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姥姥语录》⑩ | 读书多了,比别人多活几辈子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江徐
昨天,我们品读的是姥姥朴素的人生观。善良、宽容、感恩、豁达……种种教人向上的品质,对倪萍而言就像一张宝贵的精神储蓄卡,在人生路上一次次派上用场。
生活智慧方面,这张卡上又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姥姥的小名叫能子
倪萍的姥姥叫刘鸿卿,小名是能子,她人如其名地能了一辈子。
条件虽然艰苦,她总能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门口菜园不大,只要做好计划,将之充分利用,情形就大不一样。
“豆角快搭架的时候,倭瓜就长出来了,菠菜冬天多盖上一层雪,春天,饭桌上的绿叶就比别人家早上半个月。”
院子里鸡鸭成群,早上下河,晚上回窝。姥姥算准了日子孵化小鸡,只为下锅的鸡蛋能打出蛋花。
院子里还挖了一个地窖,冬天到来,将葱蒜栽在上面,盖上玉米杆子,借地窖蒸发的水汽慢慢养着。
寒冬腊月,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炕上,听着戏曲,磕着瓜子,要是想吃苹果了,就去地窖装上半筐苹果、萝卜,用结冰的凉水冲洗过,咬上一口,那股甘爽劲让倪萍记忆犹新。
姥姥擅长腌制咸鸭蛋,这是让她方圆十里有名的一门手艺。其实并没独门诀窍,只不过不怕麻烦,注重细节,讲究之下创造美味。
姥姥用心过日子,什么事都要精打细算,柴米油盐才变得有滋有味,菜地蔬果也显得有情有义。因为这份能力,姥姥家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家红火,谁看了都表示羡慕。
但她从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功劳,总说得益于儿女的能力。
倪萍的舅舅外出工作挣钱后,让人捎回一笼香蕉。姥姥挨家挨户地分送,那时候,村里谁都没见识过这种水果,有些人连皮都吃了进去。
很多年过去,提及此事,大家仍报以温暖的微笑。
倪萍的妈妈年轻时候是会计,她找朋友帮忙,将一大卡车煤块拉进院子,使姥姥家成为村里最先烧煤的大户。姥姥不愿独享,又像份苹果一样,把煤块分给了左邻右舍。
除了柴米油盐的琐务,姥姥在人际处事上也是能手,凭着分寸感平衡一大家子。
在她眼里,儿媳妇、女婿都不算外人,却又都是外人。她从不把保姆当外人,看见不对的地方也会不客气地指出。
“一碗水端平它就不洒,你没本事端平了就盛半碗水。”这便是姥姥的持家之道。
姥姥的生活智慧藏在她那些明白晓畅的语录中,让倪萍受用一生。
姥姥是季羡林的“同学”
姥姥不识字,却格外崇尚文化。她心里有一杆秤,凡事都会放上去称一称斤两,最重的是书籍。
“二十块钱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又接着吃,上算。”读到这里,我对这位姥姥由衷感到敬佩。
季羡林老先生书里写的内容,都是姥姥熟悉的事情,倍感亲切,好像对方是她的一位乡邻,因此她称他为“季老头儿”。
姥姥羡慕季老的学问,又指着季老年期时海外留学时的照片,夸赞他漂亮又精神。
有一次,姥姥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如果当初上学念书,说不定还是季羡林的同学。这种幻想让后辈笑出了泪水。
“书念多了的人,就比别人多活了几辈子。念了书不用出门,哪儿就都能去到了。两条腿在能走,这一辈子能走多远?认了字,看了书,想去哪儿跟着书走就行了。”
这是姥姥对读书的理解。
倪萍心思细敏,为了安抚姥姥因自己此生未能读书带来的遗憾与痛楚,从那之后称“刘鸿卿同志”为季羡林的同班同学。
有一年,倪萍去南开大学参加校庆,在那里遇上了季老。
回去后,她将此事向姥姥提及,又说大冬天老人家里外穿了四件毛衣,既不好看,也不得劲,袖子套在一起,胳膊都不能打弯,“季老站在主席台上,两手伸着像稻草人,老头儿脸冻得煞白。”
