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国家的女司机,被扔进监狱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2021-03-17

今天是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

人们过往认为,人与人之间已经足够平等,人的自由边界已经得到足够拓展,人的权利已经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颁布后得到保障。

| 联合国发布了今年世界人权日的主题「Recover Better」

图片来源:UN


但你能想象得到吗?今时今日,女性独立开车驾驶,还是一项得来不易的权利;

还有令你更想不到的事,为了对付支持女性驾驶权的人,沙特把一位女士当作恐怖分子,投入了监狱。

上个月(美国时间2020年11月25日),沙特著名的妇女权利运动者卢贾因·哈特洛尔(Loujain al-Hathloul)出庭专门用来处理恐怖主义案件的刑事法庭。

| 沙特的女权运动者卢贾因·哈特洛尔

图片来源:路透社


是的,在沙特当局看来,卢贾因的罪名与威胁国家安全或恐怖主义同罪。

直到两年前(2018年),沙特妇女在卢贾因等人的一系列抗争之下,才得到合法驾驶车辆的权利。

可惜,卢贾因在禁驾令正式取消前,在沙特女性的兴奋声中,被当局抓捕。

| 卢贾因的父亲为她拍摄的驾驶视频片段。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了沙特的轩然大波。
视频来源:Channel 4 News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权利。

地球的另一边,卡玛拉 · 哈里斯(Kamala Harris,中文名贺锦丽)成为美国首位当选女副总统。

贺锦丽在演讲中说:

「我所念念不忘的,是那些在我之前英勇并心怀壮志的女性们——她们的敢于牺牲、破釜沉舟、百炼成钢的意志,使我今天有可能站在这里。」

| 贺锦丽在美国大选之后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已经够平等了,那为什么沙特和美国女性面对的是如此不同的命运?性别权利在不同国家间如此失衡?

如果说人们获得的权利已经够多了,那为什么在泰国议论国王的狗都要面临监禁15年,而在英国嘲讽王室、在美国公开批判总统却是家常便饭?

只要还有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在开历史的倒车,我们就必须得承认:人类在享有平等权利这个目标上,路还很远。

即便是女性获得同男性一样的选举权,也不过是近百年来才有的事,更别说沙特这样的国家,至今连女性开设银行账户都还需要取得男性监护人的同意。


卡在性别平等上的社会契约

算下来,今年是《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通过的百年纪念日,这个修正案,让美国女性正式拥有选举权。

| 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第十九修正案的通过距离美国建国有多久?

一百多年。

从美国建国到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通过,美国人难道没有一点权利意识吗?

当然不是。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体制,落实三权分立原则;

两年后(1791年),美国通过了被称为《权利法案》的宪法修正案,保障美国人的宗教自由、新闻与言论自由、公民携带持有武器的权利等。

看起来,美国自由、法治、民主的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但事实上,此时女性还未拥有选举权,黑人甚至还没被当作「人」来看待。

可以说,「美国契约」在平等这一环节,举步维艰。

所谓「美国契约」,就是美国的社会契约,用张千帆教授的话来说,是指「美国社会历年形成并通过宪法体现出来的政治自然法则」。

从美国宪法制定颁布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美国才在法律上真正实现了平等,遑论现实。

而在此期间,不管是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女性从来都被认为是男性的所有物。在她还未出嫁前,她是父亲、兄弟的附庸,出嫁后,变成丈夫的附庸。

作为弱势的一方,女性无法拥有自己的财产,被「预设」要用外表和肉体来吸引男性,以在社会立足,更不用说拥选举权、参与政治。何况这种「独立」可能破坏传统的家庭,女性走出家门,那谁来照顾家庭呢?

两百年前,女性已对此有所觉醒,尤其是在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英国。

1792年,英国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发表了《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她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反驳卢梭的观点,强调女性并非天生比男性低贱,只是因为社会拒绝为女性提供教育。她写到:

「女性从幼年时期就开始被教导:美貌是女人的权杖,因而心灵要为身体塑造自身;心灵只需在它的镀金鸟笼里徜徉漫步,并且努力赞美这个牢笼就够了。」

这些被困在牢笼中的女性,总是处于规训中。她紧接着哀叹:

「有多少妇女就这样忧郁地度过了这一生?这些人本来可以成为医生,或管理田庄、经营店铺,本能靠她们的劳动来独立谋生。」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女性为自己的权利奔走呼吁时,也出现了一些男性的身影。

我们所熟知的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865年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在国会中提出议案,希望女性也能够拥有选举权。他也是第二位在国会中为女性政治权利而努力的男性,第一位是演说家亨利·亨特(Henry Hunt)。

1869年,密尔出版了《女性的屈从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指出男女两性的差别并非来源于自然,而是来自社会。

密尔从社会建构、教育、婚姻三方面论证女性受到的压迫,强调女性应该拥有选举权,才能从这种压迫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生长在权利意识扎根的土壤上的英国女性,也将思想的醒悟转化为实际行动。

