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官去世了,全世界都在纪念她
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了,尽管许多人都预见过,可这一天还是来得过于突然。
她是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性别平等、女性平权的先驱,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是社交网络上的「最红老太太」,是所有为追求平等而努力的人心中永远的RBG(Ruth Bader Ginsburg,被昵称为RBG)。
她去世后,全世界都在纪念她。
「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具有历史地位的法学家,最高法院失去了一位珍爱的同事。后世将会记住,鲁斯•巴德尔•金斯伯格是一位坚定不移的司法正义的捍卫者。」
「她拥有强大的法律头脑,是性别平等的坚定倡导者,在她漫长而非凡的职业生涯中,她一直是正义的灯塔。我为1980年任命她为美国上诉法院法官感到自豪。」
「金斯伯格大法官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女性铺平了道路。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的人了。谢谢金斯伯格。」
在众多大人物的怀念声中,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川普。在刚刚听到她的死讯时,川普表示: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有着了不起的一生。」
「我们的国家失去了一位法律巨人。她的观点,包括有关女性和残疾人法律平等的著名裁决,激发了所有美国人以及几代伟大法学家的灵感。」
要知道,在此之前,RBG曾发文抨击川普,川普也曾怼她,说她是「最高法院的绝对耻辱」(An absolutedisgrace to the Supreme Court )。
|川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题如何看待RBG的去世。川普表示,他还是从记者嘴里得知这个消息,紧接着,他说,RBG「有着了不起的一生」(she led an amazing life.)
图片来源:NBC News
美国政要纷纷纪念她,美国普通人也同样纪念她。
RBG是一个传奇的大法官,在法律领域几乎没有女性身影的时代,她从学生一步步成为律师、法官,最终进入最高法院,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她毕生的追求是性别平等,让女性在法律上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和机会。
任何追求平等,追寻正义的人,都不可能会忘记她。
她带给美国,乃至世界的,是一场观念与实践上的革命。
她所提倡的,不是要为女性争取特权,而仅仅是「让男性把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
「她见证、论证并帮助了妇女解放的宪法化,这是美国现代史上最艰苦的斗争和最不被重视的革命。」
她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2019年的RBG大法官。
图片来源:NPR
RBG并不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享受各种优待的特权人士。
她耀眼夺目的一生,是她用过人的天赋、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顽强与坚毅所换来的。
对于她的经历,我们可以在CNN拍摄的纪录片《RBG》中清楚地看到。
RBG的父母是来自欧洲的犹太人,是家族的第一代移民。1933年,RBG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虽然父母两人都没有上过大学,但犹太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没有因此而断掉,父母对他教育严厉,鼓励她的学习。
可惜的是,RBG的母亲在她高中毕业前一天不幸去世,没能看到心爱的女儿到大学读书。高中毕业后,RBG先是到了康奈尔大学,在那个男女比例极其悬殊的地方,她遇到了一生的挚爱马丁·金斯伯格。
两人都是学霸型人物,马丁风趣幽默,RBG冷静沉着,性格互补。与其他男性不一样的是,马丁永远对RBG充满赞赏之情,他的自信远超同时代的男性,他从来都不担心RBG的聪明让自己黯然失色。
在大学里,他们确认了自己的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
后来,马丁和RBG双双进入哈佛法学院。在此期间,他们生育了第一个孩子,生活美满幸福。
但好景不长,马丁得了癌症,那时的化疗条件并不好,马丁忍受巨大的痛苦进行治疗,而RBG,既要照顾孩子、照顾丈夫,还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且通过丈夫同学的笔记,帮助马丁跟上学业进度。
这些不可能的任务,RBG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幸运的是,马丁的病也在悉心照料下逐渐康复。
尽管她是如此出色,仍然遭到来自男性的歧视。
在当时的法学界,女性的存在感非常弱。1956年,RBG在哈佛法学院就读时,500名学生中仅有9名女性。
当她想要进入拉蒙特图书馆时,工作人员拒绝了她,理由是,她是女性;
当院长和女学生聚餐时,问她们,如何看待自己占据了本该属于男性的9个位置,RBG感觉到了一生难忘的羞辱——来自性别歧视的羞辱;
......
