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师》⑤ |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不雨亦潇潇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昨天我们读到了清华迎来了它的新校长罗家伦,而梅贻琦则在与罗家伦的斗争中失利,以至于重蹈张彭春的覆辙,成了内部斗争的牺牲品与失败者。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年后,梅贻琦从海外归来,并顺利出任清华校长一职,由此开启了清华的“梅贻琦时代”。
那么,梅贻琦此次回归,又会对清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又会如何发展?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重返清华园
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正式到清华校园就职,并做了著名的“大学与大师”演讲。
有道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梅贻琦在海外悄然无声地蛰伏、隐忍了三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展翅腾飞、一鸣惊人的历史契机。
与16年前首次入清华园任教不同,此次梅贻琦以校长之尊,入住清华园最显赫的第一住宅区——甲、乙、丙三所中头号官邸——甲所。
梅贻琦出任校长时42岁,正值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回顾往昔岁月,清华园风云变幻,多少英雄才俊在此聚首,又走马灯一样离别散去。历史的风云聚会,终于把他推向了校长的位子。
既然历史在前行的一个夹缝中选择了梅贻琦,梅贻琦自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重返清华、在地位上今非昔比的梅贻琦,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校长治校”还是“教授治校”,这是一个可以决定他本人以及清华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梅贻琦奉命重返清华园,面临着一个暂新的局面。此时的清华并没有校长,教授们共同努力发展起来一个新的领导体制。
就这样,摆在新科校长梅贻琦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祭出政府法令,施行政府明令授予的“校长治校”大权,依法强势组阁与处置校务;一是尊重清华传统和师生意愿,把“教授治校”精神发扬光大。
最终,梅贻琦选择了后者,并予以协助把它巩固下去。尽管这个选择明显地削弱了他个人独断的权力,但他依旧义无反顾地将这个机制推行了下去。
梅贻琦不但采取“教授治校”的方针,还多次重申道:校务依循民主制度运作,开会时必须要有提案,才能进行讨论与表决。
凡与会者,均有提案权与自由发言权,经过多数赞成之后,才能作为会议的议决案。
这样的议决案才算是代表多数的意见,少数人自然就无计可施。这一连串的民主方略,作为不可撼动的制度在清华重新实施后,人们惊奇地发现。
这不但没有削弱梅贻琦作为校长的权力和地位,反而有益于他的地位稳定与校内风潮平息,由此可见,梅贻琦才是具有大智慧的领导啊。
“谁都有一份儿”,正是梅贻琦出任校长后,“大家”的共同认知和心声,也是力量集结的向心力和化险为夷、不断前行的动力。
此时清华民主气氛盛行,学校的各种事情,都设有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皆由评议会所统筹,清华评议会在行政上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但并不妨害校长的决策权。
各个委员会各管各的事,但都是由梅校长直接领导。可见,梅贻琦是真正参透黄老哲学“无为而治”,并善于在实际中应用的智者高人。
发展新方向
梅贻琦在评议会中,就好像英国首相在内阁会议中一样,总是静听他人的意见,而后再作决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梅校长兼听众论之后,很容易作出适当的决择。
当各人的意见没有什么出入时,他的结论只是归纳大家的意见。当各人的意见分歧很大时,他的结论可能表示他自己的看法。
无论在哪种情形下,梅贻琦的结论多数是为入会人士所乐于接受的。
他主持任何会议,都是采取上述方式。正是因为这样宽广坦荡的胸襟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清华在他的领导下很快就步上了正轨。
当“教授治校”这块决定国立清华大学发展的柱石,被梅贻琦赋予校内合法地位后,清华这个在历史夹缝中闹腾了20年的“政治皮球”, 终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起来。
1932年2月,梅贻琦又提出清华“拟向工程科学方向发展”,以配合政府发展国家急需的理工学科,满足工业界实际需求。
适应这个需求最切实的,就是设立专门的工科院系。对此,梅贻琦向教授会和评议会特别提案,于清华设立工学院,并对全校师生进行演说,强调建立工学院的意义。
但意想不到的是,计划草就、正欲施展抱负之时,一件令梅贻琦备感头痛的事发生了。
1932年底,日本占领东北后继续向南推进,清华因“校址所在,几成前线地带”,广大师生感觉到了工作要被停顿的危险。
清华如此,北平其他学校学生也是如此。
大家于惶恐纷乱中向校方请假回家,以躲避战乱。此等情形经媒体报道传播,在社会引发了重大恐慌,面对舆论汹汹,北平当局紧急约见各大学校长,要求学校照常上课,以安人心。