其中,女权组织「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s),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抗争足迹。

这是在20世纪初争取女性选举权成员的总称,一般用来特指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简称WSPU)。

WSPU最初成立于1903年,由女权先驱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与她的女儿克丽丝特·潘克赫斯特(Christabel Pankhurst)联合创立。

|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建立WSPU
图片来源:Thought Co

最初,埃米琳还是全国妇女选举权社团联盟(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简称NUWSS)的一员,这个联盟主要是以和平方式提交法案,来争取女性选举权。
但是多年以来,妇女参政的法案都没能通过,埃米琳在长久的失望中逐渐偏向更为激进的斗争策略,于是离开NUWSS,联合女儿共同创立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
埃米琳喊出了「要么给我们自由,要么让我们死亡」(Freedom or Death)的口号。
妇女参政论者的显著特征,从她们的口号「行动,而不是言语」(Deeds, not words)就可以看出。
温和地讲理没有用,那就使用「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和「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这类斗争方式。
「公民抗命」也被称为「公民不服从」,是一种出于正义不得不采取的手段,有时可能会有违法行为。
「直接行动」也与之类似,非暴力的直接行动有静坐、罢工等,暴力的直接行动则有纵火、破坏公共财产等。
|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在白金汉宫外被捕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妇女参政论者在实际活动中,确有暴力行为,她们会上街打碎标志建筑物的窗户,放火焚烧邮政信箱,在夜间纵火烧毁一些空置的房屋或是教堂。
除了这些激进方式,妇女参政论者也会在路边发放传单、说服议员提交法案等,对于被赶出家门的妇女,他们也会提供专门的食宿。
尽管女性们联合在一起努力,但事情并没有明显转机,直到1913年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年,妇女参政论者成员埃米莉·戴维森(Emily Davison)冲进赛马场,试图宣传女性投票理想,被国王乔治五世的赛马踩死。
埃米莉生前,和其他女性一样,都多次因暴力斗争手段被捕入狱。在狱中,她们采取绝食抗议来进行抗争,却遭遇强制灌食。
人们无法判断,埃米莉是自愿牺牲以赢得世人对女性权利的关注,还是真的发生了意外死亡。
不过,她的去世,客观上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反响,她也被认为是争取女性权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只要坚信人人平等,人应当享有属于他/她的权利,都会为之而奋斗努力。

这种思想和行动力量,席卷了全球。

1893年,新西兰率先成为首个女性拥有选举权的国家。

| 新西兰的10元纸币上印着凯特·谢泼德(Katherine Wilson Sheppard)女士,纪念她为新西兰妇女参政事业所做的贡献。

图片来源:Wikipedia


随后在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30岁以上且拥有财产权的女性拥有投票权。
尽管并非所有英国女性都获得投票权,但这仍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时刻。
而到了1928年,所有的英国妇女都可以参与选举,也推动了更多国家赋予女性选举权。
| 1918年,英国报刊庆祝英国部分女性获得选举权。
图片来源:John Bernard Partridge

而在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开始于1848年。纽约妇女自发在纽约州的塞内卡福尔斯举行会议,共同讨论妇女权利。

这次会议中所产生的《塞内卡瀑布公约》,也被认为是美国首部妇女权利公约,公约中的《情感宣言》列举了妇女受到的种种不公,例如,女性没有投票权,女性对自己的财产没有所有权,没有大学招收女性等,「在法律的眼中,她已经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塞内卡瀑布公约》的美国第一代女权运动先锋苏珊·B.安东尼(Susan B. Anthony),曾因在美国大选中投票,被警察抓捕,被法院审讯,最后以非法选举罪被最高法院判罚100美金。

苏珊·B.安东尼并没有缴纳罚金,她拒绝不公正的裁决,不平等的现状。

她的抗争,鼓舞人心。

| 1940年代,美国邮票上的苏珊·B.安东尼。

可惜,她生前没有见到女性拥有选举权的那一刻,就像卢贾因没有享受到在自己的国家做一个自由的女司机一样。

直到苏珊·B.安东尼去世后,1920年,美国通过第十九修正案,正式赋予女性选举权,这离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使黑人男性获得选举权,隔了足足50年。

有意思的是,今年8月,为了纪念第十九修正案,川普表示「赦免」这位死于一百多年前的女性,结果遭到苏珊·B.安东尼博物馆的反对。

博物馆在川普发布「赦免」的第二天,立即推特回复到:

「反对!总统阁下......」

(Objection!Mr. President......)

| 苏珊·B.安东尼博物馆对川普的赦免表示反对。。
图片来源:Twitter

是啊,争取自己应当有的权利,本来就不是罪,何来赦免?