即使到了1971年,女权运动浪潮高涨,总统尼克松为了获得女性选民的选票,准备任命一位女性大法官的时候,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Warren Burger)说,如果尼克松这样做,他将会辞职。迫于压力,尼克松只能任命了另一位男性大法官。
RBG深深感受到社会对女性或隐或显的歧视,因此,从1970年代开始,她开始用行动参与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
图片来源:territory-mag
她加入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从事性别权益方面的法律工作。在这期间,她在等待机会,用法律的手段,来真正实现性别平等。
她接手的第一个著名的案件,是1971年的里德诉里德案 (Reed v. Reed)。
当时的美国爱荷华州法规定,在指定财产管理人方面,男性必须比女性优先考虑。这是明显的性别歧视,RBG自愿为原告撰写了诉书,并且人生第一次在最高法院发表辩护。最高法院的判决最终宣布,爱荷华州法违反宪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财产的管理人不得以性别歧视的方式登记在名下。
这是最高法院首次将宪法第14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运用到妇女权益保障,也是最高法院第一次作出有利于女性的裁决。
1972年,RBG在A.C.L.U.里创立了妇女权利计划,两年间,她领导该计划参与了300多个性别歧视案件。在1973年至1976年,她在最高法院发表了六项性别歧视案件的辩护词,并打赢了其中的五项官司。
她在判决中的一个策略就是,让男性意识到性别歧视的存在。不只是女性,男性同样会因为性别的区别对待,而无法获得合法权益。
RBG对于工作性质的理解,对于法律的热爱,从一而终。她所处理的案子,体现出的是高超的专业性和判断力,而非诉诸于情感。
比如1975年的温伯格诉维森菲尔德(Weinberger v. Wiesenfeld)案。作为男性的维森菲尔德照料家庭,妻子保拉在外工作,当保拉因难产离世后,维森菲尔德只能一个人抚养儿子。可是,根据当时的《社会保障法》规定,他无法领取社会保障福利。但如果丈夫去世,妻子是可以得到这样的社会福利。
RBG接手了这个案子,指出《社会保障法》歧视维森菲尔德,同时,因为法律没有承认「男主内女主外」这种家庭模式的存在,也变相侵害了保拉的权利。最高法院的判决支持了她的意见,维护了维森菲尔德的权益。
在以前,男性法官们并不认为女性在法律上被歧视,也不存在女性的基本权利被侵犯的情况。只要还有性别歧视潜在的土壤,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扣留」女性应得的权利。
「种族歧视能一眼看出是邪恶、可憎和不可容忍的。但是,当谈到性别歧视时,我从男性法官那里得到的答复是:『您在说什么?女人比男人受到的待遇要好得多。』」
RBG出拳的方式,就是让法官们看到、感受到歧视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引发轰动的罗伊诉伍德案(Roe v. Wade)。最高法院承认妇女的堕胎权受宪法保护,这是女性平权历程中里程碑式的裁决。
RBG并没有参与这次载入史册的案件,她对该案的裁决感到不满,不是因为她反对女性合法堕胎,而是认为不应该基于隐私权这一论点,这不符合女性平权的初衷,并且,这个解释超出了最高法院释法的范围。
从罗伊诉伍德案可以看出RBG的态度,她对司法范围的界定非常克制、谨慎。
她在法律界的表现,推动了美国70年代的性别平等运动,也让她得以在业内广受赞誉。
1980年,时任总统卡特提名RBG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她面临一个难题:马丁当时已经是纽约最好的税务律师了,家庭也在纽约,如果她去特区做法官,她将面临两头跑,分居的困境。
女性通常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优秀的女性,往往因为优先考虑家庭,而忍痛放弃事业。
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从来都不应该只是女性要考虑的问题,毕竟,这可是家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件事上,马丁表示,举家前往哥伦比亚特区,他认为,RBG是如此优秀,绝对应该要在事业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特区做法官的期间,RBG得到了各方的关注。1993年,最高法院大法官拜伦·怀特退休,「九人」有一个席位出现空缺。
对于法律界人士来说,成为一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人生的高光时刻,这意味着,自己将被载入史册。竞争之激烈,自不待言。
通往最高法院之路,并不容易。而且RBG当时已经年过60,性别和年纪都摆在那儿,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好在,当时的美国首位女性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Janet Reno)将她推荐给了总统克林顿。可克林顿主意并不是那么坚定,在提名大法官这件事上犹豫不决。直到克林顿和RBG做了会面,按照他本人的说法,在聊了一刻钟之后,他就确定,大法官的席位应该提名给RBG。
