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偶春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乡镇地名文化蕴含着乡镇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环境特征,对于挖掘并彰显地域特色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皖北六个地级市范围内的乡镇地名为研究对象,以点距离分析法和地名分布情况为依据,对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依据自然景观类与文化景观类,可以分为11个二级类别。自然景观类主要以山、水类地名为主,山体类地名集中在沿东北—西南走向的淮南、淮北、蚌埠、宿州等境内的山地丘陵区,水体类地名多分布在东南部的淮河流域;人文景观类主要集中在姓氏、建筑庙宇类,姓氏地名与人口分布紧密相关,分布于适宜居住和农耕的平原区,建筑庙宇类则集中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河流边缘流域。最后,依据以上结论,深入分析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期进一步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皖北



地名文化蕴含着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前景,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可以了解该地域范围内历史人文景观的发展变化,从而进一步应用于自身特色文化景观的开发与建设。运用 GIS 技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有助于更为科学客观地剖析研究范围内的地名来源与意义,如因水系和山体而命名,以及因文化活动而命名,可启发于地域特色景观的形成,结合山系水体构建鸟瞰、滨河景观,或再融合当地丰富的经济文化活动构建纪念广场景观等 。因此,对于地名文化与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能够分析出适应于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景观建设,为“适地适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对某一地域特征范围内的所有类型的地名,如将县名、镇名、社区与街巷名及村落名等全部纳入研究范围,进行宏观尺度上的数理统计分析,反映整个区域地名之间的关联性,在行政级别与名称所代表的区域范围上没有进行区分 ;二是对某一地域内的某一种类型的地名,如乡村、街道等地名,分别作为独立的研究群体的小尺度分析,研究结果反映的是某一类型微观地名文化景观 。本文研究思路属于后者,即以有一定地貌特征(黄淮平原)的皖北作为研究对象,从乡镇地名的角度进行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通过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的研究,挖掘各乡镇蕴含的文化景观内涵,指导后期乡镇、乡村文化景观的建设与发展。然而,由于皖北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范围内文化景观特色多数不够鲜明且建设较为落后,因此,本文对皖北地区六市各乡镇地名文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挖掘皖北乡镇地名所映射出的地域景观文化特征,发掘乡镇地名文化的隐藏价值。根据各地不同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研究分析,充分了解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的起源、意义,为营造各乡镇、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提供设计思路,使乡镇地名文化与景观空间特征有机地融合,有效避免“千镇、千村一面”等乡镇、乡村环境景观发展态势,对于深入推动与区域环境相适应的皖北地区乡镇、乡村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皖北地区概况


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的由来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行政区划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深入分析皖北乡镇地名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弄清乡镇地名与外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必须首先搞清其基本概况与皖北各市所辖乡镇的历史变迁与行政区划分布。


(一)皖北地区基本情况


皖北是安徽省北部的简称,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属于淮河流域,整体地势以平原为主,主要受黄河泛滥和淮河冲击形成,仅少量地区属丘陵地带。因此,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皖北拥有以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而形成的淮河文化,其融合了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不仅有兼容性,同时拥有过渡性。除淮河文化外,皖北还代表了楚汉文化与老庄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促使乡镇、乡村地名文化的多样衍生。此外,皖北地区地处平原,气候温润,适宜农耕产业经济发展,大部分乡镇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为主产业。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多年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耕文化。除了各乡镇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许多乡镇也开始种植各自不同的特色农业产品,如反季节蔬菜、贡米、药材和无籽西瓜等。部分地区结合地区物质资源进行现代工业经济建设,促进了乡镇产业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乡镇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进行的探索,也为形成乡镇文化特色景观提供创新的思路。


