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曾几何时,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屹立着一个古老、强盛的千年文明——古埃及。昔日的古埃及早已沉睡在了尼罗河河底,现在占据这片土地的,是阿拉伯人于1953年建立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从地图上看,埃及平直光滑的国界线让人印象深刻,堪称强迫症的福音。其中,埃及的西部、南部国界线基本与东经25°、北纬22°重合,而东部、北部靠海的国界线也依托当地「平滑」的海岸线,大体呈现出平直的特征。因此,如果我们从地图上观察埃及的形状,不难发现,它就像一个直角梯形。
▲埃及平直的国界线形成于殖民时代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埃及的东南部国界线,两条交叉的虚线就像是一把剪刀,在剪破了「平直」、破坏了几何美学的同时,也诉说着这里的领土争议。
事实也是如此,这一部分横贯在埃及与苏丹之间的奇特领地,即哈拉伊卜三角区(Hala'ib Triangle)与比尔泰维勒(Bir Tawil),其形成也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诸多往事。
▲埃及与苏丹之间的领土争议区,标绿处为哈拉伊卜三角区,标白处为比尔泰维勒。
01.
高开低走的阿里王朝
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攻灭了马木留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将埃及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随后,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所统帅的法军曾短暂占领过埃及。为此,誓要夺回埃及的奥斯曼帝国便与英国联合,于1801年成功击败法军,结束了法国对埃及的统治。
正所谓「家贼难防」,还没等奥斯曼帝国恢复对埃及的管理,服役于奥斯曼军中的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便趁机夺取了埃及的实际统治权。
▲穆罕默德·阿里(1760年-1849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开创者,通常被视作现代埃及的奠基人。
对此,已然处于衰落期,且刚刚经历过大战洗礼的奥斯曼帝国深感无力。最终,在阿里的主动示好下,奥斯曼帝国承认了阿里对埃及的统治。而阿里,也在埃及大展拳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阿里改革。
阿里的改革颇具成效,埃及也一度在他的手上呈现出复兴的迹象。此外,阿里在位期间,埃及也通过多年的战争开辟了广阔的疆土,其中就包括当时的丰吉苏丹国,也就是今天的苏丹。
▲阿里王朝的开疆拓土史
不过,彼时正在非洲争抢地盘的欧洲各国,又怎么能容忍一个崭新的、强盛的非洲国家出现?于是,在欧洲强国对埃及的经济与军事打压下,阿里在失意中于1849年去世。
到了19世纪末期,苏丹曾脱离埃及短暂独立,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殖民的命运。19世纪90年代,英、法两国就东非的殖民领地产生争端,为了遏制法国在非洲东部的势力扩张,英国抢先一步,于1898年派兵攻占了苏丹,并由此与英国在肯尼亚的殖民地连成一片。
▲英埃苏丹(1899年-1956年),在殖民时代,埃及与苏丹的境遇大同小异。
02.
都是划界惹的祸
再强大的殖民力量也害怕殖民地的反抗。为了削弱治下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并防止他们在被压迫过程中联合在一起,英国便将埃及与苏丹分而治之。只不过,苏丹在名义上由英国与埃及共同管理,即「英埃苏丹」。
至于使这一管理手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就是英国与埃及在1899年1月19日签订的《英埃共管苏丹协定》。正是在这份协定中,英国沿北纬22°将埃及与苏丹「一刀两断」。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埃、苏国界线,大体就维持着1899年《协定》划分后的状态。
▲北纬22°是埃及与苏丹最初的分界线。
英国为什么会选择北纬22°作为划分依据?很遗憾,具体原因不详。不过,考虑到埃及与苏丹的人口聚落大多沿尼罗河分布,而遍布在两国国内的广袤沙漠,也一直模糊着两国的具体国界线。所以,两国在最初有的也只是大致的势力范围与模糊的边界划分。毕竟,没有谁会将精力花费在对这片沙漠的划定上。
这条国界线的存在,虽然在视觉上令无数强迫症患者「大呼过瘾」,不过也为半个多世纪后的埃、苏边界争议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另一个伏笔的埋入就在《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年,即1902年。这时英国发现之前划定的埃、苏国界线存在着纰漏。具体来说,生活在哈拉伊卜三角区的贝沙人(Beja)世代以游牧为生,他们逐水草而居,会不定期穿梭于埃、苏边境。虽然彼时的埃及与苏丹都在英国治下,不过在英国看来,贝沙人的穿越行为无疑会对边境稳定造成影响。
▲生活在哈拉伊卜三角区的贝沙人。
于是,英国在1902年修正了埃、苏国界线,将原属于埃及管辖的哈拉伊卜三角区划为苏丹领地。也许是为了「公平」起见,英国也将原属于苏丹管辖的比尔泰维勒划为埃及领地。至于在比尔泰维勒生活着的,就是同为游牧民的阿巴达人(Ababda)。
03.
没完没了的边界争议
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以及亚非拉地区反殖民、独立浪潮声浪迭起,以英国为首的殖民势力最终陆续退出了这里。
如果说埃、苏两国在英国治下形同一体,尚能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那么当埃及与苏丹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真正独立后,埃、苏两国的边界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
▲1956年1月1日,苏丹首任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Ismail al-Azhari)升起国旗,苏丹正式独立。
问题的核心争议点就在于,埃、苏两国的边界界定究竟以哪一年为准?
按照1899年英、埃签订的《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哈拉伊卜三角区归埃及,而比尔泰维勒归苏丹。不过按照英国在1902年作出的修正,情况正好相反。也正因为如此,埃、苏两国就此展开了长久的争执。
一方面,就领土面积而言,比尔泰维勒总面积为2060平方公里,而哈拉伊卜三角区总面积为20580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比尔泰维勒。
另一方面,就自然资源来看,在哈拉伊卜三角区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改善都裨益良多;而比尔泰维勒的土地贫瘠无比,在这里,除了石头就是砂砾。
此外,就地理位置而言,哈拉伊卜三角区毗邻红海,有利于拥有国对外发展海洋贸易;而比尔泰维勒深居内陆,只有干旱和贫穷才会「垂青」此地。
直播后,小海疼为大家准备了余世存老师的《人间世》纸质书,并且邀请余世存老师为这本书签名~
小海疼会从截止到今晚(11月29日)22点前订阅了第二季全年直播的学友中,抽选出5名幸运学友,送出这本余世存老师亲笔签名的纸质书1本!
想成为幸运学友吗?最后两小时,快来开通吧~在店铺可以直接领取优惠券呢,快来订阅吧!
△△点击上方海报二维码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加入「明白知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