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航战疫之人物篇:留美博士变身搬运工 在汉奋战20天获人民日报点赞

圈内新闻 通航圈 2021-05-30

《人民日报》在昨日(2月14日)刊发了下面这段文字:

镜头十   

“跟医生比,这点风险算什么”

2月9日,连续20多天只睡不到4个小时的徐强,接到老板阎志的电话:“必须在下午4点前把这批设备送到协和医院!”这是重症患者最急需的注射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

年过五旬的卓尔控股副总裁徐强午饭都没吃,就和司机直奔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咱是不是要进重症区啊?”司机有些担忧。“怕什么?跟医生比,这点风险算什么?”徐强说。

货车开进医院,外科楼门口,早有医护人员在焦急地等待。“卸货!”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设备搬运下来。3名医生开箱一看,连声道谢。


——摘自《人民日报》 2020年02月14日 02 版:《这一仗,我们必定赢!(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 ——武汉保卫战10个感人镜头》


据长江云介绍,在过去的20天,卓尔控股副总裁徐强每天只睡2到4小时。即便如此,他每天还是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关于卓尔战疫的故事,见前文《11天11架飞机往返6国堪比大片!武汉卓尔春节“战疫”,紧急构建国际应急物流空运保障体系“生死速递”》)。

(图为2月14日中午徐强(中)带领两位同事卸载完一辆货车的医疗救援物资。

1965年出生于湖北当阳的徐强是留美博士,曾在全球最大通用飞机制造企业赛斯纳担任总工程师。一双造飞机的手,第一次用于急救医疗物资入汉的“生命接力”。


“2月9日,连续20多天只睡不到4个小时的徐强,接到老板阎志的电话,必须在下午4点前把这批设备送到协和医院!这是重症患者最急需的注射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


“年过五旬的卓尔控股副总裁徐强午饭都没吃,就和司机直奔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面对司机’是不是要进重症区’的担忧,徐强说:‘怕什么?跟医生比,这点风险算什么?’货车开进医院外科楼门口,‘卸货!’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设备搬运下来。


2月14日,《人民日报》还原徐强运载急需医疗物资挺进武汉协和医院的场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留美博士不顾医疗红区风险的肝胆侠义。


连日来,徐强驻守天河机场,迎接一架架飞机、一一批最紧缺的货品,转送到临空港内卓尔控股中心仓库。同事称他是中国学历最高的“仓库管理员+报关员+搬运工”。


疫情之下,物资就是生命。在这场特殊的抗疫战场,徐强与卓尔十多人的志愿者团队,收取330万只医用口罩、30万套防护服、38000个护目镜等重要防护物资及医疗器械、诊疗药品,源源不断火线分配转送湖北抗疫一线。


真正知道什么是“救命”物资


徐强原本计划春节回北京好好陪陪妻儿,但加班到最后一刻即将启程时,武汉“封城”了。


23日晚,他在朋友圈转发了武汉一所医院紧急求援公告,恳请各方支援防护物资。他没想到,第二天就会全力投身到一场持续的物资抢运战中。


24日,也就是除夕下午,徐强接到了老板、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的电话会议。


会议只持续了20分钟,主题只有一个: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卓尔要采购全球医疗物资,“不论价格、不论数量、不设上限,有多少要多少,尽快运往武汉”。


徐强负责物资的接收、运输与分发。随后播出的春晚他一秒都没看,与各方紧急联络清关、运输需解决的问题。


25日凌晨,同事在柬埔寨金边采购到十万件防护隔离服,当天就要用东航客机行李舱运回武汉。可在这么短的时间,怎么打通航路,怎么清关?尤其是东航货机在金边未注册,无法飞行,怎么办?


绿色通道请求被上报至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省政府、民航局、外交部,徐强在手机上一件一件起草请示文件,再由同事第一时间递呈。


眼睛一刻都不敢离开手机屏幕。下午,终于有了消息。为赶时间,首批1万件防护服顺利装载,当晚零点将通过民航客舱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已停止普通客运的天河机场,晚间更显得静谧、黯淡。徐强和同事陶冶提前抵达机场等候,找了好半天,四处电话询问才找到入口。


此前还发生一个插曲。飞机抵达前,徐强突然被告知需要红十字会的证明文件,货物才能顺利通关来不及耽误,他马上赶回城中,去往红十字会办公地,盖章拿到证明文件,又火速赶回机场。


飞机降落那一刻,他深深呼一口气。终于来了!


这批防护服原本计划定向捐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现场,却出现了些意外。现场出现了多家渴求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原来,卓尔防护服抵达的消息不胫而走,多个医院都有急切需求,每所医院都希望为自己多争取些。该给谁,不给谁?现场一度陷入僵持局面。


最终各方达成一致,分配问题妥善解决时已是凌晨六点。


这一天一夜,徐强没吃没喝。从来都是一身西装、从不怕冷的他在毫无遮挡的机场货柜站,站了近6个小时,骨头里都透着寒气。


从这天起,他就没有回过家,那身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天。


十多天里,卓尔相继迎来11架次飞机的物资,徐强跑了十几趟机场。这些天里,即使一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他也不觉得累。夜里即使只睡两小时,醒来马上满血复活。有朋友说他50多岁了精力还这么好,这其中,一定是某种信念在支撑。