1993年,总统克林顿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并在参议院以96:3的绝对票数获得通过,开启了长达27年的大法官生涯。
克林顿后来回忆说,很多人认为任命大法官躲不过党争,但是RBG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几乎所有人。
| RBG宣誓就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图片来源:Courtesy; William J. Clinton Presidential Library
「我不同意」
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后,RBG参与审判的案子,也是美国司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1996年的美国诉弗吉尼亚州案(United States v. Virginia),当时弗吉利亚军事学院(VMI)坐拥各种资源,来这里就读的全都是男性,他们毕业后前途无量,但这样的大门,却始终对女性封闭。
这起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成为RBG接手的第一起性别权益案。最终,最高法院以7:1作出裁决,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只招收男生的政策违反宪法。
「许多女性也许并不想参加VMI,但许多男性也不想。只要有合格的女性想去,而且确实有,她们就必须被接纳。」
| RBG与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女性合影。
图片来源:CNN纪录片《RBG》
RBG个性腼腆,却在数次判决中发表猛烈的异议,也是最高法院史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片段。
从罗伊诉伍德案的态度可以看出,RBG是比较温和、审慎、克制的,即使是在自己坚守的性别平权领域。因为她同样看重维护法院的权威,看重法院的判决。异议当然会存在,但是不能过激。
然而,担任大法官以后,尤其是2000年以来,RBG发现,保守派法官逐渐占据上风,她多次不同意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她发表的异议也格外显眼。
比如布什诉戈尔案(Bush v. Gore)。2000年总统大选的计票在佛罗里达州有争议,佛州最高法院本来裁决重新计票,但小布什不服裁决,上诉到最高法院,最终大法官以5:4裁决推翻了佛州高院的决定,禁止进行任何重新计票的工作,最后,小布什赢得总统大选。
「最高法院得出的结论是,根据宪法进行充分的重新计票是不切实际的,这是一个预言,法院本身的判断不允许接受检验。这种未经检验的预言不应决定美国总统的人选。」
比如2007年的莱德贝特诉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案(Ledbetter v. Goodyear),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的一位女性员工莱德贝特发现她的男同事的工资比她高40%,认为自己因为性别而受到工资歧视,于是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
针对这起案子,最高法院判决是,莱德贝特的确被歧视了,但是实质的工资歧视必须要在诉讼期内发生,如今诉讼期已过,因此将不被考虑。
RBG认为,法院的判决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她反对以诉讼期为由判决这个案子,因此,她写了一份有关就业性别歧视的异议在法院大声宣读,倡导国会立法纠正这个判决错误。
这份异见的影响很大。2009年,国会通过了《莉莉-莱德贝特公平薪酬法案》(Lilly Ledbetter Fair Pay Act),这是奥巴马担任总统后签署的第一份法案,这份法案重新规定了同工同酬诉讼案的时效。
在女性平权问题上,RBG也会保持异见。
在2007年冈萨雷斯诉卡哈特案(Gonzales v. Carhart)中,最高法院以5:4作出判决,国会颁布的《部分生产堕胎法》没有违反宪法,允许政府限制部分堕胎。
「要想从法律上反驳对堕胎手术的不当限制,未必要靠隐私权这一宽泛概念。问题的重点在于,妇女拥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主权,这就涉及对公民平等权的保护。」
在2009年《纽约时报》对她的采访中,她说,堕胎的根本问题是,政府无权替一位女性做这样的选择。
2013年的谢尔比县诉霍尔德案(Shelby County v. Holder),最高法院以5:4推翻了1965年《投票权法》(Voting Rights Act)中的一项关键保护条款,理由是认为该条款已经过时,联邦司法部不用再预审查州选举投票的情况。
「当预审查已经生效,并仍在继续发挥作用以阻止歧视现象的发生时,(法官们)就把它扔掉,这就好比因为你自己没有淋湿,就在暴雨中扔掉雨伞。」
这次异议也让RBG被喜爱她的公众称为「声名狼藉的RBG」(The Notorious R.B.G.),这是对她数次发表异议的致敬。
2000年以后发表的这些异议,并不是个人偏好和政治立场的表达,而是她对法律信仰始终如一的展现。
