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废纸堆里,藏着艺术家的火花

安潇 Ann 安潇 2023-02-10
新年的时候,我拿出了这两个本子给姐俩看。她们说:“好久没见过这两个照片笔记本了!”

我心酸地说:“是啊,这是去年妈妈送给你们的笔记本,可你们没用几页就闲置了。”


孩子们把本子翻开。最开始的几页还有她们手写的内容。比如姐姐Suki这本,最初几页是自己尝试创作的歌。


妹妹Sula还认认真真地写画过几篇日记。


但是她俩很快就忘却了这个本子,因为似乎用不习惯。

写日记时,她们喜欢用A4尺寸的大开本。从三岁起,她们一直坚持写日记,已经写了一大摞,有这么多:


写日记时两个孩子很认真,又画画又写字。我在这篇文里聊过姐俩的日记:牛娃养成的秘密,竟是角落里的那本日记

比如这是姐姐6岁时记录的威尔士风光:


这是妹妹快5岁时画的爸爸带她划皮艇的经历:


她们画漫画时,喜欢用我给她们手工自制的小本子,画了很多本。比如三年前我聊过姐姐Suki的漫画:五岁女孩的十本自制漫画书


但是我真心很喜欢这个有照片封面的本子,毕竟姐姐妹妹的肖像印在上面,让我爱不释手。用它做点什么呢?我想让孩子们拿它当作随意写画的笔记本,记录各种灵感。

但我发现孩子们随手涂鸦时,不喜欢拿本子,她们总是随意抄来一张纸,跟着意识流就写画起来,之后就丢掉了,扔进了废纸堆。


而我经常从垃圾桶里回收她们有趣的小灵感,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点点地剪下来、贴进了这个本子,她们却不知道!

直到现在,姐俩打开本子以后,才发现了妈妈拼凑碎纸屑的秘密,她俩兴奋又惊喜。

翻看本子,她们回想起了好多以前的小想法、小涂鸦、小思路,这个本子变成了“灵感的剪贴簿”,她们看得津津有味。

比如,我把姐姐Suki画的可爱小角色剪贴在了一起:


姐姐总是随手画各种各样的角色,在白纸上、作业本上、彩色卡片上,哪儿哪儿都有,我就剪下、收集了起来:


本子里还有姐姐进行的一些色彩的小实验:


妹妹Sula随手画的小角色也很有自己的风格,都有点暗黑系!


姐姐还很喜欢编故事,在纸上画一些人物设定和场景。但她不知道我都悄悄保留了下来,比如这些海盗的故事设定:


妹妹画的故事经常都是关于家人的,情节还相当离谱。


她还经常自己画一些很戏剧化的人物故事:


妹妹在音乐学校等姐姐下课时,就把小故事画在五线谱的背面……情节越发复杂,也被我回收了:


灵感剪贴簿里还保留了她们相互画的卡片,姐姐写给好友的小纸条,甚至还有写给牙齿仙子的信:


还有一些是设计图纸,比如姐姐为她未来的“荷兰猪公司Wooji Company”设计的房子、角色关系图、花园布局、故事情节等:


还有她们自发玩的一些色彩和线条实验。比如这是妹妹勾勒的中式年画:


各种各样本来被她们扔掉的小涂鸦,都被妈妈拾起来,拼凑在了两个剪贴簿里。她俩看到了非常开心,一起从头浏览到尾,还没忘记感谢妈妈。

新年时,除了两本贴得满满的旧的剪贴薄,我还送了她俩新的照片笔记本。封面上的姐妹长大啦!


因为看到了妈妈过去这一年收集和剪贴的成果,她俩兴致勃勃,开始主动制作自己的“灵感剪贴簿”了。


画的随笔画不再随手丢弃,剪下来贴在本子里吧!而且她们还自发地进行文字记录,写一写这些涂鸦都是什么内容。

这是姐姐这个月的剪贴记录:


而妹妹记录得更多,很认真、很有心!



我感到很欣慰,我终于教会了孩子这个方法:保留下自己随时的灵感和想法。

为什么要教孩子制作“灵感剪贴薄”?

