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上高博好个秋,品读新乡6000年!

朱新国 相约新乡 2021-08-02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这里是新乡文化》)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时维九月(农历),序属三秋。

太行染而黄河清,烟光凝而宾朋至。


秋已开动它的调色盘,

新乡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

装扮得五彩缤纷;

鸟中大熊猫“黑鹳”则振动双翅翅膀,

将新乡的南太行映衬得灵动秀美;

国内外专家学者更是“云”集新乡,

将第三届高博会烘托得热烈喜庆。



(新乡关山 太行秋染)

(新乡南太行 黑鹳起舞)


于是,

在这样的秋色中,

在这样的生态里,

在这样的智慧间,


620万新乡人民,

诚邀您走进新乡,

坐下来,


(新乡东区)


品一杯凤泉薄荷茶,

赏一幅幽燕金秋图,

看一众国宝名建筑,

读一册卫风艺文录,

走一遭文化古遗址,

感一番新乡六千年!


(新乡出土的子龙鼎)



文化遗址:山河表里六千年



新乡,扼华北平原之南端,

守太行黄河之形胜,

区域面积8249平方公里。


作为一片历史深厚的土地,

新乡早在石器时代

就留下了人类文明的足迹。


(新乡平原博物院夜色阑珊)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都在此留下遗存;

牧野之战、围魏救赵、

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

重大历史事件都源于这方热土;

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共和元年

在这里开始,

其所在共国的共城城址清晰可见;

诗经·国风》中有近40首诗歌

在这里流传;

一车汲冢书

更是与甲骨文、敦煌藏经洞、

孔壁藏书

并称我国四大文化发现……





(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

今天,

我们就先从新乡众多的遗址开始,

细细品读新乡

文化遗存 千年底蕴。


1 孟庄遗址


在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东侧,

西北距县城4公里的地方,

有一处新石器时代

至商代的历史遗址。


1951年,

辉县人民在兴修孟庄渠时,

发现了距今50万年的鸵鸟蛋化石,

随后中国科学院

对辉县进行考古调查。


孟庄遗址保护碑


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孟庄遗址

开始解开神秘面纱,

刷新着人们对这块土地的认知。


这是一个以仰韶 龙山文化为主,

兼有夏商周文化的古文化遗址;

更为惊叹的是,

这里龙山城址 二里头城址 

商代晚期城址相互叠加,

构成著名的三叠层;


孟庄遗址三叠层


成为新石器时代开始

到夏商时期的重要见证,

更把新乡的历史前溯至6000年前。


2  李大召遗址


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大召村,

原本只是中原大地上

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


1956年的一天,

考古人员意外发现这里居然是

一处龙山古文化遗存。



早在4500多年前,

新乡的先民就在这里耕种

掘井 制陶,繁衍生息。


在约2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

先后发掘出土了陶器 骨器 

石器 蚌器等多件遗存,

还有后世丰富的文化层堆积。


最终这里被考古专家们定名,

李大召遗址;

更作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新乡历史文化的又一坐标。



当然,

由于新乡地区古为牧野之地,

位于中原核心地域,

气候适宜、土地肥沃,

特别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

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文化聚落丰富。


新乡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显示,

仅已知的新乡龙山文化聚落遗址

就多达51处。


新乡龙山文化聚落遗址统计表部分


除了上述列举的

孟庄遗址和李大召遗址外,

还有卫滨区洛丝潭遗址

卫辉市倪湾遗址 辉县市丰城遗址 

新乡县后高庄遗址 长垣市宜丘遗址

获嘉县同盟山遗址 凤泉区鲁堡遗址


(新乡获嘉 同盟山武王庙)


封丘县青堆遗址等等,

它们承袭仰韶文化,

开启先商文化,

构成完整的龙山文化链条,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发生 发展。


3 琉璃阁遗址


在新乡辉县市区东南角,

有一处约12万平方米的

商周至汉代的古遗址。

因其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琉璃阁

得名琉璃阁遗址。


(新乡辉县 琉璃阁遗址)


1935年12月和1937年春,

前中央研究院在此

发掘了一批战国墓,

1936年9-11月,

河南省博物馆在此处

发掘出两座大墓。

1950年和1951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此两次发掘。


五次发掘共得战国墓80座,

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成为研究战国时期

用玉制度的宝贵史料;

2013年5月,

该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阁遗址出土的部分玉器)


4 沙门城址


沙门城址地处黄河故道,

在今延津县榆林乡沙门村附近,

因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

曾在此筑城屯兵,

当地群众习惯称其为“吴起城”。


(沙门城址保护碑及穿孔石)


历史上,

延津县长期位于黄河南岸,

属开封府。

宋金时期,沙门城址

是由开封北上卫辉府的

水陆交通要道,

北宋时叫作宜村,

是黄河南岸一处重要的渡口。


(沙门城址吴起城发掘现场)