(二)皖北各市行政区划分布


自清顺治年间设安徽省以来,该地经历了许多的历史变迁和行政区划的变化。皖北起源于清康熙九年庐凤道,光绪年间更名皖北道,范围包括安徽长江以北的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安庆府和亳州、泗州、六安州、滁州、和州。经变迁现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 6 个省辖市。其中宿州市下辖 1 个市辖区,4 个县,2 个功能区,共 95 个乡镇。蚌埠市下辖 4 个市辖区,3 个县,共 53 个镇。淮北市下辖 3 个市辖区,1 个县,共 18 个乡镇。亳州市下辖 1 个市辖区,3 个县,共 80 个乡镇。阜阳市下辖 3 个市辖区,4 个县,1 个县级市,共 149 个乡镇。淮南市下辖 5 个市辖区,2 个县,共 68 个乡镇。皖北六市经统计有 463 个乡镇,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思路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的来历、起源与历史变迁,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借助各种互联网搜索引擎,应用多种数理统计软件及计算方法,力图客观合理地进行皖北乡镇地名成因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通过运用 Internet 网络资源,如Google Earth、百度百科等对皖北六市下辖的全部乡镇名进行查找统计,共有 463 个,通过历史地名百科和安徽省地名网站查询并了解各乡镇地名的来历、起源与历史变迁,同时搜集各个乡镇的地域分布、产业发展以及名胜古迹等基本情况。由于相关文献缺乏对皖北地区地名的统计整理,故地名起源概况主要来源于历史地名百科的搜索、皖北城市年鉴和相关官方网站,而部分乡镇地名由于记载较少,无法查询到起源与历史变迁,归类为其他未确定地名起源类别。


(二)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 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数据资源,查找皖北地区所有乡镇地名,将地名作为离散点,并将地名记录在 Excel 电子表格中。然后,利用 Internet 网络资源以及皖北城市年鉴等,得到所有相关的历史记录、民间传说等文献资料,查询所有乡镇地名的由来,对其进行统计分类,并将不同类别的乡镇用代码的形式记录下来。根据皖北城市的总面积计算统计出每一类地名的密度,即每平方公里有多少个地名离散点,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平均多少平方公里面积上有一个地名离散点。在给定的搜索半径内计算各点之间的距离矩阵,对其中每个起点进行求和统计,即汇总并输出一个统计表,再将地名离散点数据连接到汇总表。通过软件的制图方法,获得皖北各类乡镇地名的点状符号分布图,进而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皖北地区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再结合皖北乡镇地名的由来,对不同类型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3


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统计分析


在对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经过大量的搜索统计后,发现它们存在一定地名属性关系,因此,从多种角度进行统计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皖北乡镇地名统计分类


根据皖北 6 个城市 400 多个乡镇的地名命名来源,及其反映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特征,发现皖北地区乡镇地名主要以山、水、桥、驻地名、军事活动、民俗特产、建筑庙宇、姓氏聚集、人物事迹、神仙传说和美好祈愿等进行命名。其中以山、水、桥和以驻地命名的地名反映了地区自然景观特征;以军事活动、民俗特产、建筑庙宇、姓氏聚集、人物事迹、神仙传说、美好祈愿等命名的地名则体现了文化景观特征;还有 6 个少数民族乡分布在各市县,其中 4 个位于淮南市。整体上反映出皖北的人口分布情况、山水地域现状以及地域文化背景等。


基于以上统计概况,本研究将皖北地区的乡镇地名分为自然景观类和文化景观类两大类,将自然景观类进一步分为山、水、桥和驻地名 4 类,将文化景观类进一步分为军事活动、民俗特产、建筑庙宇、姓氏聚集、人物事迹、神仙传说、美好祈愿7类(表1) 。其中,反映自然景观的地名是人们对现有地域特征的认识的结果,而反映文化景观的地名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结果,这两类均属于地名文化的范畴。


(二)皖北地区乡镇地名分类分析


据统计可知,皖北地区乡镇地名中,自然景观类乡镇地名有 185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39.95%;人文景观类乡镇地名有262 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54.24%;其他未确定地名起源的乡镇有16 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3.46%(见表 1)。因此,自然景观类与人文景观类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的绝大多数,将重点围绕这两类进行分类分析。