这样的行事风格,也让她收获了与大法官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的友情。
RBG在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时,结识了斯卡利亚。斯卡利亚是保守派法官,他信奉天主教,支持拥枪,反对妇女堕胎、同性恋平权。斯卡利亚喜欢侃侃而谈,RBG却倾向于沉默。
这些不一致,并不妨碍他与RBG成为挚友。
RBG能被克林顿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也离不开斯卡利亚的帮助。
他们俩都喜欢歌剧,也经常带着伴侣一起去度假,当2016年斯卡利亚去世,RBG在他的葬礼上致悼词。
| 2016年,RBG在斯卡利亚的葬礼上。
图片来源:AP
作为大法官,两人能超越左右立场分歧,是基于对法律的忠诚。
其实,最高法院之所以能获得与总统、国会制衡的力量,本身就是因为法官本人,乃至大多数民众对宪法的忠诚。
这是美国独特的制度设计,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想象力的设计之一。
最高法院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中,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美国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一旦任命将终身任职。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不像总统,掌握行政权,也不像国会,掌握立法权。开国元勋汉密尔顿曾经就说过,最高法院「既无武力,也无意志,除了判决,别无所能」,那么,它是如何制衡立法、行政的呢?
这多亏了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他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 Madison)中为最高法院确立了违宪审查权。
此后,最高法院不仅在理念上代表宪法所体现的「公义」,还有了以宪法作为依据,审判国会法案与行政政策的权力。
虽然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但是一旦成为大法官,他们只对宪法负责,从而超越政党与意识形态之争,也不会被民意所挟持。正因为如此,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是美国民众最信赖的对象。
「在美国,几乎所有政治问题迟早都要变成司法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宪法权威,为了维护法律的独立,大法官们往往很少直接对政治发表意见,也与公众舆论绝缘。
RBG大概是极少数能冲破这道藩篱的大法官。
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RBG直言川普是一个「自大的骗子」,这个举动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后来,她公开道歉,表示自己有所越界。但对总统的批评,却没有因此而停止。
就在2020年2月,在《纽约客》的采访中,RBG说川普的个人利益与美国利益冲突,他无法对公共政策做出公正的决定。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大法官们不对行政系统做公开评价,所以一旦评价,其杀伤力是可见的。被RBG怼过多次之后,川普在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时,他仍然称赞她是了不起的女性——川普嘴里通常没好话,能做出如此评价,除了川普有自己的体面之外,也是RBG受人尊敬的最好证明。
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平权运动中的影响力,得到无数民众的关注,甚至在晚年还能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
她的照片出现在儿童读物、公仔玩偶、徽章、钥匙扣、棋盘游戏中,甚至形成了「RBG经济」。
万圣节的时候,有人装扮成RBG的形象,然后写上她的异议名句:「我不同意」。
「她典型的小老太太形象的全部吸引力在于,这将她置于一个弱者地位,并与她的知识威力形成令人兴奋的对比。」
她精力充沛,上电视节目,经常发表公开演讲,甚至为一对同性恋人主持婚礼。
她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多部电影和纪录片,讲述她不平凡的一生。
她的一举一动,以及最重要的健康问题,都是全美国人关注的话题。她已经经历了结肠癌、胰腺癌、肺癌和肝癌的治疗,每一次都引起粉丝的恐慌,甚至制作视频来鼓舞她。他们害怕RBG退休,更害怕她去世。
但是,RBG每次和癌症的抗争,都抗了下来,年逾八十她依然坚持健身。她表示,只要自己的精神还敏锐,就会一直在任。
直到昨天(9月18日),RBG在任上离世。
人们关注RBG,除了因为她值得尊敬以外,她的去世,影响甚大,这意味着最高法院只剩下三名自由派出身的大法官。
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之前,川普多了一个提名大法官的机会,这在美国,已经掀起了激烈的争论。