如今,历经数千年后,

这个南北毗邻黄河故道、

西南衔接金堤

东、北、西三面

皆保留有城墙的遗址,

变成了漫漫黄沙之上,

占地一千多亩的良田。

只有四处散落的砖瓦碎块和礌石,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荣光里,

诉说着昔日的人声鼎沸车马如梭,

追忆着黄河的涛声阵阵和舟楫点点。


(延津沙门城址--吴起城方位示意图)



文化古建:散落人间赛星辰



古建筑是一个民族

一座城市的鲜活名片,

也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

乡愁寄托和身份符号。


(新乡城区 河朔图书馆)


数千年来,

历代先贤和民众

新乡这片土地上,

留下了一座座充满故事的古建筑,

孕育出牧野儿女的聪明才智

和文化气韵。


1 比干墓 比干庙


千古臣子仰比干

赤胆忠心后人敬。

在卫辉市区北7.5公里处,

安葬着因强谏

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


据清乾隆《汲县县志》记载,

其墓为周武王所封,

距今已3000多年;

北魏孝文帝时因墓立庙,

比孔庙还早500多年。


乡卫辉 比干庙和比干墓


如今庙宇占地百亩,规模宏伟,

并保存数十座宋元明清历代碑刻。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孔子剑刻碑,

上书“殷比干莫”几个字,

因是孔子留在世上的唯一真迹,

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比干庙内孔子剑刻碑


此外还有魏孝文帝吊比干文刻石,

唐太宗赠殷太师比干诏 祭文碑,

以及乾隆御碑等。


(比干庙内御碑亭和御碑


2 百泉


百泉

在辉县西北2公里的苏门山南麓,

因泉眼众多故得名,

起源于商代,成熟于唐宋,

完备于明清,

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

算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泉水,

被志书誉为“甘泉之父”。


(百泉湖喷泉)


作为新乡母亲河

卫河的源头之一,

泉水在苏门山脚下喷涌

汇聚成百泉河

与小丹河在新乡县合河汇集,

折而东流,

随隋唐大运河的金波,

直达京津。


(百泉光影)


百泉被称为“北国小西湖”,

在《诗经》中就已被讴歌,

早了西湖约1000年;

百泉又称“中州颐和园”,

清乾隆皇帝在游览了百泉后,

就回北京“高仿”了一个大园子,

初名清漪园,

后改称颐和园……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百泉以山水著称,

是古人眼中的风水宝地。

几千年来,

晋代名士孙登 竹林七贤

北宋大文豪苏轼 中国理学大师邵雍,

南宋名将岳飞  明末大儒孙奇逢,

还有近代的徐世昌 冯玉祥等,

在百泉的舞台上,

留下了众多的碑刻,

留下了百泉书院

留下了邵雍祠,

留下了孙登啸台,

留下了无比奇异瑰丽的文化传奇。


百泉苏门山 孙登啸台


所以说,

这里的一碑一石,一屋一瓦,

都有各自的故事,

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3 白云寺


在辉县薄壁镇的太行山脚下,

有一座唐代的白云寺

据传是唐太宗李世民

为了他最疼爱的公主,

为了他来自辉县的驸马

和心爱的外孙而修建。


白云寺山门和国保标识


历史上白云寺又称白茅寺 梦觉寺,

因乾隆皇帝在此巡游时,

御笔题写“白云自在”而得名。


白云寺后南宋砖塔和元代石塔


寺内有中殿 山门

及出厦阁楼50余间;

寺后有元代石塔2座,

雕刻精致;

寺东有宋代五百罗汉碑,

纪事翔实;

寺西有金沙、银沙二泉,

泉旁有地藏殿,建筑奇特;


辉县白云寺银杏吐金


寺内外还有6棵

唐代栽种的银杏树

每逢深秋便满地金黄,

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仙境!


4望京楼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卫辉望京楼


在新乡卫辉,

有这么一座砖石砌筑的高楼,

相传离天只有三尺三,

你说高不高?


望京楼

实际高度33米,

万历十六年(1588)冬动工,

由卫辉知府周思辰监工修建,

万历十九年(1591)秋竣工,

是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

如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缮一新,

成为卫辉古城的文化地标。


卫辉望京楼


望京楼内部分为两层,

外壁用青石砌筑,

内壁用白石镶筑,

在东、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门,

由两门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一层楼。


望京楼一层十字拱券内部


第一层设计有十字拱券,

四面辟门,高大宽敞。

由东西两门沿青石踏步

可登至第二层楼。

第二层原有五间歇山式大殿,

名曰“崇本书楼”,

是潞王朱翊镠父子藏书

和习书画的宫室,

可惜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卫辉望京楼顶大殿遗址


登临楼顶,

远处的太行余脉,

近处的玉带河和大禹湖,

脚下的古城民居都一览无余,

成为登高望远

极目抒怀的绝佳去处!


