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贵州方志中的地名与治理
【提 要】明洪武年间,中央王朝基于稳定云南的考虑,在贵州广设卫所,这为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贵州的治理,虽有卫所、高墙深池以为捍卫,但武力治理终不是计策,尤其是贵州地理封闭,与传统的中原地区的风俗文化有着极大不同,中央王朝在治理贵州之时有着较大的困难。故有明一代,中央王朝在设立卫所、改土归流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对社会进行治理,其中,地名的教化是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治理 地名 教化 风俗
贵州与中原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时,到了明朝,中央王朝在此大规模设立卫所、城市、学校等,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而地名的教化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明代所遗留的贵州地方志中,关于地名的记载不计其数,资料弥足珍贵。有关贵州地名的研究,主要有黄秀梅的《贵州安顺地名研究》,从汉语言文学的视角对安顺地名做了诠释;探寻其演变以及与政权、教化的关系;张中奎的《贵州古代地名蕴含的儒家教化理念研究》,以清朝贵州地名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地名所体现的儒家含义。学界对贵州地名的关注点主要在清朝,而对于明朝的地名研究较少,而且地名多研究政区地名或屯堡地名,对一些人文建筑地名的研究不甚关注。
一、地名的来源
(一)政区地名
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省,以设立府、州、县等政区。有明一代,共设立府14个,分别是贵阳、普安、普定、安顺、思州、思南、铜仁、都匀、石阡、镇远、平越、黎平、乌罗和新化;县州共有22,地名分别是普安、镇宁、永宁、定番、麻哈、独山、清平、施秉、永从、务川、印江、瓮安、余庆、湄潭、龙泉、广顺、开州、镇远、新贵、安化、贵定和铜仁;卫有32个,卫所名字大都带有军事镇守、永远安宁之意。
(二)人文建筑地名
除政区地名以外,还有人文建筑地名,人文建筑地名主要包括桥梁名、关哨名、坊市名、宫室亭台名以及学校、庙宇、寺观名。由于学校、庙宇、寺观其本身带有浓重的教化色彩,故不再论述。其余带有教化色彩的地名主要存在于桥梁、坊以及宫室亭台。
桥梁之名,如贵阳府有道德桥、振武桥、崇真桥,龙里卫有宣泽桥、洪济桥、龙洞桥,平坝卫有谢家桥、清云桥,石阡府有迎恩桥、达远桥、文星桥等等。宫室之名,如贵阳府有忠义堂、协恭堂、圆通阁,龙里卫内宫室亭馆名字有宾阳堂、何陋轩、君子亭,威清卫有振武楼,思南府有谯楼、东鼓楼、西鼓楼、聚英楼。坊名,如贵阳府有世禄坊、庚子举人坊、三春鲤化坊等,龙里卫有安阜坊、育英才坊、弘文教坊等。因名字过多,不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文建筑地名中,具有教化意义的地名多存在于汉族居民聚居区,如城市、卫所的周围,而在土司地区则依然具有少数民族色彩,这一点在桥梁名的分布上显得格外突出。贵阳府内具有教化色彩的桥名几乎占到百分之百,而其他地区具有教化色彩的桥名基本分布在城或者卫所的周围,土司地区的桥依然带有土司或者少数民族色彩,关哨由于设在偏远地区,地名并不具有教化色彩。在政区地名中,“具有教化色彩的地名也大都是府、州、县名以及卫所名,里、堡多以自然资源或屯堡长官姓氏命名。”可见,明代的改土归流并不彻底,而且对偏远地方或者基层政权并不能把控。
二、地名的教化
明代在贵州各处设立学校,以使得人民识文断字,知晓礼仪,同时设立寺庙、道观、宫室、桥梁等,皆仿照中原样式,以达到教化、易风易俗的目的,而地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宣扬儒家理念
地名主要是以儒家理念来命名,无论是在政区名字,还是人文建筑名称,都能得以体现,其意在使少数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耳熟能详,形成以儒家理念为核心的观念,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以便于治理。地名中所宣扬的儒家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宣扬儒家美好品德,主要是忠、孝、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宣扬;第二,宣扬和平、安定的思想,这类地名在政区地名中尤为常见,常见字眼有“镇”“威”“勇”“安”“平”“宁”“化”等;第三,通过地名表达对少数民族吉祥如意的希望和关怀,有“圆通”“来喜”“迎恩”“真趣”“宾阳”“开泰”“宦适”“怀远”等,希望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平安吉祥,繁荣昌盛,起到了宣扬儒家思想、教化人心的作用。
(二)宣扬人物事迹功绩
