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韦平:链接芯 • 乐活城 | 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优秀奖
2022年12月15日,“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终期评审会成功举办。大赛评审会邀请来自规划、建筑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其中著名区域规划与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担任评委荣誉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担任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住建部原总规划师唐凯担任执行主席。
作为“为美丽河北而规划设计”——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沧州)核心赛事,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围绕“站城融合”主题,以沧州老火车站与高铁西站区域为基底,邀请到全球顶级规划设计团队,为沧州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供创意性解决方案。
邵韦平大师领衔的北京建院团队的《链接芯·乐活城》方案获得沧州老火车站区域规划设计优秀奖。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席总建筑师
评委点评
孙安军
第五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原司长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方案提到了很多文脉保护与铁路价值的挖掘。该片区是解决城市东西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环节,而不仅仅是通过一个车站来连接铁路两侧地块。因此要把整个东、西部片区整体联系起来,要求交通、 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的贯通性,尽管有部分区域是需要保留的,但还是可以和它的路网体系更巧妙地结合。”
01
项目背景与机遇研判
02
核心理念与发展战略
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精神指引下,对标众多宜居城市如成都、深圳等地,均十分重视生态价值的创建,通过覆盖城区的生态绿脉,实现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不断满足人民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于沧州老城周边现存的大运河、沧浪渠等多条生态廊道以及大量基本农田等优质的生态基底,规划提出以“生态宜居”作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生态带动区域发展,打通生态、人文、生活、经济、美学等多维价值转化通道,为人们打造具有“高颜值、生活味、归属感”的乐活城区,塑造城市向东发展“新引擎”!
基于此,规划提出两大发展战略,八项设计举措:一是城景相融、生态营城,通过城市空间架构、公共空体系、活力街区、服务支撑系统、城市风貌五大专项,全方位系统化优化老城的生态宜居性;二是多维复合、枢纽链接,构建集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多维交通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枢纽,链接城市东西、促进共同发展。
03
规划框架与城市更新模式
面对规划区域存在的环境品质差、城市活力低以及铁路割裂城市东西发展联系的两大发展痛点,规划面向落地实施,针对如何集聚人气、提升人们的环境居住品质、带动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提出务实的、具象的方案和策略。
规划提出构建“理想城市模型”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均质空间,为未来的城市更新提供了均质化的选择。借助理想城市模型,将公共空间体系均质化的遍布在整个设计区域内,使整体空间得到普遍提升;同时也可配合建设时序,根据未来不同的更新需求逐步完成。
通过理想城市模型,规划为人们创造了平均占地1平方公里,便捷、舒适的10-15步行空间单元;同时在每个单元中心结合项目更新包植入复合化的公共空间,形成城市客厅,创造建筑与公共空间的高度耦合关系;随之与保留区域相结合,配备了齐备的居住与产业配套。
04
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
规划将沧州站片区纳入整个城市体系之中,形成“一芯生绿脉,多点促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芯”指依托沧州站构建复合型城市绿芯,创造集功能性、体验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核,提供区域层面的交通、贸易、商业、酒店、休闲、文化、服务公寓等公共服务;“多点”指在各单元中心围绕城市客厅形成街区生活服务核,为各单元居民提供街区服务、街区商业、亲子活动、体育、艺术、文化活动等基本生活服务配套;“绿脉”指沿主要城市道路布局生态廊道,串联主要公共空间节点的同时,为人们提供生态康养、健身运动、慢行系统等生态生活服务。“多片”指以城市绿芯和城市客厅为核心,以10-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为基础,所划定的八个功能高度复合、宜居宜业的活力街区。
05
交通组织
规划在保障落地的基础上对现有规划路网进行了优化调整。密织路网,提高区域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提高部分道路等级,提升各片区可达性。
针对火车站区域新设铁路东侧站房及站前广场,由原来的单侧进站转变为双侧进站,同时增设连通铁路两侧的道路,缓解交通压力,激活交通微循环,并通过植入公共空间,将两侧站房融为一体,最大限度降低了火车站对城市的割裂。