而对一国领导人公开反对,这样的言论表达,何尝不是平等自由的明证?

| 杰出的人们塑造了历史,历史也将铭记他们。《这些政治家塑造了现代秩序》从不同国家入手,选取了各国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家,再现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选择,体会他们指引各国走上现代化扩展之路。现在订阅,还可享受5折优惠。

卡在种族平等上的社会契约
性别只是人人平等、权利平等的一个标尺,种族则是另一个。
美国为例,第十九修正案通过,只是让白人女性拥有选举权,但可别忘了,还有千千万万的黑人女性依旧没有选举权,她们同时处于种族不平等与性别不平等之下。
废奴主义者、诗人弗朗西丝·哈珀(Frances Ellen Watkins Harper,1825-1911)就在诗歌里写:
「白人女性谈论权利,而我谈论错误。」
(You white women speak here of rights. I speak of wrongs.)
| 弗朗西丝·沃特金斯·哈珀
图片来源:Wikipedia

事实上,黑人妇女在争取民权道路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演说家玛丽亚·斯图尔特 (Maria Miller Stewart)和牧师雅华·李(Jarena Lee),两人常出席公共场合的演讲,呼吁权利应当超越种族与性别,呼喊着:

「非洲的女儿啊!苏醒!苏醒!站起来吧!」

(O ye daughters of Africa, awake! awake! arise!)

教育家莎拉·道格拉斯(Sarah Mapps Douglass)也是积极争取黑人妇女权利的一人,她在年轻时就在学校中教书,后来有接受黑人女孩学校,担任校长。她经常组织募捐,以支持反奴隶制报纸《解放者》(The Liberator)。
除此之外,莎拉·道格拉斯还成立了黑人妇女文学协会,向人们展示黑人妇女的心灵与生活。

这些先锋影响重大,作家玛莎·琼斯(Martha Jones)在《黑人妇女是美国民主的奠基人》(Black women are founders of American democracy)中写下:

「在这个国家最初的几十年中,黑人妇女为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黑人妇女身上,她们受到双重的权利侵害,因此在运动中,更加重视二者的结合。琼斯指出,这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赢得将惠及全人类的女性力量」。
到了1965年,美国的《投票权法》通过,黑人女性才真正拥有与白人女性一样的选举权。
至此,「美国契约」才基本宣告完整。

卡在身份平等上的社会契约
除了性别、种族,身份也是我们衡量人类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的标尺。
奴隶制便是一种身份关系。
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奴隶制,但一提起奴隶制,印象中最深刻的应该是黑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以及美国那场因废除奴隶制而爆发的南北战争。
废奴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在英国一批社会精英的请愿、奔走下,包括宗教、思想、文艺界在内的多个领域掀起废奴浪潮,才最终推动废奴的成功。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宣布禁止奴隶贸易。1833年,英国正式废除了奴隶制,这在西方引发不小的震动。
后来,欧洲与美洲的其他国家跟随英国的脚步,相继废除了奴隶制,推动了这样一项人道、正义的事业的发展。到了1888年,巴西也废除了奴隶制,至此,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废除了奴隶制。
废奴运动背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念得到传播、巩固。
从前,奴隶没有名字,以数字代称,甚至人称代词都不配,只用「它」来称呼。现在,不同种族、肤色的人可以同坐一堂,以最亲近的朋友相称。
个人权利被逐渐重视了起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己本应拥有的、作为「人」的权利,并为这些「应得的」权利走上街头、呐喊高呼。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道组织出现在世界各地,它们仍致力于保卫人权,反对各种形式的奴役压迫,发起保护劳工权益、废除死刑、完善儿童法案等人道主义运动,不能不说,这都是当年英国废奴运动的延续。
但是,在权利与平等愈发受到珍视的今天,种族歧视问题仍没有完全消除,除此之外,性别不平等、身份不平等(如印度虽然法律上废除种性制度,但基于种性身份的歧视依然严重)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

有学者认为,今天仍有超过4000万人被奴役。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某个群体对另一部分人的歧视、压迫而导致,被「反奴隶制国际协会」称为「现代奴隶制」。
人类内部不断被划分出敌我贵贱,人类争取权利的历史向来漫长。
只要像卢贾因这样想做个自由的女司机而不得的事件还在上演,人类的权利就远远没有达到边界,争取权利之路就远远没有达到终点。■
▽更多精彩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点点星光,他们改变着国家的命运走向,也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这些点点星光就是那些政治家的身影。
这些政治家是如何走上政治之路,引领国家接纳现代秩序?现代化的火种是如何经他们之手传遍世界?
「知鸦」有一门通识课《这些政治家塑造了现代秩序》,专门讲述政治家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选择,以及他们如何指引各国走上现代化扩张之路。
我们带您来认识一下约翰·马歇尔,这位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是如何真正让司法与行政、立法实现三权分立的呢?
▽点击图片看看约翰·马歇尔的故事

——更多知鸦通识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