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安潇 安潇 2023-02-10

文/安潇

公众号/安潇

ID/sukiandsula


春节假期时,我的一大收获是发现了一个手机软件。这是一个声音聊天的app,可以关注不同的人和主题,进入各种“房间”参与话题聊天。

 

图片来自网络


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新鲜,但玩起来却让人上瘾,尤其是在我关心的内容上,比如艺术、投资、教育,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各路人才分享的信息、听到很有启发的讨论。我已经很久没在微信以外的社交软件上花这么多时间了,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软件在国内没法使用,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国内类似的软件肯定会马上火爆起来。

 

我关注的中文房间里大多都是海外华人,大家的成长经历有相似之处,话题我也有共鸣。有些讨论的内容很有价值,让人意犹未尽,我想在这里和读者们继续探讨。

 

这周我听得很久的一个房间主题是“寒门还能出贵子吗?”,感谢元帅和大力的主持。

 

虽然我自己是出生在北京的中产家庭,但我爸爸的经历也许是典型的“寒门出贵子”。他出生在偏远的武夷山小山村,小时候每天要翻山越岭走路一小时去上学。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考上了清华,安居在北京。

 

我爸不爱讲这段经历,但我自己深知他当年的努力对我现在的生活境遇有多大影响。同时我也想知道,这样的跨越方式,还仍然是一个可期待的通道吗?

 

图片来自网络


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但仍有机会

 

房间里的聊友们想要给“寒门”与“贵子”一个定义。“寒门”,指的是孩子成长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资源包括金钱上的和信息上的;“贵子”,指的是孩子最终成长为了有影响力的人。

 

大家普遍认为,在今天,教育更多地被资产垄断,父母们在教育上极其内卷,“寒门出贵子”的概率降低了,但仍然还有机会。

 

有一位内蒙的聊友,出生在偏远农村。他小时候一下课,就要跟着爸妈去耕地、喂牲口。内蒙有很多著名景点,他自己都没去过。大姐没上学,二姐考上了二本,但因为家里没钱就没继续读书。这些经历对他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在学校里,他的中考成绩排名中游,因此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对自己发誓必须努力。他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除了4小时睡眠,都在学习。


高三时,他的成绩年级前10 ,最终考入了很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他想要留学,但家里没钱。于是他拼命工作,2年攒够了学费,来到英国留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了英国顶级的公司。

 

他认为,高考制度虽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是底层孩子上升的通道。这个通道没有被堵死,机会仍在那里。但他回头看,自己是极其幸运的,中学时的小伙伴,走出本地的只有2人。

 

当他再回家乡,也感到扎心,竞争越来越难。大人的精力已经被生活耗尽,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寒门的问题,真的需要更下沉去看一看。

 

图片来自网络


艰苦也可能是优势,给孩子的心理赋能

 

内蒙聊友的经历,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有一位妈妈坚信“寒门可以出贵子”。


她说:我们不该总是责备原生家庭,你不可能要求外部条件都理想了,自己才敢去追梦。对待家庭的态度,应该多是感恩,而无论你的境遇如何,都有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去改变。

 

她认为,艰苦的体验有时是一种赋能,让孩子对生活产生真正的思考和渴望。

 

而她的真实案例,是自己的两个女儿。

 

当她带着大女儿到上海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居无定所,资源匮乏。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女儿充满了进取的渴望,坚定地一直往前走,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并在事业成功后,迫不及待地热血奉献社会。

 

而小女儿出生时,他们当时的家庭条件已经有了物质上的飞跃,小女儿什么也不缺,是用钱堆出来长大的孩子。但她却发现小女儿没有特别热爱的东西,反而容易迷茫,有空虚、抑郁的倾向。

 

她的体会是,用钱不一定能给孩子充足的心理能量。她接触过很多成长路上一帆风顺的应届毕业生,他们要不嫌工作的薪水太低,要不嫌高薪的工作太辛苦,其实是被优越的生活禁锢住了。

 

但有过困境的孩子,一旦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来,内心就会发光,会一直有火花、有渴望。

 

就像《园丁与木匠》这本书形容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告诉每个父母和老师都要当“木匠”,按学校录取标准去“塑造”孩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去关心和激励孩子内心的火花和渴望呢?让他们像花、像木一样,发现自己是谁,按照心灵胚胎去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制度的机会与局限

 

“园丁还是木匠”,关于教育制度的风格,又引发了房间里的热烈讨论。

 

一位创业大神分享了他的故事。他的父母是小学学历,家里欠了很多债,他小时候背负着很大压力。但是他努力学习,后来考上了清华,毕业后和同伴创业,现在的公司已上市。

 

他认为,高考制度确实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公平”和“机会”,就好像它在所有孩子面前都竖了一面高度相同的墙,只要你能爬到墙头,就能去到更大的世界。当然,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因为孩子出生时自带的资源就不同,有的孩子,生来就有台阶。

 

聊友们普遍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是过硬的,这也许是最大的“公平”。应试教育和高考,多少磨练出了我们的抗压性。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到了海外留学,很多人都能凭借拼搏精神和学习能力,打下一片天、有不错的发展。但反过来说,在海外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到内地来参加高考,就会很难适应。

 