秉承生态理念,沿城市道路布置的自行车、步行专用道与城市绿地公园体系中的绿道系统无缝衔接,形成满足游览、生活所需的慢行动线,营造鼓励绿色出行、步行友好、全龄共享的城市慢行环境。慢行动线包含游览与生活动线两类,其中游览动线沿生态绿廊布局,串联城市绿芯与城市客厅,构建环城35公里慢行游览体系,形成一个便捷可达、步移景异、趣味多元的慢行网络;生活动线沿生活慢行道与城市支路布局,串联各居住组团,结合城市客厅、街坊5分钟生活服务中心,形成与居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生活服务慢行体系。
06
城市风貌
规划以生态环境为基底,彰显简洁现代、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居住类建筑提高绿地率和居住品质,鼓励通过临街商业、混合、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围合空间;办公研发类建筑鼓励地块开放,建筑首层空间以公共功能为主,为周边区域带来额外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商业建筑提高建筑首层活跃度和开放度,引导实现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融合,促进增强城市活力;文化、体育、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建筑进行景观化处理,地块空间实现与生态绿廊、社区绿廊等生境的渗透,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性。
按照中心城区建筑高度管控要求,整体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火车站区域新建办公、商业、酒店等建筑高度控制在60-80米,其余除点状办公、现状局部住宅高度在80米左右外,新建住宅以10-24米的多层为主。整体塑造舒缓有序的城市天际线。
07
地域特色与文脉传承
规划充分考虑沧州地域特色,依托公共空间体系,根据公共空间场地特征与季节演变,差异化引入民俗表演、半程马拉松比赛、美食节、武术节、文化艺术展等消费节庆与城市事件,发扬传承沧州运河文化、武术文化、医药文化,在营建四季全年城市活力的同时,塑造城市文脉,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08
产业策划与开发时序
规划基于沧州站片区既有产业特色,做强、升级产业动能,围绕火车站、解放路以及长芦大街规划布局商贸交易、文化创意、商业娱乐、酒店公寓、商务办公、休闲康体、企业孵化等多类型产业,发挥“新引擎”作用,带动老城区经济发展。
在开发时序方面,以城市更新单元为基础,各单元开展分期开发。一期优先开发“站城融合”核心区,塑造区域城市更新增长极,同步优先建设火车站临近单元内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以及目前已批项目地块,织补开发地块周边路网;二期重点开发建设中部城市更新单元内开放空间和周边地块,进一步加密路网,提升区域可达性;待先期城市更新单元初步达成提升区域生态、生活品质的目标后,启动三期开发,完成先期单元剩余地块建设工作,同步启动建设各外围城市更新单元,进一步补全路网;待区域内形成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达成整体提质目标后,启动四期开发完成剩余地块建设工作。
09
核心区重点解读
规划认为,城市中的火车站不盲目追求宏大的纪念性,而应具有优美的环境,舒适宜人的尺度,和便捷、人性的交通与城市功能。使车站成为让人们不只是奔波,而是愿意停留、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将核心区打造成为编织区域公共空间网络的关键枢纽,通过公共空间的植入,使城市东西通过枢纽融为一体。多类型公共空间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仿佛坐落于“公园”中的特色枢纽。家庭活动、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商业餐饮、社交活动等各种场景与活动在“绿色”枢纽上演,使这里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基于沧州站既有产业特色,做强、升级产业动能,使商贸交易、文化创意、商业娱乐、酒店公寓、商务办公、休闲康体等多种产业互促共赢,带动老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社会管理等多种公共服务与交通枢纽耦合共生,促进老城更新发展、人民幸福安居。
对核心区进行空间整合,构建综合有序、顺畅便捷的多维交通枢纽。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复原民国时期老站房;将车站原有单侧进出站功能优化为双侧站房进出站,缓解现状单侧交通压力。打通东风路,增加跨越铁路的东西向道路连接,改善铁路东西两侧片区的交通联系;加密城市支路,打通城市微循环。降低实施难度,结合城市绿芯在地面有序安排长途客运、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流线与停车空间。
结语
规划希望以“站城融合”为引擎、以指导落地实施为目标,充分发掘基地铁路价值、城市文脉与生态价值,通过城市理想模型的构建,真正解决城市更新进程中所面临的的痛点及难点,为人们打造一处生态活力、乐享宜居的生活之所。
为美丽河北而规划设计
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
(沧州)
“为美丽河北而规划设计”——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沧州)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沧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北京山水风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执行,《国际设计》杂志、风景园林网作为支持媒体。其涵盖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运河上的花园”工作营等数个板块。
小国同学已上线,欢迎来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字样,进入国际设计网。
王建国:站城融合·链接共生 | 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杰出奖
大师云集 • 献策狮城 | 沧州站城融合规划设计国际大师邀请赛终期评审结果揭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