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逃难归来,慈禧的反思会开成了庆功会!

黄大拿 黄大拿明史拍案 2018-12-16


撰文|黄大拿


很少有人质疑,如果不辅之以“难从何来”的追问,所谓“多难兴邦”是不是一种滥调?

 

丧事当喜事办是个古老的传统。


但是把这个传统发扬到极致的应该是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


庚子年,慈禧企图借助义和拳灭洋人的威风,扫除自己废光绪的障碍,引来八国联军,不得不挟光绪仓皇出逃,史称“庚子事变”。


庚子事变于慈禧个人是奇耻,对国家来说更是国难。


但是这一切都没妨碍逃难归来的慈禧把反思会开成庆功会……

  

“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

 

我们读清代的野史笔记,当能发现,深宫之中的慈禧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常人一样的浓厚兴趣,召对臣下,最喜询问世间百态,这固有掌权者察知下情的需要,而从人情人性上揣摸,未必全无普通人的合理欲望。


可惜清朝祖制极严,作为女性最高统治者的慈禧也不能全无拘束。

平定太平军之后,清王朝一时颇具中兴气象,舆论也归美于太后的主持大计,不免惹动了慈禧巡游的心思。


徐凌宵、徐一士兄弟所著的《凌宵一士随笔》记载,慈禧一次曾对掌握行政权力的恭亲王说:乾隆爷六次南巡,传为盛事,俺也想到江南走一遭,你觉得如何?恭亲王回复大战之后疮痍未复,与乾隆爷当初的民康物阜相比,不啻天渊之别。“后为之不怿者久之。”


从此,恭亲王对“嫂子”的南巡之念非常警惕,一有南方官员进京陛见,就先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们,太后若问及江南情形,“务以民困未苏、景物萧条为对”。


幸乎不幸乎,恭亲王于1898年殁后之第三年,慈禧终于还是到宫外走了一遭,只不过不是“南巡”而是“西巡”。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岁在庚子。这一年,慈禧企图借助义和拳灭洋人的威风,扫除自己废光绪的障碍,引来八国联军,不得不挟光绪仓皇出逃,史称“庚子事变”。


庚子事变于国家于慈禧个人都堪称奇耻大辱。


当日逃难的情形,多种笔记中都有真切记载,如率军勤王,在慈禧轿前护驾的岑春煊后来撰文回忆,“太后御蓝布衫,以红棉带束发。帝御旧葛纱袍,当盛暑流汗,胸背粘腻,蝇蚋群集,手自挥斥。从行宫监,皆徒走奔走,踵穿履破,血流沾洒。”

 


而乱兵溃勇不遵约束,不仅让供应为难,也潜伏着隐患。


岑春煊受命整饬军纪,却几乎防不胜防,“途中溃兵益夥,有持枪追逐太后舆前者,叱之不止,反举枪对余开放。乘其一击不中,急拔刀斩于御前,宣示有众,不遵约束者,以此为例。众始肃然知畏,由是沿途安靖,无敢放肆者。”


溃兵在慈禧轿前拿刀动枪,其胆大妄为诚然堪惊。但试想一下,社会秩序崩坏到如此地步,民众之命运又会如何?


更重要的问题是,国家遭遇如此的大难,“肉食者”对此有着怎样的反思?


有的只是空洞的抒情。如岑春煊就一路喟叹,“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这两个成语,中国人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几乎逢灾难必引,人们就在这种慨叹中享受精神胜利的快感。


很少有人质疑,如果不辅之以“难从何来”的追问,所谓“多难兴邦”是不是一种滥调?

 

二  

遭逢国难,还要庆功?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当然不会追问难从何来。


史料记载,她向臣下频频征询“雪耻”之策,似乎颇有感奋的念头,但私下一句“不意乃为帝所笑”的喃喃自语又泄露了天机。


原来,她只是为在与她不和的光绪皇帝面前丢了面子而羞愤,最担心的只是害怕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动摇。


果然苦难的刺激只有一时之效。在满足了列强的索取赔款、惩办“祸首”等条件,中外签订《辛丑条约》之后,慈禧居然下旨大赏臣下,将反思会开成了庆功会。

 


在京主持与洋人议和的李鸿章,随她一起逃难的军机大臣,还有其他官员,均得到了赏赐,或多赐俸禄,或赏加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荣誉衔。


慈禧此举不禁让中外人士瞠目结舌:这不仍是典型的“丧事当喜事办”的旧习吗?


军机大臣瞿鸿禨尚识大体,上了一道折子,其中说:“臣顷蒙恩典,实万分不安。现当时局艰难,诸事都宜核实。恩旨一出,中外瞩目。若有幸滥,何以示天下?”


瞿氏的意思是请老佛爷三思:在这个当口庆功赐赏,向天下传递的会是个什么信号?


可是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乐得封赏的大臣们是这样,老佛爷也是这样,瞿氏之进言只不过使其个人退出了封赏的盛宴而已。

 

 离京是逃难,回宫如巡游


慈禧太后又回到了紫禁城,而且据清人笔记记载,虽然离京是逃难,但回宫却像巡游,不仅积习依旧,而且“兴高采烈”,“大事铺张”,仿佛逃难中的饥寒交迫从未发生过一样。


先说回銮时太监之横。《凌霄一士随笔》卷四记载了两条史料。


一条说圣驾过陕西临潼时,太监向县令夏良材索银三千两,因县令未应,一群太监竟将行宫所备之物砸毁,连水缸亦击破,夏知县仓皇而逃。


又一条说,过洛阳时,值天寒,传命备木炭,县令亟选购进呈,太监斥之曰:这是什么玩艺儿?能供上用?县令无奈地说这就是本地最好的木炭啊,太监回答宫中用炭有标准尺寸形式,“须完全一律”,赶快更换送来不要误了差事。县令无奈,最后请人疏通,给太监送上银子,才算交差。


再看慈禧之派头。

 


一位亲历的官员回忆,“沿途旌盖飞扬,衣冠肃穆,……文武官员、绅民父老,一体于河岸俯伏跪送。……仰见太后面有喜色。……夹道军民,欢呼踊跃。”


“面有喜色”,这四个字真是意味深长。


仿佛什么都没有变化,闯下滔天大祸的人毫发不损,权柄犹在,万民还如此拥戴,哪有不喜的道理?


杜甫有名句曰“国在山河破”,昔人曾改为“国在山河破”。


“国在山河破”,对掌握政权的人来说,“山河破”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国在”就好,依然能够“兴高采烈”、“大事铺张”。


天下依旧太平。

 

编辑:王心


往期好文精选

和行政院长碰硬,小记者豪气从何而来

被小人物改变是一个国家的光荣

人设崩坍,他们是好色伪君子?

一场饭局,透露了权势的大挪移!

马关议和,日本“爱国青年”为何枪击李鸿章?


明察历史,拍案惊奇。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并只允许微信公众号转载,不可发在其他渠道,违者必究。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一块读透历史,读懂社会。定期会有各种红包、送书等福利活动。因扫码入群人数已达到上限,请添加微信AKX789拉你入群(添加微信请备注:黄大拿或黄大拿明史拍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