1、 自然景观类


在皖北地区自然景观类乡镇地名中,水文景观类地名分布最多(76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16.41%;以桥路等命名类地名最少(25 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5.40%。各类数量分布依次为水文景观类 > 以驻地名命名类 >山体地形类 > 以桥路等命名类。具体分类统计分析如表1。



(1)山体地形类地名概况


以山形等地势命名的地名在字词上多表现为“山、岭、堌、山头、坡、石台、坪、岗、坟台、土陂、堆、石林、墩”等,这一类地名共有 34 个。其中,大多乡镇位于皖北地区分布的山体附近,有的乡镇直接以山命名,如境内分布有栏杆山、燕山、荆山、八公山等。除了海拔有一定高度、分布区域有一定广度的山以外,境内主要为平原区域,分布有少量如“岭”,即顶上可通过的小山脉;还有“坡”,指的是地形有倾斜的地方。


(2)水文景观类地名概况


以水文景观类命名的地名出现“泽、沟、支河、泉、黄口、井、套、圩、坝、湾、湖、淮、河口、河溜、南、溪、浍南、临涣、涧、江、清浅、塘、江口、堰口、青疃”等字词,总共76个。例如,支河是指该乡镇位于某河流水系分支处;黄口、淝南、临涣、浍南、江口等则表示该乡镇位于某一河流的方位,或作为一个河道口位置存在;如“淝南”指该乡镇位于淝河南岸,故命名为“淝南镇”;“圩”,指的是防水护田的堤岸;“河溜”即“河溜镇”,因涡河在此由西转向东北,流势急溜,又以该镇何姓居多,取其谐音,得名河溜;“清浅”,以境内茨河枯水期河水清浅见底,故名。


(3)以桥路等命名类地名概况


以桥路等命名的乡镇即“路、桥、街”等字眼,这些乡镇一般都经过较为复杂的历史变迁,包括区域上的划分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命名,最终采用今天的名字命名。如蚌埠市怀远县的“双桥集镇”,因清乾隆年间在此建桥两座,故命名;五河县的“武桥镇”,原名刘上庄,因清代有武姓在此建桥,改名武桥;亳州市谯城区的“赵桥乡”,相传宋太祖曾路过此地,因心疼白马欲走水路,命人挖河,即赵王河;河畔人家为一睹龙颜故修桥一座,起名赵桥,赵桥乡由此得名。因此,以桥命名的乡镇均包含一定历史及人物典故等来表现纪念意义。


(4)以驻地名命名类地名概况


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地名取自于下辖村落、群居集体名等,阜阳市临泉县“陈集镇”“韦寨镇”,均因镇政府驻陈集、韦寨而得名。除此之外,“旧城镇”“新集镇”“城关镇”等乡镇地名不止一个,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或镇集新旧而命名,无特殊含义,也归类于以驻地特征命名类。另有,如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因四铺距宿州城四十华里,是宿州向西设置的第四个堡垒,名西四十里铺,后称四铺。此类地名表示该乡镇距某相邻驻地几十华里而命名的地名,同样归类于驻地名命名类乡镇地名。皖北的此类乡镇地名有 50 个。


综上,这些一级分类为自然景观类的乡镇地名反映出皖北地区的一些自然特征,即皖北地区主要为淮河水系切割变迁与黄河水系冲刷堆积而形成的平原地区,故地形起伏变化较小,山体地形类分布的乡镇地名相对较少,而境内大小河流、沟渠等水流网络分布较丰富,所以以水文景观类分布较多;驻地类地名也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城镇之间地理位置上的关系等。


2、文化景观类


在皖北地区文化景观类乡镇地名中,姓氏聚集类地名分布最多(120个),占总乡镇地名的 25. 92%;以民俗特产(7个)、神仙传说(7个)、军事活动(2个)等命名类地名较少,与分布较多的姓氏聚集类(120 个)、建筑庙宇类(76个)、人物事迹类(33个)景观地名数量差距较大。具体分类统计分析如下。