急啊!嗓子都喊哑了


徐强记不起,人生如此惊心动魄上一次是什么时候。26日12点多钟,东航飞机满载着卓尔的捐赠物资抵达天河机场。按计划,各地20多家单位到机场应该按先来后到顺序接收捐赠物资。但第一车货出来时,现场马上就乱了。晚了抢不到,谁也不想最后一个领,场面混乱到一度惊动机场保安。


徐强除了紧紧守住物资,没有责怪任何人。这时候,现场每个人谁是为了自己呢?谁不是承担着重任,负重前行?多一套物资就能降低一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有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才能让更多病人得救。


到27日凌晨四点,最后一家单位终于领取完毕。卓尔总部督办室总监迟强想办法找来两块沙琪玛。不吃不喝十几个小时后,迟强、徐强、陶冶一人掰了一小块沙琪玛,终于吃上一口食物。


搭载卓尔采购急需物资的11架飞机先后抵达,一批批医用口罩、N95口罩、普通级别医用防护服、日本最高级别防护服、护目镜、药品、消毒用品一一抵达。


为了保证发放秩序的安全,此后的货物都不在机场直接发放。徐强和迟强带领着一支不到10人的队伍,一趟趟赶往机场,清关、接收、卸货、装车,运回卓尔控股产业园,卸货、搬运、清点、制表,再等待湖北各地的医疗机构、地方指挥部前来接收。


每天,无论再晚,徐强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仓库的人。过去,他夜以继日在这里研究飞机制造。现在,他是名副其实最勤勉的搬运工。


地处黄陂区临空经济开发区,卓尔航空产业园附近少有餐馆,来往机场更无处吃饭。2月1日产业园食堂还未开火以前,50多岁的徐强常常一天不吃不喝。不是他不饿,是扛着扛着,就忘了饿。一天,从机场回来实在太饿,他一口气吃下四个面包。


卓尔作为武汉本土民营企业,获得了国内众多爱心企业和机构的认可。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主动联系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阎志,对卓尔公益在抗击疫情战斗中行动力、执行力、办事效率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要大力支持卓尔公益基金会。众多企业、机构从海外、从全国各地发来应急物资,委托卓尔公益捐赠抗疫一线。


随着封闭管理升级,一批物资到达武汉,运往卓尔航空产业园时竟然无法经过盘龙城大桥。心急如焚啊!从来文质彬彬的徐强,四处打电话寻求帮助。放下电话,他发现自己嗓子都喊哑了,湖北地市州的人已经赶来,望眼欲穿地等着这些物资救命,他不想多耽误一分钟、一秒钟!


最终在黄陂区政府的帮助下,他申请到通行证,得以让物资顺利送达。


330万只口罩  自己舍不得用一个


在一批批物资接力中,徐强和同事们如一线医护人员一样,体会了什么叫“告急”,什么叫“紧缺”。


迟强每天总能接到些电话,一些机构想多领些物资,跟他说尽好话,恨不得央求他。一批从上海途经江苏运往卓尔控股产业园的物资,途中,司机竟然接到20几个电话,要求甚至命令他送往其他地方。


徐强不得不联系物流发货方负责人帮忙联系司机,再提前一小时在机场高速出口等候,将货车“引导”至产业园。


330万只口罩,徐强和同事们没有舍得自己用一只。大家都各自想办法,自己买口罩。一位在美国的友人花费500元美金的邮费,给他寄来240个口罩,才算解决了他的“个人问题”。


2月5日晚11点,迟强接到指令,协和、中南、同济三家医院呼吸器和制氧机急缺,必须连夜马上给各医院运送一批。一台机器也许就是一条人命啊,在雨夜中,迟强和司机陈超全副武装一起出发了。两个人,忙到凌晨五点,才把机器全部送完。


四天后,卓尔公益基金会再向协和医院捐赠800万元急需医疗设备。9日下午,医疗设备要全部运至协和医院西院。“咱是不是要进重症区啊?”司机有些担忧。“怕什么?跟医生比,这点风险算什么?”徐强没有把运输任务安排给别人,和司机再次出发了。


连续20天的高强度运行,徐强连每天一次与妻儿的视频通话都不能保证了。迟强凌晨开车回家时险些撞向电线杆,司机陈超因为出入一线被村民禁止入村,有家不能回。一位年轻的同事忙了几天回家后,母亲哀求不让他出门了。还有众多来自卓尔各公司同事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让徐强每每感动不已。他经常四处询问,“这是哪家单位的,感谢你们培养这么好的人才!


到2月12日,330万只医用口罩、30多万套防护服、38000个护目镜,还有一批急缺的呼吸机、制氧机......经过徐强和同事们的手,用在了一线,穿戴在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上、脸上,成为包围白衣天使生命安全的护身甲。


徐强没有目睹过那一刻,即使将物资送往医院,也只能隔着口罩、防护服,听到医生们含糊不清的一声感谢。但他从未怀疑,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无比值得。


这场战疫,已进入关键时期。2月11日,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再次向卓尔抗疫小组宣布决定,继续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全力采购医疗物资,保障应急医院,保障全市全省基本供应。“各位继续加油吧!为了武汉、为了湖北! 接过任务,徐强一如过往般坚毅,没有丝毫犹疑,披挂上阵,再度出发。

来源:人民日报、长江云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