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未寒国先乱,明太祖错在哪里?
撰文|黄大拿
建文帝在自杀的前一刻,或在出逃的过程中,是否想到了将江山亲手交给他的爷爷?
公元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做了31年的皇帝后,抛下了他恋恋不舍的朱家王朝和子孙,因病辞世。
遵照朱元璋的遗诏,皇太孙、22岁的朱允炆即帝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朱允炆继位仅一年,燕王朱棣,也就是建文帝的四叔,从封地北京举兵反抗中央,史称“靖难之役”。
明太祖尸骨未寒,国家就因骨肉相残引发了大内乱,而最后又以自己钦定的皇太孙倒台为结束。如斯种种,想必太祖于九泉之下犹有余恨。
然而推原祸始,朱元璋其实是咎由自取。
一
太子早逝引发的建储困局
对于皇太孙,朱元璋虽然在遗诏中夸奖他“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但实际上并不放心。
不仅仅由于朱允炆还是一个毛孩子,更因为他的性格酷似其父,也就是早逝的太子朱标,比较仁弱。在腥风血雨中浸泡过的的朱元璋坚信,君临天下,狠辣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既然朱允炆的性格让朱元璋担忧,那他为什么不另外选定一个接班人呢?
这就要说到传统君王政治中的一个困局了。
天子只有一个,而谁来做天子,又不能靠选拔和考试,更不能以得票多少来定夺,这样就自然导致了一种局面:虽然最后登帝位的只有一个幸运儿,但几乎人人都可以觊觎这个宝座,因为大家都在想,凭什么说你行我就不行呢?
特别是出身在帝王之家,同为“龙种”者,先天已经决定他们离宝座最近,就更会动心思了。
面对“僧多粥少”,为了避免大家争吵甚至打架,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众多“龙种”之间,给“嫡长子”予优先权。
这样一个选择嗣君的办法当然不能说最好(实际上在传统政治语境中,根本也不存在最好的办法),但由于嫡长子只有一个,它至少使其他觊觎者少了争夺的口实。
然而问题又来了。现实生活中,这唯一一个的“嫡长子”未必是所有“龙种”之间最优秀的,很可能昏庸,或者不合他老爸的心意,怎么办?
“易储”,换一个接班人,当然是一个办法。不过几乎所有这样做过的帝王,都曾经惹出或大或小的乱子,连雄才大略的唐太宗都不能例外。
所以,古人对“易储”之事极为看重,认为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
朱元璋也陷进了这一困局中。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问题。
由于“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一样都是接班的常规,他自然将目光落在了另外几个儿子身上。
几个儿子,除了已按“立嫡长子”这一礼法,定为储君的长子朱标之外,他最欣赏的应该是四子,即被封为燕王的朱棣了,因为朱棣英武、深沉,和朱元璋颇多相似。
但当他就这一问题咨询群臣的时候,一个叫刘三吾的大臣提出,“兄终弟及”当然是可以的,可如果立皇四子,那么置位序在朱棣前面的皇二子、三子于何地?这不是明摆着让他们不服气吗?
而完全按“兄终弟及”的严格顺序,选皇二子,即秦王做接班人,朱元璋又不愿意,因为此人不成器,朱元璋一度想将其废掉。
这个时候刘三吾提醒他说:“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劝他越过儿子这一层,选太子之子做接班人,可以免去几个儿子争位的麻烦。
由于太子朱标的长子早逝,于是作为太子次子的朱允炆终于成为了幸运儿。
二
临死之前的最后谋划
既已选定储君,朱元璋也就不作他想,竭力为孙子的继位作准备了。
朱元璋首先仍然按照培养皇太子的办法,延请名儒教孙子读书,再命其批阅奏章,参与处理政事。
其次,考虑到孙子年幼,又天性文弱,怕难以在自己身后驾驭元勋功臣,于是继明初大诛功臣之后,又掀起了新一波的屠杀行动。
洪武二十六年,即朱元璋去世前五年,他以谋反罪将凉国公蓝玉灭族,又兴大狱,使合计两万多人都受牵连而被杀。
洪武二十七年,颍国公傅友德被赐死。
洪武二十八年,宋国公冯胜“以细故失帝意”,勒令自杀。
须知,蓝玉、傅友德、冯胜,是明初大诛功臣后硕果仅存的三位大帅,勋业彪炳。
三人中除了蓝玉比较张狂外,另两位处事都相当低调和谨慎,侥幸躲过了明初的风暴,最终却仍然难逃一劫。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这三人简直就像一根荆条中的最后三根毒刺,不除他是不放心的。现在他拨掉了毒刺,自以为交给孙子的应该是一根无刺的荆条了。
为了给皇太孙顺利接班尽量扫平障碍,朱元璋甚至不惜拿自己的宠妃开刀。这个妃子就是皇太子朱标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孙朱允炆的祖母李淑妃。
李淑妃贤明能干,却于洪武三十年,即朱元璋临死前一年被赐死。
事后妃子的哥哥为此不平,朱元璋说:我知道你的妹妹贤明,她也没有犯什么过错,但正是因为她太能干,我担心她在我身后效仿武则天,使我接班人的位置不稳,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选了一个储君,就要先杀掉其血缘关系最亲密的尊长,这是什么招数?