(1)军事活动与民俗特产类地名概况


军事活动类文化景观地名所用字词有“屯、营”等,共 2 个,即“大营镇”“关屯乡”。“屯”多指屯田养兵;“营”则为历史时期上军队安营扎寨之处。皖北地区曾是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战争之地,其他也有一些不同时期大小战役,但以军事活动命名的地名较少。


民俗特产多出现“桃、梨、榴、蚌”等字样,这类地名共有 7 个,以体现皖北地区的农耕特产为目的。以特产命名的乡镇中,如“古井镇”过去称减店集,古名减王店、减冢店,后因其古井贡酒经济产业发展得很好,乡镇后改名为古井镇。


(2)建筑庙宇类地名概况


以建筑庙宇命名的乡镇则多出现“庙、祠、堂、塔、园、寺”等,共 76 个此类地名,分布较多。其中还有较为特别的地名,如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自战国起作为官道、驿站,该镇有南阳寺,旧时多有烧香拜佛者,人们相互问候时谈话涉及如“从大殿来”“到大殿去”等话语,积久成习,“大殿”名称代替之前的镇名,后经演变又称为“大店镇”。但大多数乡镇地名表现为因所信的宗教并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地名。


(3)姓氏类地名概况


在以姓氏命名的乡镇中,多出现“集、庄、市、屯、坊”等字样,有 120 个此类地名。此类乡镇基本由居住群体中分布较多的姓氏和以上字词构成地名。还有姓氏和大多数人所从事的职业构成的地名,如“皮条孙”。


(4)人物事迹、神话传说与美好祈愿类地名概况


以人物事迹与神话传说命名的乡镇地名中则因具体事迹而不尽相同,多因该地著名人物的故里命名或为纪念名人事迹,或因人们美好愿望而流传的传说而命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寄托人们美好祝福及心愿的乡镇地名。在皖北地区有 17 个此类乡镇。


4


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

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地名的成因错综复杂,皖北地区乡镇地名亦是如此。根据前期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从皖北地区不同类型乡镇地名的地理分布的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乡镇地名因自然地貌、气候特点以及文化渊源等影响因素的内在成因,为促进乡镇地名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一)自然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皖北地区地势平坦,山地丘陵较少且较为集中,水系分布较多,自然景观类乡镇地名的分布受此因素影响较大,结合实际类型的特征,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如下。


1、山体类自然景观地名


皖北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皖北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处于中国版图上一个较为居中的战略要地。皖北北部地区与黄河相连接,南部地区则与江淮丘岗区共存,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平原地貌,辽阔无垠,山体分布较少,且高度不大,主要分布在沿东北—西南走向的淮南、淮北、蚌埠、宿州等境内。从山体类地名分布图上(图 1),也可看出山体类地名在东北—西南走向上分布较多,符合皖北地区地势分布情况。另外,由于皖北地区受淮河水系内支流的迁移以及黄河屡次泛滥的影响,境内因受冲击而不断堆积大量冲积物,从而形成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等相间分布,小部分地形跌宕起伏,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因此,山体类地名多分布在淮北市、宿州市萧县和淮南市境内,均因皖北主要山脉分布在这些地区,故乡镇大多命名与山体有关。



通过数据与图片分析,可以得出:淮南市山体主要为八公山山脉和泉山、老龙眼、洞山、长山相连形成的山脉,山体类地名围绕在山脉附近,如“八公山镇”“八公山乡”“山王镇”“唐山镇”“望峰岗镇”。其中八公山,传说曾有八仙人围棋会饮于此,故得名。其附近还曾是淝水之战古战场,区域内自然资源与名声古迹均丰富,有八公仙阁、八公山风景区、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茅仙石洞等古迹景点,植被覆盖率较高。蚌埠市境内山体较少,体量较大的有荆山、涂山山系与燕山山脉,境内相关的地名有蚌山区“燕山乡”和怀远县“荆山镇”;荆山与涂山境内流传有大禹治水、禹会诸侯和娶妻生子的历史故事,并因山系形成有荆涂山风景区,著名景点有禹王宫、白乳泉、圣泉、卞和洞、凤凰池、圣泉等数十处景点。宿州市境内山体分布较广泛,山脉由大大小小的山岭形成,如栏杆山、离山、龙山、虎山、凤山、铙钹山、灵山、屏山、芦岭等,境内山体类地名有“栏杆镇”“符离镇”“芦岭镇”“龙城镇”“永堌镇”“山头镇”“屏山镇”等,均分布在山系附近;境内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脉中间,为石灰岩山地,多溶洞、山岩景观,是山东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统称为“龙岗山”。淮北市有相山山脉和烈山山脉分布,山体类地名有烈山区的“烈山镇”。皖北其余两个城市阜阳市和亳州市均为平原地块,无明显山脉分布,但亳州市有“石弓镇”“龙山镇”因境内石弓山和龙山得名。


