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6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互联健谈 2019-06-07


作者:梅风

来源:国学一刻(ID:guoxueyik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懂得成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榜样。

——兹心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个段子:

 

孩子因成绩不好, 又被妈妈骂笨鸟。


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看完段子,爆笑的是孩子,扎心的是家长。

 

可是仔细琢磨下,话糙理不糙。


其实身边还真有不少这样的父母。

 

一边望子成龙一边自我放弃。


一边给孩子一个苛刻的人生,一边却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要求。

 



言传远不如身教

 

有人说,中国父母的神逻辑之一就是:只会比孩子,却不看看自己和别人家父母之间的差距。

 

每个孩子自出生就是一张白纸,充满了无限的潜能。


他会成长为什么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言传,特别是身教。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说:四川有一对夫妻,坚信存钱不如存人,于是一连生下11个孩子,并扬言只要有一个孩子有出息,全家人的命运就改变了。

 

天呐,这是多么荒谬可怕的想法,又是何等自私贪婪的欲念。

 

孩子还没长大,父母就等着让孩子背负全家,这种想法堪称泰山压顶的重担。


作为孩子,一想到要背负着十几只懒鸟飞,还飞得动吗?吓都吓死了。

 

当然,这么极端想法的家长属于个例。


但那种自己没有丝毫进取心、一心只想坐等孩子背着自己飞的家长,还是不鲜见的。

 

邻居小诺是全职妈妈,她的儿子才6岁,还没有上小学。


但别看孩子这么小,她已经帮他报了五门课:钢琴、英语、书法、跆拳道、速算。


每个周末,孩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而她自己呢,不是看电视玩手机逛淘宝,就是串门唠嗑打牌。

 

我曾问她为什么给孩子报这么多班啊?


她的回答是:我和他爸这辈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将来才更有出息,我们家的未来可就指望他了!

 

我不知道她儿子若听到这番话,会是什么感受。


但同样身为人母,这种想法我不能苟同。

 

现在的家长,其实都不吝于为孩子付出。


都愿意给孩子最健康的有机食品,最昂贵的衣服和玩具,创造最优质的学习条件。


不少家长将此视为自己对孩子的全部付出,他们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都愿意,但唯独不愿意给孩子最需要的身教——家长的优秀。

 

这里的优秀,并不是指你要赚多少钱,成就多大的事业。


而是指你的努力,你的奋斗,你的上进,你永远不放弃自我成长的信念。

 

在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如果你自己都不进步不成长,要怎么理直气壮来要求孩子呢?


为什么要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为什么要做孩子的附庸?为什么要把自己人生的价值寄托在孩子身上?

 

与其逼迫孩子优秀,不如自己先成长。



保持自我成长,

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在《幻乐之城》中,伊能静被问及为什么来参加这档节目。

 

她说这缘起于自己和儿子爆发的第一次争吵。


儿子希望上剪辑课,她却希望他上编剧课程。


儿子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的未来你没有去过。”

 

儿子的话让伊能静感到意外。


她突然意识到,早就成家立业、名利双收的自己,过上了人们眼中的圆满生活后,不知不觉已放弃了自我探索和成长。


所以她在节目中这样告诉观众:“我不是来证明过去的伊能静,我是来开发一个未来的伊能静。”

 

为人父母之后,更要做好自己,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永远保持好奇心,有所学,有所得,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如托尔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理应各自成长为美好的样子。


父母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积极和努力,便是给孩子最好的“不言之教”。

 

杨澜感慨过:“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后来我发现,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父母享受自己的工作和人生。


见到偌大的世界,带回有趣的故事,在孩子困惑时给予一些指导。


你怎样做人,你的态度、行为,孩子都会尽收眼底。”

 

只有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不论处于哪个年龄段,为人父母者,唯有执着地栽培自己,才更能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时光,也会让自己的生命走向开阔。



最美好的关系,

是你在长大,我也在成长

 

有位老同学在小学一线任教多年,她仔细分析过,自己教过的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来自学习型家庭。


父母从小都比较重视亲子阅读和自我提升,孩子学习能力强,状态轻松。


这种成长型的父母,自己本身处于热爱学习、享受自我成长的快乐状态,所以不需要给孩子讲太多道理,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模仿从来都是他们的天性。

 

孩子总能从“你活出自我”中,学到“我也要活出自我”以及“我该如何活出自我”。


“你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你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最新一季的《最强大脑》已开播,这个节目依旧汇集了清华北大海外高校的各路学霸。


在前100强的竞赛中,高手云集激烈竞技,但最打动我的是一位40岁的父亲选手。


这位父亲参赛的理由很简单——陪自己的儿子一起比赛。


在100强的竞赛中,父子俩都入围了。


一个优秀的父亲,培养了一个同样优秀的儿子。

 

优秀的家庭环境,就应该是一个共同学习的积极环境。


因为育儿是一趟因果旅程。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有什么“因”,便结什么“果”。


当父母学会从酒桌饭局、手机电视、麻将电玩等场景中尽量抽身,更加关注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更加积极投入亲子互动,共同学习,做好榜样,这无疑是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当你的人生,让孩子感到骄傲;那么孩子的未来,也会让你骄傲。

 

所谓育人先育己。为人父母,诚当一生学习。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