望京楼与卫辉古城和护城河

远处为新城区与太行山)


5 潞王陵


新乡的凤凰山下,

有着“中原石头城”潞王陵


新乡凤泉潞王陵入口 潞藩佳城牌坊


大明王朝270多年,

16任皇帝289个亲王,

潞王陵是唯一能和明十三陵

相提并论的藩王墓,

在多个方面

甚至僭越了“帝陵”规制,

曾两度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预备名录”。


新乡凤泉潞王陵


陵区占地400亩,

石头砌成的墓冢高6米,

周长140米,

仅墓室面积就有175平方,

而且还给妃子及丫鬟单独建了墓,

当地俗称娘娘坟和丫鬟坟。


新乡凤泉潞王陵内次妃墓


如今雕工精美的石坊,

“潞藩佳城”的刻字,

雕有云龙的石华表,

长达180多米的神道和石人石兽,

汉白玉三孔御河桥,

高达6米 长宽数百米的石头城墙,

棱恩门 享殿 明楼 宝顶和地宫,

虽历四百多年风雨,

仍奢华依旧,

尽显王者风范。


潞王陵内汉白玉桥 神道和石像生 石兽


当然,六千年的新乡,

还留下了获嘉同盟山武王庙,

原阳县博浪沙张良刺秦处旧址,

卫辉 辉县交界

太行余脉上的战国古长城

卫辉隋代香泉寺,

新乡市区五代后唐东岳庙,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封丘陈桥驿

中国比萨斜塔之称的宋代玲珑塔


平原示范区原武镇玲珑塔


新乡市红旗区文庙

和宋代“大观圣作碑”,

辉县市元代天王寺旧址善济塔

延津县万寿塔

和赵孟頫长明灯记碑,

延津县石婆固唐代酸枣阁


卫辉镇国塔


卫辉市明代七层砖塔镇国塔,

长垣市学堂岗圣庙

原阳明末清初民居夏家大院,

新乡市区民国时期河朔图书馆

……


新乡民国时期河朔图书馆


数不清的古建精华,

如点点星辰闪耀新乡,

给这座文明之城增添多彩的韵致,

让每一位宾朋都为之着迷。



文化名家:行走山河间的人文坐标



新乡,

是诗经之乡,

是百家争鸣之地。


新乡长垣学堂岗孔子杏坛讲学处


孔子在此杏坛讲学,

倡导儒家的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而君子蘧伯玉

却以“独为君子”为耻,

留下“宫门蘧车”“寡过知非”等

众多典故,

还留宿结交孔子多年,

成为孔子儒家思想的精神原乡,

最终铸就千古“君子”的标杆。 


新乡长垣孔子与蘧伯玉雕像


竹林七贤在道法中游目骋怀,

神交于辉县百泉与白鹿山,

谈古论今 放浪形骸,

为老庄注释,

成就“魏晋风骨”,

从此道家精神开始内化为

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


(明四家之一仇英绘竹林七贤)

忠诚典范比干,

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忠臣,

也是天下林氏的祖地。

四月四,拜比干,

每年举办的比干祭典活动,

吸引了万千海内外游子回乡寻根,

让比干的朋友圈遍及世界,

给卫辉带来无限文旅商机。


新乡卫辉 比干诞辰纪念活动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

生于卫辉城曹营街,

与祖上五代安息于此,

家风代代不息。

并在百泉湖畔,

在水竹村中思考世事人生,

成就一代文治总统的桃花源。


新乡徐世昌家祠及祠内牌坊


中州名儒李敏修,

和同道一起创办经正书舍

开河南近现代教育之先声;


(卫辉 李敏修故居)


还呕心沥血整理中州文化遗产,

编著《中州艺文录》等700余部,

为后人留下37种,

近3000万字的中州文献,

如今成为新乡市图书馆的珍藏,

入选《全国古籍善本书目》。


(新乡市图书馆藏

李敏修整理的《中州艺文录》)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生于新乡卫辉的贺铸,

为人忠肝义胆,

又极尽温柔缱绻,

继承诗经之文脉情怀,

写尽新乡的豪迈与温柔。


(宋代卫辉词人贺铸


当然,

新乡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

诞生了影响深远的

豫剧名家阎立品,

走出了一代又一代豫剧名角。


(新乡豫剧大师阎立品剧照


新乡的大平调,

号称戏曲的活化石;

自明代弘治年间开唱以来,

便流传黄河两岸,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新乡延津大平调剧团《五虎拜寿》剧照


如今延津县大平调剧团,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下,

年年岁岁串村庄跑高台,

在严寒酷暑雨雪风霜中,

以恣情任性的悲欢歌吟,

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讴歌着新时代的生活,

并把艺术的光与热带给更多的人。



流沙似风,不可胜数,

繁星如水,难以穷尽。


6000年的积淀,

6000年的传承,

6000年的孕育,

铸就了新乡繁复多彩的文化遗存,

滋养了新乡缤纷如虹的文化名家,

催生了新乡引领全国的先进群体;


成就了新乡人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

成就了新乡的过去和今天,

也必将成就

新乡更加出彩的明天!


(新乡东区CBD 盛情迎接高博会



—————————————

【资料来源】《相约新乡》微信公众号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官网 大河网等 

【摄影 供图】 朱新国 创影视觉 白云寺  其他图片来自《相约新乡》和网络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为什么是新乡?

新乡:“炉火”里的锤炼和新生

文化街:让身体和心灵同时在路上

总  监 制:李国强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王未来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