有些乡镇名并不因山体命名,但属于地形类,如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因境内有尖、平两个谷堆而得名;阜阳市临泉县“黄岭镇”因集北河岸有一高领曾挖出黄色金牛,故名黄牛领,简称黄岭;阜南县“中岗镇”,因谷河沿岸有九岗十八洼,中岗居中得名“中心岗”,后简称中岗。还有地名中有“山”,但并不属于山体类地名,即阜阳市太和县“洪山镇”,该乡镇地名源于东汉时一名叫“洪山”的历史事迹而得名,属人物事迹类地名。


2、水体类自然景观地名


数据显示,皖北地区乡镇地名中以“水”命名的地名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淮河主水系及其各支流水系之中。如图 2 所示,大小河流分布在皖北各个区域,包括淮河水系、新老濉河水系、茨淮新河水系、淝河水系、颍河水系等,故水体类乡镇地名也分布广泛。水体类地名最集中的地方是淮河流域,因为淮河水系在淮南市、蚌埠市均有大范围分布,同时皖北地处淮河平原,许多地形因河流冲刷堆积形成,故淮河流域水体类地名分布较多;润河水系水体类地名分布较少,主要流经阜阳市,流经地域较小,且与谷河、濛河相连,故该段水系周围水体类地名较少。由于境内河流分布区域广泛,故水体类地名周围均有河流分布,或有乡镇因支流、溪涧,以及堤坝类水利设施而得名。



3、 桥路类地名与以驻地命名类地名


以“桥”命名的地名也与水系地名分布区域大致契合因为桥多建于水体上,与水系大多同时出现。而以驻地名命名的乡镇则分散在各个地区,靠近主要城市边缘,且大多为平原地区,即适宜人类聚居、居住的地方。


(二)人文景观类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由前述可知,皖北地区人文景观类地名分布数量上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姓氏类、建筑庙宇类、人物事迹类,但不论哪一类文化乡镇地名分布的多与少,都有各自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具体分布特征分析如下。


1、姓氏类文化景观地名


文化景观是因为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反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类文明现象,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也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活动等的影响。皖北地区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在全部乡镇地名中占比最大,有 120 个,占比 25. 92%,其分布较为分散,在皖北地区的各市县几乎呈均匀分布,但西南部较为集中(图 3),这是由皖北的地形分布所决定的。皖北大部地区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平原地区,而山体又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水系则分布在东南部,同时符合人类生存对水资源的需求,且阜阳市地域范围大、人口多,姓氏分布也相应较多。同时,皖北乡镇地名的姓氏多样化也是皖北人口迁移流动与多种文化融合的体现。



2、 军事活动类文化景观地名


安徽省蚌埠市的固镇县史称“垓下”,固镇县濠城镇流传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故事,目前古战场的遗址仍存在,为濠城镇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垓下之战”古战场遗址与大泽乡遗址、虞姬墓、凤阳皇陵、禹王庙、汤河墓等旅游景点形成了皖北文化旅游一条线,军事活动命名的乡镇地名主要集中分布在这条旅游路线上。