其实朱元璋的这一招在历史上自有渊源。
汉武帝晚年,准备立其幼子为帝,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汉武帝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先借故把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处死,左右的人很奇怪,说皇上您既然要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帝,为什么反要把她杀掉?
汉武帝回答说:这就不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懂的了,朝廷出乱子,往往就是因为“主少母壮”。修史的人还特意因此称赞汉武帝的“昭然远见”呢!
现在的朱元璋环顾宇内,总算有了一点安全感。这不仅因为他心目中有能量造反的功臣已全部诛除,还因为他多年来就一直在为王朝的长治久安下一步棋。这步棋就是“分藩”,即让他的众多儿子到各战略要地当藩王,以拱卫京师。
在明太祖看来,皇帝、各位藩王,既然都是老朱家的子孙,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有什么不能同心一体共享富贵的吗?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元璋尸骨未寒之际,造成天下大乱的,就是源于他这样一步所谓的妙棋。
三
求安反乱,死不瞑目
经过三年多战争,朱棣于建文四年六月率军攻破首都南京,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即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
“靖难之役”,于老朱家来说,是骨肉相残,对国家和百姓来说也是一场大动乱。
虽然胜利者朱棣于事后对自己有很多粉饰,对失败者朱允炆有很多诬篾,但从史籍分析,朱允炆应是仁厚有为之主,所谓“靖难之役”终究只是家族内部一场并不光彩的权力斗争,全无积极意义。
朱棣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实力?作为中央的朱允炆何以平叛无方,直至土崩瓦解?
这就不能不说到朱元璋亲手建立的封藩制度。
明初的藩王有很大的权力,尤其是握有兵权,“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其身份也非常尊贵,只比皇帝低一等,公侯大臣遇到藩王,必须“伏而拜谒”。
这样一种封建制度,早已被历史所否定。自秦朝废封建,改设郡县制后,汉王朝尝试过,后来吴、楚等藩王发动“七国之乱”,再次证明这不是什么好的制度,以后各朝已鲜有实行。
朱元璋为什么偏要从历史垃圾中把这个制度当宝贝捡来呢?《明史》上说他是“惩宋元孤立”,其实完全系于他个人为家天下打算的私心。
他以为让自己的骨肉,都各据一方,手握重兵,大家同心协力,这样就没有外人威胁自己的家天下了。殊不知除了外人,难道就没有家人自己造乱子的?
看出其荒谬的并不乏人。洪武九年,是朱元璋的封藩制度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叫叶伯巨的人上书,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猛烈而痛切的抨击。
叶伯巨提醒明太祖注意汉朝的历史教训,并极富预见性地指出,如果不改弦易辙,很可能在几代之后,形成各藩王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到时候皇帝必然“削其地而夺之权”,但这又必然召来藩王的强烈不满,谁说就不会引来战乱?
这封上书到了朱元璋那里,他一看就勃然大怒,说你小子难道想离间我老朱家人的骨肉之情吗?速逮来,我要亲手射死他!结果叶伯巨死于狱中。
叶伯巨死了,他的预言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朱元璋最欣赏的皇子,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坐镇北京,本来是用来对付逃到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的,但时移势异,现在却成了新登基的朱允炆的最大、最现实的威胁。
建文帝面对威胁,和心腹大臣着手削藩,还没有来得及削到朱棣的头上,战争爆发了。
按说,朱棣虽然在诸王中实力最强大,但与中央政府相比,究竟还属于弱势一方,为何短短三年就反客为主了呢?
这仍然只能归咎于朱元璋。因为他在生前已将元勋全部屠戮,导致建文帝现在已派不出一个得力的大帅!
中央政府这边最初的统兵者是耿炳文,其人的战史虽然很长,元末时曾跟随朱元璋作战,但他从未独挡一面,最多只是一员偏将,加之如今年纪大了,缺乏锐气,哪里是骁勇善战的朱棣的对手?
耿炳文吃了败仗后,朝廷又选调李景隆统兵,此人是名将李文忠之子,却根本就是一纨绔子弟。
这样,虽然朝廷方面在实力上占尽优势,也有一些勇将,却因缺乏智勇深沉、谋略宏远的统帅,在战场上只能堪堪与朱棣打个平手。
最后朱棣放弃与朝廷争一城一地之得失,突出奇兵,直捣南京,在京城宦官的策应下,终于如愿以偿。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不一,或曰自焚,或曰出逃,均无确切的记载。建文帝在自杀的前一刻,或在出逃的过程中,是否想到了将江山亲手交给他的爷爷?
往期好文
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并只允许微信公众号转载,不可发在其他渠道,违者必究。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