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撒钱,大宋朝亏了还是赚了?
撰文|黄大拿
大国之所以是大国,就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往往拥有小国不可比拟的众多手段,“用拳头说话”很可能只是其中最劣的一种。
对外交往中,明明自己居于上风,最后却要签订“城下之盟”,送上“赔款”,这样的怪事似乎很难理解。但在北宋时期,却真地发生过。
这就是宋朝与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
长期以来,“澶渊之盟”都被钉在耻辱柱上受到鞭挞,因为北宋是中原正统,辽不过是蛮夷,以平等的身份议和已经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签约是在宋朝打了胜仗之后,盟约的内容还那么委屈?
大宋朝撒钱是不假,但背后的故事并非如此简单。至于盟约的得失,一些仅仅知道加减法的人怎么可能精准计算?
一
赔款,还是经援?
公元1004年,“天高马肥之秋”的闰九月,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人大举南下。
宋辽之间战事频繁,但契丹人的这一次入侵是皇太后与皇帝率兵亲征,非同寻常。
前方战事失利,契丹人的兵锋直逼北宋的京城。
北宋的皇帝宋真宗惊慌失措,准备迁都。但刚就任宰相的寇准劝谏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听从了寇准的建议。
前方的北宋将士看到皇帝,士气大振。运气也开始降临到了北宋的这一边。在澶州(今属河南濮阳)双方小范围的接战中,以作战勇猛凶悍著称的契丹司令官萧挞览居然意外中流箭而亡……
于是双方都有了休战议和的意愿。然后就有了一纸盟约。因为澶州在宋朝又称为澶渊郡,所以史称“澶渊之盟”。
先看看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
一、从此宋辽为兄弟之国。
二、划定边界各自撤兵。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区)交割。
四、双方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签订之后,宋辽之间百余年无战事,人民安居乐业,边境贸易趋于繁荣……
宋人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委屈求全?
其实就当时而言,北宋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但在军事上并无优势,签约之前小规模接触战的胜利其价值不宜夸大。
在中国的历史上,精于骑射、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总是会给中原正统带来巨大困扰。胜则大肆掳掠败则随风飏去,不久又卷土重来,要想消灭这样一个对手真是太难了。
既然双方都无法彼此消灭,当然只能和平共处。
在后人记忆中,“澶渊之盟”之所以像城下之盟,关键在于第三条:俺打胜了,结果最后俺还得赔款,每年给你送钱送物,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晚清政府和洋人打仗,经常会有“赔款”。但宋朝这个,真还不能称为赔款。
不仅仅因为盟约上没有类似“赔款”的字样,更重要的是,这些钱物的交割方式不是纳贡。
盟约上特别规定,宋每年给辽的钱物,“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意思是我不派外交专使将钱物缴至你的朝廷,而是雇人搬到雄州那个地方,放在那儿就了事了。
看上去这点钱物更像强国对穷国的经济援助。
二
大宋朝亏了?
盟约规定,宋给辽的钱物不是“纳贡”,如果说这一点还只是表面的形式,那么从实际价值来看,签协双方谁亏谁赚?
有了“赔款”的先入之见,多数中国人当然会认为宋朝大亏。
但也有人认为宋朝大赚的。
第一个是宋真宗。《宋史》记载了谈判过程中的一个生动故事:
宋真宗派曹利用和辽人订约,回来的时候赶上皇帝用膳,只好立在门口等候。真宗知他回来后,便叫内侍问他答应给辽多少金帛,曹利用说这是机密,必须当面奏报皇帝。真宗心急,命内侍再问。曹利用伸出了三个手指。内侍报告真宗:三个指头,岂不是300万吗?