3、民俗特产类文化景观地名


皖北的农耕文化较为突出,因为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在以前很多人都是务农的农民,种植着小麦、玉米、蔬菜、大豆等,这不仅决定了皖北地区面食为主的生活,也使皖北沿袭历史产业发展农业种植。但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这种生活方式会限制地区发展,所以各地都在挖掘特色产业与特色民俗文化等以适应新时期产业模式。一些乡镇地名就因其乡镇特色产业而命名,如“桃园镇”“良梨镇”“小蚌埠镇”,有些乡镇原本就以特产命名,还因此举办桃花节、梨花节等吸引游客,带动产业发展。还有一些乡镇后来因特色产业逐渐壮大具有代表性而改名。如亳州古井镇原名为“减店集”,后因古井酒产业发展而更名“古井镇”,并铺垫古井酒历史背景建立古井酒博物馆等来吸引游客参观,同时进一步发展酒业经济。还有许多乡镇经营第二、第三产业来促进区域发展,如淮南市史院乡的养殖业、濉溪县临涣镇的茶馆文化。


4、建筑庙宇类文化景观地名


数千年文明的发展带给皖北一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留下了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景观,分布在皖北各个市县,尤以阜阳、淮南较为集中(图4),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较多,人们受老庄文化与佛教文化影响而信奉宗教,并建有庙宇、庵堂等建筑;另一方面皖北5个少数民族乡均分布在阜阳和淮南市,少数民族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而建有清真寺。古寺庙汇集了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还有少数民族宗教建筑。建筑类地名多出现堂、寺庙、塔、庵等字,体现了皖北古建筑文化景观和儒、释、道等宗教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建筑庙宇类地名还包括“义门镇”“牌坊镇”等特殊建筑景观小品类地名。


5、人物事迹类文化景观地名


由统计结果可知,人物事迹类有与刘邦、项羽相关事迹的乡镇地名,因名人故里而命名的地名,和其他为纪念当地名人事迹等的地名,如“丁里镇”,为纪念刘邦的救命恩人丁公,也因丁公曾居住此地而成为丁公故里得名。还有“虞姬乡”“朔里镇”(东方朔故里)“丹城镇”(周朝太子曾炼丹于此故名)等。这些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的建设,可与垓下古战场遗址和名人故里等古迹合理结合加以利用。


6、神仙传说与美好祈愿类文化景观地名


运用点距离法统计每个地名周围的同类地名个数时,呈现出皖北地区神仙传说和美好祈愿类文化类地名空间分布状况,在皖北各市县均有分布。此类地名分布情况较为均匀,集中程度不高,反映各地均有不同名人事迹与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5


皖北乡镇地名文化与景观环境

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深入分析皖北地区乡镇地名的数量与地理分布特征,弄清地名文化分布原因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有机利用乡镇地名文化特色进行乡镇、乡村人居环境景观的营造,打造具有皖北地域特色的乡镇、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力图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皖北地区乡镇、乡村人居环境景观风貌,提出如下改进策略。


(一)山、水类地名乡镇应充分结合乡镇已有的优质自然资源环境进行地名文化景观塑造


尽管皖北境内山脉较少,但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以山体地貌而得名的山体类地名,同时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显示,其利用山体地名凸显地域景观环境特色相对较少,仅有少数乡镇在局部地区进行了点缀,没有充分结合自然地貌形成全局性、多样性的自然人文景观。而皖北境内水系丰富,水文类乡镇地名分布广泛,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景观利用,应结合水乡乡镇地名文化特色,在维护好水源环境的基础上,营造水系周边的水生植物生态环境,建造具有地域风情的“平原水乡生态堤岸”,达到营造滨水景观特色、增加水体表现形式的目的。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说,自然风光是乡镇、乡村景观形象的灵魂,应当充分利用和不断挖掘地域内自然风光如山、水等地形变化在园林景观和旅游环境建设方面的潜力,而不是任由其在乡镇、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被埋没,更不应由其自然变化甚至消失。相反,应充分开发自然资源营造景观环境,同时需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科学的手段在做到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物质文化资源,如营造废弃工业场地景观、利用遗留的传统农耕器械构成自然和谐的景观环境等。因此,只有通过皖北境内体、水文类地名乡镇自然环境质量的提高与文化景观内涵的提升,使自然景观建设不局限于现有的地形水体,而是结合能源、资源等展现多样性乡镇自然景观。