因为这是我刚到伦敦学艺术时,老师教给我们的第一件事!那时我才明白,每个艺术家都有记录灵感的笔记本和剪贴簿,它们是艺术家最重要的思想宝藏!

我们艺术学生也要每天把具有启发性的所见所闻、思考和创意都记录下来,它叫做“ The Artist’s Log 艺术家日志”。

看,我来伦敦第一年的“艺术家日志~灵感剪贴簿”有这么厚!


一本剪贴日志,就如同艺术家大脑的记忆宫殿: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手里设计的雏形,全都写画剪贴在日志里,一点点地发展塑造它,逐渐地演化成更深刻的思想和更完整的艺术创意。

比起最终的艺术作品,这个灵感日志更加像大脑的“回顾电影”,能够看到思想如何成型、作品如何演变。艺术家本人也会不断回顾日志,再次获得新的灵感、理清思路、了解自己。

世间最有名的“艺术家灵感日志”就是达芬奇留下的《达芬奇笔记》,通过近400幅的设计手稿,我们才能一起探求大师的智慧源头,探索潜伏于大师头脑深处的秘密。


我在艺术学院的“灵感剪贴簿”,记录了当时许许多多的观察、想法和创意,隔了这么多年回看,仍然对我有价值。

比如那时看展览、读书、参观建筑,任何引起我思考的细节,我都用书写、手绘或者剪贴的形式来记录它们、分析它们。


在发展自己的作品和论文时,我每天记录着新点子:


设计第一个装置时,我做了很多草稿和调研,分析各种方案,不断修改。


在毕业前,我得知MTV有动画导演项目竞标,立即画了好几个镜头脚本方案。


这些都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它们却和最终成品一样有价值,灵感笔记,就是学习的过程、思维的过程。

像艺术家一样随时记录点点滴滴的灵感,是我最想教给孩子们的习惯。


在旅行时,我和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做剪贴的记录。四年前我写过这篇:我和宝宝的旅行手帐


4岁和2岁的小姐妹,制作的手帐笔记还挺漂亮的。


其实我们一家都是勤笔头的人,眼里心里的灵感,舍不得它们流逝掉,总想捕捉到纸面上。

而旅行时最爱记录的人就是爸爸老R,他才是速写达人!


美好的建筑物带给他的灵感,他都留在了速写本里,变成了永远的画页。


电脑时代,我们都太习惯用按键的形式在屏幕上创造。

但大脑思维,似乎与手指、笔尖有着更天然与流畅的连接。能够用笔记录,灵感就会一直流淌。

别把铅笔丢掉,和孩子一起,像艺术家那样记录灵感吧!废纸手稿里,藏着的都是火花。


安潇 2022年1月 于 伦敦

前文推送:



正在开团的是你们期待已久的“年衣专场”,有棉衣外套、毛衣、家居服、连衣裙、卫裤等十几款最美中国风、既适合过年节庆又可以日常穿着的年衣,男孩女孩的款式都有,还有一款毛衣有成人款,可以配亲子装哦,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过年除旧迎新的仪式感都要拉满!过年的味道、回忆、仪式感,都在这一件件百元级别的“年衣”里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正在团
年味冲天的新春手工艺术套装,亲子手作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脑洞十足的幻觉魔方,叹为观止的构建积木,教育玩具届的“爱马仕”,2岁就能玩!
选了这么久,这款冬天最值得投资的“不冻产”终于可以推荐给大家了

艺术与创造力
在那个年代,我妈妈毫不刻意地培养了我的创造力
牛娃养成的秘密,竟是角落里的那本日记
五岁女孩的十本自制漫画书
我和宝宝的旅行手帐
如何判断“好的美术班”?孩子的展览给我答案
大艺术家告诉你:“美育”避开这些误区,才不会折损孩子的创造力

最新文章
英国爸爸的新年仪式
2021除了flag,更重要的是我完成了它
老友送孩子去的兴趣班,我闻所未闻!

安潇曾是漫画作者、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2017年创立公众号,并出版了3本畅销书。安潇专注于儿童心理、项目式学习与父母成长,分享情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
你的在看和评论
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