真宗闻听大惊,连声说“太多了太多了”。旋即又自慰似地说:“虽给的多了一点,但把事情了结,也算不错!”……
300万的代价,宋真宗都准备接受。结果不过是30万,在宋真宗看来,当然是大赚了。
认为大赚的还有名相王旦,王旦计算了一下,“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学者也认为得大利者是宋朝。
日本讲谈社所出的《宋朝: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中评价“澶渊之盟”说,用这么点钱就换来了上百年的和平,而且由于长期和平交往,文化程度较低的契丹慢慢被同化,还有比这个更合算的交易吗?
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更进行了精确的估算,“平均来看,宋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得八十万贯顺差。这其中,政府的官方贸易往来占到了四十万到五十万贯。此顺差使宋朝实际上重新赚回了对辽国的岁贡”。
斯波义信的结论很好理解,辽人得到了宋朝的钱,因为自己生产力落后,最终还要拿这笔钱来和宋朝人贸易,而宋辽贸易中宋朝原本就是顺差的一方。
中学历史课本上常常气愤地提到,因为宋朝每年要给辽人钱物,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但根据学者的考证,所谓一年二十万匹绢,只不过越州一州的绢产量而已。
由于经济繁荣,澶渊之盟并没有让北宋人的赋税负担明显加重。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宋朝人的负担真正高涨,实际上还是在和平被打破之后……
三
哪个时代都有喷子
按照常理,寇准立了大功。朝廷应该对他重重封赏才对。
但在澶渊之盟后,寇准不但没有坐稳宰相的位置,甚至被贬出了京城。
重要的原因是其遇到了一个想取代他而代之的“喷子”王钦若。
王钦若喷寇准,着重从澶渊之盟动刀。
史籍上记载了王钦若两段著名言论,都是他对宋真宗上的谗言:
一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
意思是签订城下之盟,在春秋时期,连一个小国都会为之感到耻辱。皇帝您是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现在居然也和外敌签订城下之盟,应该会有怎样的屈辱?
二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意思是寇准劝皇帝御驾亲征就像赌徒的赌博,是拿皇帝身家性命来作孤注一掷的冒险。
这两段话为什么能够打动宋真宗?
赌博这个比喻太妙了,上战场本来就有危险,而且宋真宗御驾亲征本来就很勉强。王钦若攻击寇准拿皇帝做赌注,正好抓住了真宗微妙的心理。
其次,宋真宗对澶渊之盟的确怀有一种屈辱感。在传统儒家观念里,夷夏之大防万万不能忽略,如今在俺和夷人签订的盟约中承认身份对等,千秋万世会怎么看我?
寇准因为喷子的攻击被贬斥。有意思的是,此后喷子仍然不绝如缕。
有论者曰,澶渊之盟是花钱买和平,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论者看来,“既然钱能解决问题,有钱能使鬼推磨。那还要备战什么的有什么用呢?所以北宋的边防战斗力惨不忍睹。”似乎北宋灭亡的板子都要打在澶渊之盟身上一样。
但论者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北宋并非始终都是在花钱买和平。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国力军力都非常强盛,但两次北伐契丹却都以惨败告终。
按照论者逻辑,一代一代宋朝人是不要继承太宗的遗志,非将契丹人从其占据的土地上逐出不可?以宋朝的军力能不能实现目标且不论,即使真的做到了,谁能保证其不会卷土重来?
北宋中后期军力虚弱是一个事实,但这个要从兵制等制度上找原因,归咎于澶渊之盟实在荒谬。
又有论者从澶渊之盟中申发出了所谓“深刻的历史教训”:“历史一再证明:花钱买来的和平是不稳定的、短期的和平。只有用拳头说话才能捍卫自己的大国尊严。”
大国之所以是大国,就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往往拥有小国不可比拟的众多手段,“用拳头说话”很可能只是其中最劣的一种。
往期好文精选
明察历史,拍案惊奇。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并只允许微信公众号转载,不可发在其他渠道,违者必究。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一块读透历史,读懂社会。定期会有各种红包、送书等福利活动。因扫码入群人数已达到上限,请添加微信AKX789拉你入群(添加微信请备注:黄大拿或黄大拿明史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