(二)对于历史古迹等文化景观利用缺乏力度,应大力发掘古迹遗址并加以利用


据前述分析,皖北军事文化类乡镇地名较少,但其实皖北境内有许多古战场、古城等历史遗址,且具有一定相应的文化背景,文化特色鲜明。从乡镇地名数量与实际现状可看出遗址不太受重视,利用率也不高。皖北该类地区的乡镇无论是从文化探索角度,还是从景观营造角度都应大力发掘这些遗址、遗迹,并加以保护和利用。在皖北境内,可以充分挖掘垓下战役古战场遗址、霸王城遗址、名人墓葬等遗迹,不要任由它们消失,而是结合历史典籍、人物典故进行景观建设,并在各乡镇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背景进行特色化景观构建。


(三)人文景观类地名乡镇在景观营造中应注重体现地名文化的差异性与系统性


从皖北各类人文景观类地名的分布情况看,其数量多且较为分散。撇开乡镇区划级别,皖北整个区域分布大同小异。这些人文景观在各乡镇得不到系统性的认知与利用,同时在各乡镇景观中不具有差异性和足够的特色性,只有更加系统化、特色化地进行人文景观的营造,才会为皖北各乡镇文化景观的发展推波助力。从人文角度看,皖北地区农耕文化、淮河文化、楚汉文化、姓氏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均在景观现状上有一定反映。但要提升景观建设的意义与实际美景度,需充分放大和凸显特色优势,即为防止“千村、千镇一面”的趋势,乡镇建设应在尊重民俗文化、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以生态宜居为导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皖北各乡镇均种植有小麦、大豆、花生、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中一些乡镇在结合地名文化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种植桃林、梨林等,并且成功举办了乡镇桃花节、梨花节等活动,不仅带动了乡镇旅游业发展,还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还有一些乡镇在普遍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往有机作物的方向发展,或将某一种粮食作物发展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在规模或质量上做到独一无二,形成农业产业基地,可供民众游赏或采摘等。鉴于此,在皖北乡镇应在大规模农田的景观基底上,充分融入与农耕、乡镇民俗文化地名景观,通过营造林带、增加农田边缘绿化与规整作物种植等方式,合理发展不同特色产业的景观表现形式。


另外,由于皖北地区对于佛道教的信仰而使皖北分布有大量庙宇类建筑,目前这些建筑分布较分散,所蕴含的文化与景观多数未进行系统性的传承与保护,且很少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若将它们结合宗教文化与民众愿景进行宗教类庙宇建筑的营造和寺庙园林的景观建设,则能在现有基础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而对于分布较多的姓氏类地名,可结合当地不同姓氏流传下来的故事与文化景观进行建设,如姓氏祠堂、祭祀习俗等景观空间的营造。


(四)各界社会人士应共同关注皖北乡镇地名文化,并应用于景观环境建设之中


由于皖北在经济实力上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地理位置上又不占优势,皖北乡镇地名文化景观建设受到本地政府的关注度不高。此外,当地居民对于乡镇地名文化与景观营造的认知与积极性不高,这些原因导致各界人士对皖北乡镇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从而使得皖北的乡镇地名文化景观发展落后。因此,关于乡镇、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也应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积极将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理论运用于皖北乃至更多乡镇景观的建设中,从而更好地为更多地区的乡镇、乡村特色文化景观所应用。只有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景观,打造优美的乡镇景观环境。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的积极参与,皖北乡镇一定能建设成为宜居、宜赏、宜业的生态型美好乡镇。




来源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

作者 | 偶春 张敏 姚侠妹 骆美  王淑 

选稿 | 郑雨晴

编辑 | 林丽婕

校对 | 耿曈

责任编辑 | 黄馨烨


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 ——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

安徽淮河流域自然人文环境对地名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

试谈云梦泽的由来及其变迁

浅议地名命名的几种心理和价值取向

中国植物类行政地名的空间分布及原因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