在川普任内,他任命了两名最高法院成员,分别是大法官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和大法官布莱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
RBG去世,大法官位置空缺,意味着川普将有机会再任命一位新的大法官。由此,最高法院内,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人数将达到6人。
据《外交政策》分析,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 (Ted Cruz)、汤姆·科顿(Tom Cotton)、乔什·霍利(Josh Hawley),都有可能成为大法官候选人。克鲁兹年仅49岁,一旦提名成功,将在未来数十年成为最高法院的九人之一。
当然,川普也有可能不会提名,另一种可能是,他的提名无法被参议院批准。
如今看来,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首先,面临大选,川普的民意调查支持率低于拜登。提名一位保守派大法官成了川普手中难得的「王牌」,对于共和党来说,这样做既可以拉拢保守派民众,也能为自己后续执政制造便利。即使川普连任不成功,一个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也能在将来继续坚持共和党的价值观。
其次,参议院如今共和党占多数,这对川普提名大法官来说是一个极佳的机遇。
2016年,斯卡利亚大法官去世后,奥巴马试图提名一位中间温和派法官,结果遭到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的阻止,拒绝让参议院为其投票。他给出的理由是,在选举年,总统提名大法官是不合时宜的。
有意思的是,这次RBG去世,麦康奈尔却在一份声明中称,川普的提名人选将在参议院投票。他又给出了不一样的理由:此次情况与上次奥巴马不同,因为白宫和参议院由同一政党,也就是共和党控制,所以总统的提名和参议院的投票不受限制。
这种表态的转变,当然让民主党人受不了。
拜登和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都表示,大法官提名和投票应该在大选结束,新任总统就职以后,才能体现正义。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种希望非常渺茫。川普能否提名成功,更关键的人物是参议院里那些少数的共和党温和派,他们可能会投反对票。
RBG早就知道自己在大法官任上的重要性,这也是她坚守岗位不退休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论最后进入「九人」席位的是共和党提名的大法官,还是民主党提名的大法官,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因为,两百多年前,美国的建国者们在宪法中构想政治制度的理性设计时,本来就是不让国家的未来被某个个人左右。三权分立,民主选举等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在设立最高法院大法官这个职位时,建国者们多了一层考虑,大法官不经过民众选举,同时终身制并保障稳定的薪资,是为了保证大法官由那些具有丰富知识,尊重制度与规则的人担任。
| 1787年,制宪会议场景。
图片来源:wikipedia
有审慎的选择,就为后续的纷争解决了减少了高昂的代价。只要最高法院大法官还是终身制,只要美国的司法根基不受动摇,不管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出身的大法官,他们最终忠诚的是美国宪法,而不是某一个党派。
不过,当今美国被政党政治撕裂得如此剧烈,也确实让人担心,RBG在关键时刻离世,会影响未来美国的政治走向。
《大西洋》杂志 (The Atlantic)在《政府如何失去理智》(How the Government Lost Its Mind)这篇文章中就提到,1980年代以来,司法被迅速政治化,有可能成为立法或行政的工具,2016年参议院阻挠大法官任命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无党派的专业法律组织正在减少。根据彭博社报道,1980年,约有40%的律师是美国律师协会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的成员,如今只剩下20%。
《政府如何失去理智》这篇文章还指出,美国有将近75%的人不知道联邦政府的「三权」是什么。
政党撕裂、司法政治化、民众对政府架构的无知,无论是建国先贤,还是刚刚离世的RBG,想必都不愿意看到它们成为现实。
回望RBG大法官的一生,我们总会发现一些法律与人性的闪光点,足以让我们感念。
在她身上,既有保守、审慎的一面,也有自由、变革的一面,她把整个职业生涯都献给了追求性别平等的事业,用宪法来为国家指航。
「再小的个体也应被倾听和尊重,团结一心便能成就不朽。我将时刻牢记这句至理名言,只要我仍在为法律事业而奋斗。」
其实,只要跳出政党政治的狭隘视野再看RBG的一生,就会明白为什么斯卡利亚大法官会和她成为好友,为什么川普在听到她离世时也由衷感怀。
她敢于异议的勇气、她的奋斗与独立、她对法律的信念与坚守,这样一位大法官,怎能不为全世界所纪念呢?■
RBG, R.I.P.
▽更多精彩内容▽
现在订阅,立即享受限时5折特惠,用全球视角,重温中国历史不为人知的那一面吧~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