后来,倪萍按照姥姥吩咐,买了蓝色丝绸与蚕丝棉回来,姥姥一针一线地缝制出一件棉袄。择日,倪萍带上棉袄、山东水疙瘩咸菜,还有姥姥蒸的全麦馒头,给季老送去。
书里写道:“在堆满厚书的小屋子里,季老吃着馒头就着咸菜,穿着老乡给他做的丝棉袄,频频点头。我相信老人家激动了,我也有些心酸。”
在倪萍看来,季老奋斗一生,堪称学界泰斗,人到暮年也没享什么福。
身为季老的“同班同学”,姥姥对此表示反对。她认为,是福是罪,人人心里自有标准,对季老来说,不能看书写字算遭罪,与书相伴比堆金积玉享福。
倪萍的姥姥不识字,可她一辈子都在生活中念着无字之书,从中领悟生活之理。
1997年,倪萍出版了散文集《日子》,季老听说给予赞扬,表示想要一本去看,这让倪萍感到羞愧,因为她觉得自己水平远远不够。
姥姥一番话鼓舞了她:“要书不丢人,给书也不丢人。没听说哪个大人不让小孩子说话,有时候小孩子都能说出一堆大人的话。”
心里知道,脚就知道
倪萍在序言中写:“我写你的时候就哭了,是看见那一阳台的月季花哭。”
姥姥在世时候喜爱花草,即便在穷苦年代,院子门口也会栽种两株月季。
到了冬天,人都穿不暖和,她却用碎布条、旧绳、玉米叶将月季枝干包裹起来,就像穿了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
姥姥告诉倪萍:“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没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
那时倪萍不懂,长大后才明白,姥姥用最质朴、最省钱的方式养育着她的眼睛与心灵。学生时代,学习再忙,挣钱再少,倪萍都会在窗台上养几盆月季和栀子。
后来养成了习惯,每次进入花园或者苗圃,万紫千红中,她首先找寻的就是这两种花。在倪萍心中,它们是世界上最金贵的花,因为是姥姥的花。
再后来挣钱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倪萍家里的鲜花从未断过。
有一年春节,她花了一千块钱买回一大束牡丹,姥姥日日守着它们,反复说一句:“人心都变了,怎么舍得下剪子呀?”
花瓣散落,她将它们拾起,养护在水盆里。
这是真正爱花的人呀!
秋冬时节,老家两棵苹果树开满小白花,姥姥经常一个人坐在石台上“喂眼睛”。就像书中所写——从背后看去,你会被这景象感动。
冬天,花叶凋零,姥姥将蜡在炉子里融成液体,趁热用鸡蛋蘸成花瓣,逐一贴到上树干上,原本光秃秃的树干生机焕然,开了一树“红梅”。
裹小脚的姥姥永远在鞋子里铺着绣花鞋垫,她有个木头梆子,全家老小的鞋垫都由她一针一线纳出来,哪怕男人的鞋垫,也会绣上两片绿叶。
倪萍觉得那是多费劲,脚底是美是丑别人又看不见。姥姥却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心里知道,脚就知道。”
姥姥爱花,却从来不穿花俏衣裳,倪萍问原委,她这样回答:“‘人是衣裳马是鞍’不是说你得穿得多好,多贵。
马要想跑得快、能驼东西,得配个合适的鞍子;穿也是这样,穿得合适才不怪,不怪人就好看。”
栀子花开的时节,掐一朵半开不开的,别在耳根后面,便是姥姥最出众的打扮。花瓣枯萎后,并不扔掉,她会用手绢包起来,放在孩子们口袋中。日子虽然穷,心灵却馨香。
“九十九年中每一天,姥姥的眼睛永远比肚子重要,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姥姥的眼睛里也能看到光亮,姥姥崇尚着人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这便是倪萍的姥姥,一个平凡、善良、宽容、充满生活智慧的人,如同一本亲切温暖的书。
结语
今晚,我们品读到的是,姥姥贤惠能干的持家之道、她对文化的崇尚,对书籍的喜爱。总之,这是一位崇尚世间一切美好的老人。
人生如书,书中有人生。更多的感动与温暖,等着你亲自翻开书页,慢慢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