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麻醉学:麻醉科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7月刊精选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2-04-26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是柳叶刀旗下一本全新的开放获取期刊,是促进“世界各地平等获取优质卫生保健服务”这一柳叶刀全球倡议的一部分。本刊的终极目标是改善西太平洋地区人群的健康结局,并将致力于推动西太平洋地区临床实践的改善和卫生政策的进步与发展。最终期望能够提高该区域及相关国家的卫生质量。柳叶刀特别推出《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精选论文合辑,分享给读者。《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已被Web of Science |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收录。

识别二维码阅读《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7月刊




论文精选


1

中国麻醉学:麻醉科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几十年来,我国麻醉学科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目前尚缺乏基于全国麻醉学科的调查数据,开展全国麻醉学科调查对于麻醉学科专业协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学科监管与政策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18年我们对全国的麻醉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普查。本文报告了该调查结果。


我们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麻醉学科现状进行了普查。调查内容包括科室概况、医院水平和规模、麻醉科室规模、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室工作量等。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展开调查,以此构建了中国麻醉学科追踪数据库(CADTD)。由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问卷核对、记录核查、电话确认和重复访问。


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共计11432个提供麻醉服务的科室完成了调查,其中,综合医院6841个(59.84%),专科医院4591个(40.16%);独立建制的麻醉科室占45.15%;我国共计拥有麻醉医师92726人,人均麻醉医师数量为6.7/10万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均麻醉医师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2015年到2017年,麻醉医师的工作负荷以年均10%的比例快速增长。


我国麻醉学学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麻醉学科建设和人才现状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本调查结果为政策制定者和麻醉学协会绘制学科发展蓝图提供了基础数据。


2

2016-2020年中国大陆健康老龄化国家政策综述



目前缺乏针对中国“十三五”规划期间制定的国家级健康老龄化政策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旨在全面系统的分析健康老龄化政策的特征及从卫生系统框架的角度识别存在的政策不足。本研究采用概况性综述的方式,在中国国务院及所属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全面的政策检索。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政策进行关键信息提取和汇总,并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卫生系统框架和《“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组成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进行分析。本研究一共检索出12471 个政策文档,符合入选标准的有 99 个。在健康老龄化政策制定方面, 共有 14 个部委参与,其中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为主导。部分政策有多个部门共同行文,体现了多部门合作的形式,但仍然存在不足。促进医养结合是“十三五”期间健康老龄化领域的重点工作。基于卫生系统框架,健康老龄化政策偏重于政府治理和筹资领域,而在卫生系统其他领域存在不足。基于结果,本研究提出四点政策建议:1. 加强健康老龄化政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多部门合作;2. 加强健康老龄化政策对卫生系统框架中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服务供给、信息系统和必备医药技术领域的关注;3. 以《“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为核心,建立全面系统的健康老龄化政策系统;4. 制定全国性的健康老龄化工作实施计划以提高针对老年人的整合型服务实施。


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COVID-19患者的恢复时间的全人群队列研究



COVID-19感染会导致持续性症状,但很少有系统收集的数据估计感染后的恢复时间。我们在2020年1月至5月期间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确诊的94%的COVID-19病例进行了追踪调查,每周进行3-4次电话采访,并将其与住院和死亡数据联系起来,以根据症状缓解情况确定其是否已从COVID-19中恢复。该研究使用具有竞争风险(competing risks)的比例风险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来估计根据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恢复时间。


在分析中,对2904例患者进行了恢复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6天,范围1-122,IQR 11-24),其中2572例(88.6%)报告症状消失(其中262例住院),224例(7.8%)在最后一次接触时没有恢复(其中28例住院),51例(1.8%)死于COVID-19,57例(2.0%)在住院治疗,没有明确的康复日期。在随访中,10天有20%患者恢复,20天有60%患者恢复,30天有80%患者恢复,60天有91%患者恢复,90天有93%患者恢复,120天有96%患者恢复。与30-49岁组相比,0-29岁组恢复的可能性更大(aHR 1.22,95%CI 1.10-1.34),而50-69岁组和70岁以上组恢复的可能性更小(aHR分别为0.74,95%CI 0.67-0.81和0.63,95%CI 0.56-0.71)。男性比女性恢复得更快(aHR 1.20,95%CI 1.11-1.29),且有既往并存病的患者比无并存病的患者恢复时间更长(aHR 0.90,95%CI 0.83-0.98)。


在大多数COVID-19病例被确定并随访的情况下,80%的COVID-19患者在一个月内康复,但约5%的患者在3个月后仍会出现症状。


4

男男性行为者辅助伴侣告知与伴侣HIV检测: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



辅助伴侣告知(PN)是提高异性性传播途径HIV感染者伴侣检测HIV的有效方法,但其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的实施效果研究较少。