但是高考制度的局限,在于“更往上的需求”。应试教育的框架,是规训和服从,难以激发出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家庭资源好的孩子,可能会得到教育系统外的全面发展、或者出国留学;但家庭资源匮乏的孩子,则是在这样的系统框架中被塑造成打工人。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位留学法国的聊友,就对此感受很深:追求成绩的教育体系,一切看结果,却忽视了校园的一大任务应该是“让孩子认知自己。大环境并不鼓励孩子过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独立思考。

 

她在学校里一直成绩很好,却也养成了不敢表达不同意见的习惯。来到法国工作,她遇到很大瓶颈,发现“听从领导”竟不是一个好的特质,她身边连连升职的往往是能够挑战领导、主动提出创新方案的员工。而在她整个教育成长中,都没有被鼓励这样的个性。她甚至不够了解“自己心里真正的声音”。

 

所以我们的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机会、设定了框架,但如何往更高处去实现个性教育、激发创造力、让孩子发现“真我”,还需要新的解法。教育的本质不该是学历和成功,而是孩子将来能够独自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发展兴趣、寻找天赋的成本有多高?

 

说到“帮助孩子认知自己”,我们都相信,孩子生来自带“天赋”。

 

然而,父母们的焦虑也在于:到底如何找到孩子的天赋?要花多少成本?

 

父母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职而耽误了孩子的天赋。但很多父母都在过激地把兴趣开发变成任务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全家都为此付出极高成本,孩子还不一定喜欢。

 

房间里有很多聊友都是这样长大的:小时候什么课都上过,钢琴、古筝、篮球、书法,父母期望发现孩子的天赋,或者至少长大以后有个爱好陪伴。

 

很多聊友是感激父母的,兴趣班上课的过程很艰辛,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克服困难,成年后,一技之长成为了生活的调剂。

 

但也有更多的聊友的体验是:小时候不能判断自己真正的爱好是什么,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地变换,到了20多岁才找到自己的真爱。所以,在孩童时期就给爱好“定性”并过度投入成本,是不切实际、过度焦虑的,“天赋”的答案,可能要到成人以后才显形。

 

那么如何才能在“提供兴趣尝试”和“控制成本”中寻找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


一位爸爸的发言获得很多拥护。他说,兴趣的培养不一定要靠兴趣班和砸钱。

 

在国内时,他和很多焦虑的家长一样,给儿子报了不少班,花了很多钱。但兴趣发展并不顺利,儿子对钢琴失去兴趣,体育方面也热情不高。

 

后来他带儿子到英国上学,他对这里的“沉浸式教育”是有触动的。他意识到兴趣是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的,聆听孩子和观察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老师的方法给了他启发: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是发现孩子兴趣的极好方式。比如当孩子问“白天有星星吗?”,他就和孩子一起去查资料、查视频,在这样的搜索中,孩子会产生新的问题,就一起再把讯息挖深。

 

这样的兴趣滋长,全面来自孩子的自主性,是自然发生的。孩子带基因的灵魂本来就有自己的兴趣,聆听和顺从它的生长才是关键。

 

他带孩子去不同的场合,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画廊、音乐会,一起讨论问题,如果孩子真的对什么事物产生了兴趣,再好好培养。

 

孩子可能成年以前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但是他相信这些生活中的铺垫很重要。

 

当孩子对自己有认知、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资源提供给他,那么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赋,应该就是自然发生的事,这就是“园丁”的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寒门可以出贵子、但越来越难;


艰苦有可能激发出孩子的渴望;


我们的系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教育,但是如何启发个性与创新需要新解法;


发现孩子的天赋不一定要高成本地砸钱,更需要聆听孩子和在生活中沉浸。

 

以上就是这个房间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讨论。你有什么想法,也欢迎留言!

 


安潇 2021年2月 于 伦敦


 PS.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前文推送:


安潇推荐


今天的次条开团比利时Play & Go二合一玩乐收纳包。它将玩乐垫和收纳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拉绳、一秒钟就收拾好乐高和玩具!它鼓励孩子尽情玩乐,同时又为苦于收纳的妈妈们解决了难题。它操作简便,使用场景丰富多样,颜值在线,有三个系列的七个花色可选。  


今天的三条美国学乐出版社的知名练习册——《Little Skill Seekers》返团,这套练习册在美国家庭几乎人手一套,幼儿园拿来做学前班指导手册,也非常适合给国内孩子幼小衔接使用。


正在团

通识教育是孩子掌舵未来世界的钥匙,这部动画片像BBC儿童频道一样用尽心机去开拓

这款温和不呛鼻的电动喷雾洗鼻器让鼻子舒服点,成人、儿童、鼻炎患者都适用

独家首发!英亚5星,现象级世界经典儿童拼字游戏,原版超低价,单词玩中学


相关文章

我和英国老公,为“阶层”和“野心”争执了起来……

天下有所谓“正确的养育风格”吗?BBC纪录片,七位妈妈的养育方式引深思

什么样的妈妈养育了世界首富


最新文章

北大与清华的爱情,我写下了开始,却没猜中结局

也许抑郁症正在靠近你和你爱的人,请一定打开这篇文章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

做园丁,播种孩子内心的渴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