在地名中,也不乏以人物事迹来命名的地方,通过以人物做过的伟大功绩来命名,使后世之人能够永远牢记此人为贵州发展而做出的伟大贡献,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开州即为王阳明来贵州开阳明心学而命名,王阳明被贬至贵州后,在贵州开州,即今开阳处潜心研究,开创新的学派“阳明心学”,后世称之为“龙场悟道”。且王阳明在贵州地区多处讲学,开办书院,大开贵州文风,客观上促进了贵州的文化发展,甚至有很多书院流传至今,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王阳明这一功绩,遂将其悟道之处更名为“开州”,意为开阳明心学之处。而通过地名,世世代代人民可以牢记王阳明在此的卓越贡献,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原地区文化以及中原地区人民的认同。新添卫境内的惠政桥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地名教化具有长远、潜移默化的特点。地名的教化具有长远性,它指的是大多数地名一旦取名之后,几乎在一个朝代甚至几个朝代都可以得以延续,时间长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通过地名教化对人们的影响是较为长远的,它不仅仅影响一代人,而且会影响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在此的贵州人民,必然会对这个地方,尤其是地名产生深刻的依赖感或认同感,并且使其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理念得以代代传承。
地名具有潜移默化性,其不同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通过让学生入学读书,习文识字从而教育人心,而地名的教化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区地名,小到一个桥梁的名字,贵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可以处处看到地名的存在,感受到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并产生认同。
三、地名的教化意义
(一)移风易俗,促进发展
地名多包含有儒家思想的观念,通过地名对人们的耳濡目染,使其渐渐感知儒家文化,并明白其中利处,最终认可儒家文化,抛弃旧的鄙陋习俗,形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风俗习惯,知晓礼仪,遵纪守法,同时也便于中央王朝的统一治理。明朝建省后,贵州发展较快,风俗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人们开始知晓礼仪,并开始接受、认同中原习俗和文化,亦懂得习文识字,参加科举,崇文崇政。有明一代,贵州高中的进士和举人不计其数,相比前代有了巨大发展,可见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改变。在文献记载中,也可以多次看到明朝在贵州建省以及多次大规模的施政措施下,贵州风俗产生了改变。
贵州的发展较为落后,而风俗和观念也是造成贵州落后的原因之一。通过地名的教化,人们开始接受当时先进的文化,进行贸易往来,从而促进了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贵州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促进民族间和谐共处,维护国家大一统
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众多,由于受到地貌地形的影响,其风俗、文化不一,甚至相邻的两个地方,语言也不相通,与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相比,更是千差万别,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别人进不来,自己不出去的状态,这很不利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互通互利。对于贵州的治理,化民、教化显得更为合适,如果说贵州建省、修筑道路是从地理方面逐渐打开贵州的封闭环境,那么地名教化可以说是从心理上打开贵州人民的封闭状态。地名教化能使贵州少数民族产生对儒家思想的认同感,同时产生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感。汉族与少数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就会形成凝聚力,这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这为我们现在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由55个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地名的教化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也有消极的方面:第一,不利于少数民族自我文化的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虽然具有很大的落后性,但也有其先进的因素存在,贯彻中原文化观念,无疑是对当地传统的一种打击;第二,儒家文化本身在很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如在地名中体现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如贞洁坊),安于顺服、臣服君主,不知反抗的思想,亦对其发展有一定的束缚。
来源:《汉字文化》2021年第3期
作者:聂雨欣
选稿:佘本金
编辑:吴泓伶
校对:郭 娟
责任编辑:吴泓伶
往期精彩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