我们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目的是在新诊断HIV阳性的MSM中比较被动PN与辅助PN推动伴侣HIV检测的效果。在采用传统伴侣告知策略的被动PN组(对照组)中,我们鼓励研究对象(索引病例)向其伴侣披露自身HIV感染状况,并推动其伴侣接受HIV检测。在辅助PN组(干预组)中,我们向索引病例提供HIV自检包(HIVST),由他们传递给伴侣进行HIV检测;或者在索引病例知情同意后,由MSM社区服务组织(CBO)的工作人员以匿名帮助联系并推动其伴侣接受HIV检测(含金钱激励)。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为在随机分组并实施干预后的四个月内索引病例推动伴侣接受HIV检测的比例是否有差异。该研究已在chictr.org.cn(ChiCTR1800017813)预注册。


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共招募了187名新诊断HIV阳性的MSM。索引病例被随机分配到被动PN组(90人)或辅助PN组(97人)。在干预后四个月的随访中,被动PN组的每个索引病例的伴侣人数,披露/推荐伴侣检测人数,伴侣检测人数和HIV阳性人数分别为3.2、0.7、0.2、0.03个,而辅助PN组分别为4.0、1.0、0.5和0.11个。辅助PN组中有35%的索引病例推动其伴侣进行了HIV检测,而被动PN组仅为17%(P = 0·004)。辅助PN组被告知的伴侣中有49%接受了HIV检测,而被动PN组仅为28%(P = 0·007)。

HIV自我检测和CBO外展服务相结合的辅助伴侣告知策略可以显著增加HIV阳性MSM伴侣的HIV检测率。


5

高血清流行人群中筛查和确认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CMV)感染的检测策略的比较:一项母子队列研究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CMV)感染是婴儿感音神经听力损伤和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cCMV感染筛查对于在婴儿语言发展关键时期进行监测和干预至关重要。该研究旨在探索cCMV感染筛查最佳策略。


研究采集母亲孕期血清标本进行抗CMV IgG抗体检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的唾液、尿液标本进行CMV-DNA PCR检测。基于对唾液和尿液的检测,使用了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对12种cCMV感染检测策略进行评估分析。


研究共入组6,729名孕妇,血清阳性率为98·1%。在随访的6,350新生儿中,49人确诊为cCMV感染。在筛查检测中,CMV-DNA 阳性率在0-5天日龄的新生儿中较为稳定,但在6-13天日龄的新生儿中有上升趋势,在超过13天日龄的新生儿中达到了较高水平。在确诊检测中,阳性率在超过21天日龄的新生儿中显著提高。在49名cCMV感染新生儿中,唾液和尿液检测的一致性差。在可选筛查策略评估中,研究使用唾液和尿液初筛且唾液和尿液确诊的方法作为参考策略,分析获得使用唾液初筛并使用唾液和尿液确诊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度和可行性,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100·0%,100·0%和99·9%。


在高血清流行区,唾液初筛结合唾液尿液确诊可能是cCMV筛查的可选策略。建议筛查时间为13天内进行初筛(理想为5天内),且21天内进行确诊(理想为14天内)。



6

中国农村筛查发现的上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就医行为和治疗障碍:来自ESECC试验 的真实世界调查证据



为了充分实现癌症筛查的功效,对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及时、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在中国人群水平筛查中发现的上消化道(G.I.)癌症患者的就医行为尚不清楚。


一项基于社区的真实世界调查(community-based real-world investigation)是在中国上消化道癌症高风险地区的大型筛查队列中的136名上消化道癌症患者进行的。利用当地医疗报销数据和半结构化面对面访谈,我们收集了相关信息,包括临床治疗方案和导致及时和适当治疗缺乏的因素。


该研究获得133例上消化道癌症患者的治疗记录。其中,48例(36.09%)患者在最初诊断的3个月内没有接受治疗,在癌症早期的治疗更可能延迟。16名患者由于缺乏健康意识和社会经济状况较低,没有寻求进一步的诊断检测。另外20名参与者主动寻求在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但没有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原因包括:特定诊断测试的灵敏度低;未能认识到筛查结果的重要性;和/或临床医生缺乏早期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为病人提供的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机构的水平,非医疗因素是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


我们亟需一个协调的、基于系统的管理策略,以支持中国农村人口的上消化道癌症筛查的方案设计。END


Cover image by Nick MacMahon/Getty Images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2005-2020年中国大陆抗肺癌药物临床试验的变化趋势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6月刊精选



新冠疫情对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的影响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5月刊精选



新冠大流行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4月刊精选



湖北武汉和其他6个所选省份的抗体血清阳性率的评估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3月刊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更多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