依次为考证、疆域、山川、程站、喇嘛、寺庙、番目、兵制、镇抚、钱法、贸易、条例、纪略、抚恤、部落、经典。从地理学的角度衡量,卷二《疆域》记其周边界线;卷三《山川》记山岭的位置、地势与河流的支干分合;卷四《程站》记成都一打箭炉一里塘一巴塘一察木多一拉里一拉萨一札什伦布一聂拉木等多条交通线;卷六《寺庙》说明宗教建筑的位置、形制与相关事件;卷十四《抚恤》留下了一些牧业与灾害记录;卷十五《部落》记载历史上的民族和人口分布。上述六卷都具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意义。地方志包罗广泛、条理分明,但由于体例的限制,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远不如游记一类文献生动形象。



用优美的文笔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作出形象的描述,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徐霞客等人所开创的悠久传统。综观具有地理内容的西藏游记,作者大多继承了这一风格。不论是西藏的高山、河流、气候、道路、物产,还是那里的居民、建筑、风俗、宗教、语言,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著述,成为区域地理描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西藏游记的地理内容比较丰富,以下诸例,示其一斑。

进藏者遇到的困难,首先是必须与高山和严寒气候抗衡。杜昌丁在康熙六十年(1721)闰六月廿八日观察,崩达以西六十里,“其寒盛夏如隆冬,不毛之地名雪坝,山凹间有黑帐房,以牛羊为生,数万成群,驱放旷野”。而王世睿在雍正十年(1732)的经历更为艰苦:乍丫西行三十里“至雨撒,过雪山。山之高不过里许,东则山腰委折,自顶以西,雪路褊窄,宽仅尺许,深不计尺。由山半直行而西,则下临无地。由西转南,层层折下,雪路多坎,陷马蹶不能行。即徒步,时防踱跌焉”。类似的描述,成为大多数游记中普遍的内容。




来源:《测绘科学》2004年第7期

作者:孙冬虎

选稿:周辰

校对:周辰

辑:黄舒馨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推荐



鄡阳城址初步考察

清代新疆移民地名考述

清代地图与“哈尔滨”地名考证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 “通济渠”命名及方位质疑

塑造河名构建水权——以清代“石羊河”名为中心的考察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