梅贻琦回校后详加考虑,没有再向学生施压,而是采取怀柔策略对学生发表讲话。
清华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自发组织救护队、看护队、慰劳队等各种团体,对前线将士予以实际支持。
此一行动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与赞扬,清华学生一雪前耻,重新赢得了抗日救国知识青年的荣誉。
面对战争危局,梅贻琦内心焦虑外表却表现出异常的勇毅与沉着,他知道,作为北方学术重镇的国立大学校长,绝不能在如此危难时刻,对师生表现出半点的慌乱与泄气情绪。
于是,梅贻琦在清华成立二十二周年纪念日大会上,以悲壮、肃然的语气勉励全校师生:
“我们虽处艰窘危迫的局面,不可畏难灰心,不可使精神颓唐。还是要特别努力去作,维持艰局。”
广招天下才
除此之外,在梅贻琦的直接指挥督促下,各项建设、实验器材订购及相关人才聘请,齐头并进,进展迅速,社会各界为之瞩目。
1933年3月3日,清华工学院进入了清华历史上堪称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卢沟桥事变前,清华工学院共分三系六组,所开课程与教学方法皆仿照美国工科一流大学设置。
同时注意发展当时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如水利、电讯、航空等,为以后清华工学院快速发展并跻身世界一流打下基础。
正如梅贻琦所说,要想发展科技专业,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
此时的清华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所急需的自是聘请一流人才从事教学与研究,即梅贻琦所倡导的“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的理念。
但“这样的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可罗致的”。
按梅贻琦的教育理念,一个学校自有他独特的学风与传承法则,大师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得聘成功的。
对于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同样需要注意延聘与扶持,以便在教学研究中渐渐成为新一代大师。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一个学校要想长期稳步向前发展,必须在教师队伍的梯次上均衡布局,才能避免出现断层,避免在传承上发生困难甚而危急。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梅贻琦的眼光。
仅仅过了几年时间,当年在北平招聘的年轻助教,如华罗庚、邵循正、吴晗、陈梦家、沈有鼎等,都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才俊,成长为荫庇一方的参天大树。
在此后的几年里,清华相继延聘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教授阵营在全国已名列前茅。
原有之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得以充分发展,而梅贻琦一手主持新建的工学院则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全国翘楚。
正是清华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和对大师的尊重,使中外教授得以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切磋交流,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清华的黄金岁月。
多年的校务历练经验,加上前几任校长被清华师生驱逐的前车之鉴,令梅贻琦对校务处理特别小心慎重。
每遇事则多方考虑,绝不轻率表态,且大多采取“吾从众”的态度予以处置,因而被师生称为“寡言君子”。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清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在出任清华校长后,先是进一步推行了“教授治校”的方针,接着又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对内推崇民主,对外广纳贤士,一时之间,风生水起,清华校园,蒸蒸日上。
在梅贻琦的带领下,清华逐渐走向辉煌,而梅贻琦本人却显得极为低调,丝毫不居功自傲,因此被人称作“寡言君子”。
那么,在此之后,梅贻琦又会实施那些政策呢?这位“寡言君子”究竟能不能保持住这一发展成果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从这本传记开始我们会从留言中选出3-5个人赠出精美书籍哦!听书拿好礼,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吧。
互动
在你的印象中,可曾遇见过像梅贻琦这样的“寡言君子”?对于这样的人,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学与大师》④ | 他熬过风雨,却败给了自己
《大学与大师》③ | 在现实面前,他的理想一文不值
《大学与大师》② | 他留学归来,依旧是“小人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清华校长梅贻琦
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